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在我国居民生活质量快速提高的同时,高血压和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率正呈快速增长趋势,而高血压和MS是心血管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备受临床各界的关注[1].为了解广西百色地区壮、汉族居民高血压、MS的患病特点及其关联性,在右江区、田阳县和平果县的21个社区进行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居民生活质量快速提高的同时,高血压和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率正呈快速增长趋势,而高血压和MS是心血管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备受临床各界的关注[1].为了解广西百色地区壮、汉族居民高血压、MS的患病特点及其关联性,在右江区、田阳县和平果县的21个社区进行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居民生活质量快速提高的同时,高血压和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率正呈快速增长趋势,而高血压和MS是心血管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备受临床各界的关注[1].为了解广西百色地区壮、汉族居民高血压、MS的患病特点及其关联性,在右江区、田阳县和平果县的21个社区进行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居民生活质量快速提高的同时,高血压和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率正呈快速增长趋势,而高血压和MS是心血管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备受临床各界的关注[1].为了解广西百色地区壮、汉族居民高血压、MS的患病特点及其关联性,在右江区、田阳县和平果县的21个社区进行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居民生活质量快速提高的同时,高血压和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率正呈快速增长趋势,而高血压和MS是心血管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备受临床各界的关注[1].为了解广西百色地区壮、汉族居民高血压、MS的患病特点及其关联性,在右江区、田阳县和平果县的21个社区进行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居民生活质量快速提高的同时,高血压和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率正呈快速增长趋势,而高血压和MS是心血管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备受临床各界的关注[1].为了解广西百色地区壮、汉族居民高血压、MS的患病特点及其关联性,在右江区、田阳县和平果县的21个社区进行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居民生活质量快速提高的同时,高血压和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率正呈快速增长趋势,而高血压和MS是心血管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备受临床各界的关注[1].为了解广西百色地区壮、汉族居民高血压、MS的患病特点及其关联性,在右江区、田阳县和平果县的21个社区进行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居民生活质量快速提高的同时,高血压和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率正呈快速增长趋势,而高血压和MS是心血管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备受临床各界的关注[1].为了解广西百色地区壮、汉族居民高血压、MS的患病特点及其关联性,在右江区、田阳县和平果县的21个社区进行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居民生活质量快速提高的同时,高血压和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率正呈快速增长趋势,而高血压和MS是心血管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备受临床各界的关注[1].为了解广西百色地区壮、汉族居民高血压、MS的患病特点及其关联性,在右江区、田阳县和平果县的21个社区进行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居民生活质量快速提高的同时,高血压和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率正呈快速增长趋势,而高血压和MS是心血管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备受临床各界的关注[1].为了解广西百色地区壮、汉族居民高血压、MS的患病特点及其关联性,在右江区、田阳县和平果县的21个社区进行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少数民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基因突变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贵州省少数民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lucose-6-phosphato dehydrogenase。G6PD)缺乏症的发生率、基因突变类型特点及分布特征。方法 对贵州省苗族、水族、瑶族2566人采用四氮唑蓝定性法初筛、G6PD/6PGD比值法验证,再经错配引物介导的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分析法检测中国人常见的基因突变型。结果 检出G6PD缺乏症175例,其中苗族检出G1388A突变7例、G1376T突变1例、A95G突变6例、C1024T突变8例;水族检出G1388A突变12例、G1376T突变24例、A95G突变9例、C1024T突变2例;瑶族检出G1388A突变15例、G1376T突变7例。结论 贵州省是G6PD缺乏症的高发区,贵州省苗族、水族、瑶族中都存在G1388A、G1376T这两种中国人常见G6PD突变型。为了解贵州省少数民族G6PD缺乏症的分布特征提供了原始数据。  相似文献   

12.
陈国权  罗淑琴 《营养学报》1993,15(3):357-360
<正> 头发是排泄金属的器官之一,其含量能较敏感地反映个体较长时间内元素的积累状况及体内的营养水平。 国内外学者在研究人发中元素的含量及其变化规律,探索疾病因素和采取预防措施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进展。在对某些微量元素与生长发育的关系方面也有许多报道但对少数民族地区蒙、汉族学生发中微量元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内蒙古牧区蒙、汉族≥55岁人群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患病情况及分布特点.方法 根据美国精神病学会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修订版(DSM-Ⅳ)中MCI的临床诊断标准,对牧区≥55岁蒙、汉族人群进行MCI患病情况调查.结果 蒙、汉族≥55岁人群MCI粗患病率为19.48% (1782/9146),标化患病率为18.98%;蒙、汉族MCI粗患病率分别为17.46%(标化患病率为16.99%)和20.60%(标化患病率为19.98%).蒙、汉族人群MCI粗患病率与年龄具有明显的相关性,MCI粗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明显增加,蒙古族从55~59岁的12.17%上升至85岁的27.78%,汉族从55 ~59岁的15.50%上升至85岁的23.53%.蒙古族人群MCI患病率与汉族人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229,P=0.000),汉族人群高于蒙古族人群.蒙古族女性与男性相比,MCI患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376,P=0.123);汉族女性与男性相比,MCI患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性患病风险高于男性(x2=24.470,P=0.000).结论 内蒙古牧区蒙、汉族老年人群MCI患病率较高,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人群MCI患病率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4.
本文调查了广西西部山区四个民族1,930名7~14岁儿童的血压水平和身高、年龄、体重等8个因素。经过相关、方差分析,相信身高、体重、年龄对汉族、壮族、瑶族儿童的血压有非常显著的影响。但本文认为,体重/身高3对几个民族儿童都没有显著性。苗族儿童的血压不随年龄变化而变化。在比较两极端血压水平的各因素中,SBP与身高、体重、心率、体重/身高3的均值在各民族的分布基本一致,但DBP与身高、体重、心率的均值在瑶族儿童中却出现了差别。这些差别似与他们的地理环境和生活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青海地区藏汉回族妇女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率和基因亚型分布,分析其与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医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于2012年1月~2013年12月对青海玉树、西宁及海南地区藏族745例、汉族2594例、回族426例共计3765例妇女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同时行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CT),两项阳性者进一步做病理组织学活检。结果:3765例妇女中HPV感染488例,阳性率为12.96%(488/3765),其中高危、低危、单一及复合型HPV阳性率分别为94.67%、5.33%、92.01%、7.99%;藏汉回族阳性率分别为15.84%、12.10%、13.15%,各族中均以HPV l6、58感染比例最高。单一感染率和复合感染率3民族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高危型感染率和低危型感染率3民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藏汉回族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中趋于集中的HPV亚型为HPVl6、58、52、53、18、39、31和45。结论:HPV阳性率藏族略高,藏汉回族以高危和单一HPV感染阳性为主;藏汉回族HPV阳性谱及宫颈癌、CIN均以HPVl6、58感染为主;单一感染更易导致宫颈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吉林省延边地区朝鲜族和汉族人群高血压亚型的分布特征.方法 以该地区30~70岁朝鲜族和汉族常住居民3011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高血压亚型在本地区不同民族及年龄间的分布状况及特征.结果 朝鲜族和汉族高血压粗患病率分别为46.5%和34.0%,年龄调整后的标化患病率分别为37.2%和31.4%,且朝鲜族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显著高于汉族人群.在朝鲜族人群中,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单纯舒张期高血压(IDH)和收缩期高血压合并舒张期高血压(SDH)的患病率分别为5.7%,14.3%和26.4%;汉族人群的患病率分别5.0%,11.4%和17.6%,均以SDH最多见.在高血压人群中,随着年龄的增长ISH和SDH的比例显著增高、IDH的比例显著降低.结论 延边地区不同民族人群高血压及亚型患病率明显不同,而且在高血压人群中的不同亚型所占的比例也不同.在高血压人群中,随着年龄的增长ISH和SDH的比例显著增高和IDH的比例显著降低,且以SDH最多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蒙古族与汉族男生身体形态发育指标的差异。方法 从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中选取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和汉族男生身体测量数据,整理身高、体重、胸围、坐高、上臂部皮褶厚度(TST)、肩胛部皮褶厚度(SST)、腹部皮褶厚度(AST)、城乡及“是否遗精”指标,按“是否遗精”分层且调整城乡因素分析蒙古族与汉族男生身体形态发育指标的差异。结果 11、12、14岁蒙古族男生“已遗精”比例低于汉族男生(0 vs. 8.1%,3.2% vs. 15.3%,62.5% vs. 76.0%,均P<0.05);“未遗精”(11~14岁)汉族男生身高高于蒙古族(1.4 cm,P<0.01)、坐高、胸围、体重、TST、SST、AST、BMI与蒙古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已遗精”(12~17岁)汉族男生身高、坐高、胸围、体重、SST、BMI高于蒙古族(1.8 cm、0.6 cm、3.1 cm、3.1 kg、1.7 mm、0.7 kg/m2,均P<0.05),TST、AST与蒙古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汉族男生身高指标可能优于蒙古族男生,汉族“已遗精”男生坐高、胸围、体重、SST、BMI指标优于蒙古族,遗精前后两民族男生身体形态发育指标差异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   

18.
宋伟奇  禹彬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2):1882-1884
目的:探讨蒙族与汉族妇女宫颈病变发生率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2009年3月4 975例蒙族患者及10 592例汉族患者的新柏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TCT)结果。结果:宫颈细胞异常比例蒙族妇女为11.96%,汉族妇女为10.05%,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相同年龄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两个民族妇女的患癌率(鳞癌+腺癌)无明显差异(P>0.05)。滴虫感染率蒙族为7.18%,汉族为6.23%;霉菌感染率蒙族为2.51%,汉族为2.58%,两者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蒙族妇女宫颈细胞异常比高于汉族妇女,这种差异与年龄无关;微生物感染率与民族无关。  相似文献   

19.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内蒙古520名蒙、汉大学生(19~22岁)头发中锌、铜、铁、锰元素的含量。比较结果:蒙族女生发铜、铁元素高于蒙族男生,差异有显著意义;汉族男女生间差异无显著性;蒙、汉族女生间差异无显著性。蒙族男生发铜元素含量低于汉族男生,差异有极显著意义;蒙、汉族女生差并无显著性。经相关分析及身高、体重不同发育水平组的发锌元素的含量的均值比较结果表明,发锌元素含量与身高、体重发育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广西壮族和京族居民的膳食结构及营养状况,比较膳食摄入的差异。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壮族居民161户(405人)和京族居民93户(208人),以个人食物频率法结合家庭调味品称重获取膳食信息。结果两民族居民食用盐和油脂类摄入远远高于推荐摄入量,豆类、水果类、蛋奶类摄入量明显不足。两民族维生素C、E、B1、B2及钙的摄入量均低于推荐摄入量。壮族和京族的油、盐、酱和味精、豆类、蔬菜、水果、奶类、蛋类、肉类、水产品消费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民族居民平均每日膳食营养素摄入量比较除能量、硫胺素、核黄素、维生素E和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营养素摄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民族居民膳食结构及营养素摄入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虽然包含了中国膳食指南推荐的主要食物种类,但食物摄入量并不理想,应根据不同民族居民膳食结构及饮食习惯特点改善居民的膳食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