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学东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8):179-180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类型、机理。方法:以标准12导联心电图检查,分析450例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病类型、机理。结果:心律失常类型:房颤36.67%,房性早搏35.33%,室性早搏30.00%,窦性心动过速3.33%,室上性心动过速1.33%,室性心动过速0.67%,窦性心动过缓4.00%,房室传导阻滞3.00%,左前分支传导阻滞1.67%,右束支传导阻滞3.33%,左束支传导阻滞0.67%,窦房阻滞0.67%。结论: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类型多变,其中以房颤的发病率最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点。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2009年8月门诊及住院的89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9例心肌梗死患者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比例占首位,为72例(占80.90%)。其它类型的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动过速5例(5.62%),心房纤颤1例(1.12%),房室传导阻滞1例(1.12%),束支传导阻滞2例(2.25%),房性早搏1例(1.12%),窦性心动过缓7例(7.87%)。死亡病例10例(11.24%)。其中死于室速、室颤等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者8例,死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1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1例。结论: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发生时以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最高,也是心肌梗死最主要的卒死原因,其他类型的心律失常在心肌梗死时也有发生但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新生儿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病区2009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45例心律失常新生儿的资料,将结性或交界性心律、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定为良性心律失常组;室上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Ⅱ度Ⅱ型以上窦房传导阻滞、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定为非良性心律失常组,对比两组患儿的资料,分析病因、治疗方法、治疗效果及结局。结果 45例心律失常新生儿,良性心律失常12例(26.7%),多无症状,经病因治疗或抗心律失常治疗后痊愈或好转,非良性心律失常33例(73.3%),均有临床表现,心律失常类型以快速心律失常为主,共30例(66.7%),死亡4例,未愈2例,常见病因为感染,先天性心脏病,窒息。结论 新生儿心律失常中非良性心律失常相对较多,多数有临床表现,常需抗心律失常治疗,预后与原发病及心律失常类型有关,室上性心律失常相对预后好,室性心律失常预后差。  相似文献   

4.
本义报道37例各种颅内病变患者,在颅内压升高时所发牛的心电图改变。1临床资料1137例中男28例,女9例,年龄最大者82岁,最小4岁,平均年龄34士3岁;2例有高血压病、冠心病史,4例有低钾血止对例患者均作了开颅手和术前有窦性心动过援者12例,窦性心动过速3例,窦性心律不齐7例,频发室性早搏5例,室性心动过速2例,室颤1例,室上性心动过速2例,交界性逸搏3例,房室传导阻滞2机术前颅内压增高引起的心律失常,经开颅手术、去除形成颅内高压的因素后,一周内复查,心律失常消失25例(676O/),无变化9例(243%),进一步加重3例(8%)…  相似文献   

5.
杨晓芬  魏尚礼  刘霞  唐华  杨宝林 《医学争鸣》2009,30(12):1075-1075
1 临床资料 我院2004-01/2008-01收治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64(男102,女62)例,年龄46—89(63.5±9.8)岁,其中冠心病88例(陈旧性心肌梗死20例),高血压心脏病46例,扩张性心肌病10例,风湿性心瓣膜病20例.心功能Ⅲ~Ⅳ级,左室射血分数〈0.40.频发室性早搏(VPC)100例(成对室性早搏49例),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PVT)28例,合并Ⅰ度房室传导阻滞36例.剔除Ⅱ度及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相似文献   

6.
我院儿科1994年1月至1998年12月住院人数为9703人,其中病毒性心肌炎75例,占0.77%;男40例,女35例;1岁以下月例,1~3岁14例,3岁以上40例。病例诊断标准全部符合1994年威海会议修订的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均为急性期患儿。其中轻型51例,中型11例,重型10例。辅助检查:心电图示:频发室性早搏30例,频发房性早搏10例,Sf-T改变20例,窦性心动过速19例,窦性心动过缓5例,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1例,阵发性空上性心动过速2例,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1例,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2例,Ⅱ度-Ⅱ型窦房传导阻滞2例,心肌梗塞样图型1例。…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心律失常发病的影响因素及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新生儿心律失常发病的影响因素及治疗。方法 对51例新生儿心律失常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有1项或多项围产高危因素共41例(80.39%),官内窘迫、娩出窒息、早产与心律失常发生有关,宫内窘迫和娩出窒息多引起室性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和窦性心动过缓,较少引起室上性心律失常。胎儿期出现的心律失常伴随心血管异常,以先天性心脏病最多见(26.67%),其次为胎儿心肌炎,生后出现的心律失常以缺氧心肌损害为主(44.44%),其次为电解质紊乱。房扑、室上性及室性心动过速对心律平疗效好,与缺氧、低钙血症有关的房室传导阻滞对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疗效好,早搏多不需治疗,与缺氧有关的早搏消失快。结论 新生儿心律失常发病与围产高危因素关系较大,主要是缺氧心肌损害,其次为先天性心脏病、胎儿心肌炎及电解质紊乱。产前胎儿心电监护和胎儿心电图检查对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心律平对多种心律失常有效,可作为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8.
心肌梗死的心律失常占急性心肌梗死的75%—95%,多发生于起病后24h内,常见的心律失常有室性心律失常如频发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或一过性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室上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及不同程度的房室传导阻滞。室性早搏很常见,利用发生的室性早搏找到其它异常情况即从室性早搏中获得临  相似文献   

9.
李敬霞  党米婵  王燕 《医学争鸣》2001,22(23):2208-2208
0 引言 经皮穿刺心内膜临时起搏 ,用于治疗严重心律失常 ,疗效肯定 ,且操作简单 ,适应于急症抢救 [1 ] ,在临床被广泛采用 .对 5 9例临床观察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1.1 病例 心律失常行心内膜临时起搏治疗患者 5 9(男 33,女 2 6 )例患者 ,平均年龄 45 .0 1± 9.0 8(9~ 81)岁 ,心电图诊断 : 度二型房室传导阻滞 9例 , 度房室传导阻滞 2 4例 ,三束支传导阻滞 2例 ,窦性心动过缓与窦性停搏 13例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1例 ,宽 QRS波心动过速伴窦性停搏 2例 ,频发室性早搏呈二联律 1例 ,心脏骤停 3例 ,原发室颤 2例 ,预激综合征伴室上…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心律失常并不少见 ,出生时心脏传导系统尚未发育成熟 ,生理功能不完善 ,易发生心律失常 ,随着年龄增长 ,发育逐渐完善而自行消失。但严重的心律失常要及时处理。现将我院遇见的 16例新生儿心律失常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6例 ,男 10例 ,女 6例。早产儿 2例 ,新生儿 14例。第 1天发病 6例 ,第 2天后发病 10例。心电图诊断 :房性早搏 1例 ,频发房早部分未下传 1例 ,室性早搏 7例 ,窦性心动过缓 5例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1例 ,Ⅰ度房室传导阻滞 1例。伴随疾病 :窦性心动过缓及Ⅰ度房室传导阻滞均有不同程度的新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经导管冷冻消融术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沈阳市某三甲医院收治心律失常患者52例均采用冷冻消融治疗。结果:52例患者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消融成功率为88.24%(15/17),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消融成功率为90.00%(18/20),室性心动过速消融成功率为100%(5/5),心房扑动消融成功率为100%(1/1),阵发性房颤消融成功率为77.78%(7/9)。结论:经导管冷冻消融术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佳,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是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严重心律失常是严重的药物副反应,不及时有效治疗可导致死亡.1984年至1996年住我院与抗精神病药物有关的严重心律失常且资料记录完整29例,现报道如下.病例选择:所有病例既往及住院期间均无明显心血管疾病史,无急性心肌缺血症状及心电图改变,所有严重心律失常均在应用抗精神病药物后出现,并经心电图确诊,须符合下述标准之一:1.明显窦性心动过缓(窦缓),心率小于50次/分.2.频发性室性早搏(>5次/分)或室性早搏呈二联律、三联律或室性心动过速、室性自身节律、心室颤动.3.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完全左束…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了50例70岁以上老年人脑心综合征,其中男性和女性各25例.其脑心综合征的脑部病变为:脑出血12例(24.0%),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2.0%),动脉硬化性脑梗塞37例(74.0%)。所引起的心脏改变为:心肌梗死、心肌缺血、室性和房性早搏、心房纤颤、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及室内传导阻滞等.本文对其发病率、发病机理、治疗方法和疗效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RFCA)治疗儿童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36例PSVT患儿常规进行心内电生理检查查明PSVT发病机制,确定消融靶点,采用温度控制方式射频消融。结果:经心内电生理检查显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22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14例,均手术即获成功,术中有2例患儿在放置希氏束电极时产生一过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未经处理自行恢复窦性心律。2例术后发生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CRBBB),于1~2d后恢复正常,术后1例(2.7%)AVNRT患儿9个月后复发,再次手术获得成功,所有患儿未发生永久性Ⅲ度AVB及心包填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在操作熟练的心脏介入中心,儿童PSVT的射频消融治疗与成人相比一样安全、有效,AVNRT消融后复发可能与医师惧怕患儿房室结发育不成熟致消融能量及消融时间趋于保守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5.
我院2001年3月至2005年8月对12例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在应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时,采用胺碘酮静脉注射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12例,男9例、女3例;年龄58~66岁。其中,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AMI)并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6例;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5例;陈旧性心肌梗死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例。入院时12例化验血清K 、Na 、C1-均正常,入院后经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心律平治疗无效。本组中有1例AMI合并2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AVB)及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入院后安装临时起搏器;有4例室性心动…  相似文献   

16.
对38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恢复期病人进行24h动态心电图(Holter)监测。结果表明,38例均出现晚发心律失常,其中房性早搏24例,占63.1%;室性心律失常27例,占71.1%;多源性室性早搏8例,占21.1%;短阵室性心动过速2例,占5.3%。Holter表现为心肌缺血7例,全部表现为室性心律失常,其中频发室性早搏5例,短阵室性心动过速2例。经治疗心肌缺血有改善、早搏减少,表现为偶发室性早搏5例,频发室性早搏2例。提示Holter监测AMI病人晚发心律失常,对指导临床用药、降低心原性猝死、改善预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心律失常9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常规心电图对新生儿心律失常早期诊断的重要性。方法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查住院危重新生儿1 500例,发现心律失常95例(6.3%)。结果期前收缩31例(32.6%),显著窦性心动过缓15例(15.8%),房室传导阻滞17例(17.9%),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0例(10.5%),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3例(3.2%),心房扑动5例(5.3%),心房颤动4例(4.2%),复合心律失常10例(10.5%)。结论为提高新生儿心律失常早期诊断率,应注意认真、仔细听诊,对高危儿除常规心电图检查外,应予心电监护。必要时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合并房室传导阻滞(AVB)的临床意义。方法:对近年来收治的148例AMI中合并AVB的31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AMI合并AVB的发生率为20.9%,AMI下壁组AVB发生率(31.3%)显著高于AMI前壁组AVB发生率(15.3%)(P<0.01);AMI合并AVB者死亡、休克、Ⅲ度心衰发生率分别为29%、32.3%、38.7%,AMI不合并AVB者死亡、休克、Ⅲ度心衰发生率分别为11.1%、15.4%、15.4%,AMI合并AVB者死亡、休克、Ⅲ并心衰发生率均显著高于AMI不合并AVB者(分别为P<0.025,P<0.05,P<0.005)。结论:AMI并发AVB以下(后)壁多见,AVB是影响AMI近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1994~1998年,本院共检出各类心律失常17896例,其中资料完整的15888例。各类心律失常的构成比如下:在15888例心律失常中以窦性律失常最多(包括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及窦房结内游走节律)9244例,占58.18%;异位心律失常3862例,占24.31%;传导异常2782例,占17.51%。在6644例异位激动与传导异常中,各类异位早搏2118例,占总数的13.33%;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1446例,占9.10%;心房纤颤652例,占4.104%;Ⅰ房室传导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重型脑外伤患者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我院ICU收治的重型脑外伤患者出现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及特征。结果上性心动过速9.52%,柬支传导阻滞9.52%,窦性心动过缓23.8%临床预后。相关因素,加强临床护理对患者预后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6例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为75%,房性心动过速30.16%,室.ST—T改变14.29%。结论加强重型脑外伤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