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大动脉炎外周血管病变的价值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大动脉炎外周血管病变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方法 采用美国惠普公司生产的8500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仪,探头频率7.5MHz,对50例大动脉炎患者外周血管进行二维超声、彩色及脉冲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 大动脉炎侵及血管分布:头臂动脉为主38例,其中锁骨下动脉6例;主肾动脉12例,合并血栓形成3例。表现为病变动脉血管管壁增厚,管腔狭窄、闭塞,出现盗血。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大动脉炎有确切的价值,应作为临床诊断大动脉炎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
林玲  罗燕  文晓蓉 《华西医学》2006,21(2):283-284
目的研究多发性大动脉炎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周围血管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结果多发性大动脉炎累及多支大血管,以头臂动脉最多。受累血管声像图表现为对称的管壁增厚,管腔狭窄或闭塞,彩色多普勒显示相应血流动力学改变。与血管造影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敏感性79.2%。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较准确、直观地显示多发性大动脉炎血管受累的性质和范围,是诊断多发性大动脉炎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多发性大动脉炎的诊断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多发性大动脉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0例多发性大动脉炎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分三型:头臂型28例,其中锁骨下动脉4例;胸、腹主动脉型3例;肾主动脉型9例。病变动脉表现为血管管壁增厚,管腔狭窄、闭塞甚至出现盗血现象,CDFI显示狭窄区彩色血流明显变细,呈五彩镶嵌血流或出现彩色血流中断;PW测及病变处血流速度明显加速,频带增宽。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多发性大动脉炎的诊断直观、确切,应作为临床首选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发性大动脉炎(Takayasu arteritis,TA)患者外周血管及心脏病变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TA患者的临床、实验室检查资料及病变动脉和心脏的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结果①所有患者血管病变均至少累及两支以上动脉,最多见于颈动脉受累,占66.7%(22/33);其次为锁骨下动脉,占45.5%(15/33;)肾动脉占36.4%(12/33);腹主动脉占18.2%(6/33);股动脉占6.1%(2/33);②检出心脏病变患者占72.7%(24/33),其中左房、左室扩大伴心脏收缩、舒张功能减低者24.2%(8/33);左房扩大、左心室肥厚者21.2%(7/33);右房、右室扩大合并肺动脉高压者39.4%(13/33);3例患者左室附壁血栓形成;部分患者伴少量心包积液。结论超声可客观显示TA患者病变动脉及心脏和血管的形态及其血流动力学改变,是临床诊断多发性大动脉炎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超声诊断多发性大动脉炎外周动脉病变的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多发性大动脉炎外周动脉血管病变的价值。方法 采用Aeuson 128 XP 10型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5.0~7.5MHz,对33例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外周血管进行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病变动脉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声像图指标。结果 33例大动脉炎患者受累血管分布为:颈总动脉21例,锁骨下动脉14例,腹主动脉5例,肾动脉11例,股动脉1例,髂外动脉1例。病变血管壁厚度2.0~5.2mm。管腔不同程度狭窄或闭塞并出现盗血现象。结论 超声检查可全面显示多发性大动脉炎形态学改变,并可了解其血流动力学改变,是诊断大动脉炎的有力手段,可作为临床诊断多发性大动脉炎的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多发性大动脉炎引起的外周动脉血管及心脏病变的超声表现进行分析。方法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常规检查外周血管及心脏。结果5例患中,2例头臂动脉型,其中1例合并心脏病变;1例腹主动脉型;1例股总动脉型;1例。肾动脉型。超声表现为病变血管内中膜增厚不均匀,管壁不同程度的狭窄,其中1例左房、左室扩大伴左心功能减低(EF42%)。结论大动脉炎累及最多的血管为锁骨下动脉及颈总动脉,其次为腹主动脉、肾动脉、股动脉,同时可累及心脏。  相似文献   

7.
陈勇 《上海医学影像》2003,12(2):116-117
目的 探讨多发性大动脉炎外周血管病变的超声表现。方法 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VIVID3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5MHz,对10例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行二维及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 大动脉炎患受累血管分布为头臂动脉9例,其中锁骨下动脉9例,颈总动脉8例;腹主动脉5例,肾动脉3例,肺动脉1例,病变血管壁厚度2.0~5.0mm,管腔不同程度狭窄、闭塞及出现盗血现象。结论 超声诊断可较全面显示多发性大动脉炎形态学改变并可了解其血流动力学改变,应作为临床诊断多发性大动脉炎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8.
多发性大动脉炎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多发性大动脉炎为主动脉及其分支的慢性、进行性、非特异性炎症 ,可造成管腔狭窄甚至闭塞。 185 6年Savory等首先描述了此病。 190 8年Takayasu报道了一位 2 1岁女性患者 ,故该病又称Takayasu动脉炎。本病多见于女性 ,国内报告女性占66.7%~ 69% ,发病年龄 5~ 45岁 ,89%在 3 0岁以下 ,大多发展缓慢 ,预后较差。一、病因和发病机理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自身免疫性疾病 :结核杆菌、链球菌或立克次体等引起主动脉及其分支动脉壁上的抗原抗体反应导致炎症 ;血液中α、γ球蛋白及免疫球蛋白G、M增高 ,抗动脉…  相似文献   

9.
超声诊断多发性大动脉炎心脏及外周血管病变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分析多发性大动脉炎外周血管及心脏病变的超声表现。方法:患者35例,女29例,男6例,平均年龄24.3岁。仪器应用美国Acuson128XP/10型和ATLUltramark-8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2.0~7.0MHz,常规进行心脏及外周血管二维及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大动脉炎患者受累血管分布为锁骨下动脉29例,颈总动脉28例,腹主动脉14例,肾动脉14例,无名动脉11例,肠系膜上动脉5例及腹腔动脉3例。病变血管壁厚度2.0~5.2mm,管腔不同程度狭窄或闭塞。35例中,9例左房、左室扩大伴心功能减低,左室前后径48.2±7.4mm/59.2±8.1mm,左房收缩末期前后径39.9±4.6mm,EF37.7±8.0%,FS18.6±4.5%;3例升主动脉扩张;2例肺动脉高压;2例为高心病改变及1例中等量心包积液。主动脉瓣返流13例,二、三尖瓣返流各11例,肺动脉瓣返流10例。结论:大动脉炎累及最多血管为锁骨下动脉及颈总动脉,其次腹主动脉、肾动脉及无名动脉。心脏受累较常见,发生率占48.6%。  相似文献   

10.
彩超对多发性大动脉炎锁骨下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多发性大动脉炎(Takayasu's arteritis,TA)锁骨下动脉病变的超声特点及彩超在该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超声检查了16例TA患32支锁骨下动脉。灰阶超声观察病变分布情况,测量病变外管壁厚度。彩色血流显像及脉冲多普勒分析受累锁骨下动脉血流信号变化,观察椎动脉是否反流。结果:全部患均有锁骨下动脉受累(16/16,100%)。大部分患为双侧锁骨下动脉发病(11/16,69%)。病变处管壁常表现为长节段、弥漫性增厚。TA累及的锁骨下动脉主要出现狭窄闭塞性变化(44/47,94%),3支锁骨下动脉近段扩张(3/47,6%)。3支椎动脉血流反向,提示锁骨下动脉起始段端重度狭窄或闭塞。结论:彩超可清楚发现TA锁骨下动脉病变和判断病变程度,对TA该血管病变的诊断和随访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多发性大动脉炎(TA)颈动脉病变的超声特征。方法:TA患者30例。彩超检查颈总、内、外动脉,观察颈动脉病变分布,测量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彩色血流显像(CFI)及脉冲多普勒(PD)分析颈动脉血流变化。结果:30例患者中53支颈总动脉受累,平均内膜中层厚度2.4mm。TA颈动脉病变多累及颈总动脉近端,较少直接累及颈内外动脉,但35支颈内和31支颈外动脉内仍表现为血流异常,出现低搏动性血流。23支(23/60,38%)颈外动脉血流反向,近端颈总动脉均有严重狭窄或闭塞。4支病变颈总动脉出现壁内动脉,提示TA处于活动期。结论:彩超可发现TA颈动脉病变较多特征,对诊断TA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心绞痛患者颈动脉病变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通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分析心绞痛患者颈动脉病变的特点,探讨其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心绞痛患者85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0支病变组,1支病变组及多支病变组。测量颈总及颈内动脉后壁的内膜内表面到中膜外表面的距离(IMT),同时注意观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位置、数量及斑块性质等。结果颈动脉分叉处IMT值各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颈内动脉IMT值在0支病变组与1支病变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但两者均与多支病变组有显著性差异。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积分各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冠状动脉积分与颈动脉分叉处IMT值及冠状动脉积分与颈动脉硬化斑块积分之间均呈显著性相关。结论通过超声检查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程度可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的情况,对疑有冠心病的患者具有较好的筛选及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3.
韩红  王文平 《中国临床医学》2005,12(6):1187-1188
1908年,日本眼科医生Takayasu报道1例21岁女性患者多发性大动脉炎,即Tskayasu动脉炎(Taka- yasu’s arteritis,TA)。T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青年患者多,表现为慢性动脉炎症,主要累及含弹性纤维的大、中动脉,最多发生于主动脉弓及分支。根据受累血管部位不同将TA分为四种类型:Ⅰ型:头臂型,累及主动脉弓及主要分支(又称无脉型);Ⅱ型:主-肾动脉型,累及降主动脉或腹主动脉及主要分支(又称不典  相似文献   

14.
颈动脉粥样斑块稳定性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分析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颈动脉病变的特点,探讨其对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入选年龄<60岁的住院患者106例,按照临床症状、体征进行分组.A组: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非ST抬高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心绞痛)45例,B组:稳定性心绞痛36例,C组:正常对照组35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免疫比浊法测定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炎性因子.冠状动脉造影术前后1周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颈总动脉分叉部的内-中膜厚度(IMT)值,同时观察颈动脉内膜变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位置、数量.结果 颈动脉IMT值A组[(0.76±0.40)mm]、B组[(0.75±0.26)mm], 两组与C组[(0.70±0.18)mm]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hs-CRP B组[(4±2)mg/L]、C组[(3±1)mg/L],两组与A组[(11±5)mg/L]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双支血管病变发生率与B组比较,也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A组中非均质斑块的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和C组;冠脉积分同颈动脉IMT值及颈动脉硬化斑块积分呈明显相关(P<0.05).结论 颈动脉粥样斑块的性质同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密切相关,hs-CRP 参与的炎性反应是影响斑块稳定性参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应用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CS)研究头臂动脉型多发性大动脉炎(TA)患者颅内动脉及眼动脉血流动力学的状况.方法 用TCCS检测21例头臂动脉型TA患者颅内动脉[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和眼动脉(OA)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21例头臂动脉型TA患者患侧MCA、 ACA、 PCA、 OA的血流速度、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 TCCS能较准确地实时评价头臂动脉型TA患者颅内动脉、眼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并可以解释头臂动脉型TA患者的头晕、视物模糊等临床症状,对评估治疗疗效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移植血管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确定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CDFI)技术在肝移植血管并发症中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及频谱多普勒技术对26例肝移植病例(7例小儿部分肝移植及19例成人肝移植)进行术前评价,术中指导及术后监测,重点观察受体术后至少180d内肝血流动力学各项参数及肝脏动、静脉及门静脉血流频谱形态变化,及时发现血管狭窄及血栓等严重并发症。结果 26例肝移植病例,术后CDFI及时发现肝动脉狭窄(HAS)1例及肝动脉血栓(HAT)1例,经过血管造影证实。发现门静脉血栓1例,肝静脉狭窄2例,经过再次手术取栓及狭窄处球囊扩张后,血流灌注恢复正常。结论 应用CDFI监测各项血流指标,对于术后早期发现肝脏血管狭窄及血栓等严重并发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7.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糖尿病血管内皮功能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糖尿病(DM)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方法测定61例DM患者肱动脉血压计袖带阻塞前后及舌下含服500μg硝酸甘油前后肱动脉内径的改变.结果 DM组反应性充血时肱动脉内径变化率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弱(P<0.001).硝酸甘油介导的肱动脉内径扩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DM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受损与病程明显相关.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早期即可发现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糖尿病、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特点与应用价值。方法 对临床确诊的92例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超声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2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79.3%。其中糖尿病及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率分别为81.7%,75.0%;粥样硬化斑块多发生在分叉部,占54.7%。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糖尿病、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标志之一,彩色多普勒超声能评价颈动脉病变的程度,临床上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