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肝胆外科术后腹腔感染患者的护理及预防方法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本院于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接受肝胆外科术后发生感染的60例患者,对其进行综合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共55例送检标本进行阳性培养,共有55株病原菌被检出,按占比从大到小依次为粪肠球菌、大肠杆菌和屎肠球菌,分别为25例次、18例次和12例次。结论对行肝胆外科手术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可以使腹腔感染的发生得到有效控制,临床应对患者的腹腔感染情况加强预防。将综合护理措施应用于接受腹部外科手术的患者,可以使其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深入探讨肝胆外科手术后腹腔感染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月至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60例接受肝胆外科手术后出现腹腔感染情况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所有患者的临床一般资料及护理方法和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经系统的护理及资料整合,本次研究所选取的60例患者中,完全或基本治愈的患者共计57例,治愈率为95.00%,3例患者由于术后合并混合腹腔感染进而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碍死亡,患者死亡率5.00%,治疗及护理效果基本达到临床预期。结论针对肝胆外科术后出现腹腔感染的患者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控制和治疗感染进而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在临床实践中应予以更高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付环 《中国伤残医学》2014,(13):229-229
目的:分析肝胆外科实施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肝胆外科2012年11月~2013年11月间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4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结果:本组患者经术前、术后综合护理后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仅有有3名患者发生并发症,包括2例恶心呕吐和1例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6.67%,经对症处理后取得良好的效果,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对肝胆外科实施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采用术前心理护理、饮食干预、并发症预防等围手术期护理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观察针对性预防护理对肝胆外科术后切口的影响,探讨针对性预防护理减少肝胆外科术后感染的辅助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至2015年9月期间,入住我院肝胆外科行手术治疗的患者8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44例;治疗组采用针对性预防护理,对照组采用一般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术后切口的情况及愈合情况等。结果:针对性预防护理可以有效地降低了肝胆外科术后患者的感染率,促进伤口愈合,显著地提高了治愈率,促进了患者康复和满意度。结论:针对性预防护理可以有效的减少和避免肝胆外科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生,起到提高肝胆外科护理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胆外科术后引流管的临床护理方法以及效果。方法:对我院在2011年6月~2013年2月收治的126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给予引流管护理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肝胆外科术后引流管的临床护理方法以及效果。结果:126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经过引流管护理均治愈出院,术后出现渗血、感染、胆漏等并发症的患者占6例,给予对症处理后均愈合,所有患者都没有出现引流管脱落和堵塞现象。结论:给予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及时有效的引流管护理,能够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肺部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72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病例资料,总结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并发症护理措施.结果 通过对72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分别采取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分类预防及护理措施,72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痊愈67例,痊愈率93.05%,术后肺部感染4例,感染率5.56%,死亡1例,死亡率1.39%,平均住院天数10d.结论 加强肝胆外科手术患者的预防性护理措施有利于患者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日,提高患者生活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双套管在肝胆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方法:在246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中使用腹腔双套管进行术后引流、严密观察引流情况和做好伤口护理.结果:无1例护理并发症,效果满意.结论:肝胆外科手术患者使用腹腔双套管引流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胆外科术后引流管的临床护理方法以及效果。方法:对我院在2011年6月~2013年2月收治的126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给予引流管护理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肝胆外科术后引流管的临床护理方法以及效果。结果:126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经过引流管护理均治愈出院,术后出现渗血、感染、胆漏等并发症的患者占6例,给予对症处理后均愈合,所有患者都没有出现引流管脱落和堵塞现象。结论:给予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及时有效的引流管护理,能够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肠球菌感染状况,分析其临床特点,总结护理经验。方法:总结65例肠球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加强无菌操作,做好基础护理工作,及时确诊并选用敏感的抗菌药物,加强支持治疗,重视心理护理,加强细菌学监测和医院感染知识宣教。结果:多数肠球菌感染患者具有感染背景因素,63例治愈出院,2例死于原发基础疾病。结论:肠球菌感染是医院感染的重要原因,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消毒隔离,加强护理管理,有助于减少感染发生和有效控制感染。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对肝胆外科术后患者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480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等距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感染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综合护理的方式能够降低肝胆手术患者术后感染率,护理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陈永强 《当代医学》2014,(13):34-35
目的:分析胰腺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及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1月梅州市丰顺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胰腺外科手术术后发生术部感染的患者50例。对感染病原菌特点及围手术期抗生素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50例患者检出80株病原菌(75株细菌),其中包括18株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糖球菌)、18株肠球菌属、14株大肠埃希菌属及6株肠杆菌属。围手术期常用抗菌药物为三代头孢菌素与抗厌氧菌配伍,平均用药时间(4.8±1.3)d;感染发生时间多发于术后5~13 d,平均(8.9±0.7)d;感染类型主要为腹腔感染,发生率为82.00%(41/50)。结论胰腺外科手术部位感染主要在术后5~13 d好发,而主要的病原菌当属MRSA与肠球菌,采取预防用药与抗感染处理的时候要注意细菌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围手术期预防感染的护理方法和效果进行研究和探讨。方法:选择100例于2010年3月~2012年11月间在我院进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对患者进行术前、术中和术后预防感染护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对全部接受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的患者进行术前、术中和术后预防感染护理,手术进行顺利,术后没有1例患者出现感染现象,感染发生率为0,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治疗和护理效果。结论:为了降低眼部感染发生率,保证治疗效果,有效改善和优化患者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合理的术前、术中和术后预防感染护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子宫肌瘤患者手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10例子宫肌瘤患者在护理上从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出院宣教等进行综合的整体护理。结果:110例患者全部痊愈出院,无1例切口感染和并发症的产生,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论:对于子宫肌瘤手术患者通过正确、及时、恰当的对症治疗和手术治疗,加上精心正确的综合整体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的产生,促进伤口的愈合,加快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对子宫内膜息肉治疗后的护理方法,并对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并发症进行预防。方法:8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在宫腔镜下行电切术治疗,术后进行护理,在护理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对并发症进行预防。结果:本次宫腔镜电切治疗的患者治疗过程顺利,手术时间30-45 min,平均35 min,术后6-9 d出院,整个手术治疗过程中,有4例患者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给予治疗后治愈,其他患者均未出现感染和其他不适,未出现术后并发症。结论:子宫内膜息肉运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效果好,在宫腔镜电切术后给予有效的术后护理可以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分析行我院行开腹阑尾切除术的患者病例资料,分析该类患术后发生腹腔感染的可能危险因素,为其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开腹阑尾切除术患者的病例资料,观察组49例,对照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术后发生腹腔感染的可能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中49例共报告病原菌株72例。其中大肠埃希菌23株,占比最高为30.56%,肠球菌为13例。其余菌种如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等均有被检测到。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静脉导管留置时间、手术时间,P0.05,有统计学差异,提示手术时间、静脉导管留置时间是腹腔感染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拟合,分析显示这手术时间与静脉导管留置时间,P0.05,有统计学意义,该因素为开腹阑尾切除术后腹腔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大肠埃希菌、肠球菌是腹腔感染的常见致病菌群。手术时间长短与静脉导管留置时间是患者术后腹腔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于肝胆外科手术后胆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肝胆手术胆漏的预防与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抽取60例在我院就诊的接受肝胆外科手术的患者病例,其包括30例手术后出现胆漏的患者(观察组);30倒患者在术后没有出现胆漏现象(对照组)。对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分析,对于发生胆漏的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结果:研究表明,肝胆外科手术后引发胆漏的原因包括手术引流不彻底、T 管放置不合理等手术临床因素,同时患者的身体组织、手术环境以及护理的配合等,都是影响胆漏发生的因素。结论:为了减少肝胆外科手术后的胆漏发生率,需要加强手术管理,针对患者身体状况合理安排手术,加强术中引流管理,提升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胃癌手术近期并发症和对策进行分析。方法:选取胃癌手术治疗患者102例,对患者术后近期合并症进行统计和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患者50例,进行常规手术和治疗,主要是针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常规开腹手术和护理干预治疗,均给予毕Ⅰ、Ⅱ式和全胃切除手术治疗。预防组患者52例,术后均给予合并症的预防性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合并症情况。结果:胃癌手术后近期合并症主要为手术切口感染、胸腔积液、吻合口瘘、腹腔感染、粘连性肠梗阻等,预防组患者的术后合并症发生率、住院治疗时间、术后合并症的发生种类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获得良好的治疗措施,没有死亡病例和严重后果发生。结论:胃癌手术治疗患者术后近期合并症主要为手术切口感染、胸腔积液、吻合口瘘、腹腔感染、粘连性肠梗阻,进行针对性预防措施可有效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治疗时间,适宜依据患者的情况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预防和治疗术后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送检术后切口感染患者伤口标本进行常规病原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外科感染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占51.7%,主要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革兰氏阳性球菌占32.8%,主要为肠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真菌占12.8%,主要为白色念珠菌。分离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结论:术后切口感染病原菌种类多,耐药谱复杂,应加强感染菌的分离和耐药性检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肝胆外科手术后胆漏的产生原因以及防治措施进行探讨,分析其治疗体会,从而降低胆漏的发生率。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2月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24例肝胆外科手术后并发胆漏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有效的治疗经验。结果通过研究可以发现,被选入研究患者中有23例患者通过非手术治愈,有1例患者通过二次手术治愈,没有出现死亡病例。住院时间为一至四周,平均治疗时间为两周。出院后随患者进行随访3~6个月,没有发现复发病例。结论肝胆外科手术后形成胆漏的原因主要有迷走胆管的遗漏、创面的渗漏、手术后胆管结扎线的脱落以及手术后胆道的堵塞等。对于肝胆外科手术后胆漏的患者,做好预防胆漏的发生措施十分关键,此外应当根据胆管梗阻、腹腔引流、腹膜炎等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从而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调查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巧珍 《中原医刊》2003,30(8):66-66,F003
目的:通过了解术后下呼吸感染的分布和主要原因提出具体护理对策。方法:对107例手术后下呼吸道感染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术后下呼吸道感染主要发生在神经外科,胸、心血管外科和肝胆外科次之;全麻插管术后下呼吸道感染明显高于神经阻滞及局部浸润麻醉;60岁以下高龄患者较中青年患者更易于发生术后下呼吸道感染;抗生素存在滥用。结论:对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预防,要针对影响其主要原因采取相应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