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军 《当代医学》2014,(28):100-101
目的观察院前急救对脑出血患者的疗效影响。方法选取邯郸市明仁医院研究样本共计132例,均为本院2010年2月~2013年1月收治,分为研究组65例,经急救车送入医院就诊、入院前均接受了院前治疗;对照组67例,系病发后自行前往医院或由他人送入院,未接受院前治疗。比较2组的近期死亡率。结果研究组近期死亡率为3.08%,对照组近期死亡率为11.94%,研究组近期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接受科学的院前急救治疗可明显提高其预后,降低近期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为提高患者的预后寻求更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脑出血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及干预疗效。结果:经护理后两组患者CSS评分比较t=4.4274(P=0.0000);GCS评分比较t=4.4274(P=0.0000);治愈率比较x2=7.9728(P=0.0047);死亡率比较x2=11.7818(P=0.0006);住院时间比t=5.8983(P=0.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康复护理能有效改善脑出血患者疾病的预后,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快速有效的对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院前救护对提高病人抢救成功率的重要性。方法:对急诊科2008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66例病人分成2组。院前急救病人为观察组,家属自行送入医院的为对照组,统计入院抢救后24小时内死亡人数。结果:经院前救护的106例中死亡18例,死亡率17%,未经院前救护家属自行送入的60例中死亡26例,死亡率43%。结论:经过院前急救措施处置的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死亡率与未经院前处置的病人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院前急救、安全转送是降低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院前死亡率,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林百顺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3):14-14,18
目的分析院前急救对降低脑出血患者死亡率的作用。方法2008年12月~2009年2月SCH患者共92例,分为SFAS组(n=48)和一般转运组(n=44),通过随访了解二周内死亡人数。结果SFAS组死亡6例,死亡率约为12.50%;一般转运组死亡16例,死亡率约为36.36%。通过χ2检验两组间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院前急救较一般转运能显著降低脑出血患者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护理对高血压性脑出血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将12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分为现场急救护理观察组61例;未进行现场急救护理直接送到医院救治对照组59例,对院前急救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观察,发现120例患者中进行现场急救的61例患者中死亡3例,未进行现场急救的59例患者中死亡12例,观察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情稳定率86.9%,对照组病情稳定率66.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脑疝1例,应激性溃疡2例,感染5例)发生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脑疝4例,应激性溃疡8例,感染10例)。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疾病通过院前及时、迅速、有效的急救和护理,对患者的预后有很大的积极意义,提高病情稳定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王秀琼 《中外医疗》2014,(9):168-169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的院前护理急救临床疗效分析,以期为临床护理就诊急性心肌梗塞脑出血患者提高借鉴,提高院前脑出血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的分析该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急诊接诊的136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院前发病原因、初步诊断及急性抢救护理过程进行分析,并对比68例未经院前急救护理比68例经院前急救护理送人院的脑出血患者有效率及恶化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有效率为72.06%,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44.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尽可能的缩短到达现场时间,快速、准确做出初步诊断及急救护理是有效急救的关键,治疗上早诊断、早治疗,以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护理对脑出血患者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的影响。目的: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进行院前急救护理,对照组未进行院前急救护理,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5.35,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5.90,P<0.05)。结论:对脑出血患者进行院前急救护理能明显提高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意识障碍院前急救的组织实施及救治技术特点。方法对本急救中心2010年1月-2012年12月出车记录中诊断或主诉为意识障碍的老年患者资料进行筛选,分析其性别、年龄及病因分布,出诊量的时间分布,救治成功率和救治时间情况(呼叫反应时间和现场时间),同时跟踪其入院情况,比较院前死亡和院后死亡率。结果500例患者男女比例1.69:1;以71-80岁为主;病因分布:心血管疾病183例(36.6%),神经系统疾病157例(31.4%),外伤98例(19.6%),中毒62例(12.4%)。3年出诊率依次为27.4%、30.4%和42.2%,呈逐年上升趋势;冬季出诊率最高为37.8%,每日出诊时段以下午(13-18时)最高为34.4%。446例经院前急救后成功转运至急诊科,救治成功率89.2%;院前病死率与院后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呼叫反应时间10.5±4.2min,现场时间117±3.8min,其中54例院前死亡的分别为11.2±3.7min和23.5±6.2min,两组呼叫反应时间无差异,但死亡病例的现场时间较长(P〈0.05)。结论老年意识障碍患者以男性为主,近年来发病率升高,主要病因为心血管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实施有效现场救治、建立专业化队伍是提高院前急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万雄  林琳 《大家健康》2016,(7):92-93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院前急救的措施以及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在该院就诊的3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按照患者入院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患者入院治疗之前实施院前急救措施)和对照组(在患者家属陪同的情况下入院治疗),对比分析入院抢救时间、治疗效果以及预后情况等。结果:实验组患者急救现场抢救时间大概5~20 min,对照组患者急救现场抢救时间大概25~50 min,实验组患者急救现场抢救时间平均(15.1±4.9)min 明显短于对照组(31.1±5.9)min,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良好7例,残疾8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1例;对照组治疗良好2例,残疾6例,植物生存6例,死亡4例,实验组患者死亡率(5.6%)明显低于对照组(22.2%)。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院前急救的效果良好,不仅可有效缩短患者急救时间,同时也有利于降低患者死亡率,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出现场急救对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死亡率的重要性.方法通过对3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给予开放呼吸道、吸氧、建立静脉通路、脱水降压、监测生命体征等院前急救.结果345例患者顺利接送入院.通过院前急救的死亡率为2%,未经过院前急救的死亡率为33%.结论通过院前急救送入院患者的院前死亡率明显低于未经院前急救送入院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院前死亡之规律,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院前死亡率,提高院前急救工作质量。方法 对银川市医疗急救中心2004年1—12月院前死亡的500余例病例随机抽取300例进行分析。结果 猝死患者占院前死亡人数的首位,其中以心脑血管疾病为主,以中老年患者为主,其中男性188例(62.7%),女性112例(37.3%)男女之比为1:1.68。结论 加强急救通讯网络建设、加强院前应急救治队伍急救能力建设、加强普及全民的急救意识,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院前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218例急诊患者死亡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急诊患者死亡的病因,探讨降低急诊死亡率的途径。方法收集某院急诊死亡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院1997年-2011年10月急诊死亡218例,其中院前死亡89例(40.8%)急诊科死亡129例(59。2%)。急诊死亡的主要死因为心血管疾病(24.3%)、脑血管疾病(17.4%)、猝死(15.6%)、创伤(13.3%)及肿瘤(12.8%)。结论应重视院前急救,加强防治心脑血管病和肿瘤,降低急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张峥 《中国伤残医学》2014,(13):135-136
目的:回顾分析43例猝死患者院前急救措施,探讨提高心肺复苏疗效的有关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2011年3月~2014年3月间院前出诊的43例猝死患者,均在院前急救进行心肺复苏,分为A组(成功组和有效组)和B组(失败组)。结果:所有43例患者经院前抢救,成功3例(7%),有效6例(14%),无效34例(79%);A组猝死前有症状呼叫120(例)、开始CPR时间(min)和开始电除颤时间(min)均优于B组,2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及早规范进行心肺复苏、电除颤等有助于提高院前急救心肺复苏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的院前急救及护理体会,以提高其院前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2009年2月本科4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院前急救的临床资料。结果:无1例院前死亡,均及时转运回院进一步的生命支持及溶栓治疗。结论:快速有效的院前急救,可降低AMI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院前急救与护理方法和措施。以期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对164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组织院前急救到入院的平均21.2&#177;11.4分钟,预后良好41例(25%),中度伤残61例(37.2%),重度伤残38例(23.2%),植物状态8例(4.9%),死亡18例(10.7%)。结论:应重视院前急救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对降低伤者的死亡率和伤残率,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刘克发 《中外医疗》2010,29(20):60-60
目的回顾性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院前急救的效果。方法选2007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3年间的5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按是否有院前处理,分为A、B2组,A组有院前处理,共20例,B组无院前处理,共30例,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结局。结果 A组20例有院前处理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患者中死亡2例,死亡率为10.00%,B组无院前处理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30例,死亡9例,死亡率为30.00%,2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救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抢救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危象的临床急救治疗措施。方法:回顾并分析我院于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接收的200例老年高血压危象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行院前急救的100例患者记为观察组,而将未行院前急救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入院后,两组患者均进行快速平稳降压和预防抽搐以及防治脑水肿等的临床抢救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发生急性左心衰的为2例,一过性脑出血为5例,经医务人员的积极抢救,不存在死亡病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死亡率则为0%;对照组患者中,并发脑出血的为3例,急性左心衰为3例,肾脏损害为1例,死亡为2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死亡率为2%。结论:对高血压患者行积极的健康教育,引导其在发生高血压危象时及时地进行初步的院前的急救,尽快地降低血压,并且积极地给予快速平稳的降压和防治脑水肿等临床治疗措施,能够显著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死亡率,可以有效地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积极有效的院前处置措施对一氧化碳(CO)中毒患者救治的意义。方法对比经院前急救处置的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病例(院前组)和未经院前急救处置病例(非院前组)的治愈率、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等进行比较。结果院前组70例患者经院前紧急救护后,无一例死亡。两组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均有差异。结论在急性CO中毒患者的救治中,要有规范的院前急救管理制度,并加强院前救护能力,使患者在第一时间得到较为合理的救护,为院内救护创造条件,对提高急性CO中毒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及死亡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21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入院前实施过院前急救者为院前急救组(n=110),未实施院前急救而由家属送入院的为对照组(n=100)。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等。结果院前急救组在发病后到达急诊科时间(t1)、急诊科接诊后进行初步处理时间(t2)、发病后送达科室并得到确切治疗的总时间(t5)及各类并发症发生率均短于对照组(P〈0.05或P〈0.01),血压控制率、有效率、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均无死亡病例。结论院前急救能有效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其抢救有效率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病人院前急救的基本方法。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病人3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院前急救者24例,1例抢救后死亡,院前未急救者11例,2例死亡,其余32例均在现场接受急救方案并入院接受了进一步治疗,因此院前急救者比院前未急救者病死率低。结论早期积极寻求诊断以及治疗,是减少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院前病死人数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