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芽囊原虫感染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膜白介素-2受体(mIL-2R)的变化。方法采用生物素一链霉亲和素(BSA)法对卵囊阳性患者进行外周血T细胞亚群、mIL—2R检测。结果人芽囊原虫卵囊阳性者CD_3~+、CD_4~+、CD_8~+和CD_4~+/CD_8~+阳性百分率分别为(65.83±6.55)%、(43.55±6.10)%、(28.43±4.32)%和 1.58±0.32,静息期与诱导期mIL-2R表达水平分别为(2.92±1.06)%和(33.45±2.31)%;人芽囊原虫卵囊阴性者CD_3~+、CD_4~+、CD_8~+和CD_4~+/CD_8~+阳性百分率分别为(55.87±7.23)%、(39.26±6.43)%、(30.04±5.67)%和1.36±0.41,静息期与诱导期mIL—2R表达水平分别为(4.31±1.47)%和(35.41±3.12)%,两者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0.01)。结论人芽囊原虫感染与细胞免疫功能密切相关,T细胞亚群、mIL-2R在抗人芽囊原虫感染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在不同呼吸科疾病中的运用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医院呼吸科疾病患者213例以及同期健康体检者213例作对比研究,视为对照组。检测与比较纳入者总T细胞(CD_3~+)、T4细胞(CD_3~+、CD+4)、T8细胞(CD_3~+、CD_8~+)、DP-T细胞(双阳性细胞,CD_3~+、CD_4~+、CD_8~+)和DN-T细胞(双阴性细胞,CD_3~+、CD-4、CD-8)以及T4/T8比值、B细胞(CD-3、CD~(19)~+)、NK细胞(CD_3~-、CD_(16)~+、CD+56)水平。结果传统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组成灵敏度76.06%、传统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含量和绝对计数灵敏度78.87%与血常规的73.3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完整T淋巴细胞亚群的85.92%、完整淋巴细胞亚群的91.55%高于血常规的73.32%,传统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组成、传统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含量和绝对计数、完整T淋巴细胞亚群和完整淋巴细胞亚群特异性、诊断率均高于血常规,误诊率和漏诊率低于血常规。肺结核、呼吸道感染和肺癌患者总T细胞CD_3~+、T4细胞CD_3~+、CD_4~+和T4/T8比值均低于对照组,肺癌低于肺结核和呼吸道感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结核、呼吸道感染和肺癌患者T8细胞CD_3~+、CD_8~+含量高于对照组,肺癌高于肺结核、呼吸道感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肺结核和呼吸道感染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淋巴细胞亚群参与了呼吸科疾病发生与发展过程,加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全面检测有助于疾病诊断、病情判断以及为临床应用免疫增强剂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CD_(161)在肺结核患者(PTB)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103例潜伏性结核感染患者(LTBI)和154例PTB患者外周血CD_3~+CD_(161)~+、CD_4~+CD_(161)~+和CD_8~+CD_(161)~+T细胞的表达水平,比较其在LTBI与PTB间差异;分析外周血CD_3~+CD_(161)~+、CD_4~+CD_(161)~+和CD_8~+CD_(161)~+T细胞的表达水平分别与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百分比和绝对值)、单核细胞(百分比和绝对值)的相关性。结果 PTB患者外周血CD_3~+CD_(161)~+、CD_4~+CD_(161)~+和CD_8~+CD_(161)~+T细胞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LTBI患者(P0.0001);PTB患者外周血CD_3~+CD_(161)~+和CD_8~+CD_(161)~+T细胞的表达水平和白细胞总数、单核细胞绝对值呈负相关(P0.05);PTB患者外周血CD_4~+CD_(161)~+T细胞的表达水平和淋巴细胞绝对值呈负相关,而LTBI患者外周血CD_4~+CD_(161)~+T细胞的表达水平和淋巴细胞绝对值呈正相关(P0.05)。结论本结果显示CD_(161)能区分PTB和LTBI,可作为早期区分PTB和LTBI的分子标志。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支气管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情况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松北医院和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支气管肺癌患者60例作为支气管肺癌组,按照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31例与预后不良组29例;另选取同期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松北医院和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体检健康者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对照组、观察组受试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情况,支气管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支气管肺癌组患者外周血CD_3~+细胞分数、CD_4~+细胞分数、CD_4~+/CD_8~+细胞比值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受试者外周血CD_8~+细胞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患者性别、年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肿瘤直径、肿瘤分化程度及外周血CD_3~+细胞分数、CD_4~+细胞分数、CD_8~+细胞分数、CD_4~+/CD_8~+细胞比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分化程度[OR=3.425,95%CI(1.307,9.036)]及外周血CD_3~+细胞分数[OR=0.431,95%CI(0.301,0.617)]、CD_4~+细胞分数[OR=0.269,95%CI(0.129,0.562)]、CD_8~+细胞分数[OR=2.740,95%CI(1.528,4.914)]、CD_4~+/CD_8~+细胞比值[OR=0.291,95%CI(0.150,0.565)]是支气管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支气管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呈低表达,肿瘤分化程度及外周血CD_3~+细胞分数、CD_4~+细胞分数、CD_8~+细胞分数、CD_4~+/CD_8~+细胞比值是支气管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树突细胞与细胞因子诱导杀伤(DC-CIK)细胞疗法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6年5月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晚期NSCLC患者5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2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长春瑞滨联合顺铂(NP)化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在NP化疗方案基础上接受DC-CIK细胞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表型〔包括T淋巴细胞(CD_3~+)、辅助性T细胞(CD_4~+)、辅助/诱导T淋巴细胞(CD_3~+CD_4~+)、抑制/细胞毒T淋巴细胞(CD_3~+CD+8)、自然杀伤细胞(NK)、自然杀伤性T细胞(NKT)〕及临床疗效、毒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外周血CD_3~+、CD_4~+、CD_3~+CD_4~+、CD_3~+CD+8、NK、NKT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外周血CD_3~+、CD_4~+、CD_3~+CD_4~+、CD_3~+CD+8、NK、NKT分数低于观察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外周血CD_3~+、CD_4~+、CD_3~+CD_4~+、CD_3~+CD+8、NK、NKT分数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外周血CD_3~+、CD_4~+、CD_3~+CD_4~+、CD_3~+CD+8、NK分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外周血NKT分数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毒副作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单纯化疗,DC-CIK细胞疗法联合化疗对NSCLC患者的实体瘤控制效果更佳,能更好地提高患者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初治肺结核与复治肺结核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比例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抗体双标法测定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初治肺结核患者外周血中B淋巴细胞和CD_4~(++)CD~+_(28)/CD_3~+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NK细胞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淋巴细胞、CD_4~+T淋巴细胞、CD_8~+T淋巴细胞、CD_4~+/CD_8~+比值、CD_8~+CD~+_(28)/CD_3~+、CD_8~+CD~-_(28)/CD_3~+和CD_4~+CD~-_(28)/CD_3~+无明显变化(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复治肺结核患者外周血中CD_8~+CD~+_(28)/CD_3~+、CD_8~+CD~+_(28)/CD_3~+和CD_4~+CD~+_(28)/CD_3~+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而CD_4~+CD~+_(28)/CD_3~+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NK(Natural killer)细胞、CD_4~+T淋巴细胞、CD_8~+T淋巴细胞、CD_4~+/CD_8~+比值则无明显变化(P0.05)。复治肺结核患者外周血中CD_8~+CD~+_(28)/CD_3~+和CD_4~+CD~+_(28)/CD_3~+比例显著低于初治肺结核组(P0.05、P0.01),而CD_8~+CD~+_(28)/CD~+和CD_4~+CD~+_(28)/CD_3~+比例显著高于初治肺结核组(P0.05、P0.01)。与无空洞的初治肺结核患者相比,有空洞的初治肺结核患者外周血中B_3淋巴细胞明显降低(P0.05),与无空洞的复治肺结核患者相比,有空洞的复治肺结核患者外周血中CD_4~+CD~+_(28)/CD_3~+细胞明显降低(P0.05)。结论初治和复治肺结核患者体内存在不同程度的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并,其中T淋巴细胞与NK细胞比例与肺结核的进展有一定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7.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抗人T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CD系列检测30例冠心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_3~+、CD_4~+、CD_8~+及CD_4~+/CD_8~+比值,并与正常健康人对照组比较。经间接免疫SPA法测定,冠心患者CD_3~+、CD_4~+及CD_4~+/CD_8~+比值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0.001),而冠心病患者中急性心肌梗塞、心绞痛组与隐性冠心病组之间却无明显差别(P>0.05)。文中就T细胞亚群CD_4~+降低对冠心病发生机制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疣状胃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检测疣状胃炎患者(n=35)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_3+、CD_4+、CD_8+,并与107例慢性浅表性胃炎中的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患者(n=16)比较。方法:所有患者均通过胃粘膜活检快速尿素酶试验和~(14)C-尿素呼气试验以确定是否有Hp感染,用流式细胞术方法检测疣状胃炎和Hp感染的浅表性胃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_3+、CD_4+、CD_8+。结果:疣状胃炎Hp感染率明显高于慢性浅表性胃炎者(P<0.01);与Hp感染的浅表性胃炎比较,疣状胃炎CD_3+、CD_8+降低以及CD_4+/CD_8+比值增加(P<0.01,P<0.05)。疣状胃炎中Hp阳性组与Hp阴性组比较CD_8也明显降低(P<0.05)。结论:疣状胃炎发病可能有免疫因素参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效应性记忆T淋巴细胞(effect memory T cells,Tem)和中心型记忆T细胞(center memory T cells,Tcm)表达水平在活动性肺结核与潜伏感染者中的表达差异及其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确诊的25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肺结核组)、25例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者作为潜伏感染组、30例健康人群作为健康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各组外周血CD_4~+记忆T细胞、CD_8~+记忆T细胞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与高分辨率CT评分(HRCT)的相关性。结果潜伏感染组的CD_4~+Tcm、CD_8~+Tcm水平显著的高于肺结核组、健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结核组的CD_4~+Tcm、CD_8~+Tcm水平显著的高于肺结核组健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潜伏感染组、肺结核组的CD_4~+Tem、CD_8~+Tem水平显著的低于健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结核组、潜伏感染组的CD_4~+Tem、CD_8~+Tem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结核患者CD_4~+Tcm、CD_8~+Tcm水平与HRCT评分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肺结核患者CD_4~+Tem、CD_8~+Tem水平与HRCT评分无显著的相关系(P0.05)。结论 CD_4~+、CD_8~+中心记忆性T细胞在活动性肺结核与潜伏感染者中水平差异显著,并且与肺结核患者病例损伤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CD_3~+、CD_4~+等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NSCLC患者92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Ⅲ-Ⅳ期患者CD_3~+、CD_4~+和CD_8~+T淋巴细胞明显低于Ⅰ-Ⅱ期(P0.05),而CD_4~+CD_(25)~+Treg细胞明显高于Ⅰ-Ⅱ期(P0.05);治疗有效组患者治疗后CD_4~+CD_(25)~+Treg淋巴细胞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无效组患者治疗后CD_3~+和CD_4~+T淋巴细胞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而CD_8~+细胞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有效组患者治疗后CD_3~+和CD_4~+T和淋巴细胞高于治疗无效组(P0.05),而CD_8~+和CD_4~+CD_(25)~+Treg细胞明显低于治疗无效组(P0.05)。结论 NSCLC患者存在免疫功能抑制,T细胞亚群与临床分期有一定的关系,对NSCLC治疗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与病程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王敏  王福生  刘敬超 《肝脏》2003,8(2):18-20
目的对慢性乙型肝炎轻中度、重度和肝硬化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百分比和绝对细胞数进行观察,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病程的关系.方法采集8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柠檬酸钠新鲜抗凝血,经流式细胞仪进行免疫分型检测.结果慢性乙型肝炎重度患者的CD3+CD4+细胞百分比显著低于轻中度患者(P<0.05),肝硬化患者的CD3+和CD3+CD8+细胞百分比显著低于轻中度患者(P<0.01).肝硬化患者CD3CD19+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重度和轻中度患者(P<0.01).CD4/CD8比例在慢性乙型肝炎轻中度、重度和肝硬化患者间无显著差异.肝硬化和重度患者淋巴细胞、CD3+、CD3+CD4+、CD3+CD8+细胞的绝对细胞数均显著低于轻中度患者(P<0.01),且肝硬化患者CD3-CD16+56+细胞的绝对细胞数显著低于轻中度患者(P<0.05).肝硬化患者与轻中度患者的DNA载量分布差异有显著性(P<0.01),其高水平病毒载量的患者比例高于轻中度患者.结论慢性乙型肝炎轻中度发展为重度和肝硬化的过程中,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绝对细胞数随病情的进展显著减少,主要表现为CD3+CD4+和CD3+CD8+的T淋巴细胞亚群的百分比进行性降低.  相似文献   

12.
脾栓塞对肝硬化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研究部分脾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对肝硬化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57例肝硬化并脾功能亢进患者 ,32例采用部分脾栓塞治疗 ,2 5例采用脾全切治疗 ,1 5例正常人作为对照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 :肝硬化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 (CD3+ )、T辅助 /诱导淋巴细胞亚群 (CD4+ )、T辅助淋巴细胞 /T抑制淋巴细胞亚群 (CD4+ /CD8+ )明显低于正常人 (P <0 .0 1 ) ;脾栓塞组治疗前后CD3+ 、CD4+ 、CD8+ 、CD4+ /CD8+ 无明显差异 (P >0 .0 5) ;脾全切组治疗后CD3+ 、CD4+ 、CD4+ /CD8+ 均较治疗前及部分脾栓塞组治疗后明显降低 (P <0 .0 1 )。结论 :肝硬化患者外周血CD3+ 、CD4+ 、CD4+ /CD8+ 降低 ,部分脾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 ,对肝硬化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无明显影响 ,显著优于脾全切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登革热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变化的特点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发病时间71例登革热患者外周血中总T淋巴细胞(CD3+)、CD4+T淋巴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的数量,并将急性期患者、恢复期患者及正常人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数量进行比较,组间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急性期登革热患者T细胞和CD4+T细胞都显著减少(P<0.01)、CD4+T/CD8+T比值显著降低(P<0.01),恢复期登革热患者上述指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急性期相比,恢复期登革热患者CD4+T细胞显著升高(P<0.01);急性期、恢复期登革热患者和正常对照组CD8+T细胞数量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登革热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和CD4+T/CD8+T比值随着发病时间的增加而逐渐上升。结论登革热患者急性期细胞免疫异常,通过治疗可以逐渐恢复。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可作为监测登革热患者免疫功能的一个指标,对于病人的治疗和预后有一定的意义。细胞免疫异常可能在登革热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观察大剂量环磷酰胺静脉注射(IV-CTX)、口服环孢霉素A(CsA)及静脉注射甲基强的松龙冲击(IV-MP)治疗28例难治性狼疮肾炎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与疗效的联系。发现CD_5~+细胞数较高,RT值低下者适合IV-CTX治疗;CD_4~+细胞数较高,RT值较高者适合CsA治疗,而CD_4~+,CD_5~+细胞数均较高,以CD_4~+细胞明显者适合IV-MP治疗。认为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分析有助于难治性狼绝肾受治疗适应证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初探HLA单倍体相合与全相合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后两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差异及其与主要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4年6月一2007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allo-PBSCT的67例患者,其中33例接受全相合,34例接受单倍体相合移植.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前瞻性检测移植前、后1、3、6、12及18个月两组患者的淋巴细胞亚群,同时检测100例正常对照.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移植后免疫功能的重建情况及其与主要并发症的关系.结果 (1)67例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移植后1个月CD_3~+、CD_4~+、CD_4~+/CD_8~+、3个月CD_4~+、CD_4~+/CD_8~+及6个月CD_4~+均低于正常对照组,移植后3个月及6个月CD_4~+高于正常对照组.(2)单倍体与全相合患者移植后免疫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单倍体移植重症感染与未感染患者免疫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4)发生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与未发生cGVHD的两组患者间免疫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8例复发患者与未复发患者免疫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含抗胸腺淋巴细胞球蛋白多种免疫抑制剂进行非体外去T细胞的PBSC单倍体移植,与常规方案进行HLA相合的PBSC移植相比,两组患者移植后的免疫功能重建总体无明显差异,移植后两组患者的重度感染率、白血病复发率及移植相关病死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单倍体移植方案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患者T细胞亚群水平以及与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关系。方法以间接免疫荧光一流式细胞仪、ELISA法和RT-PCR检测了26例慢性HCV感染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其中HCV-RNA阳性17例,HCV-RNA阴性9例)。结果慢性HCV感染患者外周血CD_4~ 淋巴细胞亚群,CD_4~ /CD_8~ 比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清HCV-RNA阳性患者的CD_4~ /CD_8~ 比值明显低于HCV-RNA阴性患者(P<0.05)。结论提示细胞免疫功能受抑制可能是HCV持续感染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CD_4~+CD28~(null)T细胞和CD_4~+CD28~+T细胞上电压依赖性钾离子通道(Kv1.3)和钙依赖激活的钾离子通道(IKCa1)的表达.方法:入选对象共75例,分为3组:其中ACS组27例,稳定型心绞痛组20例,对照组28例.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用ELISA法测定PBMCs中NF-κB的活性,流式细胞仪计数CD_4~+CD28~(null)T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免疫荧光染色标记结合膜片钳技术记录ACS组CD_4~+CD28~(null)T细胞和CD_4~+CD28~+T细胞上Kv1.3和IKCa1的电流,计算单细胞上通道的数目.结果:ACS组NF-κB的活性和CD_4~+CD28~(null)T细胞的比例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和对照组(P<0.05).NF-κB的活性和CD4+CD28null T细胞的比例具有正相关关系(r=0.369,P<0.05).CD_4~+CD28~(null)T细胞上Kv1.3的数目和电流密度显著高于CD_4~+CD28~+T细胞(P<0.05).CD_4~+CD28~(null)T细胞、CD_4~+CD28~+T细胞上IKCa1的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v1.3通道对CD_4~+CD28~(null)T细胞的功能具有重要作用,Kv1.3通道有可能成为AS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HBV感染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在疾病进展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4月在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的慢性HBV感染患者共132例,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7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44例,乙型肝炎肝硬化相关原发性肝癌患者41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精准计数,比较4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水平。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方差不齐采用Welch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GamesHowell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多组间及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检验。结果与对照组和慢性乙型肝炎组相比,肝硬化组和肝癌组CD3^+、CD4^+T淋巴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对照组相比,肝癌组CD8^+T淋巴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慢性乙型肝炎组相比,肝硬化组和肝癌组CD8^+T淋巴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对照组和慢性乙型肝炎组相比,肝硬化组和肝癌组CD19^+B淋巴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对照组相比,肝硬化组和肝癌组CD16^+CD56^+NK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慢性乙型肝炎组比较,肝癌组CD16^+CD56^+NK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疾病进展与外周血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CD19^+B淋巴细胞、CD16^+CD56^+NK细胞呈明显负相关(r值分别为-0.414、-0.503、-0.269、-0.435、-0.402,P值均<0.01)。结论随着疾病的进展,慢性HBV感染患者免疫状态发生变化。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精准计数能够反应机体的免疫状态,可作为慢性HBV感染临床病情演变、治疗效果及疾病预后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检测乙型肝炎肝硬化和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的外周血的粒细胞、单核细胞、NK细胞、T细胞及其亚群和淋巴细胞及其凋亡率,探讨两者在细胞免疫方面的差异.方法用Ficoll Hypaque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细胞及其亚群、NK细胞和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粒细胞,AnnexinV/FITCKit检测凋亡细胞.结果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粒细胞、淋巴细胞、CD3-CD16 CD56 NK细胞、CD3 T细胞、CD3 CD4 T细胞、CD3 CD4 T细胞和CD4 CD8 T细胞比值,均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淋巴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原发性肝癌外周血CD3-CD16 CD56 NK细胞、单核细胞和CD4 /CD8 T细胞比值与肝硬化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粒细胞明显升高(P<0.05);CD3 T细胞、CD3 CD4 T细胞和CD3 CD8 T细胞均较另两组明显减少(P<0.05),淋巴细胞及其凋亡率均明显低于另两组(P<0.01).结论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外周血细胞免疫只发生不显著的变化,但淋巴细胞的凋亡率明显降低.原发性肝癌外周血的细胞免疫和淋巴细胞凋亡率均明显低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隐匿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穿组织中CD_4~ 和CD_8~ 表达与慢性肝病痛变活动的相关分析.方法:收集HBV感染临床发病隐匿、经肝穿病理诊断的住院病例63例,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D_4~ 和CD_8~ ,原位杂交法检测HBV DNA,镜下观察.结果:CD_4~ 和CD_8~ 在隐匿性乙型慢性肝炎患者肝内单个核细胞浸润区中随着肝损害程度加重,表达增加,CD_4~ 表达显著增加,CD_4~ 和CD_8~ 表达与病理类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性差异(X~2=12.709,P<0.05),在慢性肝炎与隐匿性肝炎中CD_4~ 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随着肝损害程度加重,在隐匿性乙型慢性肝炎患者的单个核细胞浸润区中CD_4和CD_8阳性细胞数都增加,且CD_4阳性细胞增加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