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自2000年1月至今,我院对40例择期胸腔手术患者采用了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均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择期胸腔手术患者40例,男27例,女13例,年龄40~68岁,ASAⅠ~Ⅱ级,采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A组);另选40例手中种类、年龄、性别均与A组类同患者,采用单纯静脉麻醉进行对照(B组)。  相似文献   

2.
<正> 自2000年1月至今,我院对40例择期胸腔手术患者采用了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均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择期胸腔手术患者40例,男27例,女13例,年龄40~68岁,ASAⅠ~Ⅱ级,采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A组);另选40例手中种类、年龄、性别均与A组类同患者,采用单纯静脉麻醉进行对照(B组)。 1.2 麻醉方法:术前30min肌注鲁米那0.1g和阿托品0.5mg。A组先行于T_(6-8)作硬膜外穿刺置管,注入1%利多卡因为试验量,观察无腰麻症状后注入1.6%利多卡因10ml,出现麻醉平面后,再行全麻诱导插管,以1%普鲁卡因、芬太尼、琥珀胆碱复合液维持麻醉,每隔30~45min经硬膜外导管注入1.6%利多卡因5ml。术毕向硬膜外腔注入吗啡3mg+氟哌啶3mg+生理盐水10ml行术后镇痛。B组单用静脉麻醉,方法同  相似文献   

3.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老年胸科手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展文彪 《临床麻醉学杂志》2008,24(12):1074-1075
胸科手术采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近年已被临床广泛采用,此法有减少全麻药用量,术后患者苏醒快,留置硬膜外导管便于术后镇痛等优点。本文就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与传统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方法作一比较。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择期胸科手术患者80例。ASAⅡ或Ⅲ级,年龄60~76岁,术前检查有  相似文献   

4.
全麻下行腹腔镜手术对红细胞胰岛素受体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们曾发现全麻下腹部手术后红细胞膜胰岛素受体亲和力下降 [1 ] 。为了解这一变化是否与手术应激程度有关 ,我们特选择全麻下经腹腔镜行胆囊切除术病人进行观察研究。资料与方法 择期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ASA ~ 级病人 35例 ,男 17例 ,女 18例 ,年龄 32~ 70岁 ,体重 42~80 kg(均在标准体重的± 10 %之内 )。临床上排除内分泌疾患 ,近期未用影响糖代谢和胰岛素分泌的药物 ,空腹血糖正常。采用静脉普鲁卡因复合麻醉 [1 ] 。每例病人于麻醉前、手术开始后 6 0分和术后第 1天晨未行输液治疗前分别抽取外周静脉血 ,作红细胞胰岛素受体分…  相似文献   

5.
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用于胸腔手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 1997年以来 ,我们对 5 0例胸腔手术患者应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 ,取得良好效果 ,现总结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择期胸腔手术患者 5 0例 ,男 18例 ,女 32例 ,年龄 45~ 72岁 ,手术时间 2小时 10分钟~ 4小时 35分钟 ,选用连硬外加静脉复合全麻 (复合组 )。另选 5 0例  相似文献   

6.
骶管阻滞复合全麻在婴幼儿腹部手术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总结我院近两年来采用骶管阻滞复合全麻对 10 0例 2岁以下婴幼儿腹部手术的经验和体会。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全组 10 0例 ,男 81例 ,女 19例。年龄最小出生仅 7h ,最大 2 4个月。其中不足 10d 2 5例 ,11~ 30d2 0例 ,足月~ 6月 2 7例 ,6月以上 2 8例。体重 1 3~12 5kg。手术类别 :肠套叠、梗阻或穿孔 2 7例 ,先天性巨结肠 38例 ,食管、胃手术 2 1例 ,肝、胆、肾手术 14例。身体状况普遍较差 ,ASA多为Ⅱ~Ⅲ级 ;手术时间最长 6h ,最短1h。麻醉方法 所有患者均先行全麻插管再作骶管阻滞。麻醉前常规肌注阿托品 0 1mg ,1~ 2岁患儿…  相似文献   

7.
小儿实施全麻结肠镜手术时,临床上常难以控制麻醉深度和时间,同时易出现并发症.本院采用七氟醚、异丙酚静吸复合麻醉用于小儿结肠镜手术,取得一些体会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60例小儿经结肠镜结肠息肉摘除术,男42例,女18例,年龄3~12岁,体重11~46 kg,ASA分级Ⅰ~Ⅱ级,无近期呼吸道感染史.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术前血浆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T2 R)浓度与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慢性疼痛(CPSP)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择期全麻下行首次单侧TKA的患者120例,男46例,女74例,年龄45~70岁,BMI 18~30 kg/m2,ASAⅠ-Ⅲ级.所有患者麻醉方法和手术方式一致.术后3个月随访患者膝关节VAS疼痛...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术后镇痛的进展之一是给药方案由医护人员转由病人自行给予,即病人自控镇痛术的使用。本研究旨在观察比较术后静脉注射芬太尼病人自控镇痛与硬膜外吗啡镇痛两种方法的临床镇痛效果和安全性。 资料与方法 一、病人选择及麻醉方法:选择ASA Ⅰ-Ⅱ司级,年龄26~70岁,平均(48.6±11.9)岁,平均体重(59.5±10.5)kg(39~85 kg),60例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下行上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硬膜外吗啡镇痛(EPI)组及静脉芬太尼病人自控镇痛(PCIA)组,每组30例。术前访视时向患者展示PCIA  相似文献   

10.
骶管麻醉在新生儿外科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新生儿椎管的解剖生理特性 ,骶管麻醉具有操作方法简单、麻醉效果确切、安全的特点 ,在新生儿麻醉中有它的独特性 ,经我院多年应用观察取得了良好的麻醉效果 ,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 12 0例新生儿急诊和择期手术病例 ,分为骶管麻醉组 (Ⅰ组 )和复合麻醉组 (Ⅱ组 )各 6 0例 ;Apgar评分 3~ 8分 ,ASAⅡ~Ⅳ级 ;年龄 :3h~ 82d ;体重 :2 8~ 7kg ;手术种类及例数 :上腹部 2 0例 (Ⅰ组 11例 ,Ⅱ组9例 ) ,中腹部 5 7例 (Ⅰ组 2 8例 ,Ⅱ组 2 9例 ) ,腹股沟、会阴、骶部手术 4 3例 (Ⅰ组 2 1例 ,Ⅱ组 2 2例 )。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胸科手术不同麻醉方法的效果。方法择期拟行胸科手术患者90例,性别不限,年龄18~65岁,ASA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n=45):静吸复合全麻组(Ⅰ组)和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组(Ⅱ组)。Ⅰ组麻醉诱导后,吸入七氟醚,持续输注丙泊酚维持麻醉;Ⅱ组先采取硬膜外麻醉,麻醉平面稳定后全麻诱导,吸入七氟醚维持麻醉。于术前30 min时、术中10 min时、术后10 min时记录患者的SBP、MAP、DBP、HR、SpO2。术毕记录患者气管导管拔管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及完全清醒时间,并记录气管导管拔管即刻(T1)、拔管后5 min(T2)、10 min(T3)及20 min(T4)的RSS镇静评分。结果与Ⅰ组比较,Ⅱ组术中及术后10 min时SBP、MAP、DBP和HR降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及完全清醒时间显著缩短,T1-4时RSS镇静评分明显升高(P0.05)。结论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用于胸科手术的效果优于静吸复合麻醉。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比观察了两种全麻插管方式用于颅脑创伤手术患者的优劣。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9年1月至12月间,的60例ASA(美国麻醉医师分级)Ⅲ~Ⅳ级、GCS评分12~7分,有自主呼吸、需全身麻醉、且术前综合评估[1]无插管困难的急诊颅脑创伤手术患者,男35例,女25  相似文献   

13.
不同剂量芬太尼用于小儿全麻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7,自引:4,他引:23  
观察比较不同剂量芬太尼静脉持续输注于小儿全麻术后镇痛的效果和不良反应。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选择ASAⅠ~Ⅱ级腹部手术病人 1 2 0例 ,年龄 5~ 1 5岁 ,随机分为三组 ,每组 4 0例 ,镇痛泵药量 :Ⅰ组 ,芬太尼为 8μg·kg 1 ·d 1 ;Ⅱ组 ,为 1 0 8μg·kg 1 ·d 1 ;Ⅲ组 ,为 1 2μg·kg 1 ·d 1 。全部病人全麻下手术 ,麻醉诱导阿托品0 0 1mg/kg、芬太尼 2~ 3μg/kg、丙泊酚 2~ 3mg/kg、维库溴铵 0 1~ 0 1 5mg/kg。术中ISO吸入 ,间断芬太尼、丙泊酚推注。手术开始即接注韩国艾可孚镇痛泵 ,以 2ml/h恒速输注 ,观察术毕、术后 4、8…  相似文献   

14.
术后静脉镇痛或硬膜外镇痛已开展多年 ,并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本文是根据我院多年的工作经验和教训 ,观察国产静脉镇痛泵在术后静脉或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效果 ,观察并发恶心、呕吐、尿潴留、肠鸣音恢复 ,肛门排气情况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选择 160例择期或急诊手术 ,以硬膜外或静吸复合全麻病人 ,ASAⅠ~Ⅱ级 ,其中男性 60例 ,女性 10 0例 ,年龄 16~ 70岁。施行手术种类 :胆囊切除、胃癌根治术、子宫肌瘤腹式切除、剖宫产术、腹腔肿瘤切除术、前列腺增生摘除术、下肢骨折内固定术、髋关节置换手术 ,下腹部和下肢手术以硬膜外麻醉…  相似文献   

15.
下肢手术常采用蛛网膜下腔麻醉,罗哌卡因是常用的局部麻醉药;吗啡是经典的阿片类镇痛药,常用于术后镇痛.本研究观察采用罗哌卡因复合吗啡蛛网膜下腔麻醉用于下肢骨科手术及术后镇痛的效果.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择手术时间在2h以内的单侧下肢骨科手术患者40例,ASAⅠ或Ⅱ级,男22例,女18例,年龄35~65岁,身高158~180 cm,体重48~80kg,无椎管内麻醉禁忌证,无心、肺、肝、肾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均分为A、B两组.  相似文献   

16.
不同麻醉方法对上腹部手术病人免疫球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上腹部手术中三种不同麻醉方法对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浓度的影响。方法  30例择期上腹部手术随机分为静脉复合全麻组 (Ⅰ组 ) ,静脉、吸入复合全麻组 (Ⅱ组 )和静脉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 (Ⅲ组 )。测定麻醉前 (T0 )、手术开始后 6 0分钟 (T1)、术后 2 4小时(T2 )、术后 4 8小时 (T3 )和术后 72小时 (T4)血清中IgG、IgA和IgM的浓度 ,同时连续监测SBP、DBP、MAP和HR的变化。结果 与麻醉前相比 ,Ⅰ、Ⅱ组IgG、IgA和IgM浓度显著升高 (P <0 0 1) ,而Ⅲ组IgG、IgA、IgM浓度显著降低 (P <0 0 1)。术后 2 4小时变化幅度最大 ,术后 2~ 3天接近麻醉前水平。Ⅲ组的IgG、IgA和IgM浓度变化幅度明显小于Ⅰ组 (P <0 0 1)。三组的IgG、IgA、IgM浓度与SBP、DBP、HR均无相关性。结论 静脉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上腹部手术 ,对血清IgG、IgA、IgM浓度的影响最小 ,机体恢复较快  相似文献   

17.
七氟醚静吸复合全麻加眶下神经阻滞用于小儿唇裂修复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唇裂修复术是小儿常见手术,由于患儿年龄小,手术操作精细,对麻醉提出了较高要求。近来我们采用以七氟醚为主的静吸复合全麻,麻醉过程平稳而安全,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唇裂患儿56例,男32例,女24例,年龄4~18个月,ASAⅠ或Ⅱ级,体重5~10kg,其中单侧Ⅱ度20例  相似文献   

18.
1、对象和方法预定全麻手术ASAⅠ~Ⅱ级15岁~75岁60名患者为对象,分为4组,每组15名,口服奥咪普拉唑(Omeperazole)20mg(片).0组(非应用组),Ⅰ组(前日组)术前夜内服1片,Ⅱ组(当日组)麻醉前两小时内服1片,Ⅲ组(两日组)术前夜内服1片,麻醉前两小时内服1片.  相似文献   

19.
<正> 已咪酯是麻醉诱导和复合静脉全麻常用药物之一。具有快效、短效、心血管系统平稳等优点,但麻醉诱导时,常出现肌阵挛、肌震颤等不良反应。我们采用潘库溴铵先注原则用于快速气管插管,有效控制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50例ASAⅠ~Ⅱ级需全麻插管的择期手  相似文献   

20.
手术和麻醉对病人血液中血红素的影响尚未见报道。本文通过观察围术期胆红素的变化 ,探讨血红素与手术、麻醉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全麻手术病人 38例 ,男 31例 ,女 7例 ,年龄 2 0~ 6 5岁 ,既往无心血管系统疾病、无肝胆系统疾病 ,肝肾功能正常 ,血浆蛋白正常 ,ASAⅠ~Ⅱ级。手术种类 :食管癌根治术 14例、肺叶切除 10例、乳腺癌根治术 14例 ,平均手术时间 12 0min ,术中无大出血意外情况 ,手术期间生命体征基本平稳。麻醉方法 术前用药为肌注苯巴比妥钠 0 1g、阿托品0 5mg。麻醉诱导咪唑安定 0 0 4~ 0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