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抗炎镇痛药用途广泛 ,现已成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中用量最大的药物之一。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抗炎镇痛药是传统的非甾体抗炎药 (NSAIDs) ,以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为代表。此类药物主要通过抑制环氧合酶Ⅱ (COX Ⅱ ) ,继而抑制炎症性前列腺素的合成 ,对抗炎症反应 ,并缓解炎症引起的发热、疼痛等症状。然而由于此类NSAIDs也同时抑制环氧合酶Ⅰ (COX Ⅰ ) ,因此导致生理性前列腺素的合成也大大减少 ,最终可引起胃肠损害、凝血障碍和肾脏毒性等严重副作用。此外 ,由于各种NSAIDs的作用特点不尽相同 ,…  相似文献   

2.
由于抗炎镇痛药用途广泛 ,现已成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中用量最大的药物之一。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抗炎镇痛药是传统的非甾体抗炎药 (NSAIDs) ,以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为代表。此类药物主要通过抑制环氧合酶Ⅱ (COX Ⅱ ) ,继而抑制炎症性前列腺素的合成 ,对抗炎症反应 ,并缓解炎症引起的发热、疼痛等症状。然而由于此类NSAIDs也同时抑制环氧合酶Ⅰ (COX Ⅰ ) ,因此导致生理性前列腺素的合成也大大减少 ,最终可引起胃肠损害、凝血障碍和肾脏毒性等严重副作用。此外 ,由于各种NSAIDs的作用特点不尽相同 ,…  相似文献   

3.
李军  唐福林 《中华内科杂志》2002,41(11):789-790
非甾体抗炎药 (NSAIDs)具有止痛、抗炎的作用 ,其中阿司匹林还有抗血栓形成的作用 ,但NSAIDs有明显的胃肠道副作用。选择性环氧合酶 (COX) 2抑制剂的上市 ,意味着可以为风湿病患者提供对胃肠道有较少副作用的治疗。选择性COX 2抑制剂可使前列腺素 (PG)I2 产生减少 ,并影响促血栓和抗血栓间的平衡。与COX 1抑制剂抑制血小板不同 ,COX 2抑制剂并不具有抗血栓的作用。相反 ,由于减少了具有扩血管和抗凝集作用的PGI2 的产生 ,可能会使促凝物质(如血栓素A2 )相对增多 ,导致心血管血栓事件增加。然而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4.
非甾体抗炎药 (NSAID)对关节炎性疾病有较好的抗炎镇痛疗效而被广泛使用。但由于副作用较多 ,尤其是胃肠道副反应 ,而限制了该类药的长期应用。对环氧化酶 (cy clooxygenase ,COX)的抑制作用 ,既是NSAID治疗作用的基础 ,也是其不良反应的基础。自从发现了COX的两种亚型即COX 1和COX 2 ,便引出了一种学说 :某种NSAID若能选择性抑制COX 2 ,则其胃肠道毒性将大大减小 ,而疗效不受影响[1] 。尼美舒利 (nimesulide)和美络昔康 (meloxicam)是近年新上市的NSAIDs,据文献 [2 …  相似文献   

5.
非甾体抗炎药的化学分类及其对环氧合酶选择性的认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虽然对环氧合酶 (COX)异构体理论[1 ] 存有争议 ,但是其对非甾体抗炎药 (NSAIDs)的研究和发展具有重要的贡献。在提出COX异构体理论之前 ,一般认为抑制COX愈强者 ,其抗炎作用就愈强 ,副作用也愈大。然而当COX异构体理论提出后 ,可以看到NSAIDs的疗效与副作用并非完全平行 ,这就为研制疗效更好、副作用更小的NSAIDs打下基础。特异性抑制COX 2的药物目前仅有 2个昔布类NSAIDs ,即塞来昔布和罗非昔布 ,它们在西方国家已经用了 3年多 ,在我国也用了 1年多。虽然由此出现了种种不同的观点 ,但NSAID…  相似文献   

6.
非甾体类抗炎药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氧合酶(COX)是花生四烯酸代谢的关键限速酶。非甾体类抗类药(NSAIDs)能减少人和实验动物结直肠癌(CRC)的发生,并能减少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的息肉数量和体积。资料表明NSAIDs是通过抑制COX-2来达到抗肿瘤作用的。本文综述近年有关NSAIDs、COX-2、CRC三者之间关第研究的文献。  相似文献   

7.
非甾体抗炎药致消化性溃疡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甾体抗炎药 (NSAID)常伴有胃病 ,为常见的毒性药物之一。据美国 1996年统计每年因NSAID毒性住院者超过 10 0 0 0 0 ,死亡者 10 0 0 0~ 2 0 0 0 0 ,因NSAID毒性死亡率超过食管和胃其他疾病 ,也超过肝癌 ,其中NSAID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消化性溃疡 (PUD)。非甾体抗炎药物其作用机制相同。均通过抑制环氧化酶 (cy cloxygenase,COX)的活性而抑制花生四烯酸最终生成前列腺素 (PG)。因此 ,NSAID能够减轻局部充血、肿胀、缓解疼痛 ,具有抗炎与镇痛作用。自 1899年水杨酸化学合成至今百年期间 ,NSA…  相似文献   

8.
对COX-1和COX-2的再认识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90年代初 ,国外发现环氧合酶 (cyclooxygenase ,COX) 1和COX 2二种同功酶以来 ,普遍认为COX 1为要素酶 (constitutiveenzyme)或管家酶 ,它产生的前列腺素参与机体正常生理过程和保护功能 ,如维持胃肠黏膜完整性 ,调节血小板功能和肾血流 ;而COX 2是经刺激迅速产生的诱导酶 (inducibleen zyme) ,它催化合成的前列腺素参与炎症反应。因而提出 ,应用非甾体抗炎药 (NSAID)抑制了COX 1可引起对胃和肾的不良反应 ,而抑制了COX 2则产生抗炎和止痛效果。在此假设基础上 ,选…  相似文献   

9.
环氧化酶及非甾体抗炎药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氧化酶 (cyclooxygenase,COX)是催化膜磷脂花生四烯酸转化为前列腺素类物质 (如前列腺素、血栓烷素)的限速酶 ,而包括前列腺素E的这些代谢产物在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 (如炎症 )中起到重要作用。以阿司匹林为原型的非甾体类抗炎药物 (Non steroidalan ti inflammatorydrugNSAIDs)是一组具有相似的抗炎、止痛、退热等治疗作用但具有不同化学结构的物质 ,它们均通过抑制COX而阻断前列腺素合成而起到治疗作用 ,它们还共同具有如胃肠道损伤的副作用。随着两种COX(COX 1和CO…  相似文献   

10.
非甾体类抗炎药胃十二指肠损害的处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胡品津 《胃肠病学》2001,6(3):I005-I008
关键内容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通过多种途径损伤胃肠粘膜, 主要是通过抑制环氧合酶(COX)干扰前列腺素(PGS)的 合成。NSAID溃疡常为“无痛”性,可以消化道出血或穿 孔为首发症状。一旦发现NSAID溃疡,对可以停用NSAIDs者应予常规 抑酸剂治疗;如患者需继续服用NSAIDs,则需用常规剂 量或倍量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对具有发生症状性NSAID溃疡高危因素的患者,应常规 给予抗溃疡药物预防治疗。预防药物可选用PGS类似物, 如米索前列醇或PPI。H_2受体桔抗剂(H_2RA)、…  相似文献   

11.
COX—1和COX—2抑制剂与胃肠道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OX(cyclo -oxygenase)有两种异构体 :COX -1和COX -2 ,阿斯匹林和其它NSAIDs既有消炎镇痛作用也有较多的副作用 ,主要是由于其抑制COX的非选择性 ,因而较少副作用的选择性COX抑制剂 (抑制COX异构体COX -2 )在近几年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 ,这些药物有meloxicam、nimesulin、celecoxib、etodolac、尼美舒利 (nimesulide)等。  COX -1产物的作用研究证明 ,经由环氧和酶 (COX -1)参与形成的内源性花生四烯酸、前列腺素的代谢产物被认为是胃粘膜…  相似文献   

12.
非甾体抗炎药与胃肠道损伤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非甾体抗炎药 (NSAIDs)是一类具有抗炎与镇痛作用的药物 ,可改善由风湿性疾病引起的炎性症状 ,并可缓解疼痛 ,是全世界范围内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类处方药。但是在使用过程中 ,特别是长期、大量服用时可出现副作用 ,其中最常见的是其对胃肠道的损害。NSAIDs可引起消化不良、胃肠道黏膜糜烂、消化性溃疡和出血 ,甚至因此而危及生命。因此 ,合理、正确使用NSAIDs是每位临床医生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一、NSAIDs在全球的使用及对胃肠道损害的发生率NSAIDs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的一线药物 ,广泛用于疼痛及发…  相似文献   

13.
环氧合酶—2蛋白在结肠疾病中的表达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3  
长期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的患者结肠癌发病率明显下降,NSAIDs能抑制环氧合酶(COX),COX-2在结肠癌的发生过程中起有作用。目的:调查COX-2在结肠病变中的表达。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正常和病变吉肠组织中COX-2和COX-1蛋白的表达。结果:COX-2蛋白在正常结肠组织中呈低强度表达,在炎症性肠病(IBD)、结肠腺癌和结肠癌组织中表达强度明显增高。COX-1蛋白在正常结肠  相似文献   

14.
新型非甾体类抗炎药——萘丁美酮胃粘膜损伤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认为,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antiinflammatorydrugs,NSAIDs)主要通过抑制环氧化酶1(cyclooxygenase1,COX1)活性,抑制了具有细胞保护作用的胃粘膜前列腺素的合成,诱发粘膜病变或促进消化性溃疡的发生[1]。局部刺激如酸性、粘膜屏障及粘液屏障削弱亦参与损伤的发生。萘丁美酮(nabumetone,商品名瑞力芬)是新近研制的一种非酸性NSAIDs,为了解其对胃粘膜的损伤,本文比较了瑞力芬与传统NSAIDs(消炎痛、阿斯匹林)对大鼠胃粘膜血流(gastricmuc…  相似文献   

15.
自阿司匹林问世一百年来,关于其治疗作用不断有新发现。在近十年,许多回顾性研究报道定时服用阿司匹林人群的结肠、直肠癌发生率或死亡率降低40%~50%,但达到预防作用所需的准确剂量尚不清,有学者认为每天约需300mg。动物研究也表明阿司匹林和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可预防肠癌,在有家族腺瘤性息肉病(FAP)病人中,舒林酸(sulindac)可逆转肠息肉的形成。这表明NSAID在肠癌的预防或甚至治疗上的重要性。目前知道NSAIDs的唯一作用部位是参与前列腺素合成的环氧化酶(COXs)类,其止痛、消炎效果亦来自对前列…  相似文献   

16.
环氧合酶—2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长期使用非巢体类抗炎药(NSAIDs)的患者强肠癌发病率明显下降。NSAIDs能抑制环氧合酶(COX),而COX-2在结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目的:调查COX-2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用免疫组化半定量方法检测COX-2和COX-1蛋白在胃癌及相应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结果:97.1%(33/34)的胃癌组织中有COX-2蛋白表达,其强度明显高于正常胃窦粘膜,分伦型胃癌的  相似文献   

17.
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非甾体抗炎药(NASID)抑制环氧化酶,从而减少前列腺素合成来产生消炎,解热,镇痛作用,环氧化酶有两种同功酶COX-1和COX-2,COX-1参与生理过程,而COX-2负责炎症或病理情况下前列腺素的产生,目前临床应用的NSAID均非COX-2特异性的COX-2特异性NSAID还处于实验阶段,但啮齿类及灵长类动物体内实验的结果是令人鼓舞的。  相似文献   

18.
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表明 ,非甾体类抗炎药 (NSAIDs)可降低消化系肿瘤的发病率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环氧合酶 2(COX 2 )表达降低 ,抑制凋亡相关蛋白Bcl 2的表达有关[1] 。本研究在检测胰腺癌COX 2蛋白表达率的基础上 ,观察特异性与非特异性COX 2抑制剂对细胞生长活力及凋亡的影响 ,探讨COX 2抑制剂NSAIDs对胰腺癌辅助治疗的可行性 ,为胰腺癌防治探索新途径。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 :本院病理科保存的胰腺癌组织 30例 ,其中胰腺腺癌 2 7例 ,胰腺鳞癌 2例 ,不典型增生并灶性癌变 1例。对照组 18例 ,其中胰腺良性疾病 13…  相似文献   

19.
非甾体抗炎药 (NSAIDs)可增加胃肠黏膜糜烂、溃疡的发生率 ,并有引发胃肠出血及穿孔的可能[1] 。我们自 1999年3~ 9月连续观察了 2 0 0例内镜下胃肠黏膜损伤病例 ,结合用药情况 ,探讨NSAIDs与胃肠损伤的关系。1 资料与方法 :应用Olympus XQ2 0 0型电子胃镜连续观察黏膜损伤病例。男性 175例 ,女性 2 5例 ,年龄 2 2~ 96岁 ,平均年龄 6 6 6岁。以胃镜发现胃、十二指肠黏膜损伤时是否正在服用NSAIDs分为NSAIDs相关 (Ⅰ )组及非NSAIDs相关 (Ⅱ )组。NSAIDs包括肠溶阿司匹林、双氯芬酸钠、布洛…  相似文献   

20.
尽管阿司匹林和其它非类固醇抗炎药(NSAIDs)对血小板都有抑制作用 ,但是目前尚无足够的资料证实单独使用NSAIDs的抗血小板效果。本研究试图证实NSAIDs加阿司匹林治疗时 ,阿司匹林会否进一步抑制血小板功能。方法  3 0例志愿者参与 ,7例因各种原因退出本研究。余 2 3例中 ,1 2 [(男 3、女 9)例 ,平均年龄 ( 3 9± 1 2 )岁 ]进入阿司匹林治疗组 ,另外1 1例 [男 5、女 6例 ,平均年龄 ( 3 6± 1 0 )岁 ]进入无阿司匹林治疗组。两组均接受酮洛芬 (Reto profen)治疗 ( 2 0 0mg/d) 2周 ,其中阿司匹林治疗组于第 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