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鲑鱼降钙素联合护理干预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以该院门诊和住院部于2016年3月—2018年3月间治疗的94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口服钙尔奇D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相同剂量钙尔奇D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鲑鱼降钙素联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骨密度(BMD)、甲状腺旁激素(PTH)、血骨钙素(BGP)、治疗有效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后骨密度(BMD)、甲状腺旁激素(PTH)、血骨钙素(BGP)改善较为明显,对照组共有33例患者治疗有效,有效率为70.2%;观察组有43例患者治疗有效,有效率为91.5%。结论鲑鱼降钙素联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鲑鱼降钙素治疗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10月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北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随访的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120例。按自愿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鲑鱼降钙素(该研究使用诺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密钙息)50 IU隔日1次皮下注射和钙尔奇D(含无素钙600 mg、维生素D3125IU)1片/d口服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钙尔奇D 1片/d口服。连续治疗24周后测量骨密度(BMD)、血钙、碱性磷酸酶及疼痛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的对比,骨密度明显增加,疼痛明显轻,血钙明显升高,碱性磷酸酶监测值明显下降,总体效率优于对照组。结论鲑鱼降钙素联合钙尔奇D治疗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能明显抑制骨吸收,增加骨质含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降钙素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观察鲑鱼降钙素对老年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效果。 方法 将经双能X线骨密度仪 (DEXA)测定确诊为骨质疏松且有临床症状的老年患者 86例分成两组 ,鲑鱼降钙素组 4 6例 ,予以鲑鱼降钙素肌肉注射 ,每天 1次 10 0IU ,连用 3d后 ,改为 5 0IU隔天 1次 ,连用 1个月 ,间歇 1个月后再重复 ,共半年 ,同时加服钙尔奇D每天 1片 ;对照组 4 0例 ,单纯口服钙尔奇D每天 1片 ,疗程半年 ,两组治疗前后均测定 1~ 4腰椎 (L1-4)及股骨近端骨密度 (BMD) ,治疗后记录临床症状。 结果 鲑鱼降钙素组较对照组骨痛症状缓解 (91 3%和 4 7 5 % )效果明显 (P <0 0 1) ,鲑鱼降钙素组腰椎BMD (0 78± 0 12 ) g/cm2 较治疗前 (0 73± 0 10 ) g/cm2 有所升高 (P <0 0 5 ) ,股骨近端BMD变化不明显 ;对照组BMD无明显改变。 结论 鲑鱼降钙素与钙剂联合对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有缓解临床症状及增加腰椎BMD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护骨胶囊联合鲑鱼降钙素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的效果.方法 收集240例老年骨质疏松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采用鲑鱼降钙素+钙尔奇D治疗的120例患者临床资料纳入对照组;将采用护骨胶囊+鲑鱼降钙素+钙尔奇D治疗的120例患者临床资料纳入观察组,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的骨代谢标志物〔骨保...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社区糖尿病(DM)合并骨质疏松(OP)患者给予鲑鱼降钙素治疗的效果。方法社区卫生院就诊的123例DM合并OP患者按照治疗药物不同分为对照组67例,研究组56例。对照组常规应用钙尔奇(1片/次,1次/d),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鲑鱼降钙素(50 U/次,3次/d)。结果研究组治疗后血骨钙素(BGP)、骨密度(BMD)、甲状旁腺素(PTH)明显改善,且研究组疗效(92.86%)明显优于对照组(73.13%)(P0.01)。结论社区DM合并OP患者在口服钙尔奇基础上应用鲑鱼降钙素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T2DM)骨质疏松患者应用阿伦膦酸钠(ALN)联合钙尔奇D治疗后骨密度(BMD)和骨代谢指标的变化。方法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对34例老年女性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给予ALN联合钙尔奇D治疗6个月,对比治疗前后腰椎和髋部BMD及骨代谢标志物的变化。结果 ALN联合钙尔奇D治疗6个月后腰椎和髋部T值和BMD均增加,尤其L1、L3、L4及L总部位增加显著;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尿羟脯氨酸/肌酐比值和骨碱性磷酸酶水平较治疗前降低,血清降钙素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均〈0.05)。结论 ALN联合钙尔奇D治疗老年女性T2DM患者骨质疏松疗效明显,短时间内可显著改善骨代谢指标和提高腰椎BMD。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鲑鱼降钙素注射液加唑来膦酸和维生素D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来该院治疗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鲑鱼降钙素注射液和维生素D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鲑鱼降钙素注射液和维生素D联合唑来膦酸共同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67%)高于对照组(68.75%)(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骨钙素(BGP)〔(9.05±1.15)μg/L〕、腰椎骨密度(BMD)〔(0.88±0.06)g/cm2〕高于对照组〔BGP(7.48±1.21)μg/L、腰椎BMD(0.75±0.08)g/cm2〕(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抗酒石酸性磷酸酶(TRACP)〔(3.28±0.45)U/L〕低于对照组患者〔(4.14±0.52)U/L〕(P0.01)。结论鲑鱼降钙素注射液加唑来膦酸和维生素D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疗效显著,能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鲑鱼降钙素对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肌注鲑鱼降钙素对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的治疗效果。方法 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确诊的骨质疏松患者,自愿分组。降钙素(sCT)组共50例,予鲑鱼降钙素肌肉注射,每次50IU,隔日1次;同时每日口服1片钙尔奇-D。钙(Ca)组共65例,每日予相等剂量钙尔奇-D治疗。两组均治疗24周。治疗前后测定腰椎L2~4侧位、股骨近端骨密度(BMD)及血清骨钙蛋白(BGP)、碱性磷酸酶(ALP)等指标。结果 sCT组治疗后腰椎各椎体BMD增加3.47%~3.74%,股骨近端各部位BMD增加1.44%~1.72%;Ca组则分别下降1.29%~1.83%和1.98%~2.11%(P<0.02)。结论 鲑鱼降钙素可有效增加腰椎、股骨近端骨密度或减少骨质丢失,其中对腰椎的治疗效果较股骨近端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阿仑膦酸钠联合钙尔奇D治疗糖尿病伴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1月—2013年6月笔者收治的90例糖尿病伴骨质疏松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常规控制糖尿病的基础上采用钙尔奇D治疗骨质疏松,观察组在常规控制糖尿病的基础上采用阿仑膦酸钠联合钙尔奇D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血清钙、血清磷、腰椎及股骨颈骨密度(BMD)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血清钙、血清磷均无明显变化显著性变化(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疼痛评分、腰椎及股骨颈骨密度(BMD)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阿仑膦酸钠联合钙尔奇治疗糖尿病伴骨质疏松症可取得较好治疗效果,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鲑鱼降钙素注射液治疗老年骨质疏松(0P)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OP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人,实验组用鲑鱼降钙素联合钙剂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钙剂治疗.两组治疗前后均测定24腰椎、骨股颈及wards三角骨密度,记录患者临床症状.结果 治疗2个月后,实验组骨痛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实验组血清钙均值及尿羟脯氨酸(HOP)均值均有明显变化(P<0.05),实验组患者L2-L3、腰椎均值骨密度(BMD)较前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BMD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鲑鱼降钙素与钙剂联合应用治疗老年OP,能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改善症状,增加BMD,是一种疗效良好的安全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 2型糖尿病 (T2DM)患者血糖水平与钙尔奇D对T2DM患者骨和矿物质代谢的影响。方法 以饮食控制和口服降糖药物的T2DM患者为对象 ,根据血糖水平和治疗设立血糖正常组、钙尔奇D组和高血糖组。连续治疗 3个月 ,测定所有受试者治疗前后血清总钙、磷、碱性磷酸酶 (AKP)、骨钙素 (BGP)、Ⅰ型胶原羟基肽 (ICTP)和L2L4骨密度 (BMD)。结果 钙尔奇D治疗组血清BGP较治疗前明显上升 (P <0 0 5) ;两组患者的BMD在治疗后似呈上升趋势。结论 良好控制血糖是延缓或防止T2DM患者骨矿物质异常代谢或骨质疏松的关键 ,联合使用钙剂和VitD3可更加有效地纠正上述异常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阿仑膦酸钠联合钙尔奇D治疗糖尿病伴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1月—2013年6月笔者收治的90例糖尿病伴骨质疏松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常规控制糖尿病的基础上采用钙尔奇D治疗骨质疏松,观察组在常规控制糖尿病的基础上采用阿仑膦酸钠联合钙尔奇D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血清钙、血清磷、腰椎及股骨颈骨密度(BMD)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血清钙、血清磷均无明显变化显著性变化(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疼痛评分、腰椎及股骨颈骨密度(BMD)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阿仑膦酸钠联合钙尔奇治疗糖尿病伴骨质疏松症可取得较好治疗效果,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阿仑膦酸钠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血清白介素(IL)-8、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影响。方法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96例,根据不同用药随机分为观察组(阿仑膦酸钠)和对照组(碳酸钙D3),每组48例,治疗8 w,检测治疗前后血清IL-8、IL-10、TNF-α水平、VAS评分及股骨颈BMD,进而对疼痛状况及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观察组患者血清IL-8、TNF-α水平及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IL-10、股骨颈BMD均升高(P0.05),在治疗后8 w更加显著(P0.01),疼痛改善更具优势(P0.05),安全性高。结论阿仑膦酸钠能有效降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促炎性细胞因子,显著改善骨痛,增加骨密度,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8(IL-8)对男性肝硬化患者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对男性肝硬化患者90例和正常对照组50例分别测定其血液IGF-1、TNF-α、IL-8、骨钙素(BGP)和右跟骨骨密度(BMD)值.将肝硬化组分为伴骨质疏松组(osteoporosis,OP)和不伴骨质疏松组(non-osteoporosis,NOP).结果 肝硬化伴骨质疏松组IGF-1、BGP、BMD较正常组及肝硬化不伴骨质疏松组明显降低(P<0.001),且IGF-1分别与BGP、BMD呈正相关(r=0.388、0.347,P<0.05);TNF-α、IL-8较正常组及肝硬化不伴骨质疏松组明显升高(P<0.001),且TNF-α、IL-8分别与BGP、BMD呈负相关(r=-0.484、-0.627,P<0.05;r=-0.457、-0.595,P<0.05).结论 血清IGF-1水平下降、TNF-α及IL-8增高可能是肝硬化患者骨质疏松形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鲑鱼降钙素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近期疗效及对患者肠道菌群、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和瘦素的影响。方法收集90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患者,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鲑鱼降钙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二甲双胍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骨密度(BMD)、肠道菌群、血清IGF-1和瘦素水平。结果 6个月后,疗效评价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3.3%vs 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腰椎、股骨颈及Wards三角区BMD水平升高,粪便中大肠杆菌含量降低,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含量增加,血清IGF-1水平升高,瘦素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鲑鱼降钙素在老年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患者中应用效果良好,近期疗效高,能够增加BMD,调节肠道菌群,且能够改善血清IGF-1和瘦素水平。  相似文献   

16.
方小正 《山东医药》2014,(33):82-83
目的:观察阿仑膦酸钠( ALN)对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9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钙尔奇D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ALN治疗。治疗6个月后检测两组L2~4骨密度(BMD),并应用SF-36量表对其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L2~4BMD较治疗前有明显增加(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均未新发骨折;治疗6个月后,两组SF-36量表中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及活力4个维度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均<0.05),治疗组改善更为显著( P均<0.05);两组均完成治疗及随访,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ALN能显著增加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腰椎BMD,有效提高患者的活动力,减少躯体疼痛,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钙调节激素在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并了解患骨密度和骨低谢生化指标变化的特点。方法;测定93例体检老年男性的骨密度(BMD)、骨矿含量(BMC)、血清钙(Ca)、磷(P)、碱性磷酸酶(AKP)、骨钙素(BGP)、酸性磷酸酶(ACP)、甲状旁腺激素(PTH)、降钙素(CT)、25羟维生素D[25(OH)-VitD]及尿吡啶酚/肌酐(Pyd/Cr)比值,分为骨质疏松组与非骨质疏松组,并与42例中青年男性对照。结果:老年男性组与中青年男性组比例,骨质疏松组与非骨质疏松组比较,BMD、CT、25(OH)-VitD降低(P<0.01),PTH增高(P<0.01),BGP、ACP、Pyd/Cr增高(P<0.05),Ca、P、AKP无明显差异。结论:BMD和BMC是诊断男性骨质疏松症的主要依据,增龄、钙调节激素异常是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原因,VitD缺乏是骨质疏松症发生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唑来膦酸钠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DOP)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5月在我院确诊的DOP患者68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n=34)和对照组(n=34).治疗组给予钙尔奇+阿法D3+唑来膦酸钠治疗,对照组给予钙尔奇+阿法D3治疗,疗程均为1年.治疗2周后评价两组患者疼痛症状改善情况;测定治疗前和治疗1年后两组患者髋骨和腰椎骨密度(BMD),血钙、磷和碱性磷酸酶(AKP)水平;治疗过程中观察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2周后对照组疼痛症状改善有效率为53.3%,低于治疗组的90.3%(P<0.05);治疗后治疗组腰椎和髋骨BMD均高于对照组,AK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唑来膦酸钠能缓解DOP患者骨痛,提高骨密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2型糖尿病并发肺部感染患者降钙素原和炎症因子并研究其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该科收治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纯2型糖尿病组(T2DM组)及2型糖尿病并发肺部感染组(T2DM+I组),检测并对比降钙素原、hs-CRP、TNF-α、IL-6和IL-10的差异,Logistics回归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及预测价值。结果 T2DM+I组2型糖尿病并发肺部感染患者血清降钙素原、hs-CRP、TNF-α和IL-6均显著高于T2DM组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P0.05),而在IL-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患者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发现降钙素原、hs-CRP、TNF-α和IL-6均为2型糖尿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并将不同指标组合分析,其中降钙素原+hs-CRP+TNF-α+IL-6预测2型糖尿病并发肺部感染价值最高。结论 2型糖尿病并发肺部感染时降钙素原、hs-CRP、TNF-α和IL-6显著升高,降钙素原+hs-CRP+TNF-α+IL-6在预测2型糖尿病并发肺部感染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但临床应用中应综合检测并评估。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英夫利西治疗对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IBD)患者骨代谢的影响。[方法]收集经英夫利西治疗(英夫利西组)或柳氮磺砒啶(柳氮磺砒啶组)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的IBD患者各40例,测定其治疗前后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骨钙素(BGP)、I-型胶原C末端肽(CTX)水平以及股骨颈骨密度(BMD)。另选年龄、性别匹配健康志愿者43例作为对照(健康对照组)。[结果]英夫利西组与柳氮磺砒啶组患者治疗前血清TNF-α、CTX及BMD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英夫利西组、柳氮磺砒啶组治疗前BGP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NF-α与CTX呈正相关、与BMD呈负相关(P0.05)。英夫利西组治疗6个月后与治疗前相比,其血清中的TNF-α、CTX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同时BMD增高(P0.01);柳氮磺吡啶组治疗前后TNF-α、CTX、BMD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柳氮磺吡啶组治疗后比较,英夫利西组治疗后TNF-α、CTX显著性下降,BMD回升(P0.05);但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BG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BD患者高水平表达的TNF-α促进骨吸收加强,是IBD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之一。应用英夫利西降低血清TNF-α水平,能有效阻止IBD患者的骨丢失及改善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