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鼻内镜技术在鼻骨复位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夏爱娟  王璋弟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10):1074-1075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骨复位术的可行性。方法:对30例闭合性鼻骨骨折患者行鼻内镜下检查,直视下行鼻骨塌陷复位术。结果:内镜下30例均可观察到鼻骨向后移位及2例伴有鼻中隔骨折,局部麻醉效果好,直视下准确将复位器置于鼻骨塌陷处,并同时处理伴发鼻中隔骨折。结论:鼻内镜下将鼻骨骨折情况作全面评价,有麻醉效果好、准确复位、损伤小等优点,患者易接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骨复位术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对19例闭合性鼻骨骨折(所有患者均经X线CR摄片检查证实)在鼻内镜直视下行鼻骨塌陷复位术。结果内镜下19例均可观察到鼻骨向后移位,其中1例伴有鼻中隔骨折,直视下准确地将复位器置于鼻骨塌陷处,同时处理伴发鼻中隔骨折。结论鼻内镜下鼻骨骨折复位有视野清楚、麻醉效果好、复位准确及鼻腔创伤小等优点,明显减轻患者的不适,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3.
鼻内镜下鼻骨骨折复位术30例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骨骨折复位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闭合性鼻骨骨折患者在鼻内镜直视下对鼻骨塌陷处进行鼻骨复位.结果:本组患者行鼻内镜下鼻骨骨折复位术后,优28例,良2例,优良率100%.结论:鼻内镜下鼻骨骨折复位术具有能对鼻骨骨折情况作综合评价、准确复位、鼻腔损伤小、效果良好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计鼻内镜下鼻骨骨折复位术的疗效。方法:对20例鼻骨骨折患者于鼻内镜直视下行局部浸润麻醉、复位术及鼻腔填塞。结果:所有患者术程顺利。鼻内填塞物于术后48—60h后取出。19例患者1次治愈,余1例粉碎性鼻骨骨折患者取出填塞凡士林纱后1d鼻骨发生塌陷,再次于鼻内镜下行手术,填入膨胀海绵,延长填塞时间到72h后取出填塞物,未再发生塌陷。20例患者在取出鼻腔填塞物后3—5d出院。随诊3个月,所有患者鼻骨骨折愈合良好,外鼻无畸形,前鼻镜下检查鼻中隔无偏曲或血肿。仅有5例(25%)有鼻塞症状影响呼吸睡眠,10例(50%)轻微鼻塞,于术后1—2个月自行恢复,无需特殊治疗。结论:鼻内镜下鼻骨骨折复位术疗效较好,可作为鼻骨骨折复位治疗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骨骨折复位术的疗效。方法对我院50例鼻骨骨折患者于鼻内镜直视下行局部浸润麻醉、复位术及鼻腔填塞进行临床治疗观察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术程顺利。鼻内填塞物于术后48~60h后取出。48例患者1次治愈,余2例粉碎性鼻骨骨折患者取出填塞凡士林纱后1d鼻骨发生塌陷,再次于鼻内镜下行手术,填入膨胀海绵,延长填塞时间到72h后取出填塞物,未再发生塌陷。患者全部在取出鼻腔填塞物后3~5d出院。随诊3个月,所有患者鼻骨骨折愈合良好,外鼻无畸形,前鼻镜下检查鼻中隔无偏曲或血肿。有10例(20%)有鼻塞症状影响呼吸睡眠,20例(40%)轻微鼻塞,于术后1~2个月自行恢复,无需特殊治疗。结论鼻内镜下鼻骨骨折复位术效果显著,可作为鼻骨骨折复位治疗的首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骨复位的时机、方法及疗效。方法对47例鼻骨骨折患者麻醉后鼻内镜直视下将骨折复位,局部填塞小膨胀海绵。结果术后鼻外观形态正常,畸形消失。结论鼻内镜直视下鼻骨骨折复位,局部用小膨胀海绵填塞,创伤轻,痛苦小,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鼻骨骨折最常用的治疗手段为骨折复位矫正术,而操作者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患者日后的呼吸情况以及外貌形象,现将实施复位术及注意事项介绍如下。1 适应症鼻骨骨折(2周内)致鼻部塌陷或鼻梁偏歪。2 用具窥鼻器、鼻中隔剥离器、鼻骨骨折复位钳、鼻镊。3 方法(1)以1%地卡因肾上腺素棉片置于鼻腔顶部,作表面麻醉5~10min,一般可以达到麻醉效果。肾上腺素因能收敛粘膜小血管,减少术后出血。(2)病人取坐位,用右手持鼻中隔剥离器前端裹少许棉花,置入患侧鼻腔,其上端要稍超过塌陷处,左手拇食指轻按骨折塌陷处,然后将剥离器向前上方抬起骨折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在治疗外伤性鼻中隔骨折脱位中的可行性及体会。方法:23例患者均在鼻外形基本保持正常(鼻骨骨折患者鼻骨骨折整复术后)且保守治疗无效情况下,在鼻内镜下行鼻中隔黏膜下切除、复位术。其中粉碎性鼻骨骨折并外鼻严重畸形6例,鼻骨骨折并移位9例,鼻骨骨折无明显移位4例,单纯鼻中隔脱位4例。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治愈19例(82.6%),好转4例(17.4%),无效0例(0%),总有效率100%。结论:鼻内窥镜下行外伤性鼻中隔骨折脱位手术治疗视野清晰,操作准确,损伤少,疗效好,痛苦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回顾分析鼻面部外伤后早期行鼻内镜下鼻骨骨折复位+鼻中隔成形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总结早期治疗鼻外伤的治疗经验。方法对71例鼻骨骨折伴鼻中隔骨折的患者早期行鼻内镜下手术治疗并统计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术后61例患者无明显鼻塞,10例有轻度鼻塞,但较术前改善;术后60例患者对鼻外观满意。结论鼻骨骨折合并鼻中隔骨折,早期进行鼻内镜下手术干预,可以缩短病程,并取得较好的疗效,患者的鼻外观及鼻腔正常生理功能均能得到较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
目前 ,临床上鼻骨骨折复位术大多在鼻粘膜表面麻醉下进行 ,麻醉效果差 ,患者十分痛苦 ,笔者试以鼻腔粘膜表面麻醉同时加筛前神经阻滞麻醉进行鼻骨骨析复位术 8例。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8例中 ,男 6例 ,女 2例 ;年龄 1 9~ 4 6岁。鼻骨骨折原因为拳击伤 4例 ,车祸 4例。全部患者行X线鼻骨侧位摄片 ,诊为鼻骨骨折 ,检查 ,均有鼻背部塌陷畸形。1 2 治疗方法清除鼻腔血块 ,将鼻腔专用的无菌棉条 ,浸蘸含1‰肾上腺素的 2 %地卡因液 ,略加挤压 ,使成含药量适度的平坦麻醉棉片 ,用枪状镊夹持 ,在鼻镜直视下 ,放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行改良式鼻中隔黏骨膜瓣移位修补术治疗鼻中隔穿孔效果。方法使用0°,30°鼻内窥镜行改良式鼻中隔黏骨膜瓣移位修补术中应用医用生物蛋白海绵作为贴补材料,不必缝线。结果7例鼻中隔穿孔病例一次性修补愈合。结论鼻内窥镜下行改良式鼻中隔黏骨膜瓣移位修补术中应用医用生物蛋白海绵治疗鼻中隔穿孔是行之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鼻内镜在鼻中隔偏曲患者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对58例鼻中隔偏曲行鼻内镜手术的患者给予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 58例鼻中隔偏曲患者均取得良好的矫正效果,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鼻内镜手术前后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蒲晓兵  张俊  陈仕虎 《华西医学》2002,17(4):456-456
目的:探讨治疗复杂鼻中隔偏曲的手术方法。方法:选择高位、后段及不规则偏曲的鼻中隔病例,在电视监视下,经鼻内窥镜行鼻中隔成形术158例。结果:鼻中隔偏曲矫正满意,无穿孔、脑脊液鼻漏等并发症。结论:经鼻内窥镜治疗复杂鼻中隔偏曲安全、有效,是替代传统手术方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未成年人鼻中隔成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本院因鼻中隔偏曲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65例未成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全部患者均一次性完成鼻中隔矫正,无1例出现鼻中隔穿孔、鼻腔粘连及鼻梁塌陷等不良症状,术后随访6个月~4年,鼻中隔没有出现新的偏曲,鼻骨及上颌骨没有畸形产生,患者鼻面部发育良好无影响,症状消失或明显得到改善,总有效率达100%。结论通过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治疗未成年鼻中隔偏曲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有效,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全程动态监测在儿童鼻骨骨折复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鼻骨骨折患儿48例,术前均行超声及CT检查,术中超声全程动态监测复位器位置、骨折复位及鼻腔填塞情况,记录手法整复实施时间、二次手法整复率、CT扫描次数、CT评分、鼻通气评分等。结果48例患儿均在全身麻醉下行手法整复治疗,平均术前时间(22±6)h,手法整复实施时间(22±6)h,均未进行二次手法调整,CT扫描次数平均2次/人,平均住院时间(4.5±1.6)d。术前CT评分2分以下者48例,术后CT评分2分以上者47例;鼻通气评分术前5分以上者9例,术后5分以上者47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超声全程动态监测下行儿童鼻骨骨折闭合复位,可快速、准确地协助临床更安全地完成诊治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改良鼻中隔成形术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鼻中隔偏曲患者52例,在鼻内窥镜下行改良鼻中隔成形术。结果:术后随访6月,所有患都鼻中隔偏曲矫正,鼻中隔无穿孔发生。结论:内窥镜下改良鼻中隔成形术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安全有效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下等离子刀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效果。方法 对54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采用内窥镜下等离子刀低温消融术治疗,术后随访分析。结果 全部病例于术后1~5个月随访,显效32例,有效1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达94.4%,未发生任何并发症。结论 采用鼻内窥镜下等离子刀治疗变应性鼻炎具有视野清晰、操作准确的优点,是一种安全、微创、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个体化手术的疗效及体会。方法对176例鼻中隔偏曲患者,经鼻内镜及鼻窦CT检查确诊,根据鼻腔内中隔偏曲的不同类型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经鼻内镜实施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术后门诊随访6个月以上。结果 176例患者均一次性完成手术,术后2例并发鼻中隔血肿,经处理后治愈,未出现鼻中隔穿孔及其他并发症。所有病例经随访6个月以上,双侧鼻腔通气良好,头痛、鼻出血等症状缓解,鼻内镜检查鼻中隔基本处于正中位置,未见有器质性偏曲。结论鼻内镜下依据鼻腔内中隔偏曲具体形态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具有操作精确、微创和安全等优点,符合鼻生理功能的需要及微创手术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鼻内镜在颧骨颧弓骨折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对18例颧骨颧弓骨折病例在鼻内镜辅助下,经口内及颧部皮肤小切口对骨折进行固定.结果 18例患者面部皮肤均无明显手术疤痕及面瘫症状,随访3~6个月,咬合关系和张口度均恢复正常,面部外形除1人局部稍肿胀外,其余恢复满意.结论 鼻内镜辅助下治疗颧骨颧弓骨折具有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基本达到“恢复功能并兼顾外观”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