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总结了妇科常用穴位以及常用经络及穴位的生物物理学特性,指出了妇科常用经络和穴位生物物理学特性的重要性,对妇科常用穴位的基础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方向如蛋白质组学、基因组学、转录组学等,并呼吁要采用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以取得进一步的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2.
临床数据是开展临床研究不可或缺的资源,中医临床常用术语是临床数据的载体,其完整性与规范性是获得高质量临床数据的重要前提。分析中医临床常用术语质量的基本要求及中医临床常用术语在完整性、规范性、概念关系等方面的常见问题,提出利用本体技术建立中医临床常用术语本体,并总结中医临床常用术语本体构建的关键技术环节,包括构建临床常用术语应用技术体系、建立中医临床术语标准规范、获取中医临床常用术语、建立中医临床常用术语本体关系、进行本体验证与可视化。从本体的角度对中医临床常用术语进行概念识别与描述,建立概念之间的关联关系,可消除中医概念及其关联关系的不明确性。  相似文献   

3.
何丽清  傅延龄 《中医杂志》2011,52(22):1954-1955,1968
对《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中常用药物的剂量进行了比较与分析。两书中常用药物大部分相同,共20种,其中大部分的平均剂量、常用剂量、剂量分布区间、常用剂量范围基本相同,只有少数药物有不同。说明《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同出一脉,用药剂量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
临床所见糖尿病泌汗异常的患者越来越多,其汗出表现各异。吴深涛教授用六经辨证治疗此病,认为其发生在太阳肌表,基础病机为太阳营卫不和,当治以调和营卫,《伤寒论》治此病的基础方为桂枝汤。病在少阳,不夹湿者,常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少阳湿热者,常用黄芩滑石汤或甘露消毒丹加减治疗。病在阳明,常用白虎加参汤加减治疗。病在太阴,常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合玉屏风散加减治疗。病在少阴,少阴寒化者,常用桂枝加附子汤加减治疗;少阴热化者,常用当归六黄汤或知柏地黄丸加减治疗。病在厥阴,常用青蒿鳖甲汤、地骨皮饮或连梅汤加减治疗。为适应复合病机,临床需多经合治,常能取得良效。  相似文献   

5.
生白术、炒白术、炒苍术是仝小林教授临床常用的治疗代谢性疾病三味小方。仝小林教授认为脾胃乃气机运行之中枢,代谢性疾病要从脾胃入手,调畅中焦气机。生白术利脾湿,常用剂量为9~90 g,炒白术补脾气,常用剂量为9~30 g,炒苍术燥脾湿,常用剂量为9~30 g。  相似文献   

6.
介绍巴元明教授运用药对治疗肾病的经验。巴教授治疗水肿、虚劳常选用黄芪配党参,治疗蛋白尿常用金樱子配芡实,治疗泌尿系感染、高尿酸血症常用白头翁配秦皮,治疗血尿常用白茅根配茜草,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降香、水蛭、川芎是仝小林教授临床常用的微循环三味小方。仝小林教授认为,久病入络,慢性病后遗症期多见络瘀之证,西医鲜有治疗药物。降香为气络之药,辛香走窜,常用剂量为9~15 g;水蛭为血络之药,破血逐瘀,常用剂量为3~9 g,常用剂型为粉剂;川芎为血中气药,活血行气,常用剂量为9~15 g,用于冠心病心绞痛、肺间质纤维化、脑中风后遗症等络瘀之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治疗耳鸣的有效中药的经验。方法:在建立门诊耳鸣专病病历的基础上,收集经耳鸣门诊诊治的1800例耳鸣患者合计6910张门诊有效处方,使用频数法总结临床常用药物及其性味归经。运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其辨证用药特点,结合专业对数据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耳鸣临床常用药物以益气温阳、活血补血、健脾祛湿类为主,药物多入脾、胃经,药性多温、寒、平,药味主以甘、苦、辛;治疗气虚常用黄芪、党参、太子参;阳虚常用巴戟天、制附子、桂枝、肉桂;阴虚常用鳖甲、知母、麦冬、百合;湿热常用化橘红、滑石、炒黄芩、苍术、生栀子;血瘀常用当归、桃仁、川芎;气滞常用佛手、小茴香、川楝子、梅花。结论:治疗耳鸣的有效中药是有规律可循的,为下一步研究治疗治疗耳鸣的中成药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理论上探讨了中国推拿学中常用推拿手法名英译的原则和方法;同时拟译出了常用推拿手法名。作者意在促进常用推拿手法名的英译标准化,进而推动整个中医名词英译标准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苍术、砂仁、薏苡仁是仝小林教授临床常用的燥脾湿三味小方。仝小林教授认为,现今多种疾病以中满湿盛为基本病机。苍术可健脾燥湿,常用剂量为12~30 g;砂仁可芳香醒脾,常用剂量为3~6 g;薏苡仁健脾祛湿,常用剂量为30~60 g。燥脾湿三味小方用于代谢综合征、脂肪肝、消化性溃疡等有脾湿之证。  相似文献   

11.
文章应用文献计量分析手段,对曹颖甫临床著作《经方实验录》和《曹颖甫先生医案》中的方药系统化,数字化整理,总结出现频次大于10次的30味常用药物,对其不同剂量频次分类整理,得出曹颖甫常用药物的使用剂量,借助医学统计知识计算常用药物的常用剂量范围。将曹颖甫常用药的剂量与张仲景用量比较,分析总结曹颖甫常用药物的剂量规律。本研究为经方方药剂量研究提供更多的思路,为《药典》及《中药学》教材中剂量的标准设定提供更具体和详实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李佩文教授认为肿瘤相关性出血既有正虚也有邪实,虚在气,实在热,因此在临床治疗肿瘤相关性出血时确立了益气、凉血、止血的基本治疗法则。临证时善用药对,常用药对有乌贼骨与白及、乌贼骨与浙贝母、生地与侧柏叶、乌贼骨与茜草、当归与益母草、红藤与槐花等。乌贼骨与白及药对治疗各类肿瘤出血最为常用,胃癌出血最常用乌贼骨与浙贝母药对,肺癌咯血最常用生地与侧柏叶药对,下部出血最常用乌贼骨与茜草药对,妇科肿瘤出血最常用当归与益母草药对,大肠癌出血最常用红藤与槐花药对。李教授诸药对运用合理,处方配伍缜密周全,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基于文本挖掘技术的高血压病中成药与西药用药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使用文本挖掘技术探索高血压病中成药、西药的用药规律。方法: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中检索高血压相关文献,利用专有的文本工具进行信息提取,通过反复清洗,去除噪音,分析治疗高血压病的常用中药、中成药、西药及中成药、西药配伍使用情况。结果:治疗高血压病最常用的中药是天麻、钩藤,最常用的中成药是丹参注射液和珍菊降压片,最常用的西药是卡托普利和硝苯地平,最常用的中成药、西药配伍是卡托普利和珍菊降压片、硝苯地平和珍菊降压片。结论:使用文本挖掘技术能够得到符合临床实际的治疗高血压病的常用中药、中成药、西药、中成药与西药配伍,为探索中成药、西药治疗高血压病用药规律提供文献学支持。  相似文献   

14.
按照科技期刊编辑相关规范,学术论文中出现的中药应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药典》)规定的规范名称。部分常用中药的常用名称与《药典》规范名称存在一定的差异,以下列举部分常用中药名称对照,供广大读者、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5.
检索1989—2007年维普数据库,查阅中药治疗中晚期肺癌的临床报道1109篇,筛选出文献67篇,方剂98首,进行用药频率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中晚期肺癌的治疗中所用中药以益气健脾、养阴润肺、清热解毒、止咳化痰、补肾益精类较为常用。气阴两虚证常用中药依次为:麦冬、黄芪、沙参、五味子、太子参、白术、党参、茯苓、生地。肺阴虚证常用中药依次为:麦冬、沙参、生地、百合。气滞血瘀证的常用中药依次为:枳壳、当归、桃仁、延胡索、赤芍、川芎、丹参。痰湿阻肺证常用中药依次为:半夏、陈皮、茯苓、薏苡仁、杏仁、白芥子、苏子。脾虚痰湿证常用中药依次为:半夏、茯苓、白术、陈皮、党参、薏苡仁、天南星。肺脾气虚证常用中药依次为:白术、半夏、薏苡仁、陈皮、党参、黄芪、茯苓、山药、砂仁。  相似文献   

16.
整理古医籍及现代医家临床经验,总结生姜、干姜、炮姜用量具有以下特点。1)生姜临床用量范围为3~120 g,可结合疾病、证型、症状选择最佳剂量及配伍。如生姜调和营卫、发汗祛邪常用3~41.4 g,可配伍桂枝、白芍、大枣等;温中散寒、降逆止呕常用10~69 g,可配伍法半夏、木香、吴茱萸等;温通血脉、化饮消痞常用15~120 g,可配伍附子、桂枝、肉桂等。2)干姜临床用量范围为1~500 g。干姜与黄连相伍辛开苦降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时常用1~15 g;温肺化饮常用5~50 g,可配伍细辛、五味子、桂枝等;温心除痹、温肾回阳常用10~120 g,可配伍附子、肉桂、仙茅等。3)炮姜临床用量范围为0.18~60 g。炮姜温中散寒常用6~30 g,配伍干姜、制附子、小茴香等;温经止血常用6~60 g,可配伍当归、桂枝、吴茱萸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临床常用中药的剂量进行调查,为研究和规范中药饮片剂量并确定其合理的剂量范围奠定基础。方法通过调查处方,采用统计学软件对常用中药的用药频次、剂量区间进行分析,并采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的方法将常用中药的剂量和药典剂量进行对比。结果确定了常用中药的用药频次和剂量区间:主要集中于[9,12)、[12,15)、[15,18)和[30,+∞)四个区间;超过75%的常用中药的剂量超出了2010年版《中国药典》剂量的高限。结论应对常用中药的剂量进行深入研究,以确定常用中药合理的剂量范围从而保证《中国药典》的权威性及对临床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仝小林教授认为糖尿病肾病的核心病机为虚、瘀、浊,益气活血降浊是其主要治则。临床上,常用黄芪、水蛭粉、大黄合成的三味小方进行治疗。方中黄芪益气扶正,固涩精微,水蛭破血通络,大黄祛瘀泄浊,三药合用,益气活血降浊,可改善糖尿病肾病气虚血瘀之病机。其中黄芪常用剂量为30~90 g,水蛭粉常用剂量3~6 g,大黄常用剂量为3~15 g。  相似文献   

19.
产科外阴消毒是产科检查和分娩前最常用的外阴皮肤消毒操作,消毒液从常用的低效消毒剂(1‰新洁尔灭等)到目前常用的高效消毒剂(点尔康pvp碘伏等),但操作流程始终不变,我们对操作中存在的弊端进行了研究,供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中药复方敷擦外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用药规律。方法:通过中国知网数据库、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收集1979—2011年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敷擦复方共111首,采用Ac-cess2003建立药物数据库,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提炼用药规律。结果:祛风湿药、活血化瘀药、解表药、清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使用频率较高,补虚药只占5.09%。祛风湿类最常用的药为生川乌、生草乌;活血化瘀药最常用乳香、红花;解表药最常用细辛;清热药最常用黄柏;化痰止咳平喘药最常用生天南星、白芥子;最常用的敷擦剂为酒、醋。结论:中药复方敷擦外治类风湿性关节炎重在运用祛风湿、活血化瘀、解表、清热、化痰药物,以畅通气血,达到消肿止痛的目的。常用毒性药物为生品川乌、细辛、草乌,复方应配伍解表药、开窍药以促进药物在体表的吸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