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影响糖尿病肾病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长期存活的各种危险因素及防治方法。方法 观察52例糖尿病肾病尿毒平患者和同期58例非糖尿病肾病患者透析前后的血液生化指标、存活率、死亡原因及并发症。结果 糖尿病肾病组1年和2年存活率分别为82%和71%。主要死亡原因是心血管病变,其次为感染。影响透析效果的主要并发症是心血管病变(83%)、高血压(94%)、透析低血压(35%)、感染(61%),与非糖尿病肾病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 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较非糖尿病肾病患者应更早进行血透,肌酐清除率<15ml/min即位透析,控制两次透析期间的体重增加<5%,减少透析时血糖波动,防治并发症是减少危险因素,提高存活率及生活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张睿  姚伦  宋国巍 《吉林医学》2009,30(17):1885-1887
目的:探讨影响终末期肾病(ESRD)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及长期存活的各种危险因素及防治方法。方法:选择42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透患者和同期50例相同年龄段非糖尿病血透患者,分别观察死亡原因、存活率、并发症及血生化改变。结果:①糖尿病肾病组1年和2年存活率分别为81%和71%。主要死因是心血管病变,其次是感染。②首次透析时的肌酐值与病死率成正比。③影响透析效果的主要并发症是心血管病变(86%)、高血压(88%)、透析低血压(31%)、感染(50%),与非糖尿病肾病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糖尿病肾病终末期患者较非糖尿病患者应更早进行血透,控制两次透析期间的体重增加〈2.5kg,减少透析时血糖波动,防治并发症是减少危险因素,提高存活率及生活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难点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刚  易素兰  陈浩 《四川医学》2009,30(4):548-550
目的应用血液透析方法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肾衰竭,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的难点及应对策略,旨在加强和提高该类患者的血液透析治疗水平。方法采取患者对照研究,以我院2001年1月~2006年1月间行血液透析的糖尿病肾病患者53例为治疗组,非糖尿病肾病患者50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进行透析时的肌酐、尿素氮和血糖水平及透析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结果两组透析前血糖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肌酐、尿素氮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组内比较,治疗后死亡患者介入透析时肌酐尿素氮水平明显高于生存患者;治疗组血管通路建立难点较大。结论血液透析在糖尿病肾病中应用确切有效。但并发症多、血管通路建立有一定难度,应根据患者情况,采取个体化透析策略和血管通路建立。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尿毒症患者的血液透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的长期存活率及生活质量。方法选择糖尿病终末期肾病(DN)患者33例和同期血液透析的非糖尿病肾病(非DN)患者36例,分别观察血压、血糖、BUN、CR、白蛋白、并发症、死亡率、死亡原因。结果①DN组1年、3年死亡率为18.18%、54.55%。主要死因是感染,其次是心血管病变;②DN组的并发症有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肌供血不足、心律失常、心衰共31例,各系统感染共29例,血透时低血压30例,脑血管意外20例;③DN组首次透析时肌酐值与病死率成正比。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较非糖尿病肾病患者应早透析、充分透析,尽可能使用A—V内瘘,控制血糖、血压,控制透析期间体重,防治并发症,纠正营养不良,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存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ESDN)患者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评价。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本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3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结果将他们分为ESDN死亡组和ESDN存活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尿素氮(BUN)、肌酐(CR)情况。结果本组研究对象中一年之内死亡的患者有7例,两年之内死亡的患者有13例,即死亡组总共20例,死亡原因分别为感染性并发症3例,尿毒症8例,脑出血9例。从两组研究对象的尿素氮(BUN)、肌酐(CR)情况来看,存活组患者的初检尿素氮(BUN)水平低于死亡组,但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存活组的肌酐(CR)水平明显高于死亡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液透析治疗是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的重要手段,主治医生应当把握好透析治疗时机,为挽救患者的生命争取宝贵的时间。  相似文献   

6.
徐莺丽 《中外医疗》2014,33(7):93-94
目的探讨与分析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疗中的死亡原因、存活率及并发症患病率。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中选取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收治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0例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50例患者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肾功能进行检测,并且对两组患者存活时间和并发症情况进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肾功能各项指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的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并发症的患病率也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肾病及早进行血液透析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提高患者存活率,减少并发症的患病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血液透析方法在糖尿病肾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糖尿病肾衰竭患者80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透析治疗,治疗组采用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结果:透析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5.0%和75.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后治疗组的尿素氮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血肌酐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在糖尿病肾衰竭治疗中的应用能有效改善肾功能指标,从而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血透治疗的临床特点及对策,提高其生活质量和长期生存率。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糖尿病肾病血透患者(DN组)的病情、转归、并发症、死亡原因及生存率,并与同期作血透治疗的糖尿病肾病血透患者(非DN组)相比较。结果透析前DN组与非DN组相比,白蛋白、尿素氮明显偏低,而血糖值明显偏高,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DN组与非DN组在转归上相比,3年存活率较非DN组血透患者低,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DN组患者死亡原因中感染性疾病居首位(占36.67%),其次是心血管疾病、脑血管意外和其他;DN组患者的并发症比非DN组多,主要为心血管并发症、感染、血透时低血压、脑血管意外。结论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应尽早血透,充分透析,控制血糖、血压,控制透析间期体重,防治感染,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老年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治疗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伦碧 《重庆医学》2006,35(9):797-798
目的 随着糖尿病肾病(DN)患者逐年增加,行血液透析(HD)治疗者居透析患者第2位,老年DN患者合并症多,透析并发症增加。探讨老年DN透析并发症的防治,提高生活质量和存活率。方法 选择同期HD老年DN与非DN患者各26例,分为两组,分别观察透析前、后血红蛋白,血糖,血尿素氮,肌酐,二氧化碳结合力,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并观察眼底视网膜病变、心血管病变及感染情况。结果 两组透析前、后血红蛋白,血尿素氮,肌酐,二氧化碳结合力等生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N组较非DN组并发症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长期存活率下降。结论 老年DN患者应早透析、充分透析,积极控制血糖和血压,加强营养支持治疗,防治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和存活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药灌肠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卡托普利和百令胶囊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中药灌肠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24h尿蛋白,观察患者疗效指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血尿素氮(BUN)、24h尿蛋白、血肌酐(Scr)均明显下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疗效均明显增加,P<0.05。结论:积极有效的治疗可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吴珑芝  朱辉 《中外医疗》2011,30(26):24-25
目的总结分析老年糖尿病肾病终末期患者临床资料,探讨影响其生存率的因素。方法选择老年糖尿病肾病终末期患者,观察透析前及治疗后血白蛋白、血红蛋白、肌酐、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记录死亡例数及并发症。结果透析前、后糖尿病肾病组血白蛋白低于非糖尿病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高于非糖尿病组;血透后2年生存率低于非糖尿病组,主要并发症为高血压、肺部感染、冠心病。结论老年糖尿病肾病终末期死亡率明显升高,并发症主要为高血压、肺部感染、冠心病、营养不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糖尿病肾病患者行血液净化治疗影响存活时间的危险因素。方法对广西血液净化中心1998~2008年行血液净化治疗的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死亡病例按透析时间长短分为A(〈3月)、B(3个月-3年)、C(〉3年)三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3例死亡患者中,肺水肿及尿毒症症状是较常见的透析指征,心脑血管事件是主要的死亡原因。三组的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甲状旁腺素、内生肌酐清除率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糖尿病肾病患者长期生存的危险因素是高龄、低蛋白血症、贫血。有效的透析前管理、改善营养状况及贫血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存时间及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达美康联合胰岛素降糖在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和安全性。方法:将在我院接受腹膜透析治疗的66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给予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治疗的观察组和仅给予胰岛素降糖治疗的对照组。治疗后6周时,比较两组血糖水平、胰岛素用量、肾功能情况以及不良反应例数。结果:治疗后6周时,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单日胰岛素用量以及血肌酐、血尿素氮、三酰甘油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糖控制达标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内,观察组发生腹膜炎、心血管事件、低血糖反应、死亡的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美康联合胰岛素降糖治疗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降低胰岛素用量、改善肾功能、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是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理想的降糖方案。  相似文献   

14.
房晓 《当代医学》2011,17(29):131-132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o年3月~2011年3月,116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8例采用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58例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比较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24h尿微量自蛋白、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24h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并且,观察组治疗后24h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依那普利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肾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加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糖尿病肾病患者55例,随机双盲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一致的含依那普利的基本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于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检测患者尿蚕白、尿素氮等生化指标并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尿蛋白、尿素氮、内生肌清除率都得到了改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尿素氮、内生肌酐清除率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 依那普利加复方丹参滴丸可明显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与分析糖尿病终末期肾病患者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中的死亡原因、存活率及并发症。方法观察糖尿病终末期肾病及非糖尿病终末期肾病血透患者实验室检查、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对比分析死亡原因、存活率及并发症等。结果糖尿病终末期肾病血透患者的存活率较非糖尿病终末期肾病血透患者短,心血管并发症及感染并发症较非糖尿病终末期肾病血透患者发生多,透析时机选择要早。结论对糖尿病终末期肾病血透患者的透析时机的选择、预防与控制心血管病变及感染方面均要多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17.
邬丽霞  石俊  方克南 《包头医学》2013,37(4):230-232
目的:分析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行血液透析的护理方法及并发症的预防,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对58例糖尿病肾病行血液透析的患者进行分析总结,做好透析全程的护理工作,加强日常健康教育,以帮助患者顺利度过透析治疗期。结果:75例糖尿病肾病行血液透析的病人中,3例移植,6例改腹膜透析,2例死亡,6例存在高血压,3例易发生低血压,3例易发生低血糖,5例发生高血钾,44例合并感染,4例发生内瘘闭塞,3例存在营养不良,其他36例透析较充分,生活质量比较高。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死亡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因此,不断提高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透析质量,减少透析并发症,提高其生存率,是糖尿病患者血液透析护理工作的难点及重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采用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DN组)以及同期收治的41例接受血透治疗的非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NDN组)的临床资料,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甘油三酯、白细胞、血小板等相关指标与并发症发生几率,分析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的生存率。结果:DN组患者的肌酐、白蛋白、血糖、尿素氮水平与NDN组的差异显著,并发症发生几率高于NDN组,存活率低于ND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甘油三酯、尿酸、钾、钙、磷、总胆固醇、血小板、白细胞、血红蛋白等指标与NDN组患者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尽早接受血透及充分透析,透析过程中控制血压、体重、血糖,加强感染及心脑血管疾病预防措施,可改善预后质量。  相似文献   

19.
韦慧琴  李良 《广西医学》2011,33(5):606-607
目的比较血液透析(HD)和腹膜透析(CAPD)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HD组和CAPD组各20例,比较两组患者透析前后存活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各项观察指标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半年、1年、3年存活率相近(P〉0.05);透析后HD组肌酐、血尿素氮、尿量下降更为明显;HD组白蛋白相对较为稳定,透析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APD组白蛋白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PD血压控制较HD组好,两组血糖水平透析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主要并发症为心脑血管疾病、出血、营养不良及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D与CAPD均为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方法,但并发症均较多。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腹膜透析治疗的临床特点,采取有效措施以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率.方法:回顾分析本院42例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糖尿病肾病组,DN组)的临床资料、并发症及病死率,并与作腹膜透析治疗的非糖尿病肾病患者63例(非DN组)相比较.结果:DN组与非DN组相比,白蛋白明显偏低[(30.70±4.92)g/L比(37.62±4.34)g/L],而血糖值明显偏高[(10.21±2.3)mmol/L比(5.8±1.22)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DN组3年存活率较非DN组患者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N组患者的并发症比非DN组多,主要为心血管并发症、感染、脑血管意外、营养不良.结论: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应积极控制血糖,纠正低蛋白血症,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