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宫颈癌组织中核因子κB(NF-κB)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启动剂(uPA)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宫颈癌组织、2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30例慢性宫颈炎组织的NF-κB、uPA。结果宫颈癌组织中NF-κB和uPA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组织(P均〈0.05);NF-κB与子宫颈癌浸润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1),uPA与子宫颈癌的临床分期、组织学类型、肌层浸润程度、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1)。NF-κB和uPA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7584,P〈0.05)。结论宫颈癌组织中NF-κB和uPA表达上调。二者可能参与了肿瘤的浸润、转移过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膀胱移行细胞癌(下称膀胱癌)组织中NF—κBp65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及Bcl-2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40例膀胱癌组织和10例正常膀胱组织中NF—κBp65、uPA、Bcl-2进行测定,分析三者与膀胱癌分级、分期、侵袭转移及复发的关系及NF-κBp65表达与uPA、Bcl-2的相关性。结果NF-κBp65、uPA、Bcl-2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膀胱组织(P〈0.05);NF—κBp65和uPA与膀胱癌病理分级、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Bcl-2与膀胱癌病理分级、分期有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膀胱癌组织中,NF—κBp65表达与uPA、Bcl-2表达呈正相关(r分别为0.388、0.462,P均〈0.05)。结论在膀胱癌组织中NF-κBp65、uPA、Bcl-2均呈高表达,并与膀胱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有关;NF—κBp65可能通过调控uPA、Bcl-2的表达促进膀胱癌的进展;NF—κBp65、uPA、Bcl-2可以作为判断膀胱癌侵袭性、转移及预后的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及其受体(uPAR)与胃癌侵袭、转移的关系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198份胃癌组织标本(胃癌组)、60份正常胃黏膜组织标本(对照组)VEGF、uPA、uPAR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胃癌组VEGF呈高表达,并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呈正相关,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均<0.05;胃癌组uPA和uPAR呈高表达,与病理分级、浸润深度、淋巴转移、临床分期有关,P均<0.05。胃癌组VEGF与uPA表达呈正相关,P<0.01;uPA与uPAR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 VEGF、uPA、uPAR在胃癌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中起促进作用;三者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关系密切。三者均可作为胃癌诊断和预后估计的指标及胃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4.
裴新红  王芳  于湛 《山东医药》2011,51(27):71-72
目的探讨新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基因(Maspin)蛋白、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在人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乳腺癌组织标本79份(乳腺癌组)、乳腺纤维腺瘤组织标本31份(腺瘤组)、正常乳腺组织标本34份(正常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各组Maspin蛋白、uPA的表达,并分析两指标在乳腺癌中表达的相关性。结果乳腺癌组、腺瘤组、正常组Masp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4%、67.7%、97.1%,乳腺癌组、腺瘤组明显低于正常组,乳腺癌组明显低于腺瘤组(P均〈0.05);uP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5、32.2%、26.5%,乳腺癌组、腺瘤组明显高于正常组,乳腺癌组明显高于腺瘤组(P均〈0.05)。乳腺癌组织中Maspin蛋白表达与uPA表达呈负相关。结论Maspin低表达和uPA高表达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肝细胞癌癌组织中uPA及其受体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瀚峰  王文奇  鹿伟 《山东医药》2008,48(26):15-17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HCC)的发生机制.方法 通过组织芯片及免疫组化法测定HCC癌组织中uPA及其受体(uPAR)的表达,并与肝硬化及正常肝组织比较. 结果 uPA在HCC、肝硬化、正常肝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4.0%、46.7%、20%,两两比较,P均<0.05;随HCC分期进展及肿瘤直径增大,uPA表达阳性率逐渐升高.uPAR在HCC、肝硬化、正常肝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0%、63.3%、15.0%,与正常肝组织比较,P均<0.05;uPAR阳性表达率随HCC分期进展表达逐渐上升,与肿瘤直径无密切关系.相关分析示,uPA和uPAR具有明显相关性.结论 HCC发生和发展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机制可能为uPA及uPAR高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选用正常乳内动脉作为对照,分析人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uPAR)在不同部位的表达差异。方法从2005年9月至2006年2月,收集我院血管外科行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剥脱术中获取的血管内膜或内-中膜标本20例,以及心脏外科行冠状动脉搭桥术中的正常乳内动脉标本16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方法,观察uPAR在斑块中的表达情况;明确uPAR与内膜巨噬细胞、平滑肌细胞的关系;同时半定量检测斑块不同部位uPAR表达量的差异。结果uPAR在正常乳内动脉的内膜和中膜未见表达,但在粥样硬化斑块内膜uPAR的平均光密度值(A)为92±37,明显高于中膜(46±28,P〈0.05);内膜uPAR的积分光密度值(IA)较中膜升高约7倍(P〈0.01)。内膜uPAR表达定位于巨噬细胞、泡沫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处,以平滑肌细胞与uPAR分布最为一致。斑块肩部、脂质池、破裂及血栓形成部位的uPAR IA值分别为42131±31671、45747±19963和55344±23069,均明显高于相对正常部位(5072±2588,P〈0.05),其中在斑块破裂处表达量最高。结论人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肩部、脂质池和破裂处,uPAR表达明显升高,提示uPAR可能在斑块破裂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Survivin、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手术切除的宫颈癌组织标本47份(肿瘤组)、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标本35份(瘤变组),正常宫颈组织21份(正常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各组Survivin、uPA的表达,分析两者表达的相关性及与宫颈癌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肿瘤组、瘤变组Survivin、uPA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正常组,肿瘤组明显高于瘤变组(P均<0.05);Survivin、uPA阳性表达均与宫颈癌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宫颈癌组织中两者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Survivin、uPA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应用ELISA法检测78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治疗前后血浆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及其受体、抑制因子(uPA,uPAR,PAI-1)水平。结果NSCLC患者治疗前血浆uPA、uPAR和PAI.1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01),治疗后均下降。血浆uPA、uPAR、PAI.1水平与肿瘤大小、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与病理类型及分化程度无关。血浆uPA、uPAR、PAI-1之间均呈直线相关。提示血浆uPA、uPAR和PAI-1可作为肿瘤标志物用于肺癌的诊断和病情观察。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uPAR)在类风湿关节炎(an)滑膜组织细胞膜(muPAR)和细胞质(cuPAR)的表达及分布。方法分别采用间接免疫荧光和免疫组化等方法检测18份RA、10份骨关节炎(OA)和4份正常滑膜组织中uPAR的表达及分布。结果RA滑膜组织细胞中muPAR阳性表达率为(66.0±9.4)%,主要分布于滑膜组织中血管翳周围,如血管内皮细胞和间质细胞等;而cuPAR阳性表达率为(61.0±5.8)%,主要分布于滑膜衬里层和滑膜下层细胞,如滑膜下层巨噬细胞样细胞、滑膜衬里层细胞及单个核白细胞等。OA滑膜组织中uPAR也呈不同程度的阳性表达,但与RA相比阳性表达程度较弱,阳性细胞数量较少。相关性分析:muPAR、cuPAR与RA滑膜炎积分呈正相关(r分别为0.672、0.649,P〈0.01)。结论muPAR表达阳性的细胞可能主要参与RA血管翳的形成及滑膜组织的侵袭等病理过程;而cuPAR表达阳性的细胞则可能与炎性介质的释放和致炎作用有关;提示uPAR在RA的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和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卵巢癌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uPA、OPN在卵巢癌组织以及卵巢良性肿瘤组织及正常卵巢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uPA、OPN 在卵巢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9.70%和80.59%,uPA、OPN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卵巢良性肿瘤、正常卵巢组织中的表达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卵巢癌组织中uPA和OPN的表达均与肿瘤临床分期及病理分化程度有关,而与卵巢癌淋巴结转移无关.OPN与uPA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OPN和uPA可能在卵巢癌的发生、进展中起重要作用,联合检测OPN、uPA可作为判断卵巢癌患者预后和术后复发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系膜基质表达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8周龄健康雄性SD大鼠(体质量150~200 g)20只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成功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后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糖尿病组(n=10)和uPA组(n=10;尾静脉注射2500 U·kg^-1·d^-1 uPA,共4周).另以10只正常大鼠为对照组.29d后处死大鼠,心脏取血检测血糖、血肌酐水平.过碘酸六胺银染色测定肾小球平均面积、肾小球平均容积和肾小球系膜区面积.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脏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uPAR)、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和Ⅳ型胶原表达水平.采用方差分析和q检验进行数据统计.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大鼠明显出现尿蛋白[(25.4±4.3)mg/24 h vs(5.5±2.1)mg/24 h,q=4.27,P<0.01],肾小球体积及系膜基质显著增加,肾小球系膜uPAR、PAI-1、Ⅳ型胶原表达显著增加(q值分别为3.63、3.97、4.21,均P<0.05).糖尿病大鼠注射uPA后,尿蛋白明显减少[(12.6±5.4)mg/24 h,q=3.45,P<0.05],肾小球体积、系膜基质异常有所改善(q值分别为4.34、4.27,均P<0.01),肾小球系膜PAI-1、Ⅳ型胶原表达明显减少(q值分别为3.98、4.17,均P<0.05).结论注射uPA可明显降低糖尿病大鼠肾小球PAI-1蛋白表达,对uPAR表达的影响不大,提示uPA可能通过与uPAR结合、摄取PAI-1并加速其降解,从而调节肾小球系膜细胞及其基质表达,改善糖尿病系膜基质病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Smad7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基因共表达对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方法40只SD大鼠皮下注射CCl4建立肝纤维化模型。将动物分为模型组、Adsmad7/uPA组(尾静脉注射AdSmad7/uPA)、AdSmad7组(尾静脉注射AdSmad7)和AdGFP组[尾静脉注射仅表达绿色萤光蛋白(GFP)的腺病毒载体],每组10只,另取10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和层粘连蛋白(LN)水平;碱水解法检测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Smad7和uPA表达;天狼星红染色法检测肝纤维化程度。结果注射3d后,AdSmad7/uPA组肝组织Smad7和uPA表达量均显著增加,血清ALT、AST、PCIl、LN和羟脯氨酸水平较AdGFP和AdSmad7组明显下降(P值均〈0.05)。AdSmad7/uPA组的肝纤维化面积为(5.96±2,72)%,明显低于AdGFP组的(13.32±2.47)%和AdSmad7组的(8.73±2.30)%(P值均〈0.05)。结论Smad7和uPA双基因共表达可协同阻断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冠心病危险因素对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上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uPAR)表达的影响。方法入选2005年8月至2006年3月门诊或住院的单纯高血压患者16例,单纯脂质异常患者24例,高血压合并肥胖患者18例,脂质异常合并肥胖患者18例,脂质异常高血压合并肥胖患者30例以及健康志愿者17例。每例抽取静脉血,用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小鼠抗人CD14单克隆抗体(CD14-FITC)和藻红蛋白标记的小鼠抗人uPAR(CD87)单克隆抗体(CD87-PE)染色;以小鼠抗人IgG2a,κ替代CD87-PE作同型对照。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uPAR阳性的单核细胞比例及单核细胞上uPAR的平均荧光强度(MFI)指数。结果单纯高血压患者外周血中u-PAR阳性的单核细胞比例为(4.9±12.5)%,较之对照组的(7.7±1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纯脂质异常患者该比例升至(23.7±22.5)%,较前两组分别增加3.9倍和2.1倍,P〈0.05。当合并肥胖时,表达uPAR的单核细胞比例进一步升高,高血压肥胖组、脂质异常肥胖组、脂质异常高血压肥胖组分别为(32.9±30.8)%,(37.4±31.4)%和(23.8±20.5)%,与高血压组和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校正各组年龄、体重和高敏C反应蛋白后,上述差异仍然存在。脂质异常组和高血压肥胖组单核细胞上uPAR的MFI指数分别为1.91±1.97和2.33±2.52,均高于对照组的0.78±0.86,P〈0.05。脂质异常组uPAR的表达与空腹血糖水平存在直线相关关系(r=0.72,P=0.04)。结论冠心病危险因素可以显著刺激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uPAR的表达,血脂异常或肥胖是引起uPAR高表达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肾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6例CKD患者肾穿刺标本中PAI-1的表达水平,用图像分析法对PAI-1进行定量,同时收集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1)CKD1期、2期及3期各组PAI-1在肾组织的表达均较埘照组显著增多(P〈0.05)。其中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组炎(MsPGN组)、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组(FSGS组)、IgA肾病组PAI-1在肾组织的表达较微小病变型。肾病组(MCN组)显著增多(P〈0.05)。(2)PAI-1在肾小球及肾小管的表达量与肾组织炎症程度评分均存在正相关(r=0.64,P〈0.05;r=0.71,P〈0.05)。(3)肾小球和肾小管PAI-1的表达水平与24小时尿蛋白量呈正相关(r=0.53,P〈0.05;r=0.76,P〈0.05)。结论PAI-1的异常表达在CKD肾脏炎症活动、肾小球及肾小管硬化进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检测PAI-1可能有助于判断CKD患者的肾功能损害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15.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0例宫颈癌组织,20例宫颈良性肿瘤组织,15例正常宫颈组织中Elf-1及C-erbB-2的表达。结果宫颈癌组织中Elf-1与C-erbB-2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良性肿瘤组织及正常组织(P均〈0.01),且与宫颈癌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P均〈0.01);Elf-1及C-erbB-2的表达强度在宫颈癌组呈显著正相关(P〈0.05)。提示Elf-1与C-erbB-2的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关,且二者有协同作用;联合检测二者可作为判断宫颈癌恶性程度、评价预后及指导治疗的一项重要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6.
詹灵凌 《内科》2009,4(3):429-431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rokinase 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及其特异性受体(urokinase 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receptor,uPAR)介导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在肿瘤的浸润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研究表明,uPA、uPAR不仅在肿瘤的浸润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与肝硬化纤维化进程中恶变趋势及肝的出凝血系统有关,已经成为肝癌研究中的新热点。  相似文献   

17.
COX-2和VEGF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悦 《山东医药》2007,47(11):40-41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5例宫颈癌组织和15例正常宫颈组织标本环氧合酶-2(COX-2)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结果COX-2和VEGF在宫颈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37.8%,60.0%)均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均为0).P〈0.05;COX-2高表达与患者组织分化、组织学类型及淋巴结转移有关,VEGF表达与患者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宫颈癌组织中COX-2和VEGF表达存在显著正相关性(r=0.53,P〈0.05)。提示COX-2及VEGF表达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抑制或阻断COX-2及VEGF表达对宫颈癌具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寻找有效预测宫颈癌转移和评估预后的生物学指标。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46例宫颈鳞癌组织、21例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及26例正常宫颈黏膜组织中Fas相关死亡区域蛋白样IL-1β转换酶抑制蛋白(chap)mRNA及Caspaae-8mRNA。结果cFLIP mRNA在宫颈鳞癌、CIN及正常黏膜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依次为76.1%、28.6%、15.4%,两两比较,P均〈0.05;cFLIP mRNA表达与宫颈鳞癌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宫颈鳞癌、CIN及正常黏膜组织中Caspase-8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1%、9.5%、57.1%,两两比较,P均〈0.05;Caspase-8 mBNA表达与宫颈鳞癌分化程度有关(P〈0.05)。cFLIP mRNA、Caspase-8mRNA表达呈负相关(r=-0.642,P〈0.05)。结论在宫颈癌发展中cFLIP及Caspase-8分别发挥正负调节作用,Caspase-8可能通过抑制cFLIP的表达限制肿瘤细胞的侵犯和转移。二者联合检测有助于评估患者病情,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贾文娟  李胜泽 《山东医药》2009,49(13):23-25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表达与宫颈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2例正常宫颈、24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60例宫颈癌中STAT3与CyclinD1的表达。结果宫颈癌组织STAT3、CyclinD1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与CIN组织(P〈0.01,〈0.05);STAT3和CyclinD1的表达呈正相关(r=0.327,P〈0.05);STAT3、CyclinD1异常表达率随着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的增加而增加,两者的表达均与淋巴转移有关(P〈0.01,〈O.05)。结论STAT3可能通过激活其下游靶基因CyclinD1,引起宫颈癌细胞异常增殖和分化失控。  相似文献   

20.
张改凤 《山东医药》2006,46(29):33-34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Survivin蛋白在43例宫颈癌组织标本、12例正常宫颈组织标本中的表达情况。结果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宫颈癌组织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组织(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显著高于无淋巴转移者(P〈0.05);病理分期为Ⅰ期者显著低于Ⅰ期者(P〈0.05);随临床分期增加及淋巴结转移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逐渐升高。提示Survivin在宫颈癌中的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临床病理分期密切相关;Survivin可能是影响宫颈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