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护理干预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137例ACS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护理干预.结果 试验组在平均住院日、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观察1年,试验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在ACS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脂康胶囊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血脂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12月在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PCI的ACS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PCI术后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PCI术后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血脂康胶囊;两组患者至少治疗180 d。比较两组不同ACS分型患者Gensini积分,入院当天、出院当天、出院后第90天和出院后第180天血脂指标,随访期间MACE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不同ACS分型患者Gensini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当天和出院当天两组患者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第90天和第180天观察组患者血清TG、TC、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间,对照组患者MACE发生率为72%,高于观察组的30%(P0.05)。结论血脂康胶囊能有效改善ACS患者PCI术后血脂代谢并减少MACE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小剂量替罗非班治疗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80例老年ACS患者按入院顺序分层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与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负荷量0.3 μg·kg-1·min-1×30 min,然后0.075μg·kg-1·min-1微量泵静脉泵人),疗程2.0~4.5 d.结果 治疗组30 d内复合终点事件及顽固性缺血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电图缺血性改变明显好转,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5 d内治疗组死亡、新的心肌梗死、顽固性缺血和30 d内治疗组死亡、新的心肌梗死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有降低趋势,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出血发生率(11.8%)与对照组(7.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替罗非班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治疗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胰岛素抵抗及氧化应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病情评估的价值及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入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0例为A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0例为B组,冠脉造影正常者30例为C组.对各组受试者于入院24h内空腹抽取静脉血,测定入选患者血清脂质过氧化物(MDA)、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总活力(t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均采用分光比色法.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对入选患者行冠脉造影检查,根据冠脉造影结果所显示的血管狭窄程度及部位计算Gensini积分值.对胰岛素抵抗及氧化应激指标与冠脉Gensini积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FPG、FINs、HOMA-IR、MDA、Gensini积分急性心肌梗死组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及冠脉造影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NOS、iNOS、NO急性心肌梗死组低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及冠脉造影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及不稳定型心绞痛组FPG、FINs、HOMA-IR、MDA、Gensini积分均高于冠脉造影正常组,而NO、tNOS、iNOS均低于冠脉造影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及不稳定型心绞痛组HOMA-IR与MDA、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与NO、tNOS、iNOS呈负相关.结论 胰岛素抵抗与氧化应激反应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病情密切相关,且与冠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炎性标记物与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 时40例ACS患者和35例稳定型心绞痛(SA)患者测定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组织型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的含量,分析与冠状动脉造影狭窄程度积分之间的关系.结果 ACS组血清hs-CRP、MMP-9含量均高于DA组(P<0.05),血清TIMP-1含量在ACS组和SA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4),ACS组MMP-9含量与hs-CRP呈正相关(r=0.571,P<0.05),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积分与hs-CRP、MMP-9舍量无相关性(r=0.091,P>0.05;r=0.110.P>0.05).结论 hs-CRP、MMP-9的浓度与冠状动脉的狭窄的程度无明显关系,与斑块的稳定性有关,炎症导致了斑块的不稳定性,参与了ACS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检测血小板受血管舒张剂刺激的磷蛋白磷酸化程度和活化的糖蛋白Ⅱb/Ⅲa受体(PAC-1)表达评价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抗血小板治疗前后血小板活性的变化和对氯吡格雷的反应性。方法:研究对象为正常对照组15例,稳定性心绞痛组20例和急性冠脉综合征组33例。稳定性心绞痛组仅接受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组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和肝素抗血小板治疗,分别在入选时和冠心病患者抗血小板治疗后第7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AC-1表达和受血管舒张剂刺激的磷蛋白磷酸化程度并计算血小板反应性指数(PRI)。结果:入选时正常对照组、稳定性心绞痛组和急性冠脉综合征组PAC-1值依次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性心绞痛组和急性冠脉综合征组抗血小板治疗7天后较入选时PAC-1显著下降。入选时正常对照组、稳定性心绞痛组和急性冠脉综合征组PRI值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血小板治疗第7天时稳定性心绞痛组患者PRI无明显变化(P>0.05),急性冠脉综合征组PRI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分布较治疗前明显离散(17.8~80.1较65.70~92.10)。急性冠脉综合征组PRI下降与...  相似文献   

7.
伏忠阳  林兆恒 《心脏杂志》2010,22(5):733-735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在治疗血脂正常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39例ACS患者,随机分为试药组(n=115)和对照组(n=124),试药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口服20 mg/d治疗。出院后继续口服辛伐他汀6个月。所有患者进行随访。观察两组病例用药前后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用药6个月后试药组发生心血管事件18例(15.6%),对照组发生心血管事件49例(39.5%),两组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试药组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显著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辛伐他汀治疗血脂正常的ACS 疗效确切,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8.
急性冠脉综合征与血清尿酸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与血清尿酸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ACS组、稳定型心绞痛组、正常对照组血清尿酸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血清尿酸水平:ACS组的与稳定型心绞痛组、正常对照组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稳定型心绞痛组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ACS发生与血清尿酸水平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脂联素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将78例ACS患者分为脂联素≤4.5 mg/L组10例(观察组)、脂联素〉4.5 mg/L 68例(对照组),比较两组6个月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6例,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加重4例,非致死性心肌梗死2例;对照组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8例,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加重、非致死性心肌梗死、血管重建及心力衰竭加重各2例。两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ACS患者的血清脂联素水平不同,其6个月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各异;表明血清脂联素水平可预测ACS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游离脂肪酸(NEFA)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1~12月在该院收治的冠心病(CHD)患者160例,根据CHD的临床类型分成稳定型心绞痛(SAP)组63例及ACS组97例,其中ACS组又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28例以及心肌梗死(MI)69例。另选同期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正常的因其他原因住院的7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组间血清HDL-C、SOD以及NEFA水平差别。结果 ACS组的HDL-C和SOD水平均显著低于SAP组和对照组(P0.05),ACS组的NEFA均显著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0.05);ACS组中,MI组的HDL-C和SOD水平显著低于UA组(P0.05),MI组的NEFA较UA组高,但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总积分≥20分组HDL-C和SOD水平显著低于总积分20分组(P0.05),HDL-C和SOD水平均与Gensini总积分呈负相关;Gensini总积分≥20分组NEFA水平显著高于总积分20分组(P0.05),NEFA水平与Gensini总积分呈正相关。结论血清HDL-C、SOD以及NEFA的水平与ACS的发生以及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以作为判断ACS患者心肌损伤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益处及安全性。方法124例ACS病人随机单盲分为两组,治疗组66例,每日给予葛根素注射液0.4g静脉输注。对照组58例,每日予安慰剂静脉输注。其余均按ACS常规治疗,连用60d后改为每月两周,随访8周和1年,观察两组住院期及随访期心脑血管事件、抗炎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60d后改为每月用药两周达一年.治疗组住院期反复心绞痛(AP)发作、心力衰竭(HF)、心律失常发生危险明显较对照组减少(P〈0.05)。随访期复发性心绞痛、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旧、需做经皮腔内冠脉成形术/冠脉旁路移植术(PCI/CABG)、因缺血发作需再住院治疗和心律失常发生明显比对照组减少(P〈0.05)。同时,葛根素注射液治疗8周后,血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C-反应蛋白(CRP)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S早期应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有效、安全,可减少住院期和随访期心脑血管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伴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冠心病心绞痛伴心律失常病人72例,随机分组:治疗组37例,口服硝酸异山梨酯 10 mg加稳心颗粒1袋,每日3次;对照组35例,口服硝酸异山梨酯 10 mg加普罗帕酮(心律平)150 mg,每日3次,总疗程4周.观察抗心律失常、心绞痛的疗效以及心肌缺血心电图、血脂、血液流变学的改变.结果治疗组抗心律失常总有效率为83.8%,对照组为80.0%,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抗心绞痛总有效率为83.8%,两组对照组为77.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血脂、血液流变学方面,治疗组能显著改善血脂、血液黏度,对照组无明显改变.结论稳心颗粒能改善冠心病心绞痛的心律失常及血脂、血液流变学等项指标.  相似文献   

13.
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与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指标的变化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发病之间的关系,以期发现这种变化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的预测意义.方法 选取河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2007年9月-2007年12月入院诊断为冠心病且入院后行冠脉造影术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急性冠脉综合征组(ACS组)62例,稳定型心绞痛组(SAP组)38例;另选取健康体检者30名为对照组(NCHD组).以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LSA)检测血清hs-CRP.结果 ACS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ACS组与SAP组血清hs-CRP水平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CRP可作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及判断其严重程度的重要血清标志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和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ACS患者120例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组)40例,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组(NSTEMI组)40例与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组(STEMI组)40例;同期正常体检者40名作为对照组。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用病变血管支数及Gensini评分表示,于入院第2天抽血检测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ACS各组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和Gensin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ACS各组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ensini评分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TEMI组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NSTEMI组和UAP组(P<0.01);NSTEMI组与UAP组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和Gensini评分随病变支数的增加而增加。结论联合检测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可判断ACS的严重程度,对其诊治及指导早期行有创检查均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脂联素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稳定性及病变程度的关系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164例冠心病患者,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所有患者均行经皮冠脉造影,根据冠脉造影结果进行冠脉狭窄程度的Genisi记分评估,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按两组患者血清脂联素的水平,观察血清脂联素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稳定性及狭窄程度的关系。结果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7.01mg/L±2.61mg/Lvs4.89mg/L±2.26mg/L,P0.05);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血清脂联素水平对冠脉病变的不稳定型和冠脉的狭窄程度具有独立预测价值。结论脂联素对冠脉粥样硬化具有保护作用,血清脂联素水平与冠脉病变的不稳定性和冠脉的狭窄程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内脂素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冠心病(CHD)中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80例经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并排除糖尿病的患者和30名健康体检者。冠心病诊断标准为冠状动脉至少一支血管狭窄程度≥50%。将80例CHD患者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50例)与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0例)。根据冠脉造影将患者分为单支病变组(26例)、双支病变组(27例)、三支病变组(27例)。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80例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者血浆内脂素和MMP-9水平。结果 ACS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内脂素和MMP-9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CS患者血浆内脂素和MMP-9高于与稳定型心绞痛(P<0.05),三支病变组内脂素与MMP-9高于双支病变组(P<0.05),双支病变组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单支病变组高于对照组(P<0.05)。内脂素水平与MMP-9水平显著正相关(r=-0.763,P<0.05)。结论内脂素、MMP-9与冠心病密切相关,且对冠心病的诊断及预测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早期辅助应用中药麝香保心丸(SXBXW)治疗有效性、安全性和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益处。方法:将153例ACS病人随机单盲分为两组:SXBXW组(治疗组)77例,SXBXW每次2丸(每丸22.5mg),1日3次;安慰剂组(对照组)76例,安慰剂每次2粒,1日3次。两组均按ACS常规治疗,且随访1年,观察两组抗心绞痛疗效、心功能改变、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显著改善心绞痛(AP)症状(总有效率88.3%);改善AP的缺血心电图(总有效率57.4%),二者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随访1年中复发性AP、非致死性心肌梗死(MI)、心力衰竭(HF)、需做经皮腔内冠脉成形术/冠脉旁路移植术(PTCA/CABG)、需再住院治疗的病例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SXBXW治疗3个月明显改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二尖辨快速充盈期和心房收缩期血流速度比(E/A),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降低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又SXBXW辅助治疗ACS不良反应轻微。结论:ACS早期辅助应用SXBXW有效安全,可预防心脑血管事件发生,作为辅助药物之一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0月—2011年3月进行PCI治疗的475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其中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200例,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6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215例。分析所有患者冠状动脉的靶血管特点、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术(PTCA)成功率为97.5%,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成功率为95.6%,其中A、B、C型病变成功率分别为100%、100%、93.6%。慢性完全闭塞病变血管34支成功率61.8%,严重并发症0.6%。结论 PTCA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的成功率均达到95%以上,因此PCI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冠脉介入治疗术后外周血Th1/Th2漂移的影响及胸痹虚实证候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0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ACS患者,随机分为参芪扶正注射液组和常规治疗组。参芪扶正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术前1d开始连续用药10d。两组于术前1d、术后1d、术后3d,术后10d抽取外周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介素10(interleukin-10),并进行中医胸痹辨证分型。结果两组术前血清中INF-γ、IL-2、IL-4、IL-1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1d、3d、10d血清IFN-γ、IL-2水平均较术前降低(P<0.05),相同时段治疗组IFN-γ、IL-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IL-4、IL-10在术前、术后无显著性改变。虚证组IL-2、IFN-γ水平均较实证组明显增高(P<0.05)。冠脉介入术前、术后证型虚实分布存在差异,介入治疗后气虚证增加,血瘀证、寒凝证减少。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能明显降低ACS患者介入术后Th1细胞因子水平,使Th1/Th2细胞恢复至相对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栓前体蛋白(TPP)、纤维蛋白原(Fg)水平,以评估不同类型冠心病病人高凝、血栓形成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定量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冠心病病人112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4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31例,稳定型心绞痛(SA)35例,另设20名正常体检者为对照组.结果TPP和Fg的阳性发生率及含量,UA组和AMI组明显高于SA组及对照组(P<0.01);SA组病人的Fg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SA组病人的TPP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Fg与TPP呈正相关(r=0.61,P<0.05).结论冠心病病人TPP及Fg含量越高,越易发生AMI;UA组TPP、Fg增高者可有血栓形成.TPP和Fg可作为预测冠心病病人发生新鲜血栓形成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