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3 毫秒
1.
红景天苷对老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红景天苷(salidroside,Sal)对老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老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红景天苷对老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功能障碍,脑水肿及脑梗死范围以及对脑缺血2h再灌注24h缺血脑组织能量物质ATP、葡萄糖无氧酵解产物以及体内自由基清除剂SOD、GSH和脂质过氧化产物MDA等生化物质的影响。结果:脑缺血2h再灌注24h腹腔注射Sal40,20,10mg.kg-1可明显减轻神经功能障碍(P<0.05,P<0.01),减轻脑水肿(P<0.05,P<0.01)及缩小脑梗死范围(P<0.05)。同时Sal40,20,10mg.kg-1组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缺血脑组织内SOD活性和GSH活力明显增高(P<0.05,P<0.01),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P<0.01),大鼠脑组织内ATP含量显著升高(P<0.05,P<0.01),脑组织内LA含量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红景天苷对老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其改善缺血脑组织能量代谢、降低自由基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2.
总丹酚酸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目的 研究总丹酚酸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跳台法和断头法 ,观察总丹酚酸对缺血再灌注小鼠学习记忆功能障碍的作用和耐缺氧能力的影响。采用化学法 ,观察总丹酚酸对缺血再灌注小鼠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 (SOD)活性 ,丙二醛 (MDA)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的含量。结果 总丹酚酸改善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学习记忆障碍 ,缩短被动回避反应时间 ,减少错误次数 ,延长潜伏期 ,延长断头后呼吸持续时间。总丹酚酸亦增强缺血再灌注小鼠脑组织SOD的活性 ,降低MDA含量 ,增加GSH的含量。结论 总丹酚酸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其机制与总丹酚酸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3.
总丹酚酸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目的 研究总丹酚酸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跳台法和断头法 ,观察总丹酚酸对缺血再灌注小鼠学习记忆功能障碍的作用和耐缺氧能力的影响。采用化学法 ,观察总丹酚酸对缺血再灌注小鼠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 (SOD)活性 ,丙二醛 (MDA)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的含量。结果 总丹酚酸改善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学习记忆障碍 ,缩短被动回避反应时间 ,减少错误次数 ,延长潜伏期 ,延长断头后呼吸持续时间。总丹酚酸亦增强缺血再灌注小鼠脑组织SOD的活性 ,降低MDA含量 ,增加GSH的含量。结论 总丹酚酸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其机制与总丹酚酸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复方沙棘2号颗粒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理。方法:线栓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检测脑梗死体积比,血清MDA含量,血清SOD和GSH-Px活性,并观察行为学改变。结果:大鼠脑缺血再罐注后,血清MDA含量和脑梗死体积比显增加,SOD和GSH—Pk活力明显下降。复方沙棘2号可有效地防止上述改变。结论:复方沙辣2号颗粒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显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提高脑组织抗脂质过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 1, 5, 8 trihydroxy 3 methoxy xanthoneXanth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线栓法阻断大脑中动脉 (MCA)血流,造成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评价大鼠行为功能、测定脑梗死体积及脑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活性。结果  1, 5, 8 trihydroxy 3 methoxy xanthone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的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MDA含量升高 (P<0 05 ),SOD、GSH Px的活力降低 (P<0 05)。Xanth两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MDA含量降低 (P<0 05),SOD、GSH Px的活力升高 (P<0 05)。结论 1, 5, 8 trihydroxy 3 methoxy xanthone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保护SOD、GSH Px的活性,减少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后适应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与氧自由基的关系。方法大脑中动脉线拴法(MCAO)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50只♂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MCAO)、预适应组(MCAO+preconditioning)、后适应组(MCAO+postconditioning)和尼莫地平组(MCAO+nimodip-ine),每组10只大鼠。术后对大鼠进行神经缺陷评分,并取脑组织测量梗死体积。另取50只大鼠,分组、实验方法及步骤同上,术后取梗死侧脑组织做成匀浆,检测脑组织中丙二醛(MDA)、乳酸(L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GSH)含量。结果后适应能减少大鼠实验性局灶性脑缺血的梗死体积、降低脑含水量,改善其神经行为。脑组织匀浆生化指标检测发现缺血后适应能降低脑组织中MDA和LA含量;升高SOD和GSH含量,与MCAO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缺血后适应能诱导脑缺血耐受,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产生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与增加脑组织的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7.
褪黑素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及P53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探讨了褪黑素 (MT)神经保护作用的机理 .采用大鼠“四动脉结扎法”制成全脑缺血 (2 0min) 再灌注模型 .①于再灌注开始时ipMT 2 .5或 10mg·kg- 1,于再灌注 1h断头取脑 ,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 ,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的活性以及丙二醛 (MDA)的含量 ;②于再灌注后 0 ,1,2 ,6h重复ipMT 2 .5或 10mg·kg- 1共 4次 ,再灌后 2 4h取脑组织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内P5 3蛋白的表达 .结果可见 ,MT两个剂量均可提高大鼠全脑缺血 再灌注后脑组织中GSH Px及SOD的活性 ,降低MDA含量 ,均可抑制海马CA1区损伤蛋白P5 3的表达 .结果表明 ,MT对缺血 再灌注后脑损伤的保护作用至少与以下两方面有关 :①增强抗氧化酶GSH Px ,SOD的活性 ,减少脂质过氧化损伤 ;②抑制缺血 再灌后P5 3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杜冠华  张均田 《药学学报》1995,30(3):184-190
本实验采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造成小鼠学习记忆功能障碍模型。通过跳台和避暗实验法研究了丹酚酸对记忆获得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结果表明丹酚酸A3,10mg·kg-1iv可以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导致的小鼠学习记忆功能障碍状态。并使小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中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明显降低。体外实验表明丹酚酸A10-8~10-7’mol·L-1可以抑制大鼠脑组织匀浆脂质过氧化反应和羟自由基(·OH)的生成,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作用,提示丹酚酸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主要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
壳寡糖抗小鼠脑缺血/再灌注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壳寡糖(chitooligosaccharides,COS)对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ICR小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依达拉奉(3mg·kg-1)组及壳寡糖高、中、低剂量(200、100、50mg·kg-1)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壳寡糖对神经行为和脑梗死面积的影响。测定小鼠脑组织中丙二醛(MDA)和羰基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壳寡糖可明显改善小鼠神经功能缺陷,减少脑梗死面积,降低脑组织MDA和羰基含量,提高抗氧化物酶活性。结论壳寡糖具有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可能与其抗氧化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证实双萜类化合物ST-1的抗大鼠脑局灶性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方法:大鼠大脑中动脉内栓线阻断法制作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以行为学、脑梗死体积、脑匀浆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和海马CA1区神经元的病理学等指标评价ST-1的抗脑局部缺血复灌损伤作用。结果:大鼠静脉注射ST-1 5~20 mg.kg-1,剂量依赖性地降低脑局灶性缺血再灌注引起的梗死体积,降低脑MDA的含量,增加SOD活力,减轻海马CA1区神经元损伤;高剂量组行为学损伤明显减轻。结论:ST-1有抗大鼠脑局灶性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1.
醋柳黄酮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醋柳黄酮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尼龙线栓塞大鼠大脑中动脉,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不同剂量的醋柳黄酮对脑梗死面积、脑组织含水量及血清中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醋柳黄酮3、15、30mg/kg可显著降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行为评分,减轻缺血侧脑半球水肿程度,缩小脑梗死面积,显著降低血清中CK、LDH的活性及MDA含量,明显升高血清中SOD的活性。结论:醋柳黄酮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可能是其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To investigate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ginsenoside Re (Re) against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adult male Wistar rats weighing 250-300 g were subjected to either sham surgery or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MCAO) for 2 h of brain ischemia and 2 h reperfusion. A fluorescence polarization assay was carried out for membrane fluidity of brain mitochondria. Lipid peroxidation [malondiadehyde (MDA) formation],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and glutathion peroxidase (GSH-Px) of rat brain were estimated by fluorometric methods. It was observed that Re (5, 10, 20 mg kg-1 p.o. pretreatment for 7 d, once a day)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fluidity of mitochondrial membranes as demonstrated by a reduction of average microviscosity, ameliorated lipid peroxidation by raising the activities of SOD and GSH-Px, and reduced the content of MDA in rat brain. This study demonstrated a direct protective effect of Re against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红景天苷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观察大鼠行为学改变;取大脑并用红四氮唑(tetrazolium chloride,TTC)染色后测定梗死百分比和含水量;进行大脑组织学的检查以及制作脑匀浆测定SOD、MDA、GSH、Na+,K+-ATP酶、Ca2+-ATP酶、LD和NO的含量。结果红景天苷高、中、低剂量组(24、12、6mg.kg-1)均能使动物的行为学评分、脑梗死百分比、脑含水量明显降低;改善脑组织学损伤;并能够明显增加SOD、GSH的含量并降低MDA、NO、LD的含量,其中24、12mg.kg-1组还能明显提高缺血/再灌注后脑匀浆内Na+,K+-ATP酶、Ca2+-ATP酶的活力。结论红景天苷对脑缺血/再灌注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土党参多糖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土党参多糖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KM小鼠随机分为7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舒血宁组(100 mg.kg-1)、尼莫地平组(100 mg.kg-1)及土党参多糖高、中、低剂量组(300、150、75 mg.kg-1)。采用反复缺血/再灌注法造模,观察小鼠海马区神经元形态,测定小鼠脑组织中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乙酰胆碱(ACh)、葡萄糖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ATP酶活性。结果土党参多糖各剂量组可明显减轻小鼠海马区神经元损伤,降低脑组织中MDA和NO含量(P<0.05或P<0.01),而对SOD、GSH无明显影响;多糖中剂量组能明显提高ACh含量(P<0.01),而低、高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中、高剂量组能明显降低AChE活性,提高ATP酶、糖代谢活性(P<0.05或P<0.01)。结论土党参多糖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其神经营养、抗氧化、代谢调控、降低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5.
邱丽颖  余涓  周宇  陈崇宏 《药学学报》2003,38(8):561-564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线栓法制作局部脑缺血2 h、再灌24 h模型,观察阿司匹林6和60 mg·kg-1对脑损伤面积、水肿程度及血前列环素I2(PGI2)/血栓素A2(TXA2)、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及脑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ATP含量的影响。结果两个剂量阿司匹林均明显缩小再灌引起的脑损伤范围,减轻水肿,提高血PGI2/TXA2。以高剂量效果显著且明显降低脑组织中MDA,提高ATP。低剂量可明显降低血浆NO,增加ET。结论阿司匹林对脑缺血-再灌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PGI2/TXA2、减少氧自由基和提高ATP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6.
银杏内酯B对缺血/再灌脑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目的探讨银杏内酯B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颈总动脉栓线造成大脑中动脉缺血,缺血3h后将线拔出以实现大脑中动脉血流再灌注,同时观察银杏内酯B对大鼠神经症状,脑梗死范围以及银杏内酯B对缺血侧脑组织匀浆SOD活力,MDA含量,LDH活力及LD含量的影响。并且进行了病理组织切片检查。结果银杏内酯B对缺血3h大鼠神经症状无影响,对再灌21h大鼠神经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银杏内酯B10、5mg·kg-1能明显降低脑梗死范围,同时银杏内酯B能升高SOD活力,减少MDA含量及LDH活力,但对LD含量无明显作用。病理切片检查结果表明,银杏内酯B能减轻缺血侧大脑的水肿及空泡现象。结论银杏内酯B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有保护作用,该作用可能与其升高SOD活力,降低MDA含量及LDH活力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3,6-(二甲氨基)-二苯骈碘杂六环葡萄糖酸盐对培养的脑皮质神经元和缺血再灌注大鼠脑脂质过氧化的拮抗作用。方法:原代培养大鼠胎鼠脑皮质神经元并制做可逆性不开颅大鼠大脑中动脉梗塞模型,测定培养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的溢出,神经元内和脑匀浆中丙二醛(MDA)含量,脑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脑水肿指数和形态学变化。结果:I-93 10-40μmol·L~(-1)剂量依赖性抑制H_2O_2引起的神经元LDH外漏和MDA升高。I-93 0.5mg·kg~(-1)改善脑组织结构损害,减轻脑水肿,降低脑匀浆中MDA含量并提高SOD活性。结论:I-93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和抑制脂质过氧化对H_2O_2引起的神经毒性和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脑损伤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金丝桃甙对脑缺血再灌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用脑缺血再灌模型和跳台试验,研究了金丝桃甙(Hyp)对脑缺血再灌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在小鼠脑缺血再灌模型上,Hyp(50及100mg·kg-1,ip)可显著抑制脑组织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的下降;表明,Hyp跳台试验对脑缺血再灌致小鼠学习记忆功能障碍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在大鼠四血管结扎模型上,Hyp可显著抑制脑组织中LDH、超氧物岐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的降低,减少脑组织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的含量的增高,并促进EEG变化的恢复。上述结果提示Hyp对脑缺血再灌损伤有显著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抗自由基、抑制NO的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19.
心脑肾康对脑缺血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心脑肾康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干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用线栓阻断大鼠大脑中动脉,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MCAO模型),缺血1.5h再灌24h后腹主动脉采血,测定血小板聚集率;断头取脑,检测大脑皮层多项生化指标。结果心脑肾康口服能使脑缺血大鼠的神经行为明显改善,脑梗死面积降低;与模型组相比,高、中、低3个剂量组均能降低缺血后脑组织匀浆中的丙二醛(MDA)、乳酸(LA)、活性氧(ROS)、一氧化氮合酶(NOS)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ATPase活性(P<0.05),并具明显的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结论心脑肾康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双环醇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赵冬梅  孙韬  李燕 《药学学报》2002,37(6):412-414
目的观察双环醇对缺血-再灌注诱发肾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在大鼠肾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上观察双环醇对肾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血清丙二醛(MDA)、尿素氮(BUN),肾脏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GST)及肾线粒体膜流动性改变的影响.结果双环醇ig 50及200 mg*kg-1可剂量依赖性保护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血清MDA及BUN升高、肾GSH含量降低,同时可诱导GST活性,缓解由于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线粒体膜流动性降低.结论双环醇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