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CD44v6、整合素α5β1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0例乳腺癌中CD44v6和整合素α5β1表达,分析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80例乳腺癌中CD44v6、整合素α5β1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0%、100%。CD44v6蛋白阳性表达率与肿瘤大小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与预后呈负相关(P〈0.01)。整合素α5β1阳性表达率与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5),与预后呈正相关(P〈0.05)。结论CD44v6、α5β1的表达与乳腺癌的进展和转移密切相关,术后对乳腺癌组织CD44v6、α5β1常规检测,有助于更准确评估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指导术后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2.
应用LSAB法对76例乳腺癌伴淋巴结转移和无转移组CD44、PCNA(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进行了免疫组化检测,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结果显示:CD44阳性率在乳腺癌伴淋巴结转移组为70.6%, 无转移组为45.2%,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随着组织学分级的增高CD44表达呈递增趋势,Ⅰ级与Ⅱ、Ⅲ级间阳性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PCNA阳性率在淋巴结转移组与无转移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而与组织学分级间差异显著(P<0.01).CD44与PCNA表达存在平行关系.提示CD44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有关,CD44、PCNA联合检测对评估乳腺癌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D44和MMP-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D44和MMP-2在94例乳腺癌及其对应乳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94例乳腺癌中,CD44在乳腺癌中表达64/94(68.09%),其中伴淋巴结转移者37/44(84.09%);MMP-2在乳腺癌中表达66/94(70.21%),有淋巴结转移者39/44(88.64%)。而在其对应乳腺组织中 CD44和 MMP-2的表达分别为12/94(12.77%)和17/94(18.09%)。CD44和MMP-2在乳腺癌中表达明显高于对应正常乳腺组织(P〈0.05),伴淋巴结转移者明显高于不伴淋巴结转移者(P〈0.05),CD44和MMP-2在乳腺癌中表达呈正相关(r=0.46,P〈0.05)。结论:CD44和MMP-2的表达与乳腺癌及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联合检测CD44和MMP-2的表达,有助于乳腺癌的辅助诊断和判定其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CD15mRNA及其蛋白、CD44v6mRNA和nm2 3H1mR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催化信号放大 (CSA)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对94例乳腺癌患者的癌组织进行了CD15mRNA及其蛋白、CD44v6mRNA和nm2 3H1mRNA表达的检测。结果 CD15mRNA及其蛋白、CD44v6mRNA高表达及nm2 3H1mRNA低表达均与乳腺癌患者的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复发和预后密切相关。CD15mRNA和CD44v6mRNA高表达及nm2 3H1mRNA低表达患者淋巴结转移率高、生存率低。结论 CD15mRNA表达与CD44v6mRNA和nm2 3H1mRNA表达具有正、负调节的协同作用。联合检测 3个基因 ,能更准确地判断乳腺癌的转移和预后状态。  相似文献   

5.
乳腺癌PCNA、c-erbB-2和CD44V6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乳腺癌PCNA、c-erbB-2、CD44V6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激素受体状态、淋巴结转移等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42例乳腺癌患者术后病理组织进行检测。结果 PCNA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P<0.01),c-erbB-2的表达与雌、孕激素受体状态呈负相关(P<0.01,P<0.05),CD44V6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1)。结论 联合检测乳腺癌PCNA、c-erbB-2、CD44V6的表达,有助于预测肿瘤的恶性程度、雌孕激素受体的状况、腋窝淋巴结的状态等,对判断肿瘤对激素治疗和化疗的敏感性,选择合适的辅助治疗及判断其预后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6.
CD44s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 CD44s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 S-P法检测 CD44s在 5例正常乳腺组织和 64例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 ,分析其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1正常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和腺泡上皮细胞 CD44s呈阴性表达 ,而在肌上皮细胞呈强阳性表达 ;2 CD44s表达与肿瘤大小、TNM分期有关 (P<0 .0 5 ) ,随着乳腺癌的发展 ,CD44s表达呈下降趋势 ,而与病人年龄、月经状态、有无淋巴结转移、组织学类型、组织学分级、雌激素受体 (ER)、孕激素受体 (PR)及预后无关。结论 :CD44s可能在乳腺癌的早期发展过程中起作用 ,但它的表达不能作为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7.
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E-cadherin和CD44v6表达及DNA倍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春梅  蒋敏  李敏  刘伟  朱艳芳  陈永林 《医学争鸣》2007,28(10):907-909
目的:探讨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E-cadherin(E-cad)和CD44v6的表达及DNA倍体,并分析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组织化学Feulgen染色及图像分析技术检测103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E-cad和CD44v6蛋白的表达及DNA倍体.结果:浸润性乳腺癌E-cad阳性表达率为35.0%(36/103),E-cad表达与组织学分级、组织浸润程度、腋窝淋巴结转移、复发、远处转移密切相关(P<0.05).CD44v6阳性表达率为76.7%(78/103),其表达与组织学分级、组织浸润程度、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复发、远处转移密切相关(P<0.05).E-cad阴性和CD44v6阳性表达的浸润性乳腺癌多为异倍体癌;E-cad阳性和CD44v6阴性表达的多为2倍体癌(P<0.05).结论:E-cad的低表达与CD44v6的高表达可能参与乳腺癌的侵袭与转移;DNA异倍体可作为对乳腺癌预后的判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CD44v3在乳腺癌及其淋巴结转移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粘附分子CD44v3在乳腺肿瘤浸润转移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应用病理形态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50例乳腺癌及23例淋巴结转移灶的CD44v3蛋白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 CD44v3在乳腺良性组织表现为肌上皮细胞着色;在浸润性乳腺癌中,除肌上皮细胞外,有此癌细胞胞膜也着色。癌细胞胞膜表达阳性率达58.8%,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癌栓、肿瘤大小及病理核分裂未见相关关系。CD44v3在淋巴结转移灶中仅表现为转移癌细胞胞膜表达,其阳性率为52.1%,与原发灶接近。结论 CD44v3在乳腺癌癌细胞胞膜呈阳性表达,其意义及在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CD44v6蛋白表达在乳腺癌侵袭、转移和预后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4例浸润性乳腺癌石蜡切片中肿瘤细胞CD44v6的表达,结合临床和病理资料作分析。结果:CD44v6主要定位于细胞质。CD44v6蛋白表达与浸润性乳腺癌的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与患者年龄大小无关(P>0.05),CD44v6在髓样癌、浸润性小叶癌、管状癌、浸润性导管癌、管内为主的浸润性导管癌的阳性率分别为69.2%、71.4%、79.2%、0%、72.8%在年龄>50岁和年龄≤50岁患者的表达为66.7%、74.3%。CD44v6与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Ⅰ级阳性表达率为64.5%,Ⅱ级为94.1%,Ⅲ级87.5%。CD44v6蛋白表达与乳腺癌浸润程度、腋窝淋巴结转移、存活时间有关(P<0.05),且随着肿瘤组织浸润程度的增加,表达强度增大(P<0.05)。CD44v6在组织浸润Ⅰ级、Ⅱ级、Ⅲ级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5.8%、87.5%、95.2%。在腋窝淋巴结转移为(-)、( )、( )的乳腺癌标本中,CD44v6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27.3%、68.8%、89.7%表明CD44v6蛋白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黏附分子CD44v6的表达与浸润性乳腺癌的浸润、转移、预后有关,CD44v6可作为一个与乳腺癌预后密切相关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C—erbB—2、CD44V6和nm23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进行C—erbB—2、CD44V6和nm23的检测。结果C—erbB—2、CD44V6阳性表达和nm23低表达均与乳腺癌腋淋巴结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C—erbB—2、CD44V6同时阳性表达且nm23低表达者淋巴结转移率高,生存率低。结论 联合检测C—erbB—2、CD44V6和nm23能更准确地判断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状态。  相似文献   

11.
乳腺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和CD44v6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和CD44v6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46例乳腺癌(10例导管内癌,36例乳腺浸润癌),10例乳腺增生组织MMP-9、CD44v6进行标记和分析.结果MMP-9和CD44v6在乳腺增生组织中几乎不表达,导管内癌、乳腺浸润癌表达率显著增高,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且MMP-9与CD44v6过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MMP-9和CD44v6的过表达在乳腺癌侵袭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乳腺癌侵袭和转移的重要分子学标志.  相似文献   

12.
CD44V9和nm23基因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CD44V9和nm23的表达、相互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对60例胃癌中CD44V9和nm23表达进行检测.结果胃癌组织中CD44V9和nm2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和55%;CD44V9阳性胃癌中nm23阳性表达率(42.2%)明显低于CD44V9阴性胃癌(93.3%)(P<0.01).CD44V9阳性表达与胃癌Lauren分型、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nm23表达与胃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CD44V9和nm23在胃癌中表达呈明显负相关,二者有可能作为临床上预测胃癌侵袭转移潜能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E-cadherin/β-catenin与CD44V6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E-钙黏连蛋白(E—cadherin,E-cad)和β-连接素(β—catenin,β—cat)及CD44V6的表达及其与胃癌发生发展,肿瘤分化、浸润和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0例胃癌、30例癌旁组织、2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和28例胃正常组织中E-cad、β-cat和CD44V6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E-cad和β—cat的表达明显低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癌旁组织和正常胃黏膜,E—cad的阳性表达率与胃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与分化程度无关。β-cat阳性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密切相关,与淋巴结转移无关。胃癌组织中CD44V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癌旁组织和正常胃黏膜组织,并与胃癌的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与分化程度无关。结论:E-cad、β—cat及CD44V6的表达分别与胃癌的分化、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同时检测E—cad、β—cat及CD44V6的表达可作为判断胃癌浸润、转移及预后的良好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4.
CD44v6、MMP-9与VEGF的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粘附分子CD44拼接变异体v6(CD44 splice variant v6,CD44v6)、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1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生物学行为的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80例胃癌组织进行CD44v6、MMP-9与VEGF蛋白检测。结果:CD44v6、MMP-9与VEGF的表达与胃癌的临床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密切相关(P<0.05),而与组织类型、组织分化程度等无关;CD44v6、MMP-9与VEGF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呈正相关,其共同表达者发生淋巴结转移与深度浸润的几率明显高于其中之一或之二表达者或三者皆阴性表达者(P<0.05)。结论:CD44v6、MMP-9与VEGF的表达促进胃癌的浸润转移,三者具有正协同作用。联合检测CD44v6、MMP-9与VEGF蛋白可作为预测胃癌的浸润转移及评价患者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粘附分子CD44和抑癌基因nm23与乳腺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对30例乳腺癌及10例乳腺良性肿瘤组织中CD44V6和nm23-H1基因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乳腺癌组织中CD44V6及nm23-H1的表达明显高于乳腺良性肿瘤;CD44V6和nm23-H1的阳性表达与乳腺癌的临床分期和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而与乳腺癌的病理类型无关。结论:CD44V6和nm23-H1异常表达是乳腺癌发生发展,浸润转移的重要分子学改变。同时检测两者可更好地预测其进展程度和对淋巴结转移的判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CD44V6和nm23H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8例乳腺癌组织中CD44V6和nm23H1的表达,分析其与淋巴结转移及术后生存期的关系。结果 CD44V6蛋白高表达和nm23H1蛋白低表达均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P〈0.05)。CD44V6高表达且nm23H1低表达的乳腺癌患者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显著降低(P〈0.01)。结论CD44V6和nm23H1的检测对判定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均有一定意义,二者联合检测可作为判断乳腺癌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D44v6、nm23-H1基因蛋白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6例乳腺癌组织中CD44v6,nm23-H1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CD44v6阳性检出率为69.6%(32/46),其中淋巴结受累乳腺癌阳性率为72%(18/25),无淋巴结转移组检出率为66.7%(14/21),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淋巴结受累乳腺癌的CD44v6强阳性表达检出率为64%(16/25),明显高于淋巴结未受累乳腺癌的强阳性表达检出率33.3%(7/21)(P<0.05);nm21-H1阳性表达率为71.7%(33/46),其中淋巴结受累乳腺癌和未受累乳腺癌中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0%(20/25)、61.9%(13/21),前者略高于后者,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CD44v6、nm23-H1异常表达可能是乳腺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分子学改变,CD44v6强表达可能对判断乳腺癌转移风险有一定指导意义,nm23-H1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 CD4 4V6、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浸润和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 S- P法检测 76例乳腺癌组织中 CD4 4V6、PCNA、VEGF的表达。结果 :CD4 4V6、VEGF在乳腺癌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86 .8%、80 .3%。CD4 4V6表达同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淋巴结状态相关有显著性 (P<0 .0 5 ) ;VEGF则与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状态相关有显著性 (P<0 .0 5 )。 CD4 4V6的表达与 PCNA、VEGF的表达相关 (P<0 .0 5 )。结论 :CD4 4V6、PCNA、VEGF可以作为评价乳腺癌浸润和转移的指标 ,三者在淋巴结转移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