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草蒙筌》是明代早期很有特色的中药学入门书,李时珍在《本草纲目》第一卷的开头,专门列出了自己曾经参考过的“历代诸家本草”,其中,《本草蒙筌》赫然在目,李时珍说此书“每品具气味、产采、治疗、方法,创成对语,以便记诵。”赞赏该书“间附(作者)已意于后,颇有发明。便于初学,名日《蒙筌》,诚称其实。”  相似文献   

2.
鉴别药物的真伪,历来是中药材采购中的重要课题。古代本草对药物真伪多语焉不详,因而成了一个中药学中的薄弱环节。明代医家陈嘉漠撰写的《本草蒙签》一书,虽然是一本学习中药学的入门著作,但书中极其重视药物的真伪鉴别,论述既详细又精辟,其经验十分值得后人借鉴和进一步研究。纵览《本草蒙签》全书,鉴别药物大致可归纳为4个方面,现介绍于下。1以次充好即以质劣的药物充当质优的药物,如"钟乳令白,醋煮;细辛使直,水渍;当归洒洒,取润;构把蜜伴,为甜;螺峭胶于桑枝,蜈蚣朱其足赤:此将歹作好"(《总论·贸易辨假真》)。药物…  相似文献   

3.
明代新安医家陈嘉谟《本草蒙筌》中记录了大量中药材的炮制方法,有单辅料炮制和多辅料共制。单辅料有酒、蜜、甘草汤、姜汁等,酒制中药一则取其补肝肾,行药势之力,二则取其通达周身,引药上行之功;蜜制中药取其甘缓温中补益之效,是为相须;以甘草汤作为辅料,主要用途是杀毒,甘缓,制燥性;姜汁作为辅料取其杀毒,化痰和胃,温中散寒之效。多辅料共制不仅可调整药物性能,增加药物使用的灵活性与广泛性,增利除弊,还能矫臭矫味,利于过程控制,便于饮片的贮存和保管。陈嘉谟在选择药物和辅料时,看重补益功效,减少药物对人体的损害,与新安学派固本培元的思想相合。其使用液体辅料明显多于固体辅料,用液体辅料增强药效,发散药力,引药入经,缓和药性。用固体辅料减缓药物偏性,使用药受热均匀。  相似文献   

4.
《本草蒙筌》是明代早期很有特色的中药学入门书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第一卷的开头 ,专门列出了自己曾经参考过的“历代诸家本草” ,其中 ,《本草蒙筌》赫然在目 ,李时珍说此书“每品具气味、产采、治疗、方法 ,创成对语 ,以便记诵。”赞赏该书“间附 (作者 )已意于后 ,颇有发明。便于初学 ,名曰《蒙筌》 ,诚称其实。”  《本草蒙筌》作者为明代医家陈嘉谟 ,字廷采 ,号月朋 ,安徽新安人。因青年时期体弱多病 ,放弃举子业而改学医 ,他在“自序”中写道 :“予少业举子 ,寻以体弱多病 ,遂留意轩岐之术于凡三代以下诸名家 ,有裨卫生者 ,罔不…  相似文献   

5.
贾颖  赵怀舟  沈华 《山西中医》2006,22(6):43-44
从篇章结构和药物组成分析,认为署名陈士铎的《本草新编》的底本,系当时流行较广的《本草蒙筌》一书。探讨二者的关系对于《本草新编》的校勘、整理有一定的帮助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草蒙筌>是嘉靖末年(1565年)祁门(今安徽祁门)医士陈嘉谟,依王纶的<本草集要>的前后次序编辑而成的.成书时他已经80岁了,这位富有实际经验的耄耋老人,曾五易其稿,经过七年功夫而写成<本草蒙筌>.  相似文献   

7.
《本草蒙荃》与中药炮制论理的建设及其产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秉森 《中成药》1993,15(3):45-45
现代人们一提起中药炮制理论,就想到明陈嘉谟《木草蒙荃》,好象《本草蒙荃》是唯一的近代炮制理论创始者了。事实只说对了一半,陈在历史上主要起了炮制理论集大成的作用,真正的创始人应推金元四大家。金元之前的所有医家方书,凡与炮制有关的都只记方法,少说道理。就是说,也极少超出去毒矫味的范围。因此,虽有发展,速度不快,还带有相当的盲目性。主要靠传统,靠经验,摸索前进,使得方法多  相似文献   

8.
《中医研究》2014,(8):F0004-F0004
《本草蒙筌》亦名《撮要本草蒙筌》《图象本草蒙荃》,乃明代医家陈嘉谟撰著,成书于公元1565年。书凡十二卷,卷首载历代名医图说及药物总论(其中名医图说为后人所增)。卷一至卷十二,分述诸药,  相似文献   

9.
《本草正义》系近代著名医家张山雷所撰。张氏对中药的研究 ,重视《神农本草经》和《名医别录》的文献价值 ,认为两书“言简意赅”,内涵丰富 ,故撰《本草正义》 7卷 ,收载药物 2 85种 ,列两书之论于首。张氏博众众长 ,详加考证 ,又依据其丰富的临床经验 ,融入自己独特见解 ,不仅对诸药的性味、功效和主治作了深入阐发 ,而且对本草的采集、炮制和用法也有精辟论述。笔者阅读张氏《本草正义》一书 ,现就其中有关药物加工炮制的内容浅述如下。1 博采众法 ,古为今用《本草正义》列有正义、考证、正讹等项 ,广征博采古代有关药物学著作 ,汲取先…  相似文献   

10.
中药炮制后能减毒增效,但如炮制不正确则可使有效成分丧失甚至毒副作用增加。明代陈嘉谟在其《本草蒙筌》中指出"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可见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关系密切,必须重视。  相似文献   

11.
<本草蒙筌>为明代医药学家陈嘉谟所撰.陈氏长于医药,工于诗文,晚年集诸本草之长,并附自己几十年医药经验,编成是书.书中各药条下每每附加按语,阐述其在医理方论和药物应用、采藏炮制、真伪鉴别等方面的见解,多有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12.
张景岳《本草正》中药炮制学术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通过收集张景岳《本草正》有炮制内容记录的药物,分析整理其对炮制理论、炮制方法、辅料应用、工艺标准等的贡献,旨在弘扬景岳文化,吸收古法炮制精华,为现代炮制研究提供依据,最终为提升炮制技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袁秀荣 《国医论坛》2001,16(4):43-45
炮制 ,是药物制成各种剂型前的加工过程 ,是中医临床用药的特点。而毒剧药物的广泛应用 ,亦是中医临床用药的特色。毒药的种类很多 ,其作用具有双重性 ,或起沉疴愈顽疾 ,或使人中毒、致残、致死 ,故毒药之利与害 ,在于是否巧用、善用。而中药炮制 ,是降低或消除药物毒性的重要手段 ,尤其是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 ,药物化学成分及毒理作用的逐渐明确 ,更可依炮制方法控制其毒性成分的“质”和“量”,确保用药安全。本文以五版《中药学》为例 ,通过对教材中明确记载有毒的 52味药物的分析 ,来认识炮制的减毒、消毒作用。 52味有毒中药详见附表。…  相似文献   

14.
通过收集《本草纲目》在"修治"、"序列"、"发明"等项目中记载的内容,分类整理其对炮制方法、炮制理论、炮制作用、炮制辅料质量要求及工艺标准等方面贡献,归纳该著作对中药炮制理论的阐述和创新发展、对药物的炮制方法和作用的解释、对炮制品和现代常用辅料的质量标准描述,以及对前人方法的改进和见解。分析后发现炮制技术不是孤立的制药技术,其发展得益于临床作用验证。只有医药结合、相互渗透、共同提高,才能促进中医药发展。研究《本草纲目》对中药炮制的贡献,旨在借鉴经典,从古老的制药技术中发现创新点,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发掘传统炮制机制。遵古而不泥古,创新而不离宗,最终为炮制技术的提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吴昌国 《陕西中医》2012,33(3):363-364,373
<正>《本草蒙筌》十二卷,明·陈嘉谟撰。陈嘉谟,字廷采,自号月朋子,祁门(今属安徽)人,生于明成化22年(1486),约卒于明隆庆4年(1570)。少时从举子业,却因体弱多病,转而阅读医药之书,精研轩岐之术,而成一代医药名家。尤其重视本草,视之为"方药之根柢,医学之指南"。认为俗医误治杀人,多因未能深知本草。因此在授徒之中,便将熟知本草作为其首要的基  相似文献   

16.
中药炮制是指根据医疗、调剂和制剂的需要而对原药材进行的各种加工处理技术.这是一门具有特殊技术的实用科学,也是提高临床用药安全和效用的重要环节.这里,笔者结合先贤经验和现代知识把中药炮制与临床效应进行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17.
《本草备要》对中医药学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草备要》为清代新安医家汪昂代表著作之一 ,对祖国医药学发展具有突出贡献。1 由博返约 删繁就简《本草备要》与 2 0 0 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及《本草纲目》比较 ,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1 载药规模适度《本草备要》载正品 4 78种 (另有版本  相似文献   

18.
王议忆 《光明中医》2011,26(4):835-837
该课程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技能和创新意识,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把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放在首位。结合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要求调整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规范教学方法,形成以学生为中心,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多种手段结合的教学方法,鼓励研究性学习,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19.
《中华本草》在中药学发展史上的历史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本草》的出版刊行,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是继《本草纲目》以后我国药物学的又一次系统全面的总结,体现了现代中药学科技发展的时代特征,创建了与当前中药学术相适应的编纂体例,具有学术性和实用性的双重作用,为我国现代中药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20.
《海药本草》对岭南医药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药本草>(以下简称<海药>)作者李询,前蜀词人,生卒年不详,字德润,祖籍波斯(今伊朗),世代以售香药为业.他对中国医药学的贡献在于编写了研究南方和外来药的专书<海药本草>.该书载药131种[1],记载现今岭南地区的药物66种.书中对药物的气味、功效有独特的阐述,增补前人所未载的岭南药物,丰富了岭南传统医药文化.现将该书对岭南医药的贡献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