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黄连素(小檗碱)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IL-10、IL-6及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91例予以二甲双胍治疗,研究组9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黄连素(小檗碱)治疗,观察并记录2组间血清脂联素及炎症因子水平、血糖、胰岛素、血脂指标,同时对比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血清IL-6、CRP、TNF-α 水平较低,血清ADPN、IL-10水平较高,治疗后FPG、2hPG、HbA1c水平较低,治疗后FINS、HOMA-IR水平较低,ISI水平较高,治疗后TC、TG、LDL-C水平较低,HDL-C水平较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连素(小檗碱)能够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IL-6、CRP、TNF-α水平,提高血清IL-10、ADPN水平,减轻炎症反应,改善糖脂代谢及胰岛素抵抗,有效降低血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旁路转流术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法建立2型糖尿病Wistar大鼠模型后进行胃大部切除胃空肠吻合术(转流组),分别于术后第7天,第14天,第28天检测各组大鼠胰岛素抵抗指数及脂联素、瘦素、TNF-α、IL-6、血脂水平,并与对照组及模型组进行比较。结果造模后模型组及转流组大鼠造模后胰岛素抵抗指数升高,TNF—α、IL-6、甘油三酯及瘦素表达水平升高,脂联素水平下降。进行胃空肠吻合术后第14天及第28天,大鼠胰岛素抵抗指数降低,TNF—α、IL-6、甘油三酯及瘦素表达水平下降,脂联素表达水平上升。结论胃旁路转流术能够降低实验陛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指数,其可能是通过调整血清脂联素及瘦素水平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人血液中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脂联素与正常健康个体的差异,探讨TNF-α、IL-6、脂联素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检测并分析30例2型糖尿病人与11例健康个体血液中TNF-α、IL-6及脂联素的水平。结果:2型糖尿病人血中TNF-α和IL-6的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个体,脂联素水平则明显低于健康个体,此种变化在肥胖患者或空腹血糖〉11.1mmoL/L的糖尿病人身上更加明显。结论:2型糖尿病人血液中TNF-α和IL-6水平增加,脂联素的水平降低,且与2型糖尿病人的肥胖程度、空腹血糖水平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张敏  田浩明  陈树  董巍  周广鹏 《四川医学》2008,29(12):1610-161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脂联素以及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之间及其与胰岛素抵抗(IR)的相关关系。方法选择48例T2DM患者和40例正常体检者,测定各组空腹血清TNF-α,IL-6、脂联素以及RBP4水平,同时分别测定各组患者的体重指数(BMI)、腰围、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水平、血脂、血压,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T2DM患者TNF-α、IL-6、RBP4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人,脂联素水平明显降低。在对照组和糖尿病组中,TNF-α、IL-6以及RBP4均与HOMA—IR呈正相关(P<0.05—0.01),脂联素与HOMA—IR呈负相关(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IL-6与RBP4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TNF-α与IL-6、RBP4闯均呈正相关,脂联素与TNF-α、IL-6以及RBP4间呈负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BMI、TG、RBP4和脂联素是糖尿病患者IR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BMI、TG、RBP4和脂联素是糖尿病患者IR的独立影响因素,可能参与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血脂康对肥胖相关性肾病(ORG)大鼠脂联素、炎症因子及尿蛋白的影响,探讨血脂康对ORG大鼠肾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血脂康组,每组10只,分别给予普通饲料、高脂饲料、高脂饲料+血脂康喂养12周,观察各组大鼠血清脂联素、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24h尿蛋白水平及肾脏病理变化。结果:12周后,模型组大鼠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IL-6水平升高,尿蛋白排泄增加,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TNF-α水平虽有升高,但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脏病理损害明显。血脂康组脂联素水平升高,IL-6水平下降,尿蛋白减少,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肾脏病理损害减轻。结论:血脂康可下调肥胖相关性肾病大鼠炎症因子IL-6表达,升高抗炎因子脂联素水平,减轻炎症反应,从而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大蒜素对糖尿病大鼠CRP TNF-α PAI-1及IL-6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大蒜素对糖尿病大鼠CRP、TNF-α、PAJ-1及IL-6的影响.方法:以链脲佐菌素 高热量饮食法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组、大蒜素低、中和高剂量组,同时设正常对照组.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每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大蒜素各剂量组按不同浓度比例每日腹腔注射大蒜素.连续干预4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清SOD、MDA、NO、CRP、TNF-α、PAI-1及IL-6水平.结果:大蒜素各剂量组的SOD和NO水平较模型组升高.MDA、CRP、TNF-α、PAI-1及IL-6水平降低,其中以中和高剂量组最为显著.结论:大蒜素可以抗过氧化、保护糖尿病大鼠血管内皮功能并抑制糖尿病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7.
任凤云  王桂云  崔荣军 《医学综述》2009,15(14):2210-2212
目的观察黄连素对高脂膳食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2型糖尿病(2-DM)大鼠胰岛素抵抗指数及肾周脂肪组织脂联素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高脂饲料加小剂量STZ建立2-DM大鼠模型共40只,将2-DM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水)和黄连素高、中、低剂量组(0.20、0.10、0.05g/kg),每组10只,另选10只大鼠为正常组,各组灌胃8周后,空腹取材,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肾周白色脂肪组织脂联素基因mRNA水平,放射免疫法测定空腹胰岛素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I)。结果正常对照组大鼠与2型糖尿病模型组大鼠脂联素基因表达、IRI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与黄连素高、中剂量组大鼠脂联素基因表达、IRI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黄连素可增加2-DM大鼠脂联素基因mRNA的表达,降低IRI。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绞股蓝与普罗布考联合应用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分为糖尿病组、绞股蓝组、普罗布考组、绞股蓝与普罗布考联合用药组;给药6周后,取各组大鼠的静脉血,免疫比浊法测定hs-CRP;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TNF-α血清IL-1和IL-6.结果:在比较各组的炎性因子IL-6、IL-1、TNF-α、CRP的水平时,普罗布考组、绞股蓝组和普罗布考与绞股蓝联合用药组的IL-6、IL-1、TNF-α和CRP水平,均比模型对照组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用药组与普罗布考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绞股蓝与普罗布考联合用药对于降低TNF-α、IL-1、IL-6、CRP的水平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
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和炎性细胞因子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脂联素、hs—CRP、TNF-α和IL-6水平变化与脑梗死之间的关系及意义。方法用ELISA法分别检测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以及正常对照组血清脂联素、hs—CRP、TNF-α和IL-6含量。结果脑梗死患者治疗前血清脂联素、hs—CRP、TNF-α和IL-6水平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脑梗死治疗后以上各指标明显好转。结论血清脂联素、hs—CRP、TNF-α和IL-6在脑梗死的治疗、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血清脂联素也可以作为脑梗死的预防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黄连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TNF-α及IL-6、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罗格列酮组和黄连素组,并测定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体重、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和血清TNF-α、IL-6、C反应蛋白(CRP)、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指标;同时计算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 黄连素组和罗格列酮组患者治疗后的FBG、HbA1C、血清TNF-α、IL-6、CRP及HOMA-IR均较自身治疗前和对照组明显降低(均P〈0.05或0.01),ISI水平则均较自身治疗前和对照组显著增高(均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黄连素具有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患者血清TNF-α、IL-6等炎症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非诺贝特对胰岛素抵抗(IR)大鼠血清脂联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探讨非诺贝特改善IR的机制。方法:3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2只)和高脂组(24只),分别给予普通饮食和高脂饮食;6周后高脂组大鼠分为非诺贝特组(F组)和高脂对照组(HF组),每组12只,分别给予非诺贝特和蒸馏水灌胃4周。以高胰岛素-正常葡萄糖钳夹技术评价胰岛素敏感性;ELLSA法检测血清脂联素和TNF~仅的水平。结果:HF组大鼠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1),胰岛素敏感性显著下降(P〈0.01)。非诺贝特治疗后,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升高,而TNF-α水平明显下降(P〈0.05),胰岛素敏感性显著增加(P〈0.01)。结论:非诺贝特增加IR大鼠血清脂联素水平而降低TNF-α水平,改善IR。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樱桃冻干粉对高脂饮食大鼠腹部肥胖、系统感染和高脂血证等代谢综合征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18只Zucke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樱桃冻干粉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各6只。对照组用高脂饲料喂养,樱桃冻干粉低、高剂量实验组用含樱桃冻干粉10 g/kg和20 g/kg(樱桃冻干粉重量/饲料重量)的高脂饲料喂养。喂养12周后,测定三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介素(IL-6)水平、腹部脂肪重量和脂肪细胞中TNF-α和IL-6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樱桃冻干粉实验组大鼠体重自第8周开始明显降低,实验组大鼠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IL-6、TNF-α和腹膜后脂肪组织重量、脂肪细胞中TNF-α和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摄入樱桃冻干粉能调节血脂的代谢与脂肪分布,抑制系统和局部炎性反应,控制代谢综合征,对预防2型糖尿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咖啡及其主要成分胡芦巴碱对2型糖尿病大鼠的胰岛素敏感性、脂代谢、炎症反应以及脂联素水平等的影响。方法:以高脂高糖饲料喂养联合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脉佐菌素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所有大鼠随机分成四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咖啡组和胡芦巴碱组。测定空腹血糖(FBG)、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总胆固醇(TC)、甘油三醋(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和脂联素(APN)等水平的变化。结果:咖啡和胡芦巴碱均可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的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并显著提高胰岛素敏感性(P0.05);胡芦巴碱可使TC和TG水平显著下降(P0.05),HDL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咖啡只能使TC水平降低(P0.05);咖啡组IL-6水平显著下降(P0.05),APN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胡芦巴碱还能显著降低TNF-α水平。结论:咖啡和胡芦巴碱均可有效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脂代谢紊乱,减轻炎症反应以及促进APN分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在肥胖、糖尿病过程中大鼠脂肪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普通饮食组(正常对照)、高脂饮食组(肥胖)、高脂饮食+链脲佐菌素组(糖尿病组)。在饲养过程中分别选取第0、3、6、9、12、14周等6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各组随机选取6只大鼠,眼底静脉采血,EDTA抗凝,酶联免疫(ELSA)法检测血清中各因子水平。结果:随着大鼠体重及血糖水平的增加,以第9周为节点,与正常对照组大鼠相比肥胖组及糖尿病组大鼠,血清中FFA、TNF-α、IL-6、PAI-1、HMGB-1等因子水平明显增高,而血清脂联素水平则明显下降,糖尿病组下降尤为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最早(第6周)出现的为FFA水平,且早于血糖水平的变化。结论:在肥胖/糖尿病发生、发展过中,FFA水平的增高可能是始动因素,伴随着脂联素水平的降低,导致大鼠脂肪细胞各种炎症因子水平的升高,继而引发系统性炎症,最终导致IR及T2DM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丁怡敏  闫威  王怀颖  孙捷  魏琪 《吉林医学》2013,34(22):4461-4463
目的:探讨黄连素在2型糖尿病患者群中对瘦素、脂联素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为黄连素的临床降糖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单用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分为黄连素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于服药0、4、8、12周检测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瘦素、脂联素及空腹胰岛素,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及胰岛素敏感指数。结果:黄连素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空腹血糖自第4周始逐渐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脂联素自第8周始逐渐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瘦素和胰岛素水平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抵抗指数及胰岛素敏感指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连素可降低血糖,提高脂联素水平,降低瘦素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奥氮平诱导肥胖大鼠糖脂代谢紊乱对脂肪源性细胞因子影响和认知功能损伤实验研究.方法 4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只.对照组大鼠进行普通饲料喂养,实验组在普通饲粮喂养基础上行奥氮平(1.2 mg·kg-1)灌胃4周建立奥氮平诱导肥胖大鼠模型.采用酶联免疫测定法测定2组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的含量,生化比色法测定血清葡萄糖(FBS)含量.采用Y-型迷宫观察2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逃避潜伏期变化.结果 灌胃4周后,与对照组比较,奥氮平组大鼠的体质量、血糖、血脂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奥氮平组大鼠的血清TNF-α、IL-6和CRP分别为(1.57±0.04) ng/ml、(127.47± 11.38) pg/ml和(2.68±0.06) mg/ml,与对照组比较[(0.59±0.03)ng/ml、(96.58±8.77) pg/ml和(1.86±0.04) mg/ml]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大鼠电击次数和逃避潜伏期均高于对照组(P<0.05).FBS分别与hs-CRP、IL-6和TNF-α呈正相关(r=0.385,0.260,1.280;均P<0.05).结论 奥氮平可以导致大鼠糖脂代谢紊乱,血清TNF-α,IL-6和CRP分泌增加,TNF-α、IL-6和CRP浓度变化与FBS水平呈正相关.血糖升高可促进细胞因子细胞毒性作用,导致大鼠认知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严重高血糖2型糖尿病患者经胰岛素强化治疗前后炎症递质的变化情况,探讨高血糖与炎症的关系以及胰岛素的抗炎症作用。方法:入选20例空腹血糖(FBG)高于15 mmol/L或随机血糖大于30 mmol/L的2型糖尿病患者(严重高血糖组),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检测治疗前后血清脂联素(ANP)、IL-6、TNF-α水平,另选取血糖控制较好的一般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7.0 mmol/L或餐后血糖≤10 mmol/L)(一般糖尿病组)及正常的健康人群各20例为对照组,比较三组治疗前的实验指标、严重高血糖组治疗前后实验结果,并比较严重高血糖组治疗后与一般糖尿病组及健康对照组的指标差异。结果:严重高血糖组ANP水平较一般糖尿病组高,IL-6、TNF-α水平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严重高血糖组经胰岛素强化治疗后ANP水平升高接近于正常水平,而IL-6、TNF-α水平则有所下降,但未达到正常水平。结论:短期强化胰岛素治疗能快速改善2型糖尿病严重高血糖的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18.
枸杞多糖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及TNF-α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枸杞多糖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胰岛素、血脂及血清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8周联合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未予上述处理的大鼠设为正常对照组,成模大鼠按血糖再随机分为糖尿病对照组、枸杞多糖(LBP)低、中、高剂量干预组和二甲双胍组,药物干预6周后,处死动物取血测定血脂、空腹血糖,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空腹胰岛素及血清TNF-α水平。结果LBP中、高剂量干预组及二甲双胍组空腹血糖水平较糖尿病对照组降低(P〈0.05,P〈0.01),较正常对照组高(P〈0.05);LBP高剂量干预组及二甲双胍组ISI较糖尿病对照组升高(P〈0.05);LBP中、高剂量干预组血清TC水平较糖尿病对照组降低(P〈0.05),LBP各剂量组血清TNF-α水平较糖尿病对照组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甲双胍组血清TNF-α水平较糖尿病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LBP能够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及血脂水平,增加组织的胰岛素敏感性,改善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紊乱及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9.
内毒素诱发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肠源性内毒素血症(IETM)对高糖高脂膳食所致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24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4周正常对照组,4周高糖高脂组,9周正常对照组,9周高糖高脂组.测定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内毒素(LP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IL-10)、脂联素(APN)、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I).肝脏切片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学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4周和9周高糖高脂组的大鼠血清ALT、LPS、TNF-α、FPG、FINS和IRI的水平都升高,而APN和IL-10的水平降低,4周的结果差异能看出变化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9周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糖高脂饮食可诱导大鼠发生严重的NASH以及早期糖尿病,其机制可能是与LPS引发的胰岛素抵抗以及TNF-α、IL-10和APN等因子水平失衡和相互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0.
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与血清CRP、IL-6、TNF-α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王光余  黄晓辉  吴国平 《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5(9):1012-1013,101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DM)及大血管病变患者血清CRP、IL-6、TNF-α水平的变化。方法:双抗体夹心ELISA法和特种蛋白分析仪检测2型糖尿病组(20例)、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组(20例)和正常对照组(20例)患者血清中CRP、IL-6、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2型糖尿病及大血管并发症组血清IL-6、TNF-α及CRP的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均有升高(P〈0.01或P〈0.05),大血管并发症组IL-6、TNF-α及CRP的水平较2型DM组也有升高(P〈0.01或P〈0.05)。结论:2型糖尿病可能是细胞因子CRP、IL-6、TNF-α介导的炎症反应,是一种免疫性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