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0 毫秒
1.
荔枝核颗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荔枝核颗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46例采用一般护肝治疗,治疗组48例在一般护肝治疗用药基础上加用荔枝核颗粒治疗,治疗时间两组均为6个月,通过肝功能指标及肝纤维化指标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及肝纤维化指标均有改善,但在部分指标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荔枝核颗粒对慢性乙型肝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5例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用常规中西药治疗如维生素和护肝类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服用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78.57% vs 55.38%,P<0.05);复方鳖甲软肝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肝区疼痛、腹胀、乏力、纳差等症状、体征;ALT、AST、TBil下降显著,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血清纤维化指标的改善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其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中药复方黄芪颗粒单用或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方法 采用开放对照方法对149例HBeAg和/或HBV DNA阳性CHB患者分别用复方黄芪颗粒(中药组)、复方黄芪颗粒联合拉米夫定(结合组)治疗.结果 ①治疗后12、24、36、48周时,结合组HBeAg阴转率为30.77%(8/26例)、43.75%(14/32例)、50.00%(2/4例)、45.45%(10/22例),分别与中药组35.42%(17/48例)、31.71%(13/41例)、50.00%(2/4例)、40.00%(4/10例)对比,P>0.05,无显著差异.②治疗12、24周时,结合组HBV DNA阴转率为72.41%(21/29例)、83.87%(26/31例),分别与中药组36.14%(30/83例)、51.56%(33/64例)对比,P<0.01,有显著差异;治疗36、48周时,结合组HBV DNA阴转率75.00%(3/4例)、75.00%(15/20例),分别与中药组81.82%(9/11例)、66.67%(14/21例)对比,P>0.05,无显著差异.③治疗12、24周时,结合组ALT复常率为84.85%(28/33例)、87.10%(27/31例),分别与中药组51.81%(43/83例)、63.64%(42/66例)对比,P<0.01,有显著差异;治疗36、48周时,结合组ALT复常率100.00%(6/6例)、73.08%(19/26例),分别与中药组72.73%(8/11例)、86.36%(20/22例)对比,P>0.05,无显著差异.④治疗24周时,结合组治疗总有效率86.49%(32/37例),与中药组69.23%(54/78例)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治疗12、36、48周时,结合组治疗总有效率80.00%(32/40例)、100.00%(7/7例)、80.77%(21/26例),分别与中药组64.29%(63/98例)、72.73%(8/11例)、72.73%(16/22例)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结论 复方黄芪颗粒具有较好的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及恢复肝功能的作用,联合拉米夫定可以缩短起效时间,提高疗效;结合组在HBV DNA、HBeAg阴转率及ALT复常率方面,存在由低至高、再由高至低的波动过程,考虑可能与拉米夫定引起病毒变异有关. 相似文献
4.
苦参素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剂量疗程与疗效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采用苦参素(博尔泰力)注射液,规格2ml/支,200mg。分为苦参素Ⅰ组、苦参素Ⅱ组、苦参素皿组各30例,苦参素Ⅰ组予苦参素注射剂400mg,1/d,肌注,疗程90d,然后停药观察3个月;苦参素Ⅱ组:苦参素注射剂600mg,1/d,肌注,疗程90d,然后停药观察3个月;苦参素Ⅲ组:苦参素注射剂 相似文献
5.
肝苏颗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肝苏颗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8例)采用常规保肝治疗,治疗组(8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肝苏颗粒,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以及肝纤维化相关指标如PGA指数、肝纤3项(HA、LN、CⅣ)和肝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两组均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以治疗组为优(P〈0.01);治疗组患者ALT、AST、γ-GT、TBil和肝纤3项、PGA指数均明显降低,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或0.05);同时彩色多谱勒显示治疗组患者门、脾静脉内径、血流量值皆明显下降(P〈0.01)。结论:肝苏颗粒能较好地改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临床症状,具有降酶、退黄、促进肝功能恢复作用,且对阻断及逆转肝纤维化进程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Peg-IFNα-2a)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疗程对疗效的影响,探讨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 方法 收集2006年9月至2009年10月进行Peg-IFNα-2a(180 μg每周1次)治疗的HBeAg阳性CHB病例,将其分为常规治疗组(疗程48周)和延长治疗组(疗程72周).疗程结束后均随访24周.每3个月评估病毒学及生物化学应答直至疗程结束后24周.应用x2检验比较两组治疗结束时应答率,利用t检验、logistic回归探讨影响应答的因素.结果 完成本研究的患者86例,其中常规治疗组53例,延长治疗组33例,比较两组的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基线ALT水平、基线HBV DNA载量及基线HBeAg半定量(S/CO),P值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结束后,常规治疗组与延长治疗组比较: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41.5%、60.6%;HBe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32.1%、42.4%; HBsAg清除率分别为9.4%、18.2%;P值均>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结束后随访24周,常规治疗组与延长治疗组比较: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62.3%、97.0%,x2=13.273 ; HBe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39.6%、57.6%,x2=6.765;HBsAg清除率分别为15.1%、36.4%,x2=5.155;复发率分别为58.5%、33.3%,x2=6.713;P值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BeAg清除与疗程(OR=3.702,95%CI为1.225~11.188)和性别(女性,OR=3.005,95%CI为1.038 ~ 8.696)呈正相关,与基线HBeAg水平(OR=0.999,95%CI为0.998~ 1.000)和年龄(OR=0.902,95% CI为0.839 ~ 0.970)无关.结论 延长Peg-IFNα-2a治疗疗程可使HBeAg阳性CHB患者获得较高的HBV DNA阴转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HBsAg清除率及更低的复发率,HBeAg清除与疗程及患者性别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乙肝泰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乙肝泰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远期疗效。方法:将1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倒。治疗组服用乙肝泰胶囊,对照组服用拉米夫定片,治疗12月,于治疗前后及停药12个月后检测肝功能及乙肝病毒标志物的变化。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均能明显改善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白蛋白(ALB)、球蛋白(GLB),其中治疗组升高Alb、降低Glb水平的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停药12个月后,治疗组在改善ALT、Alb、Glb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后。对照组DNA阴转率优于治疗组(P〈0.05)。停药12个月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DNA阴转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的反跳率明显高于治疗组(P〉0.05)。结论:乙肝泰胶囊可能降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耶VDNA含量.改善肝功能。远期疗效优于拉米夫定。 相似文献
8.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程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拉米夫定有很强的抑制HBV的作用 ,这已由国内外大量的临床实践得到证明。但由于该药是HBV的抑制药 ,而不是杀灭药 ,因此 ,也有很多不尽人意之处。《2 0 0 1年拉米夫定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和 1999、2 0 0 0年的《拉米夫定临床应用指导意见》均提出疗程应在 1年以上 ;对获得部分应答的病例 ,应继续服药 ,直至达到完全应答后再服药半年。这样就有很大一部分病人服药要 2年、3年……。随着时间的推延 ,耐药株出现的机率逐步升高 ,可使病情出现反复 ;长期应用后未达到完全应答及少部分获得完全应答的病例停药后也会出现病情反复 ,个别病例发…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联合双虎清肝颗粒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HBeAg阴性的CHB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给予替比夫定和双虎清肝颗粒联合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替比夫定治疗。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治疗早期就有保肝、降酶、退黄的作用。治疗第12周,实验组HBV DNA转阴率高于对照组;治疗104周,实验组耐药变异率低于对照组。结论替比夫定联合双虎清肝颗粒治疗HBeAg阴性CHB患者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基线病毒载量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CHB)使用阿德福韦酯(ADV)抗病毒治疗的疗效。方法:将49例HBeAg阴性CHB患者根据基线HBV DNA分为低病毒载量组(A组,HBV DNA〈10。拷贝/ml)26例及高病毒载量组(B组,HBV DNA≥10^6拷贝/ml)23例,均采用ADV治疗,每12周复查HBV DNA、HBV标志物及ALT,选取治疗12、24、48周的检验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12、24、48周A组HBV DNA下降幅度(1g值)分别是2.8±1.1、3.1±0.7、3.3±0.6,B组下降幅度则分别是3.8±1.4、4.3±1.4、4.7±1.1,各阶段B组下降幅度更显著(P〈0.05)。A组各阶段完全病毒学应答率(〈100拷贝/ml)65.4%、76.9%、92.3%、B组分别为34.8%、39.1%、65.2%,A组均优于B组(P〈0.05)。生物化学应答率A组分别是57.7%、69.2%、92.3%,B组为60.9%、65.2%、87.0%,各阶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线病毒栽量较高的病例使用ADV治疗,虽然其HBV DNA下降较明显,但完全病毒学应答率较低。基线病毒载量可作为疗效预测的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疳脂平片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CHB)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NASH)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CHB合并NASH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服用恩替卡韦的同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饮食调整及有氧运动,3个月后血清丙氨酸转移酶(ALT)依然高于80U/L的即为入选病例。观察组患者加用疳脂平片,对照组患者继续单服恩替卡韦片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及血脂、肝功能、肝脏超声等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在服用恩替卡韦3个月后, ALT下降不理想,观察组患者在3~6个月加服疳脂平片后, ALT明显下降,并且血脂指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疳脂平片联合恩替卡治疗CHB合并NASH的疗效确切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深入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膦甲酸钠(PFA)对慢性乙型肝炎(CHB)及重型乙型肝炎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CHB150例,入院时随机分为水化组和非水化组及对照组各50例。另选取重型乙型肝炎7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定期查患者肾功能(BUN、Cre、SUA)。结果:对CHB,PFA治疗组患者肾功能与对照组无明显变化。对重型乙型肝炎,PFA的治疗未加重重型乙型肝炎的肾脏损害,且能降低肝肾综合征的发生率。结论:膦甲酸钠对CHB及重型乙型肝炎肾功能无明显损害。 相似文献
14.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由于体内乙型肝炎病毒的持续复制,造成肝细胞反复的炎症损伤,诱发大量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激活肝脏中的贮脂细胞转化为成纤维母细胞,成纤维母细胞产生大量纤维结缔组织.最终导致肝脏正常结构丧失,形成肝硬化。肝脏纤维化的增生性变化在肝硬化的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故早期肝硬化的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了以下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和比较替比夫定、拉米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以及对血清乙肝抗原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1∶1随机、对照设计。共入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替比夫定组50例,拉米夫定组50例;对照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并动态监测患者血清HBsAg、HBeAg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1年时,替比夫定组患者血清HBV DNA PCR法检测不到的比率、ALT复常率均较拉米夫定组稍高,但无统计学意义;HBeAg阴转率及血清学转化率以及病毒突破率分别为34%、28%和8%,均优于拉米夫定组的16%、12%和22%,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分别为0.0377、0.0455和0.0498)。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抗原蛋白HBsAg及HBeAg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替比夫定组患者治疗1个月时,血清HBsAg和HBeAg水平较基线下降分别为(30.2±16.1)S/N和(80.8±12.9)S/CO,均高于拉米夫定组的(7.8±12.4)S/N和(10.9±27.9)S/C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至治疗12个月时,其降幅差异更为明显,分别达到(146.7±32.5)S/N和(202.3±62.8)S/CO及(68.4±39.5)S/N和(90.4±52.8)S/CO,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替比夫定不良反应轻微,与拉米夫定类似。结论:替比夫定较拉米夫定具有更强地抑制HBV DNA复制能力以及较少的耐药率和病毒反跳率;同时替比夫定能更强地抑制病毒抗原蛋白的表达,可能与较高的HBeAg血清学转换率有关。 相似文献
16.
温法干预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阳黄湿热内蕴(湿重于热)证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清热利湿法加与不加温阳健脾药物治疗慢性重型肝炎(阳黄、湿重于热型)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60例中医辨证为湿重于热的慢性重型肝炎分为两组,分别给予甘露消毒丹(非温法干预组)和甘露消毒丹加附片、白术(温法干预组)治疗。结果:治疗4周,温法干预组和非温法干预组有效率分别为93.1%和72.41%。两组患者的TBil均有明显下降,温法干预组的下降幅度较非温法干预组明显,治疗前后差值分别为(228.62±89.18)和(176.70±97.94)μmol/L,两组比较,P0.05。PTA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温法干预组PTA水平上升的幅度大于非温法干预组,上升幅度均数比较,P0.05。未发现温法干预组患者出现感染、出血及黄疸加重等不良反应。结论:清热利湿法加用附片、白术可提高慢性重型肝炎湿重于热证的疗效,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成药虎驹乙肝胶囊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改善临床症状、恢复肝功能及抑制病毒复制的疗效。方法将我院门诊部1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共70例,予口服虎驹乙肝胶囊每次5粒,每天3次;对照组口服肝太乐片、西利宾胺片、维生素C片每次各2片,每天3次,疗程均为一年。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较对照组能更快降低转氨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观察组6个月12个月的HBeAg阴转率分别为15.7%和27.1%,优于对照组的4.0%和10.0%;观察组6个月、12个月的HBVDNA阴转率分别为15.8%和30.0%,优于对照组的2.0%和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虎驹乙肝胶囊能有效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症状、恢复肝功能及抑制病毒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降酶口服液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降酶口服液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作用,并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慢性乙型肝炎26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84例)和对照组(80例)患者分别给予降酶口服液和护肝胶囊治疗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肝功能(ALT、AST、TBil、PT、A/G)及肝脏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9.1%,对照组为78.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肝功能明显改善,19例患者行肝活检证实肝脏炎症活动度明显减轻,肝纤维化也有一定程度改善。结论:降酶口服液对慢性乙型肝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肝康冲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肝康冲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近期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平行对照、开放设计方案,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治疗组患者口服肝康冲剂,10g/次,3次/d;对照组患者口服香菇菌多糖片,4片/次。3次/d。疗程均为3个月。治疗期间观察患者症状、体征、ALT、AST及HBV标志物的变化。结果:肝康冲剂在改善患者症状、体征、肝功能和降低HBV复制指标滴度方面优于香菇茵多糖片,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综合疗效方面,治疗组的有效率为61.8%,对照组为35.3%。表明肝康冲剂优于香菇菌多糖片。结论:肝康冲剂适用于脾虚兼肝肾阴虚型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优于香菇菌多糖。其作用是通过调节患者免疫功能及有效抑制病毒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