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Y染色体上"无精子因子"区(azoospermia factor,AZF)的微缺失已是男性生精障碍的重要遗传因素之一~([1-2])。AZF分为AZFa、AZFb和AZFc 3个区域,约80%的微缺失出现在AZFc区~([3])。该区域主要有两大功能基因家族,DAZ和CDY基因家族。DAZ家族由3个同源性基因组成,包括BOULE、DA-ZL和DAZ。AZFc区的微缺失中DAZ基因拷贝数差异是影响男性遗传性生精障碍的主要因素之一~([4])。但其具体表型以及在男性生精障碍中的缺失率存在群体差异,在不同地域与人种间存在差异性~([2,5])。本研究选取本地区男性生精障碍病患者, 相似文献
2.
本文综述Y染色体无精子症因子(AZF)区及其与精子生成相关候选基因的研究进展。在人类Y染色体有一段与无精子症相关的缺失区域,即AZF区,它分为a、b和c区。AZFa缺失一般表现为唯支持细胞综合征(SCOS),区域内有USP9Y、DBY和UTY等与精子生成相关的候选基因;AZFb区的缺失一般为从SCOS到生殖细胞阻滞等表型,区域内有RBMY、SMCY、EIF1AY和CDY2等候选基因;AZFc区缺失的性状较分散,主要候选基因有DAZ、CDY1等。不育男性中AZF区总缺失率约为8.2%,不同报道结果不同,这可能与人种、研究方法和病例的纳入标准有关。在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等辅助生育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进行不育男性Y染色体微缺失筛查对防止这种基因缺陷的遗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特发性无精子症患与Y染色体基因微缺失的关系。方法 应用PCR技术对65例无精子症患进行Y染色体YRRM1和DYS240基因位点检测。结果 65例中无精症患YRRM1缺失6例,DYS 240缺失6例,其中1例双重缺失。结论 YRRM1和DYS240是无精子因子的重要候选成份,其缺失可造成精子发生障碍。 相似文献
4.
男性不育病人Y染色体AZFc/DAZ微缺失的实时荧光PCR筛查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 :建立一套Y染色体微缺失的实时荧光PCR筛查方法 ,对无精子症或少精子症男性不育病人进行Y染色体AZFc/DAZ微缺失的常规筛查。 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PCR对进行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 (ICSI)治疗的 87例无精子症和少精子症病人以及睾丸活检的 30例无精子症病人进行Y染色体AZFc/DAZ微缺失的检测 ,同时用多重PCR作为方法学对照。 结果 :AZFc/DAZ缺失 11例 (9.4%) ,其中 6 1例少精子症病人中发现 4例(6 .6 %) ,5 6例无精子症病人中发现 7例 (12 .5 %)。 结论 :Y染色体AZFc/DAZ微缺失的实时荧光PCR筛查方法是易行和可靠的 ,与多重PCR筛查结果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5.
研究表明 ,一些无精子症患者伴有Yq11.2 3 中多个基因位点的丢失。我们采用PCR方法对 6 5例原因不明无精子症患者的外周血细胞Yq11.2 3 上YRRM 1及DYS2 4 0基因位点进行检测 ,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 门诊不育患者 6 5例 ,染色体核型分析均为 4 6 ,XY。取患者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精索静脉曲张(varicocele,VC)不育患者Y染色体微缺失特点及其与临床表型的关系,为评价VC不育患者是否行手术治疗或ICSI提供依据。方法:VC不育患者174例,分为3组,A组:无精子症47例;B组:严重少精子症57例;C组:轻度少精子症70例;设立正常生育的健康志愿者男性28例作为对照组(D组)。抽取外周血提取DNA,选取Y染色体上AZFa、AZFb、AZFc区共6个序列标签位点,应用多重PCR进行扩增;已生育女性26例作为阴性对照,分别运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对照阅读扩增产物,判定有无缺失存在以及缺失类型。结果:174例男性不育患者中有22例检测到Y染色体微缺失,缺失率12.64%;A组11例存在微缺失,B组11例存在微缺失,C组未检测到微缺失。A组与C组、B组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A组缺失病例中有6例为AZFc区缺失,1例为AZFa缺失,2例为AZFb区缺失,2例为AZFb、AZFc区共同缺失;B组缺失病例中有8例为AZFc缺失,2例为AZFb缺失,1例为AZFb、AZFc区共同缺失。结论:①精液异常VC不育与Y染色体微缺失有关;②VC不育患者特别是无精子症和严重少精子症患者,应该进行Y染色体微缺失的检测。 相似文献
7.
Y染色体及其微缺失与男性不育:过去、现在与将来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由遗传缺陷所引起的精子发生障碍是男性不育的一个重要病因。一直以来,Y染色体被认为缺乏重要的功能基因。直到睾丸决定基因的发现,Y染色体的研究才重新得到重视。Y染色体的成功测序揭开了Y染色体的真实结构和Y染色体微缺失的分子基础。在Y染色体上的220个基因中,位于AZF区的16个编码基因或基因家族与男性生殖与发育相关。至今,在Y染色体AZF区已发现至少12种缺失。Y染色体上大量的同源序列与回文结构所致非等位的同源性重组是Y染色体微缺失发生的分子基础。Y染色体微缺失是已知的导致男性不育的最主要的分子遗传病因,临床上常使用PCR扩增Y染色体特异的序列标记位点来进行检测。基因组学时代的到来为男性不育的研究带来革命性的工具与方法,有利于加深对Y染色体缺失发生机制的了解,进一步明确Y染色体基因的功能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为基因治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Y染色体微缺失与男性不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约 10 %~ 15 %原因不明的无精子症和 5 %~ 10 %严重少精子症存在Y染色体AZF微缺失 ,该不育人群借助ICSI技术可产生子代 ,但同时可将微缺失垂直传播给男性后代引起不育。本文从Y染色体微缺失的频率位置、基因型和表型的关系、缺失的来源机制、检测手段、助孕技术与其关系等几个方面予以综述 ,以进一步理解男性不育的原因 ,从而为诊断、治疗提供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10.
11.
AZFc区部分缺失与男性不育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Y染色体长臂无精子症因子(AZF)的微缺失是导致男性不育的一个重要原因。在AZF微缺失中以AZFc区的全部缺失(b2/b4缺失)最为常见,近年来的研究发现AZFc区的缺失种类繁多,不仅有AZFc区的全部缺失,还存在AZFc区部分缺失(gr/gr缺失,b1/b3缺失,b2/b3缺失),并且部分缺失也可能与男性不育有关。本文旨在对AZFc区部分缺失的研究进展及与男性不育的关系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男性不育的遗传学病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许多非梗阻性无精子症和严重少精子症患者的病因尚不清楚。据估计,其中约有30%的患者是由于染色体畸变或基因突变等遗传学因素引起的。男性不育的遗传学病因有染色体畸变、Y染色体微缺失和基因突变等,其中Klinefelter综合征和Y染色体微缺失最为常见。与男性不育相关的基因突变包括囊性纤维化跨膜介导的调节子(CFTR)基因、雄激素受体(AR)基因、胰岛素样因子3(INSL3)基因和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的G蛋白偶联受体8(LGR8)基因。CFTR基因突变可导致囊性纤维化、输精管缺如和梗阻性无精子症。AR基因突变会引起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和生精损伤。INSL3和LGR8基因突变则与睾丸下降异常和隐睾相关。Meta分析显示,仅有3个遗传多态性与男性不育显著相关,即AZFc区部分缺失、雄激素受体(AR)基因(CAG)n长度和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本文主要综述了男性不育常见的遗传学病因以及与男性不育相关的遗传多态性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Y染色体上含有对睾丸决定和睾丸分化过程起重要作用的基因和基因家族。男性不育原因多样,大量研究表明Y染色体微缺失与男性不育的关系密切。与X染色体相比,由于Y染色体大部分不参与性染色体的重组,使它无论在大小还是基因数量上都出现了退化,未来的男性或许会面临生存的问题。现就Y染色体与男性不育、未来男性的命运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Y染色体上无精子因子检测的临床意义及相关实验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Y染色体微缺失是导致男性不育的一个重要遗传因素。Yq11.23上含有与精子发生相关的基因,称为无精子因子(AZF)。AZF进一步分为AZFa、AZFb和AZFc3个区域。由于AZF区域有大量的回文序列,这些序列在减数分裂期不同的重组导致了AZF缺失区域的不同,而不同区域的微缺失引起不同程度的精子发生障碍。现就其临床意义和相关实验室检测技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Y染色体微缺失是导致男性不育的一个重要遗传因素。Yql1.23上含有与精子发生相关的基因,称为无精子因子(AZF)。AZF进一步分为AZFa、AZFb和AZFc3个区域。由于AZF区域有大量的回文序列,这些序列在减数分裂期不同的重组导致了AZF缺失区域的不同,而不同区域的微缺失引起不同程度的精子发生障碍。现就其临床意义和相关实验室检测技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Y染色体由常染色体进化而来,聚集了众多男性特有的相关基因,包括男性性别决定基因和精子发生相关基因。Y染色体呈现不同于常染色体显著特点:如多拷贝基因、重复序列和高度的多态性。由于Y染色体自身特点,Y染色体不断发生基因重排活动。所发现的与男性不育有关的Y染色体微缺失,实际即为Y染色体基因重排而致。精子发生过程受到多个基因调控,其可能存在于Y染色体,也存在于常染色体,甚至存在于X染色体。研究Y染色体基因之间,性染色体基因之间以及常、性染色体基因之间相互作用对精子发生的调控机制,有助于揭示男性不育的深层次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7.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correlation of the microdeletion of Y chromosome for the 30 patients with azoospermia and severe oligoasthenospermia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Aim: To review the accumulated 30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area of Y chromosome microdeletions, focus-ing on their correlation with the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findings. Methods: A total of 334 consecutive infertile men with azoospermia (218 patients) and severe oligoasthenospermia (116 patients) were screened. Complete physical and endocrinological examinations, general chromosome study and multiplex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ssay to evaluate the Y chromosome microdeletion were performed. Ten patients received testicular biopsy. Then the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findings were analyzed with reference to the areas of Y chromosome microdeletion. Results: There is a decline of the percentage of sperm appearing in semen in the group that the gene deletion region from AZFc to AZFb. The clinical evidence of the impairment (decreased testicular size and elevated serum FSH) is also relevantly aggravated in this group. However, the pathology of testicular biopsy specimen was poorly correlated with the different deletion areas of the Y chromosome, which may be due to the limited number of specimens. Conclusion:The clinical correlation of spermatogenic impairment to the different AZF deletion regions may provide the information for the infertile couples in pre-treatment counseling. (Asian JAndrol 2004 Dec; 6:369-375)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Meta分析系统评价Y染色体AZFc区gr/gr缺失与特发性男性不育的关系。方法:检索PubMed、VIP和CNKI数据库(2003年1月至2010年8月)中有关gr/gr缺失与特发性男性不育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并用RevMan4.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共纳入20篇符合条件的文献,累计特发性不育病例5 246例、对照4 380例。②20篇文献的数据合并结果显示,患者组gr/gr缺失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比值比(odds ratio,OR)为1.63,95%CI:1.23~2.44(P=0.002),当Meta分析限定在16篇采用更加严格的病例和对照纳入标准的文献时,则OR增至1.84,95%CI:1.47~2.29(P<0.000 01)。③13篇文献的研究结果显示,少精子症患者gr/gr缺失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OR=2.12,95%CI:1.61~2.80)(P<0.000 01)。④8篇文献的研究结果显示,患者组缺失DAZ1/DAZ2基因拷贝的gr/gr缺失亚型频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OR=1.83,95%CI:1.31~2.55)(P=0.000 4);但缺失DAZ3/DAZ4基因拷贝的gr/gr缺失亚型频率分布在患者和对照组间却未见显著性差异(OR=1.43,95%CI:0.97~2.11)(P=0.07)。结论:本研究提示gr/gr缺失可能是男性不育风险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近年来,Y染色体长臂无精子症因子(AZF)微缺失与男性不育关系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然而,AZF微缺失的形成机理及各种缺失类型与临床表型之间的关系还不十分确定。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中国不育男性的Y染色体微缺失的发生率、缺失类型以及基因型与表型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对2005年至2009年本院男科门诊502例非梗阻性无精子症和306例严重少精子症的不育男性进行Y染色体AZF缺失分析。结果:AZF总体缺失率为7.80%(63/808),其中无精子症不育男性缺失率为9.16%(46/502),严重少精症患者为5.56%(17/306)。完全的AZFa缺失或AZFb缺失患者的精液中均没有成熟精子,而AZFc缺失的表型是多样化的。1例部分AZFb缺失患者有成熟精子发生,精子密度呈轻度进行下降。最常见的缺失类型为AZFc b2/b4亚型,占60.32%(38/63),其中39.47%(15/38)的患者精液中能发现成熟精子,其中1例为自然遗传的AZFc b2/b4缺失。63例缺失患者中仅1例AZFc b2/b4缺失患者的精子密度超过2×109/L。结论:AZF微缺失对精子发生障碍具有良好的诊断和评估价值。对Y染色体微缺失的大样本临床研究有利于进一步明确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更好地理解AZF缺失的机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