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为带血管蒂游离移植腓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600块腓骨上,用细钢丝、游标卡尺测量了腓骨的长度、滋养孔数、滋养孔在腓骨各面上的分布和孔径以及滋养孔至上端腓骨头的距离,并列出回归方程。结果腓骨平均长度为(34.53±2.21)cm,滋养孔大多分布在腓骨后面占73.37%,滋养孔至上端腓骨头的距离平均为(15.55±3.94)cm,滋养孔径平均为0.73mm。结论通过测出供侧腓骨的长度,就可推算出腓骨滋养孔至上端腓骨头的距离,再以滋养孔为中心截取所需移植腓骨的长度,就可保证被截取的腓骨带有主要营养血管。  相似文献   

2.
带血管蒂腓骨复合组织瓣修复下颌骨缺损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显微外科的不断发展 ,广泛应用带血管神经蒂远处转移或转位 ,修复组织缺损。下颌各种严重疾病除造成的缺损 ,曾用自体肋骨移植或有机玻璃植入 ,有其诸多缺点。本文运用带血管蒂腓骨复合组织瓣移植 ,修复下颌骨的缺损 ,获得较好的效果。本文选用 :一 ,10 6侧外形完整的干腓骨观测如下 :1.腓骨中轴为一直线 ;2 .全长 338.4±2 6 .76 mm;3.中部直径 12 .8± 2 .4mm;4.滋养孔距上端 140 .4± 0 .2 1mm、滋养孔共有2 2 9个 ,其中 187个孔 (81.6 % )向近中、2 7个孔 (11.8% )横向、15个孔 (6 .6 % )向远中等开放 ,只有一孔者 91侧 (85 .8% )、…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吻合血管同种异体胫骨干移植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40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液的成人下肢标本,解剖观测了胫骨滋养动脉的来源、分支分布及长度和外径;50根干燥成人胫骨,观察胫骨滋养孔.结果胫骨滋养孔1孔占98.4%,位于胫骨中、上1/3段的后面,位置距胫骨粗隆平均8.0±1.6(6.0~15.5)cm.胫骨滋养动脉来自胫后动脉占90%,滋养动脉起始后行经腘肌下部深面和趾长屈肌深面,紧贴胫骨后面,分出骨皮支和滋养支.滋养动脉起点距离胫骨粗隆平均2.7±1.1(1.0~5.0)cm,外径1.7±0.5(1.0~3.0)mm,干长为5.2±1.2(2.0~7.0)cm.结论以胫骨滋养血管为蒂胫骨段移植,可用于长骨大段缺损的重建.  相似文献   

4.
双轴点掌背皮动脉轴行皮瓣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报道手背一种新型皮动脉岛状皮瓣设计的解剖学基础。方法 :对 2 0侧新鲜成人标本 ,在 5倍显微镜下观测掌背血管、肌腱、神经的解剖特点和皮肤的血供。结果 :手掌背皮下组织内存在掌背动脉相平行的皮动脉。第 1掌背动脉出现率为 95 % ,起点外径 ( 0 .8± 0 .1)mm ,长度 ( 7.8± 1.1)cm ,末端外径 ( 0 .4± 0 .2 )mm。第 2掌背动脉出现率为 10 0 % ,起点外径 ( 0 .6± 0 .1)mm ,长度 ( 6.5± 0 .8)cm ,末端外径 ( 0 .4± 0 .1)mm。第 3掌背动脉出现率为 10 0 % ,起点外径 ( 0 .5± 0 .1)mm ,长度 ( 6.5± 0 .7)cm ,末端外径 ( 0 .3± 0 .1)mm。第 4掌背动脉出现率为 90 % ,起点外径 ( 0 .4± 0 .1)mm ,长度 ( 5 .5± 0 .9)cm ,末端外径 ( 0 .3± 0 .1)mm。结论 :掌背皮动脉走行、分支较为恒定 ,可以其为蒂 ,设计双轴点的顺行或逆行岛状皮瓣 ,用于腕、手及手指的软组织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5.
胫腓骨滋养孔及滋养动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测量了成对的胫骨246侧,腓骨212侧,包括二骨的长度、中点矢状径、横径及周径。腓骨周径为胫骨周径的二分之一稍强。观察了滋养孔的位置、数目、大小及方向。胫骨滋养孔的数目、位置及方向都比较恒定,滋养孔无一例缺乏,二个或三个滋养孔亦很少见(1.63%);滋养孔在纵向上,多数集中在该骨的上、中1/3交界附近(指数平均值34.53);在横向上多位于胫骨的后面(95.22%)。两侧胫骨滋养孔在纵向及横向上都对称的较多(72.36%)。滋养孔的口径一般均较大,方向多通向远端(99.20%)。腓骨滋养孔的数目、位置及方向显示变化较多。腓骨滋养孔缺乏的有2.36%,二孔以上的9.43%。腓骨滋养孔在纵向上分布弥散,位于该骨中1/3的最多(90.39%);在横向上多数集中在腓骨后面(57.64%)、内侧缘及内侧面。两侧腓骨滋养孔在纵向及横向上均对称的较少(16.98%)。滋养孔的口径一般较小,通向远端的占89.52%。二、解剖出胫、腓骨滋养动脉各100例。测量了滋养动脉的长度和口径,并观察了它们的起点及行径。胫骨滋养动脉的起点变化较多,起自胫后动脉的有67%。胫骨滋养动脉的长度平均4.57厘米,起始段的外径平均1.53毫米;其行径颇为恒定,穿通胫骨后肌的起始部,贴胫骨上1/3部的后面下行,然后进入滋养孔。腓骨滋养动脉均起自腓动脉,但起始高度则多变。腓骨滋养动脉的口径细小,行程亦短,其平均长度为1.1厘米,起始段外径平均0.9毫米;行经(足母)长屈肌与胫骨后肌间,入滋养孔。腓动脉发出的弓形动脉,穿(足母)长屈肌的起点,沿腓骨的背面行走,对腓骨骨膜的血液供应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6.
同种异体带血供肱骨移植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为吻合血管同种异体肱骨移植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40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上肢标本上,着重观测肱骨上端及肱骨干滋养血管和骨膜血管的来源、分布、长度和外径;50根干燥成人肱骨,观察肱骨上端及肱骨干的滋养孔。结果肱骨上端外科颈周围平均有(7.7±2.0)个(4~12个)滋养孔,滋养支来自旋肱前动脉和旋肱后动脉。肱骨干滋养孔1~3个,主要位于肱骨中段前内侧面,距内上踝(11.7±2.2)cm(6.5~17.0cm)。滋养动脉主要来自肱动脉,长(2.6±0.7)cm(1.5~5.0cm),外径(1.3±0.6)mm(0.8~2.2mm)。结论选用旋肱前血管为蒂,可行肱骨上段移植,选用肱血管和肱深血管为蒂,可作肱骨中段移植。  相似文献   

7.
内窥镜下第三脑室手术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 :为神经内窥镜下进行第三脑室手术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 :对 2 1例成人尸头固定标本进行第三脑室的解剖观察和测量 ,对 9具新鲜尸头进行经室间孔入路神经内窥镜下第三脑室的解剖学观察。结果 :室间孔长径、宽径为 (5 .4± 1.2 )mm、(2 .7± 0 .9)mm ,中间块长径、宽径为 (6.8± 2 .3 )mm、(3 .8± 1.0 )mm ,前后联合间距 (2 1.8± 2 .1)mm ,前、后联合到中间块为 (6.3± 0 .8)mm、(8.8± 1.3 )mm ,前后联合中点处第三脑室高度 (13 .8± 1.4)mm ,室间孔下、后联合前及中间块上、下第三脑室宽度分别为 (6.3±2 .2 )mm、(4 .9± 1.8)mm、(3 .4± 1.6)mm和 (4 .3± 1.8)mm ,中间块上、下最小高度为 (4 .4± 1.3 )mm和(4 .3± 1.3 )mm。内窥镜可较清晰显示第三脑室内结构 ,但中间块可影响显露。结论 :内窥镜下经室间孔入路进行第三脑室手术有一个理想的操作空间。  相似文献   

8.
以胫前返血管为蒂腓骨上段移植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为胫前返血管蒂腓骨瓣的设计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30侧经动脉红色乳胶灌注的成人下肢标本,解剖观测胫前返动脉的起始、走行、分支及分布。结果:胫前返动脉始于胫前动脉,起始点距腓骨头尖下(4.5±0.7)cm(3.0~6.0cm),动脉主干长(0.5±0.2)cm(0.2~1.2cm),外径(2.0±0.4)mm(1.3~3.0mm),伴行静脉2条,外径为(2.1±0.5)mm(1.5~3.0mm)和(2.6±0.4)mm(1.7~3.2mm)。胫前返动脉腓骨头支1~2支,外径(1.7±1.3)mm(0.6~2.1mm),分布于腓骨头的前内侧面骨膜,并与其它来源的腓骨上段骨膜支构成动脉网。腓骨头支起始点至胫前返动脉起始点长度为(1.0±0.4)cm(0.3~1.8cm),其中长度≥1.0cm者占46.7%。腓骨头支起始点以远1.5cm处的胫前返动脉外径为(1.4±0.5)mm(0.8~2.1mm)。结论:胫前返血管蒂腓骨瓣的的设计具有可行性,为临床带血管腓骨上段移植提供一种新的可供选择的血管蒂。  相似文献   

9.
带血管腓骨干切取应用解剖的几点补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临床带血管腓骨干切取补充解剖学基础。方法:在24侧防腐固定的成年小腿标本上,将腓骨全长平均分为4段,解剖观测腓骨肌肉的附着及部分肌肉的神经支配情况,观测腓骨营养血管的起始位置的特征。结果:腓骨干上附着肌肉的宽度从大到小依次为腓骨肌面、屈肌面、胫骨后肌面和伸肌面。腓骨短肌的肌支发出处距腓骨头尖(9.9±2.7)cm,于腓骨中2/4段和中3/4段的上半部分最贴近腓骨骨面,长伸肌的第1肌支起始位置距腓骨头尖(10.1±1.9)cm,于腓骨的中2/4段紧贴腓骨前缘,腓骨滋养动脉和第1 ̄3弓状动脉集中于腓骨中2/4段。结论:(1)带血管腓骨干所可能切取的“肌袖”主要为长屈肌和胫骨后肌;(2)腓骨肌面的中2/4段和中3/4段的上半部分为手术时容易损伤腓骨短肌肌支的部位;(3)腓骨中2/4段近腓骨前缘是长伸肌神经支最易损伤的部位;(4)近端截骨点位于腓骨上1/4段中点的切取可以最大程度地包含腓骨的营养血管。  相似文献   

10.
内窥镜下侧脑室前角手术入路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为临床开展神经内窥镜下的侧脑室手术提供应用解剖学资料。方法 :对 2 1例成人尸头标本进行前角入路侧脑室的解剖观测 ,并对 9具新鲜尸头分别进行内窥镜下眉上前额入路及冠状缝前入路的解剖学观察。结果 :侧脑室前角、前下角到室间孔距离为 (3 0 .5± 2 .4)mm、(9.9± 2 .1)mm ,室间孔长、宽径为 (5 .4± 1.2 )mm、(2 .7± 0 .9)mm ,侧脑室在前角、室间孔以及侧脑室体中部的顶宽及内、外壁高度分别为 (18.7± 3 .1)mm、(15 .1± 3 .5 )mm、(2 4.0± 4.6)mm和 (16.0± 1.8)mm、(14 .0± 1.9)mm、(2 3 .1± 2 .5 )mm以及 (12 .1± 1.7)mm、(8.9± 1.3 )mm、(15 .2± 1.6)mm ,眉上及冠状缝前穿刺点到脑室、室间孔距离分别为 (2 9.5± 2 .5 )mm、(5 5 .3± 2 .6)mm和 (2 8.4± 2 .8)mm、(5 4.4± 3 .0 )mm。前额眉弓上入路及冠状缝前入路内窥镜下均可看清前角及体部结构 ,但硬镜下后者操作空间稍小 ,而软镜甚至可看清三角部结构。结论 :在内窥镜下前角入路进行侧脑室手术有一个理想的操作空间。  相似文献   

11.
在44例成人头颅材料上对枕动脉走行分三段调查.第一段位于颈动脉三角内.长2.9±0.4cm,分出脑膜支、肌支;第二段位于胸锁乳突肌和头夹肌深面,长5.8±0.5cm,分出乳突支、耳支、降支、颅后支,第三段是枕动脉浅出点至上横线的头皮支.长11.7±1.3cm,一般分为Ⅱ主支型(占75%).枕动脉起始部外径3.1±0.2mm;浅出点(A点)外径2.8±0.4mm;头皮支的B点外径2.1±0.2mm、C点1.7±0.4mm、D点2.0±0.3mm 、E点1.6±0.4mm.对头皮支的分型分布提出了体表定位方法.结合临床颅内、外动脉吻合术和动脉逆行插管术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斜坡区肿瘤手术提供解剖资料。方法20例整颅,10例行水平切面,10例行正中矢状切面。测量切牙孔、前鼻棘、后鼻棘、枕骨大孔前端、枕髁前端、卵圆孔、破裂孔、颈动脉管外口及舌下神经管外口的内侧缘至咽结节的距离;测量卵圆孔、破裂孔、颈动脉管外口及舌下神经管外口的内侧缘至正中线的距离;测量枕骨基底部颅底外面的长径、枕骨大孔纵径(FML)、枕骨大孔前正中点与枕髁后缘连线垂直距离(AOCP)、枕髁轴径(OCA)、枕髁间距。结果切牙孔后缘、前鼻棘、后鼻棘、枕骨大孔前端、枕髁前端、卵圆孔、破裂孔、颈动脉管外口及舌下神经管外口的内侧缘至咽结节的距离分别为(mm):72.12±4.25、77.77±3.89、33.73±2.07、13.14±1.91、15.71±1.74、27.51±2.12、15.98±1.98、25.93±2.23、19.15±1.49。卵圆孔、破裂孔、颈动脉管及舌下神经管外口的内侧缘至中线的距离分别为:25.55±1.63、11.72±1.70、25.75±1.98、17.41±1.41。枕骨基底部颅底外面长径、FML、AOCP、OCA、枕髁间距分别为(mm):28.80±2.67、35.84±2.59、17.10±1.13、24.55±2.35、21.07±1.92。结论经口咽至斜坡区的手术入路中,开骨窗时安全范围是以咽结节为中心,以15mm为半径做斜坡磨除;也可以做矩形骨窗,即以咽结节为中心开一长(高)25mm×宽20mm的骨窗。  相似文献   

13.
国人胸骨的形态测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提供胸骨测量与观察的地方性资料 ,为临床胸骨穿刺术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 采用 10 1例内蒙古通辽地区出土的成年人干燥胸骨标本 ,70例经过福尔马林固定的胸部湿标本 ,使用游标卡尽测量 ,肉眼观察。结果 胸骨长(137 0 3± 2 0 2 0 )mm ,胸骨柄长 (48 17± 6 0 4 )mm ,柄最大宽 (5 3 96± 7 2 5 )mm ,柄最小宽 (2 9 5 6± 5 35 )mm ,柄厚 (12 5 7±1 4 6 )mm ,柄前皮质厚 (1 2 3± 0 14 )mm ,柄后皮质厚 (1 2 0± 0 12 )mm ,体长 (87 5 9± 2 3 6 2 )mm ,体最大宽 (31 6 7± 6 5 7)mm ,体厚 (13 6 9± 6 2 8)mm ,体前皮质厚 (1 2 8± 0 15 )mm ,体后皮质厚 (1 2 3± 0 13)mm ,胸骨体前软组织厚 (2 0 4± 0 4 6 )mm。胸骨长宽指数 2 3 1,胸骨体长宽指数 36 1,胸骨体柄长指数 5 5 0 ,胸骨宽厚指数 4 2 5 ,胸骨长柄长指数 35 2。胸骨柄体分离 79例占 78 2 % ,带有胸骨体裂孔 7例占 6 9% ,带有骨性剑突 10例 ,占 9 8%。结论 本组胸骨长与柄长、体长之间有高度相关性(P <0 0 1)。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为临床经股静脉肝内门 体静脉分流插管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在 4 5具成人尸体上观测了双侧股静脉穿刺点至肝中静脉的长度 ,与胸骨颈静脉切迹到耻骨联合上缘的距离作相关回归分析。结果 从左侧股静脉穿刺点至肝中静脉的长度为 (3 9 83± 3 87)cm ,直线回归方程为 ^y =3 0 9± 0 71x;P <0 0 2 5 ;从右侧股静脉穿刺点至肝中静脉的长度为(3 8 4 9± 3 60 )cm ,直线回归方程为 ^y =3 0 3± 0 67x ;P <0 0 1;左、右侧股静脉与髂外、髂总静脉的夹角分别为 163 2 2°± 5 5 7°和 166 0 0°± 5 10° ,左、右侧髂外、髂总静脉与下腔静脉的夹角分别为 14 6 4 4°± 9 0 7°和 15 8 0 0°± 5 2 3°。结论 经右侧股静脉插管较左侧更为有利 ,可根据方程计算出从股静脉穿刺点到肝中静脉的长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寰椎因素致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发病机制及手术切开横突孔减压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在5 0例中国成年人干燥寰椎标本上 ,对具有临床意义的数据进行解剖学测量。结果 寰椎横突孔与椎动脉沟的成角左侧为(6 7 87± 5 39)°,右侧为 (6 9 84± 4 5 5 )° ;椎动脉沟绕寰椎侧块成角 :左侧为 (6 2 4 6± 4 6 6 )°,右侧为 (6 3 6 1± 2 31)°。寰椎横突孔前壁厚度 :左侧为 (2 96± 0 5 4 )mm ,右侧为 (3 2 1± 0 4 0 )mm。横突孔后壁厚度 :左侧为 (2 2 8± 0 5 7)mm ,右侧为 (2 0 2± 0 2 6 )mm。以上数据左、右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椎动脉行经在寰椎横突孔与椎动脉沟内时 ,在骨性结构上有明显的两个成角 ,即横突孔与椎动脉沟的成角和椎动脉沟绕过侧块的成角 ,椎动脉的这两个成角增加了血液循环的阻力 ,同时在头颈部旋转运动时 ,椎动脉与骨性成角间更加贴近 ,这两个成角与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发生有关。寰椎横突孔后壁较前壁薄 ,此数据可作炒寰椎横突孔后壁切开减压时手术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由空间辩别性学习记忆活动引致的大鼠海马结构的突触可塑性变化。方法 本研究继电子显微镜下 ,对空间辨别性学习记忆模型大鼠和对照大鼠海马结构内突触形态学的对比性观察之后 ,又对两组大鼠海马结构内突触复合体进行了体视学指标的测算。结果 模型组大鼠海马CA3区多形层内突触数密度 (77 81± 16 0 0 )个 / μm3、突触活性点膜面积 (0 0 37± 0 0 0 8) μm2 / μm3、突触小泡的数量 (16 9946 86± 195 92 5 8)个 / μm3、线粒体的体积 (1 70± 0 86 ) %和数密度 (8777 5 4± 2 0 2 0 32 )个 / μm3 均比对照组大鼠的大或多 ,对照组大鼠以上指标分别为 :(2 8 35± 1 31)个 / μm3、(0 0 15± 0 0 0 2 ) μm2 /μm3、(6 4380 2 7± 872 8 6 6 )个 / μm2 、(0 5 8± 0 35 ) %、(2 2 82 46± 72 7 6 9)个 / μm3,其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1)。结论 正常生理活动也可引致神经发生突触可塑性变化 ;突触可塑性变化的形式不仅包括突触复合体各结构的增大同时包括突触数量增多 ;突触活性点膜面积增大 ;突触小泡的数量增多和体积增大 ;突触前膨大内线粒体数量增多和体积增大。  相似文献   

17.
第5腰椎横突肥大综合征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第5腰椎横突肥大综合征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用第5腰椎、骶骨各390块,测量第5腰椎横突、椎间孔的上下径和前后径.结果 第5腰椎横突正常上下径为13.3±2.6mm,前后径12.4±2.5mm正常椎间孔前后、上下径.第5腰椎肥大的横突上下径为20.9±2.4mm,前后径30.9±3.3mm.第5腰椎横突肥大L5~S1椎间孔的前孔,左侧:上下径11.5±4.3mm,前后径10.5±2.7mm;右侧:上下径10.2±4.5mm,前后径9.6±3.0mm.结论 第5腰椎横突肥大,可引起L5~S1椎间孔的前孔狭窄,累及第5腰神经,为腰腿痛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内窥镜下经口咽至中下斜坡入路的应用解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内窥镜下经口咽入路至中、下斜坡局部解剖学并测量相关解剖数据,为临床手术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交替使用手术显微镜和0°、30°硬质内窥镜研究10例成人尸头,测量与入路相关的60具成人颅骨标本数据。结果斜坡常规开窗20 mm×30 mm,对应脑干侧前方的解剖结构为:口咽→咽后壁软组织→骨性标志(枕骨大孔前缘→下斜坡→咽结节→中斜坡)→硬脑膜→非骨性标志(VI~X II颅神经、椎基底动脉及其分支,以及其之间解剖毗邻关系);切牙孔、前鼻棘、后鼻棘、卵圆孔、破裂孔、颈动脉外口及舌下神经管外口的内侧缘至咽结节及后四项至中线的距离分别为:71.0±4.1、78.3±4.3、33.7±4.3、27.2±2.1、13.2±2.0、25.7±2.3、19.7±1.3、23.3±2.1、10.5±2.0、25.2±3.7、17.2±2.7 mm。结论应用内窥镜经口咽入路可完成中下斜坡脑干腹侧部位病变的手术治疗,以处理椎基底动脉瘤及体积较小且血供一般的病变为佳。  相似文献   

19.
Bilateral dissection of 15 formalin embalmed cadaver legs was performed in order to study the anatomic pattern of the peroneal artery (PA) and its cutaneous perforating vessels (CB). The total number of CB from the PA was 125 or an average of 4.17 branches per leg. CB were distributed in the superoinferior axis between 18.25 and 84.25% of the length of the fibula and their average length was 5 ± 1.8 cm. 86/125 (68.8%) of the CB were classified as myocutaneous branches (MC) that penetrated muscle before reaching the skin, whereas 39/125 (31.2%) were septocutaneous branches (SC) that passed through the intermuscular septum. The mean distance between the posterior border of the fibula and the site where the perforators emerged was 1.88 ± 0.79 cm for the SC and 1.21 ± 0.87 cm for the MC. These anatomic findings should encourage the surgeon to design the skin paddle in the boundary between the middle and the distal third of the fibular length about 2 cm behind the posterior fibular border on the posterolateral leg, where the number of CB is maximal. Clin. Anat. 22:826–833, 2009. © 2009 Wiley‐Liss, In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