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血糖人群血清脂联素、胰岛素抵抗(IR)指数和血管内皮功能变化及相关性。方法从35~55岁健康体检人群经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筛选出糖耐量正常(NGT)43例,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FG)47例,糖耐量受损(IGT)52例,糖尿病(DM)41例,检测并比较血糖、血清脂联素水平、IR指数及血管内皮功能。结果空腹胰岛素水平在IFG、IGT、DM3组均高于NGT组(P0.05);餐后2h胰岛素水平从DM、IGT、IFG组到NGT组依次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FG、IGT、DM组IR指数明显高于NGT组,DM组IR指数高于IFG和IGT组(P0.05)。血清脂联素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在NGT、IFG、IGT、DM组依次降低(P0.05)。脂联素与空腹血糖、IR指数呈负相关(P0.01)。结论血清脂联素水平、IR指数和血管内皮功能可作为OGTT异常人群动脉硬化的早期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检测不同糖耐量人群中血清脂联素水平,探讨血清脂联素水平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选择新确诊的2型DM患者(DM组)84例,糖耐量减低患者(IGT组)46例,以体检人群中无糖代谢紊乱个体50例(NGT组)作为对照组.各组按体重指数(BMI)分成肥胖和非肥胖亚组,分别测定血清脂联素水平.以双侧颈总动脉、颈外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1.0mm或局部有斑块者诊断为颈动脉粥样硬化,分析血清脂联素水平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关系.结果 IGT组脂联素水平较NGT组明显降低(P<0.01),DM组降低更显著(P<0.01);肥胖亚组中血清脂联素水平低于非肥胖亚组(P<0.01);合并大血管病变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低于无大血管病变者(P<0.01).结论 血清脂联素降低在2型糖尿病发病中以及和大血管病变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老年人糖耐量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杨波  李天德  智光  王劲松  徐勇 《天津医药》2005,33(4):201-203
目的:探讨老年人糖耐量异常(IGT)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在60岁以上的人群中筛查,按照75g葡萄糖耐量试验将研究对象分为糖尿病(DM)组、IGT组和正常糖耐量(NGT)组。抽血检查血脂及胰岛素水平,B型超声检查双侧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结果:IGT组的IMT值和内膜连续性比NGT组差;DM组胆固醇(CH)、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及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均比NGT组高;以上指标IGT组与DM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CH、TG、HDL、LDL水平与IGT相关。结论:与NGT组相比,IGT组存在明显的动脉粥样硬化表现,其程度与糖尿病患者接近。IGT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目的糖耐量正常、糖耐量受损及2型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选取108例单纯冠心病(糖耐量正常NGT)患者、64例伴糖耐量受损(IGT)和52例2型糖尿病(DM)冠心病患者测定血压、血脂、空腹和糖负荷2h后的血糖和胰岛素,并测定胰岛素敏感性的指标(ISI),各组间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舒张压、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在NGT组、IGT组和DM组中依次升高,IGT组和DM组的空腹血糖(FBG)和糖负荷2h后的血糖(2hBG)明显高于NGT组,IGT组和DM组的ISI值明显低于NGT组(P<0.05),冠脉造影显示DM组的多支病变比例高于NGT组。结论 IGT组和DM组与NGT组相比,胰岛素抵抗更强,冠脉病变更严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血糖人群血清脂联素、胰岛素抵抗(IR)指数和血管内皮功能变化及相关性。方法从35。55岁健康体检人群经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筛选出糖耐量正常(NGT)43例,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FG)47例,糖耐量受损(IGT)52例,糖尿病(DM)41例,检测并比较血糖、血清脂联素水平、IR指数及血管内皮功能。结果空腹胰岛素水平在IFG、IGT、DM3组均高于NGT组(P〈0.05);餐后2h胰岛素水平从DM、IGT、IFG组到NGT组依次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FG、IGT、DM组IR指数明显高于NGT组,DM组IR指数高于IFG和IGT组(P〈0.05)。血清脂联素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在NGT、IFG、IGT、DM组依次降低(P〈0.05)。脂联素与空腹血糖、IR指数呈负相关(P〈0.01)。结论血清脂联素水平、IR指数和血管内皮功能可作为OGTT异常人群动脉硬化的早期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不同糖耐量受损人群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特点,为临床干预和治疗糖尿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分析763例OGTT和胰岛素释放试验结果,根据空腹和餐后2h血糖水平,分为正常糖耐量(NGT)组、空腹血糖受损(IFG)组、糖耐量减低(IGT)组、IFG合并IGT(IFG+IGT)组和糖尿病(DM)组,并评估各组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指标.结果 ①IFG组、IGT组、IFG+IGT组和DM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均显著低于NGT组(P<0.01),IFG组、IGT组、IFG+IGT组和DM组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指数(1stPH)均显著低于NGT组(P<0.05),IGT组、IFG+IGT组和DM组INS120显著高于INS60(P<0.05),IGT组和IFG+IGT组ACUins显著高于NGT组和DM组(P<0.05).②IGT组、IFG+IGT组和DM组HOMA-IR显著高于NGT组(P<0.05),胰岛素敏感指数ISI(comp)Matsuda显著低于NGT组(P<0.01).结论 不同糖耐量受损状态具有各自胰岛β细胞功能和IR的特点,从NGT、IFG、IGT、IFG+IGT到DM发展过程中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1stPH和IR受损加重,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伴随血糖升高的胰岛素代偿性分泌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不同糖耐量人群E-选择素水平,探讨肥胖、血压、血脂及血糖等相关的关系。方法对年龄≥40岁健康人群1000人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对DM、IFG、IGT、IGR人群检测E选择素水平。结果显示IGR组和DM组高于NGT组(P〈0.9与P〈0.01);其中IGR组高于DM组,回归分解显示:BMI与E选择素的关系较为密切。结论血脂E选择素水平有助大血管病变和微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8.
不同糖代谢状态下血清TNFα和FFA的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张爱萍  叶山东  陈燕 《安徽医药》2005,9(10):751-752
目的观察不同糖代谢状态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游离脂肪酸(FFA)的变化,以探讨其在糖尿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测定27例正常糖耐量(NGT组)、28例糖耐量受损(IGT组)和21例初诊2型糖尿病(T2DM组)个体空腹血清TNFα和FFA水平,分析其对胰岛素抵抗(Homa-IR)和胰岛β细胞功能(HBCI)的影响.结果①IGT组和T2DM组空腹TNFα和FFA明显高于NGT组(P﹤0.05);②NGT、IGT、T2DM组TNFα和FFA之间差异有显著性(r=0.701,P<0.01);③空腹TNFα和FFA与Homa-IR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646,0.601,P<0.01),与HBCI负相关性(分别为r=-0.245,-0.244,P<0.05).结论 IGT和T2DM患者存在血清TNFα和FFA明显增高,且均与Homa-IR正相关,与HBCI负相关,提示高水平血清TNFα和FFA可能参与构成T2DM的病理生理基础,包括IR和β细胞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青年人群中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糖代谢情况及其高危因素分析。方法:对260例青年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根据OGTT结果分为糖耐量正常(NGT)、空腹血糖受损(IFG)、糖耐量减退(IGT)和糖尿病(DM)4组,分析各组的发病率,对各组的血脂(TG、TC、HDL、LDL)、体重指数、腰围、胰岛素抵抗(HOMA-IR)、β细胞功能(HOMA-β)、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空腹及餐后2h胰岛素等进行比较。结果:青年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近2/3有糖代谢异常,发病率非常高,但知晓率很低;随糖代谢异常的加重,脂肪肝患者的体重指数、腰围呈上升趋势,IFG和NGT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IGT或DM组与NGT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脂异常也越加明显,TG、TC、LDL呈上升趋势,HDL则下降;IGT组HOMA-IR明显升高(P<0.01),与DM组比较无差异;IGT组HOMA-β细胞功能升高,与其它3组间比较无差异,DM组和IGT组ISI下降。结论:青年人群中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存在明显的糖耐量异常,随着糖耐量异常的加重,其他代谢异常也恶化。有必要对青年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进行OGTT,做到早期发现早期干预,预防糖尿病对心、脑、肾等脏器损害所致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糖耐量减低(IGT)时尿微量蛋白(mALB)排泄与血压、血糖的关系。方法对83例IGT和64例NGT行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BG)和尿mALB检测,并依血压高低分组比较。结果各组间FBG、2hBG、尿mALB水平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IGT血压升高组分别依次显著高于IGT血压正常组、NGT血压升高组和NGT血压正常组。结论IGT患者已存在早期微血管病变所致的肾损害,预防糖尿病及并发症,干预应从IGT开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伴糖耐量异常(IGT)的高血压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及胰岛β细胞功能变化.方法 选取不同糖耐量的高血压患者84例,测量血压、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等参数,计算体重指数、腰/臀围比值、胰岛素敏感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IS、FBCI),在不同糖耐量组间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IGT组与2型糖尿病(T2DM)组相似,体重指数、腰/臀围比值均高于正常糖耐量(NGT)组(P<0.05,P<0.01);胰岛素敏感指数、HOMA-IS和FBCI IGT组低于NGT组、T2DM组低于IGT组(P<0.05,P<0.01);T2DM组和IGT组的HOMA-IR高于NGT组(P<0.05).结论 合并高血压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患者存在更高的胰岛素抵抗,同时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β细胞功能下降,表现体质量较重,腰/臀围比值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糖耐量的脑梗死患者颅内大血管的病变情况,分析糖耐量异常的脑梗死患者颅内外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方法选择脑梗死患者142例,通过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将患者分为糖耐量正常组(NGT组,n=47例)、糖耐量异常组(IGT组,n=49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组(DM组,n=46例)。对非急性期的所有患者均采用经颅多普勒彩超测定颅内动脉各项指标。结果 DM组及IGT组的血管狭窄率、动脉粥样硬化率及血管闭塞率明显高于NG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DM组血管痉挛率低于NGT组和IG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GT组与IGT组无显著差异(P〉0.05)。DM组及IGT组PI值高于NG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DM组与IGT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M组的RI值高于NGT组及IG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GT组与NGT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脑动脉PI和RI值患侧与健侧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要常规做OGTT试验,以提高糖耐量异常的检出率,早期干预,早期预防。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糖耐量人群血清淀粉样蛋白A的水平,及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方法59例患者根据OGIT试验分为3组:19例NGT、20例IGT和20例T2DM。分别检测血清淀粉样蛋白A、生化指标、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和含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NID)。结果①SAA随着血糖的升高而升高,DM组的SAA较IGT组、NGT组明显升高(P〈0.01),IGT组的SAA较NGT组升高(P〈0.05)。②FMD随着SAA的升高而下降,DM组的FMD较IGT组和NGT组明显降低(P〈0.01),IGT组的FMD较NGT组降低(P〈0.05)。③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SAA与FBG、HbA1c、TC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3、0.48、0.59,P〈0.01),与FMD呈显著负相关(r值为-0.62,P〈0.01)。结论SAA与血管内皮功能损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章雯  丁旵东 《安徽医药》2017,21(2):283-285
目的 研究不同糖耐量冠心病(CAD)病人临床指标、冠脉造影特点.方法 选取明确诊断冠心病的病人230例,通过糖尿病病史及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分为血糖正常组(NGT)(n=84)、糖耐量受损组(IGT)(n=66)、糖尿病组(DM)(n=80),收集三组病人临床指标及分析冠状动脉病变的差异.结果 (1)三组在平均年龄、体质量指数(BMI)、血压比较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NGT组平均三酰甘油(TG)1.78 mmol·L-1,胆固醇(TC)为4.18 mmol·L-1,低密度脂蛋白(LDL-C)均值2.56 mg·L-1,尿微量白蛋白均值28.09 mg·L-1,与DM及IGT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三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部位和狭窄程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均加重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空腹血糖正常的CAD病人均应行OGTT检查,降低糖耐量异常的漏诊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糖代谢异常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关系。方法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空腹血糖(FPG)和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分为糖耐量正常组(NGT组)、糖耐量异常组(IGT组)、糖尿病组(DM组)。用胶乳免疫增强比浊法测定三组患者血清hs-CRP。结果NGT组、IGT组及DM组hs—CRP水平逐渐升高,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CRP与收缩压、舒张压、餐后2小时血糖、FPG均呈正相关(r=0.48、0.37、0.46、0.31,均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并发不同程度糖代谢异常,其严重程度与血清hs—CRP有关。  相似文献   

16.
不同糖代谢状态疗养员动脉硬化检测结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不同糖代谢状态疗养员动脉僵硬度改变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共入选527例疗养员,根据血糖水平分为正常糖耐量组(NGT组)、血糖代谢异常组(IFG+IGT组,包括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异常者)、糖尿病组(DM组),同步检测血压、血糖、血脂参数;应用脉搏波速度自动测定仪测定颈动脉-股动脉脉搏波速度(CFPwV)、颈动脉-远端动脉脉搏波速度(CDPwV)。比较各组间血压、血糖、血脂参数及CFPwV、CDPwV,并将各因素与CFPwV、CDPwV分别进行多因素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血糖代谢异常组、糖尿病组中,血压、血糖、血脂参数、CFPwV、CDPwV值均较正常糖耐量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CFPwV与收缩压(SBP)、餐后2h血糖(2hPG)、胆固醇(TC)具有显著的回归效应;CDPwV与SBP、空腹血糖(FPG)、2hPG、TC具有显著的回归效应。结论 SBP、2hPG、TC是CFPwV的显著影响因素,SBP、FPG、2hPG、TC是CDPwV的显著影响因素。异常的糖代谢状态促进动脉硬化的发生发展,糖尿病前期CFPwV、CDPwV显著升高,提示存在早期动脉硬化改变。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空腹血糖受损(IFG)的高血压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状态。方法门诊94例高血压病患者,根据糖耐置情况分为正常糖耐量组(NGT组)35例,IFG组31例,2型糖尿病组(T2DM组)28例。测量血压、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脂、空腹及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及胰岛素等参数,计算出体重指数、腰臀围比值、胰岛β细胞功能指标[FINS、FBCI、糖负荷后30分钟净增胰岛素与净增葡萄糖的比值(A130/AG30),HOMA—IS]、胰岛素抵抗指标(IAI,HOMA—IR)。各组间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各组高血压病患者聚集肥胖或超重、腰臀围比值增高、脂代谢紊乱等心血管危险因素;同时,IFG组与T2DM组舒张压高于NGT组,IFG组与T2DM组LDL—C、TG水平高于与NGT组,T2DM组HDL—C低于NGT组;三组之IAI分别为(-3.26±0.62)、(-3.61±0.68)、(-4.01±0.77),HOMA—IR分别为(0.67±0.46)、(0.92±0.53)、(1.01±0.52),HOMA—IS分别为(4.87±1.35)、(4.20±1.02)、(3.51±1.57),FBCI分别为(-2.12±0.35)、(-2.32±0.43)、(-2.39±0.48),△130/△G30分别为(18.3±7.4)、(11.9±4.8)、(2.4±0.9);统计学分析示ICT组、T2DM组间FBCI、HOMA—IR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其余各级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随着FBG升高,胰岛素敏感降低,IR增强,胰岛β细胞功能下降,提示IFG组和T2DM组较NGT组都聚集较强的致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结论IFC组和T2DM组与NCT组比较,IR更强,胰岛B细胞功能下降;住临床上,T2DM组和IFG组聚集更强致冠心病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