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冠心病中医辨证与血脂脂蛋白关系的探析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首先对90例冠心病和55例正常人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其比例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冠心病组的TG、LDL-C、TC/HDL-C、LDL-C/HDL-C、TC-HDL-C/HDL-C均升高,而HDL-C则降低。接着对冠心病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结果表明,血TG、TC/HDL-C、LDL-C/HDL-C、TC-HDL-C/HDL-C在本虚证型之间及标实证型之间,分别按气虚、阳虚、阴虚、血瘀、痰浊、痰瘀型排列依次升高,而HDL-C则依次降低。其中以痰瘀型血脂异常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冠心病冠脉造影结构与中医证型及血脂、脂蛋白的关系。方法 对109例确诊为冠心病(CHD)的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并进行了中医辨证分型,检测其血脂、脂蛋白的水平。结果 CHD患者甘渍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动脉硬化指数高于正常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DL2-C)则相反;CAG异常组的HDL-C、HDL2-C低于CAG正常组;CHD中医基本证型为  相似文献   

3.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的动物实验研究概况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检测21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和36例单纯冠心病患者及30名健康人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RBC-SOD)活性、血清丙二醛(MDA),血浆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环素F1α(6-keto-PGF1α)等指标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并观察临床中医辨证分型的特点。结果表明:两组患者的体重指数(BMI)、MDA、TXB2、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均比健康人高(P<0.05~0.001);RBC-SOD、6-keto-PGF1α均比健康人低(P<0.01~0.001)。两患者组间RBC-SOD、TXB2、空腹血糖(FBG)有显著性差别(P<0.01)。MDA与TXB2、TG、FBG、BMI呈正相关,与6-keto-PGF1α呈负相关,SOD和TC、舒张压呈负相关;多因素逐步判别分析表明:舒张压对因变量影响最大,其次是血糖、6-keto-PGF1α、TXB2、SOD。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以气阴两虚血瘀为主要证型,单纯冠心病患者以气虚血瘀为主要证型。  相似文献   

4.
魏辉  马援第 《中草药》1997,28(A10):83-84
观察了慢性食饵性高脂血症家兔体内6-酮-PGF1α、血栓素B2(TXB2)及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的变化及回心草对其影响。结果发现:慢性食饵性高血脂家兔血浆6-酮-PGF1α水平明显下降,TXB2水平明显上升,血清TC、TG水平明显提高,HDL水平明显下降;回心草不仅可显著降低高血脂家兔的TC、TG水平,提高HDL水平,还可防止6-酮-PGF1α的降低、TX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与血脂水平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对高血压病患者血清脂蛋白及其亚组分胆固醇含量的分析,探讨高血压病中医辩证分型与血脂代谢的关系。选择126例患者参加本实验。测定患者血清总胆固醇含量(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其亚型HDL2-c、HDL3-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计算动脉硬化指数。结果示高血压病患者的TG、LDL-C/HDL-C、TC/HDL—C较对照组高(P<0.01),HDL─C、HDL2─C、HDL2─C/HDL3─C较对照组降低(P<0.01),肝阳上亢组的TG升高(P<0.05),阴虚阳亢组TG、TC/HDL─C、LDL─C/HDL─C升高(P<0.01),阴阳两虚组的TG升高(P<0.05),痰浊中阻组的TG、LDL─C、TC/HDL─C、LDL—C/HDL—C升高(P<0.01)。提示高血压病患者本身已存在着血脂代谢异常。其中阴虚阳亢型和痰浊中阻型的血脂变化,是冠心病的易患因素,而阴虚阳亢、痰浊中阻和阴阳两虚型高血压病患者,可能同时并发有动脉粥样硬化。因此,认为:在抗高血压治疗的同时,重视防治高甘油三酯血症和调整脂蛋白代谢紊乱,是预防其并发症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6.
采用降脂片(自制)治疗中老年高脂血症,并与脂必脱作对照,结果:治疗组在12周结束时,TC、TG、HDL-C、AI均有较好的疗效,各项总有效率均在90%以上,与对照组比较,TC、AI有显著性差异(P〈0.05),TG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而HDL-C无差异(P〉0.05)。  相似文献   

7.
平脂合剂对糖尿病脂代谢紊乱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平脂合剂治疗2型糖尿病伴脂代谢紊乱患者。结果显示该方有降低TC、TG、LDL-C、APOB、升高HDL-C、APOA1的作用,并降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 ̄0.01)。表明该方能调整糖尿病患者脂代谢紊乱,改善血液流变学异常,延缓和部分逆转动脉硬化病灶的进展,以降低心脑血管及微血管病变的发病率和致残、致死率。预防和治疗糖  相似文献   

8.
调脂胶囊能降低实验性高血脂鹌鹑血清TG(甘油三酯)和T-ch(总胆固醇)含量,使F-ch(游离胆固醇)和che(胆固醇脂)减少,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调脂胶囊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TG、T-ch、F-ch分别下降61.9%、16.0%、30.8%,差别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均P<0.01);HDL-C上升35.9%,LDL-C下降23.3%,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与多烯康组比较在降低TG和升高HDL-C作用方面明显,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T-ch、F-ch、che、LDL-C的影响与多烯康组比较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本品对实验性高血脂鹌鹑有显著的降脂、调脂、升高HDL-C和降低LDL-C/HDL-C比值作用。在降TG、升HDL-C方面优于多烯康组。  相似文献   

9.
松龄血脉康治疗Ⅱ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63例Ⅱ型糖尿病(NIDDM)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口服达美康或美吡达控制血糖。治疗组则国用松龄血脉康,1次3粒,口服,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8%,对照组总有效率44.4%,两组疗效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治疗前后血脂比较,治疗性TC、TG、LDL-C下降,HDL-C上升。对照组TC、TG、LDL-C、HDL_C变化无生差异,结论:松龄血脲录具有调节脂肪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隔药饼灸对高血脂充血中脂蛋白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了41例高脂血症患者,膈药饼灸治疗前后血清TCH,TG,HDL-C,LDL-C,aPOA,aPOB含量的变化,并与健康正常人对照,以探索隔药饼灸对高脂血症患者体内脂质及脂蛋白含量的影响及其治疗机理。结果 隔药饼灸可明显降低血清TCH,TG,LDL-C,aPOB。结论此方法为临床治疗高脂血症提供了一条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选择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肾病气虚血瘀型31例、气阴两虚型30例,分别测定血浆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Iα(6-keto-PGFIα)。结果显示气虚血瘀型患者TXB2明显升高,6-keto-PGFIα明显降低,与气阴两虚组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0.05)。提示血浆TXB2及PGFIα的改变与NIDDM肾病气虚血瘀证关系密切,并可作为NIDDM肾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降脂口服液治疗原发性高脂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观察了降脂口服液治疗333例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并与口服维生素E进行比较。结果:用药12周时治疗组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动脉硬化指数(TC-HDL-ch/HDL-ch)下降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上升值,与服药前相比,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而且疗效至少维持4周。各项显效与总有效率分别在59%与92%以上,除HDL-ch外,其余项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就96例高血压患者,血脂、脂蛋白及免疫球蛋白水平与23例正常人比较发现,高血压患者体重指数,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DL-C)、血糖、免疫球蛋白G(IgG)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HDL-C、HDL2-C较对照组显著降低,相关分析发现,高血压患者(HBP)IgG与体重指数(BMI)、TC、TG呈正要民HDL-C呈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生脉注射液(ISM)与西地兰(DSNS)对阿霉素(ADR)引起心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ADR处理Wistar大鼠造成心脏损伤模型,同时ipISM、DSNS,到期测血中SGOT、LDH及同功酶、HBDH、SOD、MDA并进行心肌病理检查。结果:ISM、DSNS组与ADR组相比,血中SOD升高,MDA降低。ISM组SGOT、LDH、HBDH及LDH1/LDH2比值降低,心肌病理计分下降。DSNS组除LDH1/LDH2比值降低外,血中SGOT、LDH、HBDH无显著性差异,心肌病理检查提示轻度保护作用,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生脉注射液对阿霉素引起心脏损伤的保护作用优于西地兰  相似文献   

15.
穴位注射对高脂血症动物模型的降脂作用研究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我们采用丹参注射液注射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的“半隆”和“足三里”,观察其对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 蛋白胆固醇(LDL-C)的影响。结果发现:模型组寞后血清TC、TG、LDL-C明显升高,HDL-C含量明显下降,证明造百成功的。穴位注射可使血清TC、TG、LDL-C明显下降,HDL-C明显升高,毫毛地刺组也有类似效应,但作用较弱。而西药对照组  相似文献   

16.
调脂降糖胶囊对家兔实验性高血脂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观察调脂降糖胶囊对家兔食铒性高血脂及动脉粥样硬化(AS)的影响,结果表明:调脂降糖囊降低家兔血清TC,TG,LDL-C,VLDL-C水平及TC/HDL-C比值的同时可升高家兔血清HDL-C水平,对家兔主动脉TC,TG含量及脏脏TG含量也有明显降低作用,其效应与阳性对照药安妥明类似,此外,调脂降糖胶囊对主动脉斑块厚度及反映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的平均得分也有减少趋势。提示调脂降糖胶囊具有调节血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辨证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丽新  严灿 《山西中医》1995,11(2):17-18
将70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TC、TG下降,HDL-C升高,SOD活力升高以及ApoB下降,A/B比值升高,与对照组比较P均〈0.05。此外,观察组中TC、TG显效、有效例数与对照组中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用中药辨证施治是治疗高脂血症及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
复方杜仲叶提取液对大鼠血脂的调节作用实验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张瑛朝 《中成药》2000,22(4):291-292
目的:研究复方杜仲叶提取液对大鼠血清TC、TG、HDL-C的调节作用。方法:用高脂饲料致高血脂复制设备在脂模型,测定复方杜促叶提取液对大鼠血清TC、TG、HDL-C和高血脂水平的影响。结果:复方杜促叶提取液对血清TC、TG均有明显降低,对血清HDL-C有一定程度升高。结论复方杜仲叶提取液具有一煊的调节血脂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三七总皂甙对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姜开余  钱曾年 《中成药》1995,17(7):32-33
阻断蒙古沙土鼠双侧颈总动脉造成脑缺血30min,再灌注15min可降低脑组织中LDH、SOD含量,升高MDA、TXB2含量,降低6-Keto-PGF(1α)/TXB2比值。缺血前30min,ipPNS200mg、300mg/kg,能升高被损伤脑组织中LDH、SOD含量,降低MDATXB2含量,纠正6-keto-PGF(1α)/TXB2比值。提示PNS可能通过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和稳定神经细胞膜来保护脑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20.
七叶胆总皂甙片治疗肾病综合征高脂血症53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华琼  张英 《中医研究》1996,9(5):28-29
本文以七叶胆总皂甙片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高脂血症,并与月见草油丸治疗的对照组对比观察。结果表明:七叶胆总皂甙片治疗组31例,总有效率为8710%;对照组22例,总有效率为5909%;53例患者TC、TG和HDL-c治疗前后观察表明,治疗组的TC、TG明显下降(P<001),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