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路  蔡玉新  张立明 《新疆医学》2012,42(10):113-114
腰椎滑脱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可分为真性滑脱和假性滑脱,前者即合并椎弓崩裂的椎体滑移;后者是指不伴有椎弓崩裂而常伴椎小关节、椎间盘及椎体退行性变的椎体滑移,目前大多数文献统称为腰椎退变性滑脱症。收集我院50例腰椎滑脱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X线平片及CT表现进行分析、总结,对不同程度的滑脱及继发性改变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腰椎滑脱指因椎体间骨性连接异常而发生的上位椎体于下位椎体表面部分或全部的滑移。若因双侧椎弓崩裂发生滑移,称为真性滑脱。若无峡部裂而是椎间盘退行性或关节突骨关节病使关节突间关系改变失稳所致的滑脱称为假性滑脱。本文就其概况及手术方法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崩裂性与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MRI表现,探讨MRI在崩裂性与退行性腰椎滑脱症中的诊断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腰椎滑脱症患者(崩裂滑脱组65例及退行性滑脱组65例)的MRI检查资料,并对崩裂滑脱与退行性滑脱的MRI表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65例崩裂滑脱患者71个椎体双侧椎弓峡部均出现骨性缺损,48个出现在L5椎弓峡部,椎管前后径10.8 mm,65例椎小关节正常;65例退行性滑脱组有72个椎体出现滑脱,51例出现在L4椎体,所有椎小关节均有不同程度退变或半脱位,椎管前后径6.99 mm。结论崩裂性与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有特征性MRI表现,MRI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全面、准确的影像学证据。  相似文献   

4.
在日常X线摄片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腰腿疼的患者,其中不乏腰椎滑脱及椎弓断裂的患者.椎体一侧或两侧的椎弓根峡部或关节突间区的骨质失去其连续性称之为椎弓根崩裂,如果有断裂椎弓上方椎体向前滑移的畸形称为脊椎滑脱症.  相似文献   

5.
崔庆周  崔红领  陈鹏 《中外医疗》2011,30(13):175-175
目的探讨腰椎滑脱并椎弓崩裂在64排螺旋CT扫描的表现与诊断结果。方法将我院就诊的30例腰痛患者在X线平片检查后,经64排螺旋CT进行检查分析。结果 30例腰椎滑脱患者均伴有椎弓崩裂,其中:单侧椎弓崩裂7例、双侧椎弓崩裂23例。L5椎体椎弓崩裂24例,L4椎体椎弓崩裂6例。结论 64排螺旋CT可提高对腰椎的观察范围,提高对腰椎滑脱并椎弓崩裂的诊断能力,使临床可以及早做出正确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6.
腰椎滑脱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782年比利时医师Herbinlaux最先描述了L5在骶骨上向前滑移的病例,1854年Kilian用希腊文spondylo-isthesis(椎体-移位)将此症命名为腰椎滑脱症,原意是有峡部裂的脊柱滑脱。1957年Taillard定义为“由于关节突间连续断裂或延长而引起椎体与椎弓根,横突和上关节突一同向前移位。”现一般是指腰椎椎体间骨性连接异常而引起的上腰椎相对于下腰椎或骶椎向前或向后的移位。如今,腰椎滑脱症已属骨科常见病之一,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5%。  相似文献   

7.
腰椎滑脱的CT表现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正确认识腰椎滑脱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有完整影像及临床资料的腰椎滑脱症172例,探讨腰椎滑脱的CT表现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结果 172倒腰椎滑脱中,椎弓崩裂性滑脱41例,退变性滑脱131例.椎弓崩裂性滑脱CT表现:椎弓裂隙征;椎管冗长征;假性椎间盘膨出;双椎体后缘;椎管、侧隐窝、椎间孔狭窄.腰椎退变性滑脱CT表现:椎弓完整,小关节面滑移不对照,下关节突前移,单层面双椎体后缘,椎管诸径狭窄,可出现椎体阶梯性滑脱.结论 CT对腰椎滑脱症的分型,诊断价值明确,能为临床选择治疗方式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8.
曹林德 《医学文选》2001,20(3):320-321
椎弓崩裂性腰椎滑脱是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之一 ,既往多赖 X线平片诊断 ;CT的应用不仅可以发现 X线平片所显示的病变 ,且可以显示椎小关节、椎间盘、骨性椎管、椎间孔、硬膜囊、黄韧带、神经根的改变 [1 ] 。笔者对 2 4例椎弓崩裂性腰椎滑脱的 CT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 ,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 4例中男 18例 ,女 6例 ,年龄 2 6~ 74岁 ,平均 5 2岁 ;病程最短 8天 ,最长 10年。腰腿痛 18例 ,腰痛2例 ,单侧下肢痛 3例 ,双下肢麻木 1例 ,直腿抬高试验阳性17例。有外伤史 2例 ,体力劳动者 13例。1.2 方法 采用 SCT…  相似文献   

9.
经椎弓根内固定器械治疗腰椎滑脱症57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总结应用经椎弓根内固定器械治疗腰椎滑脱症57例,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优缺点.方法:应用Steffee钢板法33例,RF技术24例。手术方式采用全椎板减压、器械复位固定、小关节突横突植骨或椎体间植骨融合。结果:随访43例,优19例,良20例,可4例,优良率达90.7%,滑脱椎体平均复位率:Steffee73.4%,RF90.8%。结论:经椎弓根内固定是治疗腰椎滑脱的有效方法;在滑椎复位率上RF优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125例椎弓崩裂的x线表现,探讨了椎崩裂伴脊柱滑脱的手术治疗效果。x线检查本病能明确诊断,对手术方式的选择和术后效果的观察有重要意义。对于症状明显和滑脱较重者行手术治疗效果满意。如能进一步提高脊柱融合术的成功率及术中彻底清除椎体后缘骨赘、峡部结缔组织等,效果将更理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腰椎椎弓崩裂与脊椎滑脱的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腰椎椎弓崩裂与脊椎滑脱患者的CT检查资料。结果:25例患者CT检查均出现椎弓峡部不规则骨性缺损,22例出现脊椎滑脱,同时表现为椎管前后径延长及椎间盘变形等。结论:腰椎椎弓崩裂与脊椎滑脱具有特征性的CT表现,CT检查可做为该病可靠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RF-Ⅱ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联合椎间植骨、后外侧关节突和横突间植骨融合对腰椎滑脱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2例腰椎滑脱症患者采用RF-Ⅱ型椎弓根螺钉进行复位内固定,行椎板切除减压和髓核摘除,同时行椎间植骨,后外侧关节突和横突间植骨融合,术后卧床休息4~6周后佩带腰围下床活动。结果随访半年至3年,平均27个月。滑脱椎体平均复位率86%(80%~100%),经X线检查,42个椎间隙的融合率为100%,术后症状基本消失,椎间植骨均融合.无螺钉松动、断裂及再滑脱现象,优良率达88%。结论RF-Ⅱ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联合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对9例腰椎弓峡部崩裂及脊椎滑脱症的CT表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CT检查对该症的诊断非常准确可靠。峡部崩裂表现为椎弓峡部锯齿状裂隙,边缘可有不规则硬化、增生或囊性变,断端向椎管内增生可使椎管形成细腰葫芦形;脊椎滑脱症表现为椎管前后径增大及椎体前缘和/或后缘双边征,椎管前后径增大数值与真正滑脱数基本一致,作者等认为,该症与椎后小关节在扫描层面高度、断端形态、密度和与椎体后缘冠状面成角等方面均有区别。CT检查在同一层面同时显示双侧椎弓断裂形态及在显示椎管内结构方面均优于X线平片。对扫描方法进行了叙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自体骨植骨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45名椎弓崩裂腰椎滑脱症病人行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自体骨椎间植骨融合术,病人全部为峡部断裂型,腰4滑脱20例,腰5滑脱25例,术后卧床两个月,戴支具下床活动6个月。结果随访12~48个月,平均16个月,椎体间融合率为99.6%,无断钉,复位无丢失,JOA评术后改善率为92.5%,椎间高度平均由术前3.5mm恢复至9.3mm。结论后路减压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体间自体骨植骨融合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理想方法,复位内固定是基础,椎管彻底减压松解神经根粘连是关键,椎间隙植骨融合是手术效果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报道以RF-Ⅱ型椎弓根螺钉系统加椎体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的效果。方法:对36例腰椎滑脱病例采用双侧半椎板加小关节部分切除减压,RF-Ⅱ型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椎间盘切除,椎体间植骨。结果:34例解剖复位,2例近解剖复位,2例近解剖复位,随访10~38月,椎间融合良好,复位无丢失,所有患者症状改善,优27例,良6例,优良率达91.7%。结论:RF-Ⅱ型椎弓根螺钉系统在治疗腰椎滑脱中具有复位确切、短节段坚强固定,加以椎体间良好植骨融合,是一种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R平片、CT和MRI的影响学检查对腰椎椎弓峡部裂的诊断价值。方法总结分析32例经CR、CT、MRI检查确诊的椎弓峡部裂的影像学表现,比较三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诊断椎弓峡部裂中的不同应用价值。结果32例CR平片显示椎弓峡部裂并伴有不同程度滑脱29例,3例峡部裂无滑脱,椎弓峡部均出现带状密度减低的裂隙影,即典型的“项圈征”。裂隙愈宽椎体移位愈显。32例CT扫描显示椎弓峡部关节突间低密度裂隙透光影,即“裂隙征”。裂隙边缘硬化,周围出现碎骨片和钙化块,伴有椎体滑脱和假性椎间盘突出。32例MRI检查椎弓峡部均出现不同规则T1WI低信号,T2WI低或高信号骨性缺损,椎管前后径增大,也伴有椎体滑脱和假性椎间盘突出,且有椎间孔变形,神经根受压。结论腰椎椎弓峡部裂并滑脱的CT检查清晰显示率明显高于CR平片,MRI检查对骨性结构显示较差,对椎管、椎间孔、侧隐窝等结构显示良好,观察神经受压情况优于CT。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采用椎弓根内固定及骨融合技术治疗腰椎滑脱症及其并发症。方法 30例腰椎滑脱患者中20例采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加椎板、关节突间植骨融合,10例加用椎间融合器植骨。结果 30例病人随访8-38个月,平均 22个月。优良率为93.33%(28/30),其中1例患者出现神经根病,1例症状无明显改善,3例断钉。结论单纯椎弓根内固定加椎板、关节突间植骨,虽恢复腰椎生物力学环镜,但腰椎间盘的退交、椎间隙变窄,可影响到骨融合,形成假关节或内固定物松动、断钉;如加用椎间融合器做椎体间融合,可解除以上缺点。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峡部裂伴椎体滑脱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邱忠衍 《广东医学》1992,13(6):319-321
腰椎峡部裂伴椎体滑脱,系指椎骨一侧或二侧椎弓根或关节突间骨质失去连续性,亦称脊椎崩解或脊椎滑脱。过去为加强脊柱稳定,解除对神经根的压迫,西医一般采用部分椎弓  相似文献   

19.
腰椎椎弓峡部崩裂导致腰椎椎体与其后结构连续性丧失,持久负重和反复剪切应力作用可能引起椎体滑脱。作者根据公认的椎弓峡部崩裂发生机制和病变特点,设计了一种椎弓峡部崩裂的缺损部嵌入式植骨术,造成峡部和关节突间的骨性融合。手术中需将下关节突下1/2~1/3截断显露峡部缺损部位,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CR平片、CT和MRI的影响学检查对腰椎椎弓峡部裂的诊断价值。方法总结分析32例经CR、CT、MRI检查确诊的椎弓峡部裂的影像学表现,比较三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诊断椎弓峡部裂中的不同应用价值。结果32例CR平片显示椎弓峡部裂并伴有不同程度滑脱29例,3例峡部裂无滑脱,椎弓峡部均出现带状密度减低的裂隙影,即典型的"项圈征"。裂隙愈宽椎体移位愈显。32例CT扫描显示椎弓峡部关节突间低密度裂隙透光影,即"裂隙征"。裂隙边缘硬化,周围出现碎骨片和钙化块,伴有椎体滑脱和假性椎间盘突出。32例MRI检查椎弓峡部均出现不同规则T1WI低信号,T2WI低或高信号骨性缺损,椎管前后径增大,也伴有椎体滑脱和假性椎间盘突出,且有椎间孔变形,神经根受压。结论腰椎椎弓峡部裂并滑脱的CT检查清晰显示率明显高于CR平片,MRI检查对骨性结构显示较差,对椎管、椎间孔、侧隐窝等结构显示良好,观察神经受压情况优于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