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月馨 《吉林医学》2010,31(23):3984-3985
鲍氏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Ab)是医院感染的重要条件致病菌。根据美国院内感染监测数据以及中国院内感染病原菌耐药监测资料显示,鲍氏不动杆菌在院内感染中占第4位。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过度使用,使Ab产生耐多药,甚至出现了泛耐药株。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不断上升。  相似文献   

2.
临床医师在医疗中使用抗菌药物种类繁多,一些新的抗生素不断出现并被用于临床。用药不规范甚至滥用抗菌药物的现象时有发生。在医院内的双重感染、难治性混合感染和免疫低下的机会性感染也屡见不鲜。为降低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和耐药菌株的产生,降低院内感染率,提高疗效,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要求临床  相似文献   

3.
洗手是控制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各种新的现代诊疗技术和侵入性操作的不断增多,抗生素的大量应用导致耐药菌群日益增加,使院内感染日趋严重,不仅造成病人住院日延长.经济支出增加,而且也直接威胁着病人的生命和健康,影响医疗质量。在美国,院内感染每年直接或间接导致80000人死亡。我国每年因医院感染造成的损失为10亿元。  相似文献   

4.
羊海燕  王双 《西部医学》2007,19(6):1089-1090
目的探索老年病人院内感染及细菌耐药特点。方法对50例老年病人院内感染危险因素、细菌发生、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其中有侵入性操作的57例、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的有40例,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有10例,有基础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有19例,合并糖尿病的有16例,以上均是老年病人院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院内感染耐药菌株以奇异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杆菌为主,其中大肠杆菌耐药率最高;头孢塞肟对除大肠杆菌外的耐药菌株敏感性最高。结论降低或避免上述危险因素,合理应用抗生素,积极治疗基础疾病,避免非必须的侵入性操作等是预防老年病人院内感染及耐药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5.
加强换药室的监测预防院内感染青海省妇幼保健院张英随着医学的发展和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耐药菌株不断出现,医院内感染问题日益突出。为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我院自1994年3月开展院内感染监测工作,现将外科换药室一年来换药病人的监测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来源:本文...  相似文献   

6.
普通外科常见院内感染菌及其耐药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普通外科常见院内感染菌及其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普通外科2004年1月~2005年2月住院的48例病人133份标本的细菌培养及药敏资料。结果最常见的院内感染菌依次是假丝酵母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葡萄球菌、肠道杆菌、肺炎克雷伯菌等,均为肠道内正常居留菌。感染部位以肺部感染最多见,其次为腹腔、胸(腹)水以及血液等。这些细菌多对一线抗生素耐药,二线抗生素耐药率39.3%,三线抗生素耐药少见,未见万古霉素耐药菌。结论普通外科感染多发生于危重及肿瘤晚期病人,感染菌多为肠道正常居留菌,耐药率高。  相似文献   

7.
烧伤病房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院内感染临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烧伤病房暴发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院内感染处理方法的分析,为以后类似院内感染发生后的处置提供参考。方法对6例发生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病人综合应用隔离、增强病人抵抗力以及局部联用抗生素等措施来控制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院内感染。结果4例创面细菌培养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转阴,2例创面分泌物明显减少,经换药及植皮后创面愈合。结论综合应用隔离、增强病人抵抗力以及局部联用抗生素等措施可以控制烧伤病房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  相似文献   

8.
20世纪30年代磺胺类药物的使用和40年代青霉素的发现,标志着医学领域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纪元。新抗生素的不断发现和使用为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有力的武器。在长期的抗生素治疗过程中,致病菌对抗生素逐渐发生了适应,20世纪70年代以后,抗生素滥用趋势更加明显,细菌耐药问题也日益突出,甚至出现临床医生对多亚耐药菌引起的感染束手无策的局面。  相似文献   

9.
医院,尤其是重症监护病房(ICU)是产生和传播抗生素耐药菌的重要场所。这是由于使用大量抗生素,以及众多病人与医护人员频繁接触使交叉感染的危险性随之增加的结果1,2。耐药菌的产生增加了与感染相关的患病率与病死率,并因住院日期延长和更加昂贵的抗生素的使用而增加医疗费用13。在这篇综述中,我将扼要介绍目前主要院内感染耐药菌株带来的问题,检查增加医院中抗生素耐药性的因素并讨论控制这些因素的策略。耐药菌的增加造成院内感染的致病菌,在过去20年主要是革兰阳性球菌。这个趋势与这些致病菌有能力积累抗药决定簇有关2。一个明显的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烧伤病区院内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指导依据。方法:对2006年-2007年烧伤科病人标本进行分离培养。鉴定致病菌,用纸片扩散法测定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结果:126株细菌中革兰阴性杆菌占45.2%,革兰阳性球菌占54.8%。结论:烧伤病区细菌耐药问题严重,应加强对烧伤病人的细菌耐药监测,对合理使用抗生素、降低院内感染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李继明 《华夏医学》2022,35(1):145-149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是一种常见的院内感染条件致病菌.近年,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现象越来越严重.多重耐药和泛耐药菌株的不断出现,为临床使用抗生素治疗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近年来研究不断发现中草药对细菌的抑制作用,这为研究中草药和抗生素的联合使用,特别是探索中草药的抑菌机制,寻找抑制...  相似文献   

12.
普通外科常见院内感染菌及其耐药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袁玉峰 《中外医疗》2009,28(4):41-41
目的探讨普通外科常见院内感染菌及其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普通外科2005年1月至2007年2月住院的48例病人133份标本的细菌培养及药敏资料。结果最常见的院内感染茸依次是假丝酵母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葡萄球菌、肠道杆菌、肺炎克雷伯菌等,均为肠道内正常居留菌。感染部位以肺部感染最多见,其次为腹腔、胸(腹)水以及血液等。这些细菌多对一线抗生素耐药,二线抗生素耐药率39.3%,未见万古霉素耐药菌。结论普通外科感染多发生于危重及肿瘤晚期病人,感染菌多为肠道正常居留菌,耐药率高。  相似文献   

13.
围手术期抗生素的选择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由于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免疫功能低下病人增多.病原体的变迁,院内感染增多,细菌耐药率上升等因素影响,外科感染已成为临床面临的新的挑战之一。另外,各种新型抗生素的不断问世。并且同一种抗生素又有许多的不同的商品名,各种抗生素的价格不一,给临床医生正确选项用抗生素带来许多困难。为了做好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必须熟悉抗生素的特点,正确判断感染情况和掌握本地区病原体及其耐药现状。  相似文献   

14.
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导致院内病原菌耐药性迅速孳生,耐药菌传播引起院内感染,院内感染类型出现例次最多是呼吸道感染51.52%[1],为治疗院内感染者,抗生素又过度的使用,进一步提升了耐药菌的耐药程度,这种恶性循环,使在这种环境中的患者和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都受到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5.
1429例抗生素使用现状调查浅析邸宁,文鸣姣(附属医院院内感染监控科)关键词抗生素;使用现状;合理用药抗生素的临床应用已有40多年的历史,抗生素为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提供了有效的武器,其病死率也明显下降,但也带来一些不利的因素,诸如产生耐药菌株、削弱机...  相似文献   

16.
引起院内感染的主要原因不合理使用抗生素:耐药菌株感染仍是目前院内感染的重要致病菌。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导致耐药菌株的增加和繁殖。目前在抗生素的使用问题上,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合理现象,还存在许多预防性用药、联合用药和较多使用昂贵抗生素等情况。侵袭性操作:侵袭性  相似文献   

17.
随着抗生素在临床上的大量应用,细菌耐药现象日益严重,研究其耐药机制,防止细菌的耐药性的产生和蔓延,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感染性疾病,防止院内感染,减少患者痛苦及经济费用尤为重要,为此,针对临床分离常见菌的耐药性和抗感染治疗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18.
李平  杜敏  宋涛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22):906-906
随着各种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尤其是滥用,不仅导致耐药菌株日趋增多,而且耐药程度亦不断增强,并且出现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的多重耐药株。细菌耐药性已对人类构成严重威胁。据美国《医学会杂志》报道,目前许多强有力的广谱抗生素无法对付的感染人数大增,一些常见致病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病例增加了2倍。由于细菌具有迅速变异而产生耐药性的能力,且可转移、传播和扩散。所以,人们开发研制新药的速度总是跟不上细菌变异耐药的速度,无论多新、多好的抗生素或抗菌药,临床广泛应用后均可很快产生耐药性。可见单纯依靠开发新药亦不是解决问题的长久之计。  相似文献   

19.
许志平  张云梅  陈旭 《农垦医学》2001,23(3):184-185
革兰阴性杆菌是引起各种感染及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极易产生耐药性,并引发难以控制的暴发流行。因此,加强对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监测,对控制院内感染、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我院2000年1月-2000年4月临床分离的485株革兰阴性杆菌的组成及主要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率与我院抗生素使用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从1941年人类第一个抗生素青霉素应用临床后不久,在1944年就有了葡萄球菌耐青霉素的报道,之后尽管新的抗生素药物不断涌现,而细菌也随之出现新的耐药特性。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革兰阴性杆菌对常用的抗生素大部分发生了耐药,随之新开发的第三代头孢菌素成为首选药物。开始在临床上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但随着第三代头孢的广泛应用,导致了革兰阴性杆菌产生了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tenacd spcurumpeta—lactamclses,ESBLs)和产诱导性β-内酰胺酶逐年增加,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许多国家对属于院内的细菌性感染第三代头孢菌素已不作为首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