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研究去甲乌药碱(DMC)和异丙肾上腺素(ISO)对火鸡红细胞膜的腺苷环化酶(AC)活性的影响,并用放射配基结合测定法研究了DMC与ISO对β受体的作用。结果表明DMC能激活火鸡红细胞膜上的AC,此作用能被GTP所加强,被心得安(PRO)所阻断。DMC和不同浓度ISO合用,能加强低浓度ISO激活AC活性的作用,而减弱高浓度ISO的效力。DMC和ISO对β受体有相似的亲和力,而DMC的内在活性较小。这些结果直接证明DMC是β受体部分激动剂。  相似文献   

2.
目的阐明β受体激动增加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活性信号通路中腺苷酸环化酶(AC)及蛋白激酶A(PKA)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运用同位素两步色谱法([3H]-L-精氨酸转化法)检测eNOS活性。本研究设置空白对照组、AC组和PKA组,每组因素下再分ISO及BSS两个干预因素组,观察AC特异性阻断剂SQ-2256(5×10-5mol/L)及PKA特异性阻断剂H-89(1×10-7mol/L)分别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孵育10min,再与异丙肾上腺素(ISO)孵育30min后eNOS活性变化。结果ISO明显增加eNOS活性(30.7±3.9)%,P<0.01;分别阻断AC、PKA,ISO诱导的eNOS活性增加均受到抑制(12.1±3.53)%、(4.73±2.19)%,P<0.01。结论ISO激活eNOS活性的信号通路上,AC和PKA均有参与。  相似文献   

3.
目的 阐明a受体激动增加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活性信号通路中腺苷酸环化酶(AC)及蛋白激酶A(PKA)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运用同位素两步色谱法([3H]-L-精氨酸转化法)检测eNOS活性.本研究设置空白对照组、AC组和PKA组,每组因素下再分ISO及BSS两个干预因素组,观察AC特异性阻断剂SQ-2256(5×10-5 mol/L)及PKA特异性阻断剂H-89(1×10-7 mol/L)分别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孵育10 min,再与异丙肾上腺素(ISO)孵育30 min后eNOS活性变化.结果 ISO明显增加eNOS活性(30 7±3 9)%,P<0 01;分别阻断AC、PKA,ISO诱导的eNOS活性增加均受到抑制(12 1±3 53)%、(4 73±2 19)%,P<0 01.结论 ISO激活eNOS活性的信号通路上,AC和PKA均有参与.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选择性kappa阿片受体(kappaopioidreceptor,κOR)与β肾上腺素受体(βadrenergicreceptor,βAR)在心肌细胞肥大方面的交互作用。方法:以体外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为模型,10μmol·L-1的异丙肾上腺素(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βAR)诱导心肌肥大,观察1μmol·L-1的U50,488H(κOR激动剂,U50)对其作用。进一步探索在100nmol·L-1ICI118,551(β2AR阻断剂)存在情况下,κOR的激活对心肌肥大的作用。用Lowry’s法测心肌细胞的蛋白质含量;用消化分离法,并利用计算机图象分析系统测心肌细胞的体积;用[3H]leucine掺入法测定心肌细胞蛋白的合成。结果:异丙肾上腺素使心肌细胞总蛋白含量、体积、蛋白合成明显增加;1μmol·L-1的U50,488H使ISO诱导的心肌细胞总蛋白含量、体积、蛋白合成减少,这种作用可被选择性κOR阻断剂norBNI(norbinaltorphimine)抑制。在ICI118,551存在的情况下,U50也能起到减弱ISO诱导心肌细胞肥大的作用。结论:U50,488H通过激活κOR与β1AR交互作用抑制ISO所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  相似文献   

5.
本文探讨了鱼油对大鼠心肌细胞膜上β-受体和腺苷酸环化酶(AC)活性的影响。鱼油1.4ml/kg每天灌胃两周对大鼠心肌细胞膜上腺苷酸环化酶(AC)的基础活性无显著影响,但可显著地抑制导丙肾上腺素(ISO)激活的AC活性,放射配体饱和实验结果显示,同正常对照相比,鱼油的摄入对Bmax和Kd无显著影响,但同羊油组相比,可显著地降低β-受体与其配体的亲和力,同正常对照相比,羊油的摄入一方面可显著地升高β-受体与其配体的亲和力,另一方面又可显著地降低β-受体的数目。结果提示,鱼油可能主要影响AC的激活而不是主要影响β-受体本身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对内皮一氧化氮合酶(eNOS)蛋白表达及磷酸化水平的影响,阐明β受体激动后eNOS调节的分子机制。方法:异丙肾上腺素(ISO)1μmol/L与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孵育30min后,裂解细胞并用免疫沉淀法分离eNOS蛋白,运用同位素两步色谱法(L-[^3H]精氨酸转化法)检测eNOS活性;蛋白免疫印迹增强化学发光法检测eNOS表达水平和eNOS蛋白丝氨酸磷酸化水平,并观察高选择性β1或β2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对上述作用的影响。结果:ISO与内皮细胞孵育30min引起eNOS活性增高;不影响eNOS蛋白表达,但丝氨酸磷酸化水平明显增加;选择性β2受体阻断剂ICI 118551可完全阻断ISO的作用,而选择性β1受体阻断剂CGP 20712A无影响。结论:ISO通过提高eNOS丝氨酸磷酸化水平增加eNOS活性,这种作用是通过β2肾上腺素受体介导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去甲肾上腺素和异丙肾上腺素对冠状动脉环的舒张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途径。方法:采用离体实验方法,检测去甲肾上腺素和异丙肾上腺素对静息张力及氯化钾(KCl)预收缩冠状动脉的影响,研究两者对冠状动脉张力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结果:去甲肾上腺素和异丙肾上腺素对静息张力及KCl(40 mmol.L-1)预收缩冠状动脉环具有浓度依赖性舒张作用。去除内皮,用β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β1受体抑制药阿替洛尔预处理后,均可明显减弱去甲肾上腺素和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舒张血管作用;用鸟苷酸环化酶抑制药亚甲蓝,一氧化氮合酶抑制药(L-NMMA),β2受体抑制药ICI-118551(10~5 mol.L-1)预处理后,血管舒张作用不能被阻断。α受体阻断药酚妥拉明预处理能增强去甲肾上腺素的舒张作用,对异丙肾上腺素引起的舒张无影响。结论:去甲肾上腺素和异丙肾上腺素是通过激活冠状动脉血管上的β受体(特别是β1受体)产生内皮依赖性的血管舒张作用,与NO-鸟苷酸环化酶途径无关。说明β肾上腺素能受体在猪冠状动脉血管平滑肌和血管内皮上有分布。  相似文献   

8.
北京鸭红细胞膜β肾上腺素受体放射配基结合测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3H]dihydroalprenolol([~3H]DHA)为放射配基。对北京鸭红细胞(RBC)膜β受体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3H]DHA与北京鸭RBC结合具有饱和性,肾上腺素能激动剂与[~3H]DHA竞争结合的强弱顺序与它们的生物活性一致,提示结合有结构特异性和立体特异性,[~3H]DHA与鸭RBC结合迅速、可逆。可见北京鸭RBC膜存在β受体,用于放射配基结合测定有取材方便,受体较丰富,膜蛋白得率高,[~3H]DHA非特异结合低和易于保存等优点,可以代替火鸡RBC。  相似文献   

9.
人参糖肽降血糖机制(英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人参糖肽(GGP)降血糖机制。方法:为了观察GGP对胰岛素分泌和糖酵解的影响,给予GGP后,测定血糖(BG)和肝糖元(LG)含量,及胰岛素、乳酸脱氢酶(LDH)、乳酸(LC)水平。通过测定给予GGP前后肝组织柠檬酸合成酶(CTS)、苹果酸脱氢酶(MDH)、琥珀酸脱氢酶(SDH)和细胞色素氧化酶(CCO)活性变化,推测对糖有氧氧化过程的影响。通过测定肝组织腺苷酸环化酶(AC)活性和cAMP水平,研究人参糖肽对糖代谢的影响及与第二信使cAMP的关系。通过检测肝组织磷酸化酶(PP)活性推测药物对肝糖元代谢的影响。检测药物对细胞膜受体的影响,观察了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和α-受体阻滞剂酚妥拉明对GGP作用的影响。为了证明GGP与β-受体的结合,观察了GGP与[~3H]DHA对北京鸭红细胞膜β-受体的竞争性结合。结果:GGP在降低血糖和肝糖原的剂量下(100,200mg/kg,ip或50,100mg/kg,iv),仅于给药后20分钟,小鼠血浆胰岛素水平即升高,且GGP降低血糖作用可持续16小时;同时,血中LC含量及血和肝组织LDH活性降低。而肝组织AC、CTS、MDH、SDH、COO、PP活力和cAMP水平升高,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可阻滞GP降低肝糖元作用,GGP可竞争性抑制放射配基[~3H]DHA与红细胞膜β-受体的结合,其IC_(50)为63nmol·L~(-1)。结论:GGP为β-受体激动剂,通过第二信使cAM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β阻滞剂及其对映异构体对TNFα诱发的心肌细胞信号转导异常的拮抗作用。方法:用体外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进行β受体密度、G蛋白、AC活性及PKA活性测定。结果:TNFα下调β受体密度;下调Gs蛋白,上调Gi蛋白,降低Gs/Gi比值;细胞内cAMP水平升高;激活PKA,总PKA水平升高。此作用能被β阻滞剂的R(+)型对映体而不是S(-)型对映体所拮抗。结论:β阻滞剂的R(+)型对映体有较好的拮抗TNFα介导的细胞毒作用,可能有利于对心衰的治疗。  相似文献   

11.
为了在单胺受体及受体后腺苷酸环化酶(adenylate cyclase,AC)水平探讨胍丁胺(agmatine,AGM)抗抑郁作用的精细机制,采用小鼠悬尾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观察AGM抗抑郁行为改变。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大鼠前额皮层突触膜蛋白AC活性。结果表明,AGM(5~40 mg·kg-1,ig)在小鼠悬尾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模型上均有显著抗抑郁活性。同时伍用β受体/5-HT1A/1B受体阻断剂吲哚洛尔(pindolol, PIN, 20 mg·kg-1, ip)、 α2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育亨宾(yohimbine, YOH, 5~10 mg·kg-1, ip)或咪唑克生(idazoxan, IDA, 4 mg·kg-1, ip)对AGM(40 mg·kg-1, ig)的抗抑郁活性具有显著拮抗效应; 而β受体阻断剂普萘洛尔(propranolol, PRO, 5~20 mg·kg-1, ip)或5-HT3受体拮抗剂曲匹西隆(tropisetron, TRO, 5~40 mg·kg-1, ip)对AGM(40 mg·kg-1, ig)的抗抑郁活性无显著影响。AGM(0.1~6.4 μmol·L-1)与大鼠前额皮层提取的突触膜共孵可剂量依赖地激活AC活性, 而PIN(1 μmol·L-1)或YOH(0.25~1 μmol·L-1)均显著拮抗AGM(6.4 μmol·L-1)对AC的激活作用; 慢性给予大鼠AGM(10 mg·kg-1, ig, bid)或氟西汀(fluoxetine, FLU, 10 mg·kg-1, ig, bid) 2 w也显著增强大鼠前额皮层基础及Gpp(NH)p 预激活的AC活性。本研究表明, 调节脑内5-HT1A/1Bα2等受体功能, 并激活前额皮层AC可能是AGM抗抑郁活性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去甲乌药碱对实验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去甲乌药碱(DMC)是中药附子的有效成分之一。静脉滴注DMC2μg/kg/min共5min,使豚鼠正常心脏的收缩力明显加强,LVSP和LV dP/dtmax分别增加58±7和25±7%;心衰后,LVSP和LV dP/dtmax分别下降到心衰前的40±5和30.5±2.8%。DMC可使之恢复到79±14和75±9.9%,DMC也能加强离体豚鼠衰竭心脏的收缩力。DMC的强心作用与ISO相似,但前者作用较弱,作用维持时间较长,这可能与他们的作用机制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13.
黄嵩  谭学瑞 《中国医药》2007,2(4):251-253
20世纪60年代发现了心肌细胞β受体有β1和β2两种亚型,并于80年代成功克隆其cDNA,β2受体是第一个被克隆的β受体。β1和β2受体有54%相同的氨基酸序列胆.1989年Emorine发现了β2受体,人β2受体分别与β1和β2受体有51%和46%相同的氨基酸序列。三种亚型的分布有所不同:β1受体主要分布于心脏和大脑;β2受体在体内有更广泛的表达,以呼吸系统为多;β3受体在脂肪组织中密度最高。三者均能耦联Gs激活腺苷酸环化酶(adenylatecyclase,AC),不同亚型的β受体还能耦联其他类型的G-蛋白。  相似文献   

14.
<正> 大多数心衰病人的交感神经系统是激活的,循环中的儿茶酚胺量随疾病的严重程度而增加,去甲肾上腺素血浆浓度最高的病人其预后最差。三十年前观察到交感神经系统短期激活有助于心衰的加重而将β-受体阻滞剂列为禁忌。现在认识到其长期激活所产生的不良生物效应是导致心衰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使用β-受体阻滞剂不再被视为禁忌,反而认为它对成功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索他洛尔(Sotalol,Sotacor)又名甲磺胺心定或心得怡,是迄今发现的唯一兼有Ⅱ类和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电生理活性的β受体阻滞剂。本品无心脏选择性,也无内源性拟交感活性或膜稳定活性。兼有明显的抗缺血、抗交感作用。其抗心律失常作用于1970年始被证实,并逐渐在临床应用,八十年代以来研究报告日益增多。消旋索他洛尔具有强大的β受体阻滞作用(Ⅱ类活性)和延长心室复极作用(Ⅲ类活性)。D-索他洛尔仅有Ⅲ类活性,但无β受体阻滞作用;相反,L-索他洛尔则仅有Ⅱ类作用,而无Ⅲ类活性。药理研究  相似文献   

16.
大鼠颈上神经节烟碱受体失敏后毒蕈碱受体的活性增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Wan Q  Luo ZP  Wang H 《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2003,24(7):657-662,725
目的:在单个培养的大鼠颈上交感神经元上研究失敏烟碱受体(N受体)对毒蕈碱受体(M受体)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全细胞膜片筘技术.结果:对神经元喷射烟碱可激活N受体诱发一内向电流,烟碱持续作用导致N受体快速失敏.氧化震颤素和毛果芸香碱均能激活M受体诱发一外向电流,M受体没有出现失敏现象.长时间持续喷射烟碱使N受体完全失敏后M受体激活所诱发外向电流的幅度与正常相比明显增大,而一旦去除烟碱,失敏的N受体对烟碱的敏感性将会逐步恢复,在此过程中M受体增加的活性也随之消失:另外,失敏的N受体对M受体活性的增强作用还可被美加明阻断.结论:大鼠交感神经元N受体失敏后M受体对其激动剂的反应增强.  相似文献   

17.
董继文  孙宏 《河北医药》1991,13(2):101-102
(ellprolol(CLP)能同时阻断β_1-受体(β_1-)和α_2-受体(α_2-),与常用的β-阻断不同,CLP有扩张支气管的作用。本文简述CLP的作用和临床应用。药理作用对大鼠心脏(主要含β_1-)和网织细胞(主要含β_2-)作放射配体试验,证明CLP优先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3H]dihydroalprenolol([3H]DHA)为放射配基。对北京鸭红细胞(RBC)膜β受体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3H]DHA与北京鸭RBC结合具有饱和性,肾上腺素能激动剂与[3H]DHA竞争结合的强弱顺序与它们的生物活性一致,提示结合有结构特异性和立体特异性,[3H]DHA与鸭RBC结合迅速、可逆。可见北京鸭RBC膜存在β受体,用于放射配基结合测定有取材方便,受体较丰富,膜蛋白得率高,[3H]DHA非特异结合低和易于保存等优点,可以代替火鸡RBC。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管瘤组织β肾上腺素能受体的效应活性.方法 收集12例增生期血管瘤组织(增生期血管瘤组)、10例退化期血管瘤组织(退化期血管瘤组)及10例正常皮肤组织(正常对照组)标本,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腺苷酸环化酶(AC)活性及环磷酸腺苷(cAMP)水平.结果 增生期血管瘤组、退化期血管瘤组、正常对照组AC活性分别为(17.3±2.2)、(10.6±2.1)、(8.6±3.1)pmol/(mg·min);cAMP水平分别为(3.4±0.4)、(2.5±0.5)、(2.1±0.6) pmol/mg.增生期血管瘤组的AC活性均高于退化期血管瘤组及正常对照组的AC活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退化期血管瘤组AC活性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增生期血管瘤组的cAMP水平均高于退化期血管瘤组及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退化期血管瘤组AC活性及cAMP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增生期血管瘤组织β肾上腺素能受体的效应活性增高,血管瘤的增生可能与其β肾上腺素能受体的效应活性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20.
钟刚  Prifti S  Rabe T 《医药导报》2004,23(12):0901-0903
目的:探讨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药(SERMs)对雌激素受体(ER)α/β活性的诱导作用。方法:通过基因转染方法将pSVhER和荧光素酶报道基因载体ER Etk Luc瞬时共转染至乳腺癌细胞株MDA MB 231,转染后的细胞分别用1 nmol·L 1 17β雌二醇(E2)、17αE2、雌酮、雷洛昔芬、4羟基 他莫昔芬(4OH TAM)和柠檬酸他莫昔芬处理细胞24 h,采用荧光素酶报道基因分析方法测定ERα/β活性。结果: 雷洛昔芬和他莫昔芬具有明显激活ERα活性作用,他莫昔芬对ERβ活性的诱导作用明显较ERα弱,雷洛西芬几乎不诱导ERβ活性。结论:SERMs主要是通过激活ERα发挥抗雌激素作用,而对ERβ的诱导作用明显较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