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途径感染艾滋病患者的心理干预措施及效果,为艾滋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期价收治的40例艾滋病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根据艾滋病感染者的感染途径不同进行个性化的心理干预,总结分析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接受程度。结果:性接触感染者干预前完全接受占17.5%,干预后完全接受占37.5%;医源性患者干预前完全不接受占22.5%,干预后占0.0%,吸毒感染者干预前完全不接受占20.0%;干预后占12.5%。除母婴垂直感染患者外,其他不同途径艾滋病感染者干预后与干预前相比接受程度均有所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不同途径感染艾滋病患者进行个性化心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对临床治疗措施的接受性和依从性,改善艾滋病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不同途径感染艾滋病的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提高患者对治疗与护理的依从性及接受性,从而改善其生活质量,防止艾滋病的蔓延.方法 将26例不同途径感染的艾滋病毒感染者(HIV)和艾滋病(AIDS)患者给予心理干预,对其心理接受程度进行干预前后的分类比较.结果 性接触感染16例,干预前完全接受占19.23%,不完全接受占26.92%;干预后完全接受占38.46%,不完全接受占7.69%.吸毒感染6例,干预前后完全接受程度均为0.00%;不完全接受干预前为0.00%,干预后为3.85%.说明不同途径感染HIV/AIDS患者心理干预前后接受程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心理干预对HIV/AIDS患者的治疗与护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艾滋病病人的心理需要,探讨心理干预对艾滋病病人的影响作用。方法通过曾在我院住院的2例艾滋病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的实施过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通过对艾滋病病人进行心理干预,艾滋病病人的心理问题得到及时解决,能积极配合治疗护理。结论心理护士对艾滋病病人进行及时正确的心理干预,使他们尽快地建立起积极的应对方式,促进了疾病的康复,提高了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正>肺部感染是艾滋病患者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常为多种微生物混合感染,缺乏特异性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诊断困难。支气管肺泡灌洗(Bronchoalveolar Lavage, BAL)是指通过支气管镜向支气管肺泡内注入生理盐水并进行抽吸,收集肺泡表面液体(诊断性)及清除充填于肺泡内的物质(治疗性),进行炎症与免疫细胞及可溶性物质的检查,达到明确诊断和治疗的技术。但该技术属于侵入性操作,技术要求高,在此过程中,患者容易产生不良的心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研究艾滋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心理护理措施。方法:对我科2009年1月-2012年12月住院治疗的40例艾滋病患者进行调查与访谈,分析其存在的心理问题并提出护理对策。结果:由于患者的年龄、性格、文化层次、职业、传染途径以及对艾滋病的认识等方面有明显的差异,故其表现出的心理特点各有不同。据统计调查主要为:否认愤怒,焦虑抑郁,恐惧,孤独无助,悲观失望,绝望,自愧(罪恶感)等。结论:对艾滋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模式,有利于护理人员准确实施护理干预对策,缓解艾滋病患者的负性情绪,进而促进患者预后恢复,防止病情恶化,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7.
不同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干预效果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了解邹城市城市及农村不同人群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情况,探索健康教育干预模式和效果,以期在全市推广干预措施,提高防控艾滋病能力。方法干预专业人员干预前对不同人群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基线期调查,随后,对目标人群代表进行培训,让他们对所属人员讲明方法、意义,并进行初步宣传教育。接着专业人员深入目标人群,集中讲解,看录像和答疑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1周后(末期)及1年(远期)以相同内容问卷进行干预效果调查。结果干预前(基线期),不同人群对艾滋病三大传播途径和非传播途径相关知识知晓和正确对待HIV/AIDS态度行为都较低,均在50%以下,干预后,全面知识知晓人数及正确态度行为人数上升至90%及70%以上,与基线期比较(P〈0.001)。随着时间的延长,1年后(远期)全面知识知晓和正确态度者有所下降,与末期比(P〈0.05)。结论邹城市对不同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干预效果明显,可以逐步探索推广,但每年都应强化干预,其方法可以进一步探索,否则,知识知晓及正确态度行为逐渐淡化,对防控艾滋病不利。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提高艾滋病患者治疗依从性中的作用.方法 对56例艾滋病患者根据不同心理状态采取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56例患者经心理护理干预后,不良情绪减轻,治疗依从性提高.结论 加强心理护理干预,提高了艾滋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使艾滋痛患者以积极的态度配合治疗.  相似文献   

9.
张曼华 《卫生职业教育》2009,27(24):154-156
随着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增加和病程的延缓,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况越来越受到关注。有多种因素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其中心理社会因素尤为重要,因此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是改善其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艾滋病(AIDS)病人的心理需求,探讨心理干预对AIDS病人的影响作用.方法 通过对我所2004年4月——2011年4月收治的187例AIDS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的实施过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通过对AIDS病人进行心理干预,他们的心理问题得到了及时解决,并能主动配合治疗.结论 医生对AIDS病人进行及时正确的心理干预,使他们尽快地建立起积极的应对方式,促进疾病的康复,提高了生活质量,挽救了家庭,挽救了生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1例艾滋病合并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及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明通过心理支持可以提高艾滋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少治疗时间,短病程,进患者早日康复,一步体现了心理护理的实用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对减轻艾滋病患者的负性情绪进行探讨。方法针对患者制定个体化心理干预方案,减轻负性情绪。结果心理干预对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让患者正确对待疾病,培养患者良性的情绪,才能有效延缓病程进展,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存质量。结论找出负性情绪形成的原因,可避免负性情绪的发生,使患者正确对待来自于疾病所产生的各种压力,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护理艾滋病病人的护士心理需要,探讨心理干预对护士护理的影响作用。方法:通过曾在我院住院的5例艾滋病住院时对护理艾滋病人的护士进行心理干预。结果:通过对护理艾滋病病人的护士进行心理干预,护理能及时完成,病人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结论:通过对护士进行及时正确的心理干预,使她们能正确面对艾滋病,积极主动进行艾滋病病人护理,提高了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2年5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56例艾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干预,分别于入组时及入院后2周对患者进行自编问卷调查和SF-36量表进行测评,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入组时,两组患者SF-36量表各维度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周后,患者SF-36量表得分除社会功能维度评分外,观察组SF-36量表的其他生存质量维度指标和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艾滋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5.
莫明就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1):186-186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人生观及价值观的影响。方法: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调查艾滋病患者缺乏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影响因素,采用相应措施。结果:心理干预后,患者配合治疗护理的积极性显著优于干预前(P<0.01)。结论:心理干预有助于改善艾滋病患者对人生观及价值观的不良认识及行为,促进患者的心理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艾滋病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在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选取所在科室30例艾滋病患者进行分析,采用随机抽签分类法将所有的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实验样本为15例,参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开展围手术期心理干预,评估两组患者的满意度、HAMA、HAMD评分以及自我效能评分.结果:相对于参照组,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和自我效能评分更高,HAMA、HAMD评分更低,P<0.05.结论:开展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对艾滋病患者进行干预,患者的满意度较高,HAMA、HAMD评分较低,自我效能评分较高,值得临床深究.  相似文献   

17.
张燕华 《基层医学论坛》2014,(30):4170-4171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机会性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150例艾滋病患者,随机分为甲、乙2组,甲组采用常规护理,乙组采用干预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2组患者的机会性感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滋病患者因其免疫功能下降,极易受到外界感染因素的影响,有针对性地采取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乳腺癌患者不同时期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通过心理干预减轻患者焦虑,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在患者入院当日、手术前一日、化疗前一日、出院当日针对性的给予心理干预。结果:实施干预组的患者各种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心理干预对于减轻乳腺癌患者不同时期的焦虑情绪,提高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心理干预改善HIV/AIDS患者的心理问题,同时提高HAART疗效。方法:使用SCL-90量表对分组的60例患者进行心理评测,制定心理干预措施,统计干预前后SCL-90量表各因子和CD4+T淋巴细胞数量的变化,检验心理干预对HAART疗效的影响。结果:心理干预后,研究组SCL-90量表的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性、阳性总分因子分数下降程度和CD4+T淋巴细胞数量升高程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心理干预可以减少SCL-90量表的部分因子测评分数,提高HAART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产科医务人员属于高危职业暴露人群,有传染性的暴露环境对医务人员影响很大,所以医务人员要加强自身防护,积极进行心理调适,加强院内管理,完善防护措施,保障职业安全。笔者对所在医院2006-2011年期间艾滋病职业暴露者进行调查访谈,分析职业暴露的情况及其对心理的影响,探讨产科护士艾滋病职业暴露后对心理的影响,对存在问题提出对策和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