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分析OCT联合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在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炎(CSC)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抽取60例(64只眼) CSC患者,采取OCT、FFA检测,分析其诊断结果。结果:60例(64只眼) CSC患者经OCT诊断,62只眼(96. 9%)为神经上皮脱离,其中FFA诊断,56只眼见荧光渗漏,占87. 5%,与OCT诊断神经上皮脱离者相符。OCT诊断2只眼为色素上皮脱离,FFA诊断1只眼为黄斑鼻侧透见荧光,1只眼无异常荧光; OCT诊断6只眼为神经上皮脱离合并色素上皮脱离,FFA无特殊表现。治疗期间OCT无法对病灶予以定位,通过FFA诊断,对FFA检查渗漏点处予以激光光凝治疗;若FFA检查无渗漏点,仅口服醋甲唑胺。结论:OCT、FFA检测CSC各具优势,因此OCT联合FFA检测CSC,可明显提高患者诊断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serous cho rio retinopathy,CSC)的不典型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表现特点.方法:采用海德堡共焦激光扫描系统对64例(90眼)CSC患者行FFA检查,分析其结果.结果:CSC的FFA表现归纳5种类型:(1)典型渗漏点型;(2)不典型渗漏点型;(3)色素上皮脱离型;(4)严重型(泡状视网膜脱离型);(5)正常荧光造影所见型.第1种类型为CSC的典型荧光造影表现,后4种类型为CSC的特殊型荧光造影表现.结论:CSC的FFA表现形式各异,需与Vogt_小柳原田病、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膜及色素上皮炎鉴别.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oidoretinopathy,CSC)的吲哚氰绿血管造影(Indocyar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与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rgiography,FFA)的图像特征。方法 用激光扫描检眼镜(Scanning laser ophthalmoscope,SLO)对78例CSC患者进行FFA与ICGA同步检查。结果 FFA能清晰地显示渗漏点及窗样荧光,ICGA造影早期可见脉络膜充盈缺损,清楚地见到脉络膜荧光渗漏。结论 FFA与ICGA配合应用能更全面地了解CSC的发病机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的疗效。方法对经间接检眼镜、FFA及OCT检查确诊的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患者31例(32眼)行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注射策略为1+PRN,治疗后1 d,2周,1、3个月复查,比较注射前后BCVA(Log MAR视力)、OCT及FFA变化。结果术后1个月BCVA及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均较注射前有明显改善。FFA检查脉络膜新生血管渗漏明显改善。注射后2例一过性眼压轻度升高以及部分病人有小片结膜下出血,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是治疗特发性脉络膜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光动力学治疗黄斑部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和总结光动力学治疗黄斑部脉络膜血管瘤方法和近期效果。方法:经临床、荧光血管造影厦B超检查确诊为黄斑部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并伴有黄斑水肿患者5例,最佳矫正视力0.04~O.5,B超检查最大厚度2.5~3.8mm,最大直径为7.7~9.4mm,视网膜脱离0.5~4mm,1例伴有视网膜囊肿。光动力学治疗为静脉注射维速迭尔(6mg/m^2体表面积)15min后689nm激光照射,激光参数为50-75J/cm^2,时间为83~125S,1~2个光斑,随访时间15~28周。结果:治疗后最后随访视力为0.04~1.0,B超检查示2例于治疗后1个月时肿瘤难以测出,3例厚度0.7~3.0mm,最大直径为7.6~8.6mm,4例视网膜脱离消失,1例视网膜脱离1mm但视网膜囊肿消失。结论:光动力学治疗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安全有效,特别对位于黄斑部脉络膜血管瘤,光动力学治疗可使瘤萎缩并保存或提高视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Coats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4例,女1例,均单眼发病,年龄7~46(平均20.0)岁。依据shields分期标准,1、2期13眼接受视网膜激光治疗;3期2只眼行激光联合巩膜外冷凝治疗。结果随访6~36(平均18)个月。1、2期13只眼,治疗后视力均提高2行以上,FFA检查渗漏停止。联合治疗2只眼视网膜复位,但视力无提高。结论视网膜激光光凝是Coats病有效治疗手段,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对Coats病患者视力恢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532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治疗参数及临床疗效。方法:对34例中浆患者激光治疗前半个月内施行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检查,针对渗漏点的不同位置采用不同激光参数治疗。术后1-2周开始复查视力,术后1个月复查眼底血管荧光造影,对比分析激光治疗前后视力变化及眼底血管荧光造影的变化情况。结果:入组病例激光治疗均一次性成功,术后视力恢复快,无荧光渗漏,术后无近期并发症、后遗症。结论:532激光是治疗部分中浆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灶性脉络膜炎(multifocal choroiditis,MFC)合并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对2002~2004年诊断的MFC合并CNVl9例20只眼的临床资料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图像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患眼眼底后极部可见视网膜下4个至近百个圆形病灶,呈灰黄色或黄白色,直径50~500μm。FFA显示活动性病灶造影早期呈高荧光或低荧光,后期渗漏;非活动性病灶呈透见荧光。CNV大多为1个,平均直径884.31/zm。1例1只眼用糖皮质激素和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治疗,视力明显提高,CNV缩小。结论:MFC是导致CNV的病因之一。FFA可用于诊断病灶和CNV。糖皮质激素可能有助于控制炎症、减缓CNV的生长。对MFC合并黄斑中心凹下CNV,可选择PDT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TA)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VO)引起的黄斑水肿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经散瞳间接眼底镜检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及眼底血管荧光造影(FFA)检查证实为视网膜静脉阻塞所致黄斑水肿病人35例35只眼(其中人工晶体眼9例9只眼),玻璃体腔内注射40 g/L的TA 0.1 mL及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随访3~10个月,观察视力、眼压、晶状体、炎症反应、眼底情况,OCT检查视网膜厚度改变,FFA检查黄斑区毛细血管渗漏情况。结果治疗1、2个月时,所有患眼视力提高,在FFA指导下分次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最终随诊视力0.3~0.4占48.6%,视力≥0.5占28.5%,与治疗前比较97%患眼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3%患眼视力无改善,无视力下降。3只眼在注药后1~3周眼压先后出现不同程度升高,达到3.1~4.3 kPa,2只眼在注药后第2、3天时出现下方局限性视网膜下小片状出血;3只眼注药后第3天出现前房炎症细胞,积脓1 mm,3只眼均为人工晶体眼,1周内炎症细胞消失。所有病人晶状体未受影响。结论玻璃体腔内注射TA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可以有效治疗RVO引起的黄斑水肿,提高视力,部分病人可出现高眼压、黄斑水肿复发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一般资料112例中心浆液性视网膜病变(CSC)患者,均为第2次或2次以上发病,其中男91例93眼,女21例21眼,年龄27~55岁,平均年龄37.5岁,各例均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确诊,渗漏点个数多为1个,有的达3~4个,渗漏点位于血管弓以内者101眼,位于血管弓以外者11眼,患者视力均较前明显下降,矫正视力最差为0.25,最好为0.6。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割联合黄斑部内界膜撕除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ME)的疗效。方法选择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DR)合并ME患者40例42眼,所有患者接受玻璃体切割联合黄斑部内界膜撕除术,观察术后1、3、6个月的视力、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资料以及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结果本组40例(42只眼)均未发生手术并发症,视力提高31只眼,视力不变8只眼,下降3只眼。结论严重PDR伴黄斑水肿患者行璃体切割联合黄斑部内界膜撕除,有利于改善黄斑水肿,提高患者视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连续玻璃体腔内注射Bevacizumab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患者46例56眼,经眼底检查、视网膜血管荧光造影(FF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确诊为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年龄26~74岁,平均(56±9)岁。治疗前平均logMAR最佳矫正视力为1.012±0.42,黄斑中心凹厚度平均(576±136)μm,分别接受连续玻璃体腔内注射Bevacizumab 1.25 mg(0.05 ml)3~5次,平均(4±1)次,每次间隔1个月。治疗后随访6~12个月,平均(9±3)个月。对比治疗前后视力、眼压、黄斑中心凹厚度及FFA改变。结果 46例患者随访6~12个月,平均logMAR最佳矫正视力提高到0.65±0.44,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36眼logMAR最佳矫正视力提高2行或以上,占64.29%。OCT示:黄斑中心凹厚度降低到(275±103)μm,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连续玻璃体腔内注射Bevacizumab 1.25 mg(0.05 ml)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能明显改善视功能,减轻黄斑水肿,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光动力疗法(PDT)治疗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新生血管膜(CNV)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行PDT治疗的黄斑中心凹下CNV患者32例(39眼),其中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14例(19眼)、病理性近视12例(14眼)、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6例(6眼)。对比分析PDT治疗前后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结果。PDT治疗后平均随访时间15个月。结果 PDT治疗后末次随访时,视力提高10眼(25.64%),视力稳定不变者23眼(58.97%),视力下降6眼(15.38%)。FFA与OCT检查显示:CNV完全闭合者17眼(43.59%),CNV部分闭合者9眼(23.07%),CNV小部分闭合者8眼(20.51%),CNV复发者5眼(12.82%)。结论 PDT治疗黄斑中心凹下CNV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和海德堡断层扫描(HRT-Ⅱ)对背景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黄斑水肿的诊断价值。方法40例背景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80眼)分成黄斑水肿组和非黄斑水肿组,用OCT测量黄斑区厚度,HRT-Ⅱ测量黄斑水肿指数,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背景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黄斑水肿的诊断,OCT检查的Kappa值高于HRT-Ⅱ。以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检查作为黄斑水肿的诊断标准,OCT检查P=0.0001,HRT-Ⅱ检查P=0.0856。结论OCT和HRT-Ⅱ均可用于定量检测糖尿病黄斑水肿,但OCT检查对黄斑水肿的确诊比HRT-Ⅱ检查更有优势;HRT-Ⅱ对黄斑水肿的误诊率高但漏诊率低,可以作为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黄斑水肿进行筛查的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引导多波长激光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确诊为渗出型AMD伴有CNV患者19例24眼根据ICGA的结果,应用多波长氪离子激光对黄斑中心凹外200μm的CNV进行栅格状光凝封闭。治疗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视力、眼底、FFA、ICGA和黄斑区光敏感度(MLS)检查。结果治疗后随时间推移,多数患者视力逐步提高,6个月后视力提高13眼(54.17%),无变化9眼(37.50%),下降2眼(8.33%)。治疗2周~12个月后FFA和ICGA随访复查显示,22眼(91.67%)眼底渗出型病灶均不同程度吸收,渗出病灶缩小或形成瘢痕,色素沉着明显,强荧光减弱。治疗后患眼黄斑区光敏感度随时间推移逐渐提高,2周时7/13眼、1个月时10/13眼、3个月时8/9眼。结论ICGA引导多波长激光治疗AMD脉络膜新生血管定位准确、损伤小,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白内障病人的视网膜病变治疗时机及临床效果。方法对120例(189只眼)糖尿病性白内障病人行散瞳眼底检查,45例(79只眼)因严重白内障眼底窥不清。65例(90只眼)接受眼底荧光造影,其中60只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属于1~2期;30只眼属于3~5期,白内障手术前对其可见区域视网膜进行激光光凝。102例(157只眼)接受了白内障手术,植入人工晶体。白内障手术后有112只眼接受眼底荧光造影检查(包括术前曾行此检查的90只眼),对其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1~3期病人行局部视网膜光凝治疗,4~5期病人行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结果白内障术后眼底造影检查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1~2期40只眼,3期45只眼,4~5期共27只眼。10只眼放弃治疗,62只眼单纯行激光治疗。光凝治疗后随诊6~12个月,4只眼因玻璃体积血行玻璃体切除术,1只眼注入硅油。其他病眼视力稳定或提高,视网膜病变未见明显进展。26只眼发现黄斑水肿明显,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4 mg。结论白内障术前及术后及时检查眼底,积极治疗,可控制视网膜病变进展。  相似文献   

17.
钟捷  刘三梅 《华西医学》2010,(1):112-114
目的:观察波及黄斑区的孔源性视网膜离术后各时期黄斑区相干光断层扫描图像特征及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眼轴长度与手术后视网膜下液吸收的关系,分析其与视力恢复过程的相关性。方法:对53例(53眼)波及黄斑区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经巩膜外加压术后视网膜复位的患者分别于术后1周、1月、3月、6月进行相干光断层扫描检查,观察黄斑区形态变化及黄斑区视网膜下液残留情况,并将检查结果与患者病程、眼轴长度以及手术后视力恢复情况等临床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术后1周,所有病例均残留程度不等的视网膜下液,随着时间的延长,积液不断吸收。与之相对应,患者视力逐渐提高。术后3月,黄斑区视网膜下积液全部吸收累计33例,其中眼轴长度大于26 mm患者视网膜下液吸收速度较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月,43例患者黄斑区视网膜下积液全部吸收,仍有7例神经上皮浅脱离,3例局限性神经上皮脱离。术后6月时患者最佳矫正视力〈0.05者7眼,0.05~0.3者17眼,≥0.3者29眼。结论:光学相断层扫描能从微观角度清晰地显示视网膜复位后黄斑区形态结构的变化。巩膜外加压术后视网膜复位的患者黄斑区仍残留少量的视网膜下积液,视网膜下积液的逐步吸收能较好地解释术后视力的恢复过程。眼轴长度大于26mm患者视网膜下液吸收速度较慢。  相似文献   

18.
Verteporfin for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