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已行术前检查的近视患者未实施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的具体原因。方法对78例患者经术前系统检查以及术前谈话后未实施手术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78例中角膜屈光力较高16例(20.51%);圆锥角膜2例(2.56%);最佳矫正视力〈0.5的13例22眼(16.67%);对手术有顾虑12例(15.38%);眼底病变10例(12.82%);角膜厚度不足8例(10.26%);眼压高7例(8.97%);对疼痛恐惧6例(7.69%);度数不稳定4例(5.13%)。结论LASEK是一种选择性手术,必须进行严格的术前检查和医患沟通,严格掌握手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相似文献   

2.
眼底照相在准分子手术前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前眼底彩色照相检查眼底的必要性。方法:对欲行LASIK手术的698例(1386眼)近视患者,术前常规扩瞳后行眼底彩色照相检查眼底。结果:各种病变眼数166眼,占12%,其中23眼(1.6%)发现有视网膜裂孔,138眼(10%)有视网膜变性,孔源性视网膜浅层脱离3眼(0.2%),眼底出血2眼。结论:眼底彩色照相为LASIK术前眼底疾病的筛选提供了一条简便、高效的途径,但不能替代三面镜眼底检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已行术前检查的近视患者未实施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的具体原因.方法 对78例患者经术前系统检查以及术前谈话后未实施手术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 78例中角膜屈光力较高16例(20.51%);圆锥角膜2例(2.56%);最佳矫正视力<0.5的13例22眼(16.67%);对手术有顾虑12例(15.38%);眼底病变10例(12.82%);角膜厚度不足8例(10.26%);眼压高7例(8.97%);对疼痛恐惧6例(7.69%);度数不稳定4例(5.13%).结论 LASEK是一种选择性手术,必须进行严格的术前检查和医患沟通,严格掌握手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已行术前检查的近视患者未实施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的具体原因.方法 对78例患者经术前系统检查以及术前谈话后未实施手术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 78例中角膜屈光力较高16例(20.51%);圆锥角膜2例(2.56%);最佳矫正视力<0.5的13例22眼(16.67%);对手术有顾虑12例(15.38%);眼底病变10例(12.82%);角膜厚度不足8例(10.26%);眼压高7例(8.97%);对疼痛恐惧6例(7.69%);度数不稳定4例(5.13%).结论 LASEK是一种选择性手术,必须进行严格的术前检查和医患沟通,严格掌握手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未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手术的原因。方法:对拟行LASIK手术1698例(3381眼)行详细的术前检查,对未行手术的174例(344眼)进行原因分析。结果:174例(344眼)未行LASIK手术原因有:角膜厚度偏薄(〈450μm),超高度近视,手术期望值过高,高眼压,视网膜裂孔及严重变性,圆锥角膜(包括隐匿性圆锥角膜)等。结论:LASIK前必须进行严格的术前检查,以保证手术的安全。  相似文献   

6.
马玉娜  赵宝春  林萍 《齐鲁护理杂志》2005,11(11):1571-1572
目的:观察施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矫治近视220例疗效。方法:将患者按屈光度数不同分为低、中度近视组(A组)和高度近视组(B组),均给予LASIK术,术后随诊达5年。结果:术后5年,裸眼视力≥0.8者A组为95%,B组为85.7%;裸眼视力≥1.0者A组为91.7%,B组为77.6%。全部患者裸眼视力(UCVA)比术前最佳矫正视力(BCVA)下降1行者39只眼;下降2行者15只眼。结论:角膜屈光手术(LASIK)治疗近视预测性好,视力恢复快,安全可靠,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上皮辩下角膜磨镶术(LASEK)治疗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后屈光过矫的疗效.方法:对LASIK术后屈光过矫的9例(12眼)患者施行LASEK手术.结果:12眼均一次完成手术.术中消融深度25~44 μm,平均(34.42±6.04.)μm.术后第1天检查,上皮瓣基本透明者9眼,3眼有轻度的水肿.LASEK术后患者视力明显提高,术后半个月有9眼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视力和屈光度3~6个月已基本稳定.术后随访期间,眼压偏高者(已作矫正)2眼,无继发性圆锥角膜,角膜地形图未显示中央岛及明显偏中心等改变.结论:LASEK治疗LASIK术后屈光过矫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分析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下原位磨镶术(LASEK)与角膜上皮切割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Epi—LAsIK)治疗高度近视(〉-6.00D)的疗效,评估2种术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LASEK手术组54眼(30例),采用20%乙醇浸润20~30S分离角膜上皮;Epi~LASIK组42眼(23例),采用法国Moria公司的进化三型Epi—LASIK手术刀制作角膜上皮瓣。临床随访6个月以上,对2组术中角膜上皮瓣完成情况、术后症状、角膜上皮愈合、视力、屈光、以及角膜混浊(Haze)情况进行比较。结果(1)LASEK组上皮制作困难、不完整,Epi—LASIK组上皮瓣均完好无损、且边缘整齐。(2)术后所有患者有不适感,Epi—LASIK组好于LASEK组。(3)Epi—LASIK组角膜上皮大多数在4d内愈合,而LASEK组4d内角膜愈合者不到一半,EpiLASIK组恢复较快。(4)术后屈光度均有回退,但术后6个月时,LASEK组回退较Epi—LASIK组明显。LASEK组随着屈光度的回退,视力也有下降;Epi—LASIK组患者视力稳定。(5)术后6个月LASEK组角膜Haze0.5级以上者12眼(22.2%),1级者3眼,无2级发生;Epi—LASIK组角膜Haze0.5级者2眼(4.8%),无1级、2级发生。EpiLASIK组明显好于LASEK组。(6)无术后感染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1)Epi—LASIK组的角膜上皮瓣较LASEK完整可靠,且没有受到酒精影响,活力更高、术后不适症状更轻。(2)Epi—LASIK组术后Haze反应较LASEK组轻,可能与其角膜上皮瓣制作完整和更具活性有关。(3)Epi—LASIK组较LASEK组更具安全性和有效性。但LASEK组费用较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上皮下磨镶术(LASEK)治疗近视的疗效。方法对33例(63眼)角膜厚度不适合LASIK手术的近视患者行LASEK手术,术前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术前球镜度数。随访月。结果术后58眼视力达到或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术后50眼有轻度不适。术后21眼出现haze:0.5级13眼,1级7眼,2级1眼。术后8眼(12.69%)出现高眼压。结论 LASEK兼具LASIK和PRK的优点,无严重并发症,手术预测性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拟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经眼科术前检查未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的原因及护理要点。方法:对拟行LASIK手术的621例1223眼经眼科检查后未行手术的143例280眼进行原因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143例280眼中角膜厚度不足者50例100眼(35.71%);对手术有顾虑者34例68眼(24.29%);考虑看近13例26眼(9.29%);眼底病变10例15眼(5.36%);角膜屈光力过大6例12眼(4.28%);高眼压5例10眼(3.57%);屈光不稳定5例10眼(3.57%);角膜病变2例3眼(1.07%);其他原因18例36眼(12.86%)。结论:LASIK手术具有明显的选择性,必须进行详细的眼科检查;对未做LASIK手术的患者需进行有效的沟通和护理,提高其进行下一步检查和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1.
杨磊  郭海科  曾锦 《中国临床康复》2012,(33):6199-6205
背景:Orbscan Ⅱ眼前节分析系统和Pentacam眼前节分析系统均能对角膜前后表面屈光力进行测量,但两者结果的一致性、精确性尚无定论。目的:利用2种不同眼前节分析系统对屈光手术前后的角膜前后表面屈光力进行测量,分析2种仪器的可靠性,及角膜屈光手术对角膜后表面形态的影响。方法:纳入2010-02/04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屈光手术中心连续就诊的近视患者69例患者(136眼),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33例65眼和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36例71眼,比较Orbscan Ⅱ眼前节分析系统和Pentacam眼前节分析系统检测不同手术方法的角膜前后表面3mm平均轴向屈光力和的测量值。结果与结论:屈光手术前后,2种仪器前后表面屈光力测量值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后表面屈光力的Orbscan Ⅱ眼前节分析系统测量值在术后均变小,而Pentacam眼前节分析系统测量值无显著改变。Orbscan Ⅱ眼前节分析系统测量的后表面屈光力变化值与残余基质层厚度存在线性相关。提示2种仪器的测量结果不能相互替代使用。后表面屈光力,在屈光手术前Pentacam眼前节分析系统测量值较小,但在屈光手术后则相反,Pentacam眼前节分析系统并未发现Orbscan Ⅱ眼前节分析系统测量出的术后后表面前突。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分析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和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术后安全性、有效性.[方法]选择高度近视72例127眼,分为LASEK治疗组38例(68眼)和LASIK治疗组34例(59眼),检查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裸眼视力(UCVA)、屈光度、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 程度和并发症.[结果]术后1周时, LASEK 组UCVA 明显低于LASIK组(P〈 0.05),但术后1个月、3 个月、6个月时两组UCVA 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术后1周及1个月、3个月时,两组屈光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6个月时,两组中有部分患者出现屈光回退现象,LASEK 组回退幅度较LASIK组明显,两组屈光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全部患者手术进行顺利,术中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LASIK 组未出现Haze, 而LASEK组术后可见少量haze, 无2级以上Haze出现.[结论]LASIK和LASEK在矫正高度近视方面均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好,安全性,但前者较后者视力恢复快,而远期疗效和安全性不及后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分析高度近视患者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assisted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后屈光回退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高度近视患者LASIK术后屈光回退提供指导意见。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19年1月于我院眼科接受LASIK手术治疗的200例高度近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患者LASIK术后随访1年是否发生屈光回退,将患者分为屈光回退组与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导致高度近视患者LASIK术后屈光回退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在单因素分析中,屈光回退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术前眼轴长度、术前屈光度数、术后角膜中央厚度变化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屈光回退组与对照组在性别、病程、术后瞳孔变化、术后眼压变化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年龄、术前眼轴长度、术前屈光度数、术后角膜中央厚度变化为高度近视患者LASIK术后屈光回退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术前眼轴长度、术前屈光度数、术后角膜中央厚度变化是导致高度近视患者LASIK术后发生屈光回退的危险因素,临床应根据LASIK术后屈光回退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预防干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以90μm刀头制作角膜瓣联合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多区切削对高度近视角膜厚度相对不足者治疗的安全性。方法对100例(186眼)经术前预测角膜厚度不足的高度近视病人,施行以90μm刀头制作角膜瓣联合LASIK多区切削治疗。结果术后3个月时,98例(182眼)术后的矫正视力达到或超过术前预计的最佳矫正视力1~2行,4眼较术前最佳矫正视力下降1行。结论以90μm刀头制作角膜瓣联合LASIK多区切削可以有效治疗术前预测角膜厚度不足的高度近视病人,无明显并发症发生,有很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中采用不同术式和切削比对术后角膜地形图参数变化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08年8月至2009年2月间在北京协和医院眼科接受准分子激光屈光手术治疗的患者52例(103眼), 按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组(L组)27例53眼和新型表层屈光手术组(A组)25例50眼。两组中, 再按切削比分为亚组1(切削比≤ 0.15)和亚组2(切削比 > 0.15)。术前及术后第1周、1个月和3个月进行常规眼科检查, 包括角膜地形图检查, 测定指标包括角膜表面不规则指数(surface asymmetry index, SAI)、角膜表面规则指数(surface regu-larity index, SRI)、垂直子午线的角膜镜度数及其差值(Δsimulated keratoscopy reading, ΔSimK)和最大模拟角膜镜度数(simulated keratoscopy reading, SimK)等效值。分析不同术式组、不同切削比组之间术后角膜地形图参数变化的特点。  结果  在L 2和A2组术后各时期SAI与术前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均=0.000), 而L1和A1组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在L 2组, 术后1周SRI较术前明显增加(P=0.010), 而术后1个月及3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在A2组, 术后1周及1个月SRI均较术前明显增加(P=0.000, P=0.005), 而术后3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在L1和A1组术后各时期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在各组中, 术后各时期ΔSimK及SimK等效值较术前均明显下降(P均=0.000)。术后SAI和ΔSimK的变化受手术方式和切削比的共同影响(P均 < 0.05), 而SRI和SimK等效值的变化仅受切削比的影响(P均 < 0.05)。  结论  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角膜地形图参数均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的变化程度大于新型表层屈光手术, 且切削比越大, 变化程度越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角膜地形图检查在准分子激光原位磨镶术(LASIK)术前的重要意义。方法对欲行LASIK治疗的近视或伴散光的500例(920只眼)进行术前角膜地形图检查,术前根据Rabinowitz标准将患者进行分组并处理,观察各组手术病例术中情况、术后1年内发生圆锥角膜和屈光回退的例数、时间。结果术中未出现制作角膜瓣意外,术后未发现圆锥角膜,术后回退时间多发生在1年后,K值较高、高度近视、年龄偏大的患者较易发生回退。结论术前角膜地形图检查对LASIK术有重要的检查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裂隙扫描角膜地形图/角膜测厚系统在分析测量不同屈光度近视眼角膜厚度分布特征和应用价值.方法应用 OrbscanⅡ角膜地形图测量55例(109眼)近视眼患者中心角膜厚度.结果 高度近视眼与中低度近视眼在角膜中央区角膜厚度与近视屈光度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rbscanⅡ角膜地形图能方便、准确、无创地测量不同屈光度近视全角膜厚度,应用于屈光手术术前、术后检查,用以指导制订手术方案、排除圆锥角膜等手术禁忌证,在角膜基础研究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