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inv(16)是急性髓系白血病(AML)M4Eo的特征性的异常核型,是预后较好的一个标志。inv(16)的结果是16q22上的CBFb基因和 16p13上的MYH11基因重排,产生CBFb-MYH11融合基因,可能在白血病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就inv(16) AML的临床、血液学特点及分子生物学特征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染色体G显带、荧光原位杂交和流式细胞术在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临床诊断、鉴别诊断和预后中的意义。方法 运用染色体G显带和流式细胞术 ,对 15例骨髓细胞形态学拟诊为急性髓系白血病M4型 (AML M4 )的患者进行核型分析和免疫分型 ,并用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inter phasalfluorescenceinsituhybridization ,I FISH)对其中 6例患者进行检测。结果 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显示正常核型 6例 ,伴有inv(16 ) (p13;q2 2 )异常 2例 ,伴有del(16 ) (q2 2 )、 X ,5 q ,t(8;2 1) (q2 2 ;q2 2 )、t(9 ;2 2 ) (q34;q11)、t(11;17)和t(11;?)异常各 1例 ,另有 2例无分裂相可供分析。I FISH对 3例患者进行CBFβ基因重排检测 ,2例阳性 ,1例阴性 ;对这例阴性患者进一步检测AML1/ETO融合基因 ,结果阳性 ;3例患者检测了MLL基因重排 ,2例阳性 ,1例阴性但伴有t(9;2 2 )异常 ,BCR/ABL融合基因阳性。免疫分型提示 14例患者有髓系和单核系分化抗...  相似文献   

3.
采用对比基因杂交技术建立嗅神经母细胞瘤基因畸变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嗅神经母细胞瘤(ENB)的基因畸变模型并分析其特征。方法采用对比基因杂交(CGH)技术对12例原发、3例复发、7例转移ENB标本进行基因检测,用特殊软件系统对所采集照片的荧光信号进行量化分析,确定肿瘤DNA与正常对照DNA之间的基因差别。结果ENB常见DNA丢失主要见于1P、2q、3p/q、4p/q、5p/q、6q、8p/q、9p、10p/q、11P、12q、13q、18q和21q,DNA过度表达见于1p、7q、9q、1lq、14q、16p/q、17p/q、19p/q、20p/q和22p/q。ENB的1p21-p31DNA丢失与该类肿瘤患者预后差有明显相关性。死于ENB的患者均具有以下共性:1p21-p31DNA丢失、临床分期为C或D期、分化程度低(Ⅲ或Ⅳ级)。对4例发生转移、复发的患者,将检测结果与其原发病灶基因畸变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表明,转移、复发病灶与其原发病灶间具有高度的克隆一致性。结论采用CGH能建立ENB的典型基因畸变模型,该模型有助于解释此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并对其预后进行评估,并与神经母细胞瘤、小细胞肺癌以及头颈部鳞癌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11例伴t(16;21)(p11;q22)染色体易位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07月至2022年03月我院收治的11例t((16;21)(p11;q22)染色体易位的AML患者临床及实验室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1例t(16;21)(p11;q22)染色体易位的白血病均为AML,FAB分型:M2型4例,M4型1例,M5型3例,AML(非M3)型3例;其中男5例,女6例。染色体R显带分析11例均可见到t(16;21)(p11;q22)染色体易位,其中9例伴有附加染色体异常。融合基因TLS/FUS-ERG检测了9例均为阳性。免疫表型除表达髓系CD34、CD117、CD33、CD13、CD38外,均表达CD56。化疗1个周期后完全缓解7例。结论:t(16;21)(p11;q22)染色体易位是一种少见的重现性染色体异常,该易位产生TLS/FUS-ERG融合基因,免疫学检测多伴CD56阳性,以AML中M2/M5型多见,化疗1个周期大部分可完全缓解,但短期内易复发,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食管鳞癌(ESCC)细胞系的染色体异常,为将来寻找食管癌相关基因提供线索。方法:采用比较基因组杂交法(CGH)分析3种ESCC细胞系的染色体DNA拷贝数改变情况。结果:9q(3/3)、3q(2/3)、5q(2/3)、5p(2/3)、8q(2/3)、12p(2/3)和20q(2/3)为常见的染色体增加区。4q(2/3)和6q(2/3)是常见的染色体丢失区。结论:这些常见的染色体异常有助于寻找和定位食管癌相关基因。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对MALT淋巴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因和染色体异常。除早期发现的t(11;18)(q21;q21)/API2-MALT1融合基因外,还发现t(1;14)(p22;q32)/BCL10-IgH或t(1;2)(p22;p12)/BCL10-IgLκ;t(14;18) (q32;q21)/IgH-MALT1;t(3;14)(p14.1;q32)/FOXP1-IgH以及BCL6基因异常。另外,对MALT淋巴瘤和由此转化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关系也逐渐明确,发现了独特的或二者相互重叠的基因异常。这些分子遗传学的研究,有助于了解MALT淋巴瘤的发病机制,也有助于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  相似文献   

7.
对白血病中大量重现的细胞遗传学异常分子水平研究揭示,遗传学异常在白血病发生中起重要作用。11q23易位是白血病中常见的细胞遗传学异常,含11q23基因重排的急性髓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预后不良。混合系白血病基因(mixed linage leu-kemia gene,MLL)基因定位于11q23,是果蝇三胸基因的人类同系物。目前与MLL发生融合的伙伴基因已超过40个,分布于约60个位点。EEN最初发现于1例t(11;19)(q23;p13)易位的AML患者,是在19p13位点发现的第3个MLL伙伴基因。MLL外显子6的N末端连接到EEN的16个氨基酸后的C末端,形成的融合蛋白包括MLL的AT钩和甲基转移酶同源区,以及EEN的α螺旋区和SH3结构域。MLL-EEN在白血病中的分子机制可能通过磷酸肌醇途径、调控HOX基因、抑制EBP相关的Ras活动、与其他基因的交互作用以及联合致病机制而起作用。目前对MLL-EEN的研究正逐渐深入,有效治疗白血病依赖于对白血病相关基因异常机制全面深入地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寻找胶质母细胞瘤10号染色体长臂(10q)上可能存在肿瘤抑制基因的杂合性缺失(LOH)区域,为发现和定位肿瘤抑制基因提供线索和依据。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分析10例胶质母细胞瘤(GBM)染色体10q上9个微卫星多态性标记的LOH。结果在90%(9/10)肿瘤组织染色体10q上检出LOH,在71%(35/49)可提供信息的位点上观察到LOH。以在10q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报道2例分别伴有t(8;20)(q22;q13)和t(1;8;21) (q32;q22;q22)的t(8;21)变异易位的M2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M2)。方法 骨髓细胞短期培养法制备染色体标本,应用反带和吉姆萨显带技术进行核型分析;双色双融合AML1-ETO探针进行间期及中期双色荧光原位杂交(D-FISH)检测AML1-ETO融合信号;多重巢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PCR)技术检测AML1-ETO融合基因转录本。结果 例1 核型为45,X,-Y, t (8;20)(q22;q13) [12]/46,XY[3],例2 核型为46,XX,t(1;8;21)(q32;q22;q22)[18]/46,XX[2];间期和中期FISH证实了AML1-ETO融合基因和变异易位的存在;多重巢式RT-PCR检测到AML1-ETO融合基因转录本。结论 t(8;20)(q22;q13)和t(1;8;21)(q32;q22;q22)实质上都是t(8;21)的变异型易位;核型分析联合D-FISH、多重巢式RT-PCR对确定伴有变异型t(8;21)易位的AML患者的性质和预后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15;1 7)(q22;q12)是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的特征性染色体重排,约见于70%~100%的APL患者,该易位使15号染色体上的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基因(PML)与17号染色体上的维甲酸受体(RARα)基因发生融合,产生PML/RARα融合基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WHO分型系统进行评价。方法对按FAB标准确诊并进行了染色体核型分析和/或AML特异相关融合基因检测的259例AML和21例RAEB蛳t患者,重新分类计数其血片和骨髓片,按WHO标准回顾性进行分型诊断,并进行了按WHO标准分型诊断后各亚型之间的诱导化疗疗效比较。结果21例RAEB蛳t患者中2例按WHO标准重新诊断为AML。AML伴(t8;21)/AML1蛳ETO与按国内AML标准确诊的M2b、AML伴t(15;17)/PML蛳RARα与M3/M3v、AML伴inv(16)(p13q22)或t(16;16)(p13;q22)/CBFB蛳MYH11与M4Eo的吻合率为100%。21例(11.2%)的患者重新归入AML伴有多系发育异常。AML伴t(8;21)/AML1蛳ETO和AML伴inv(16)(p13q22)或t(16;16)(p13;q22)/CBFB蛳MYH11患者的诱导化疗CR率显著高于不另做分类的AML患者(P<0.05)。有多系增生异常患者的诱导化疗CR率明显低于无多系增生异常患者(P<0.05)。结论AML的WHO分型各亚型的一致性及与临床疗效相关性较FAB分型更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1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伴新的t(8; 21)变异易位即t(7; 21)(p21;q22)易位患者的临床与分子生物学特点.方法:将AML患者的骨髓细胞经短期培养后按常规方法制备染色体,R显带进行核型分析;利用AML1/ETO双色双融合探针进行荧光原位杂交检测;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AML1/ETO融合基因的转录本拷贝数.结果:患者的常规细胞遗传学分析结果显示为t(7; 21)(p21;q22)易位.86%的骨髓细胞为AML1/ETO融合基因阳性,融合基因转录本为51 440个拷贝/10 000个内参Ab1基因拷贝.结论:t(7;21)(p21; q22)是一种新的t(8; 21)(q22; q22)变异易位,与其他类型的t(8; 21)变异易位相似,预示有良好预后.  相似文献   

13.
喉癌中13号染色体杂合性丢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初步限定喉癌中 13号染色体抑癌基因的缺失区域和为发现及定位抑癌基因提供线索和依据。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 PCR) ,筛查了 58例喉癌 (包括 3例原位癌 )组织中染色体13q上 D13S765( 13q13) ,RB1.2 0 ( 13q14.2 ) ,D13S133( 13q14.3) ,D13S318( 13q2 1) 4个座位微卫星多态标记的杂合性丢失。结果  3例原位癌中无一例发生 13q的杂合性丢失 ,55例浸润癌中在 13q一个以上座位出现杂合性丢失的频率为 4 5% ( 2 4 / 53) ,D13S765座位的杂合性丢失的频率最高 ,为 52 %( 2 2 / 4 2 )。结论 喉癌组织中染色体 13q缺失区域在 D13S765( 13q13)座位附近 ,RB1的近端 ,即在D13S765座位附近存在着与喉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抑癌基因 ,可能包括 RB1基因 ,它的失活与浸润期喉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从病毒和遗传两方面探讨鼻咽癌细胞株 SUNE- 1三亚株 :5 - 8F(高成瘤、高转移 )、6 - 10 B(只成瘤、不转移 )和 13- 9B(不成瘤 )异质性的分子机制。方法  (1)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 SU NE- 1及其三亚株中 EBV-L MP1的表达状况 ;(2 )应用 CGH检测 SUNE- 1及其三亚株的基因扩增情况。结果  (1)在三亚株中 ,都能够检测到 EBV- L MP1的表达。 (2 ) CGH检测发现 SUNE- 1的 DNA拷贝数变呈现以 1、2 p、3、4、5 p、6、7、9、10 q、11、12 q、13q、17q和 18q增加和 2 2 q拷贝数减少为主 ;5 - 8F染色体变化以 3p、7q、8q、9q和 10 q拷贝数增加为主 ;而 6 - 10 B和13- 9B除少数几个染色体区域发生缺失外 ,均无 DNA拷贝数的增加。结论 鼻咽癌细胞株 SU NE- 1及其三亚株 ,均有 EBV的表达和存在不同的基因变化 ,提示其异质性可能主要由于基因的变化引起 ,但 EBV对维持鼻咽癌的恶性程度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食管癌患者微卫星杂合性缺失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与食管癌发病密切相关的微卫星杂合缺失(loss of heterozygosity,LOH)变化特征及其意义.方法:将32例原发性食管癌手术切除标本采用微卫星DNA多态分析法,选取染色体3p、5q、6p、9p、13q、16q、17p、17q和18q的18个多态微卫星位点,对食管癌组织进行LOH分析.结果:18个微卫星位点均获得有效数据.结论:抑癌基因RASSF1A、APC、p15、BRCA2、p53、BRCA1和DCC的LOH可能是食管癌发生过程中重要的分子事件.  相似文献   

16.
引言染色体上特定位点遗传物质的丢失是肿瘤发生的通常特征,并且表明此区域有肿瘤抑制基因(Tumor Suppressor Genes,TSG)的存在。如果某候选基因在已知类型的肿瘤中始终大量丢失或突变,则该基因可能是真正与该疾病有关的基因。等位基因的杂合缺失(Loss of Heterozygosity,LOH)分析技术是研究肿瘤抑制基因的常用工具[1],通过等位基因的LOH寻找肿瘤抑制基因是目前肿瘤基础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近年来,在多种肿瘤中发现10号染色体长臂(10q)存在等位基因的杂合缺失,下面综述研究的进展情况。110q LOH与神经系统肿瘤在神经系统肿瘤中,10q LOH研究较多,该分子事件与肿瘤的发生、进展以及预后有关。DMBT1(deleted in malignant brain tumors1)基因是神经系统肿瘤中发现的相关肿瘤抑制基因。1.110q LOH与神经肿瘤的发生Leuraud等[2]把54例切除的神经胶质瘤种植到裸鼠皮下,有23例在裸鼠中生长。在间变最重的肿瘤中,通过对短期生存病例的原发肿瘤和成功移植后的肿瘤进行了病理和分子学研究,显示10q LOH及表皮生长因子(EGFR)的扩...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肺鳞状细胞癌染色体不平衡及其与吸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Yan WS  Song LY  Wei WD  Li A  Liang QW  Liu JH  Fang Y 《癌症》2005,24(1):47-52
背景与目的:染色体不平衡在肺癌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并可能受不同致癌物的影响。本研究旨在探讨原发性肺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染色体不平衡特征及吸烟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比较基因组杂交(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CGH)技术对39例原发性肺SCC的染色体扩增和缺失进行检测,并分析吸烟与肺SCC染色体不平衡之间的关系。结果:肺SCC染色体扩增常见于3q(74.4%,29/39),5p(66.7%,26/39),1q(43.6%,17/39),8q(41%,16/39),12p(42.6%,18/39),2p(38.5%,15/39)、18p(33.3%,13/39)等;最小扩增区位于3q26.2鄄29、5p14.3鄄15.3、1q41鄄44、8q23和12p13;38.5%和15.4%的病例发生3q和5p高拷贝扩增。染色体缺失主要见于3p(56.4%,22/39),5q(53.8%,21/39),13q(51.3%,20/39),8p(46.1%,18/39),4p(43.6%,17/39)、4q(43.6%,17/39)、1p(41%,16/39)、2q(38.5%,15/39),9q(35.9%,14/39)、13p(35.9%,14/39)、16p(35.9%,14/39),6p(33%,13/39)、6q(30.7%,12/39)等;最小缺失区位于3p14.2鄄21.2(51.3%,20/39)、5q15鄄22(51.3%,20/39)、13q14.2鄄21.2(48.7%,19/39)、8p21.1鄄22(44%,17/39)、2q32(36%,14/39)和16p12鄄13.1(33%,13/39)。与非吸烟患者相比,吸烟患者3q和8q扩增率显著增加(P<0.05);两者共同的染色体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p63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蛋白表达水平及与 3号染色体长臂 3 q2 7 3 q2 9区域改变的关系。方法 采用组织芯片技术构建 12 2例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石蜡包埋标本组织芯片 ,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p63基因蛋白表达情况。应用比较基因组杂交 (CGH)技术分析 70例原发性肺鳞癌和肺腺癌标本染色体的改变。同时分析p63基因的蛋白表达与 3号染色体长臂末端改变的关系。结果  12 2例非小细胞肺癌 p63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 :5 9例鳞癌中 5 1例 ( 86.44 % ) p63免疫组化染色为阳性 ;3例大细胞肺癌中 2例 ( 66.66% )为阳性 ;60例腺癌仅有 1例 ( 1.67% )为阳性。p6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的分级、肿瘤的转移以及预后生存率无关 (P >0 .0 5 )。 70例非小细胞肺癌CGH分析结果发现有3 2例 3 q2 7 q2 9区域出现DNA扩增 ,3 0例鳞癌中 2 4例出现 3 q2 7 q2 9区域DNA拷贝数目的增加 ,40例腺癌仅 8例发现 3q2 7 q2 9区域DNA获得。p63免疫组化阳性率与 3q2 7 q2 9区域的改变比较分析结果显示 :2 4例鳞癌 p63阳性者中 ,2 3例 ( 95 .83 % ) 3 q2 7 q2 9区域有显著的获得 ,1例 p63基因蛋白表达呈阳性的腺癌患者的 3 q2 7 q2 9区域有DNA拷贝数目的增加。 结论 研究结果提示 p63免疫组化阳性  相似文献   

19.
WW结构域氧化还原酶基因WWOX,是近年发现的新的抑癌基因,定位于人的普通染色体脆性位点FRA16D(16q23.3-24.1),在多种上皮性肿瘤中表达下调或缺失.16号染色体与上皮恶性肿瘤的关系成为研究的热点.与WWOX作用相关的蛋白均处于信号转导途径的关键点,对WWOX基因的深入研究将可能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恶性淋巴瘤(Burkitl lymphoma)有特异的染色体易位(t8;14,t8;22 t2;8),编码Ig 重链的基因位于14q 上,断裂点在恒定区与可变区之间.C-myc 基因位于8q 上.作者发现有些伯基特淋巴瘤细胞C-myc 基因从第8号染色体断裂与第14号染色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