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研究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FDM)及数字乳腺断层摄影(DBT)对于钙化征象及其在乳腺疾病诊断效能的对比。 方法:收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3年6月~2017年4月期间就诊的97例经FFDM及DBT检查发现有钙化征象,并具有病理结果的患者,根据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进行阅片诊断,同时计算出在FFDM及COMBO(DBT结合FFDM)两种摄片模式下的钙化分数。 结果:通过秩和检验分析两种方法下钙化分数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通过ROC曲线分析两种方法在乳腺疾病诊断效能发现,两者曲线下面积均大于0.5,具有诊断价值,FFDM与COMBO敏感度(95.7%)一致;COMBO特异性(92%)较FFDM特异性(76%)高。 结论:COMBO相对于FFDM能更好地观察钙化征象,提高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的X线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2个乳腺癌(114例)的乳腺X线表现,依据美国放射学会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分类标准,进行乳腺X线判读。结果:122个乳腺癌中导管内原位癌23例(18.9%),浸润性导管癌77例(63.1%),小叶原位癌1例,浸润性小叶癌4例,乳头状癌12例,粘液癌5例。导管内原位癌乳腺X线影像学多不具备典型恶性征象,21例(91%)伴钙化,诊断BI-RADS-4a以上正确率为91%。浸润性导管癌1级多数不具备典型恶性征象,诊断BI-RADS-4a以上正确率为75%。浸润性导管癌2级(33例)和3级(40例)乳腺X线影像有相同的征象,二者较导管原位癌具有较明显的恶性征象,浸润性导管癌2级和3级诊断BI-RADS-4b以上正确率为77%。结论:按照BI-RADS分类标准判读乳腺X线影像在诊断早期乳腺癌中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CR乳腺摄影与病理对照对小乳腺癌的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CR乳腺摄影与病理对照对小乳腺癌定性诊断的价值,提高乳腺癌、特别是早期乳腺癌术前诊断水平。方法对51例乳腺癌的病人实施CR乳腺摄影,乳腺片有两名以上的医师用工作站结合CR片读片分析,术后照CR乳腺标本与原CR片对照,再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CR乳腺摄影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6.1%、98%、94.1%。结论CR乳腺摄影有很高的定性价值,可以显示小乳腺癌的直接征像和间接征象,明显优于传统钼靶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摘 要】 目的:研究数字乳腺三维断层技术(DBT)和乳腺超声在诊断乳腺病变效能的不同以及联合应用对于乳腺诊断的价值。 方法:收集1 065例乳腺病变患者,其中333例有完整的病理检查资料。以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类为标准,分析DBT、超声、DBT+超声在乳腺病变诊断中的分布差异。根据333例病理结果,比较3种诊断模式的诊断效能。 结果:DBT与超声的BI-RADS分布有显着性差异(P=0.001),DBT与DBT+超声或超声与DBT+超声的BI-RADS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258, 0.394)。3种诊断模式均可明显区分恶性和良性乳腺病变(P<0.001)。多组独立样本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分析显示3种诊断模型存在差异([χ2]=14.982, P=0.001)。DBT的特异性、误诊率、准确性和阳性预测值明显优于超声。超声显示囊性病变优于DBT,且超声对确定良性肿块的敏感性优于DBT。DBT+超声的特异性为99.5%,误诊率为0.5%,阳性预测值也达到99%。DBT+超声的检查模式优于单独使用DBT或超声。 结论:与单独的DBT或超声相比,DBT和超声的组合可以提高乳腺病变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5.
康静霞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1,28(4):2787-2788,2795
目的:探讨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FDM)中常见伪影的形成与消除方法,以减少或消除乳腺检查时产生的伪影,达到改善图像的质量,为诊断提供良好的影像资料。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使用GE senographe DS钼铑双靶数字成像设备、柯达8900干式激光打印机、柯达干式激光片行3000例次(图像12000幅)乳腺摄影,产生伪影的种类及其原因。结果:人为伪影100幅(0.8%);打印机伪影30幅(0.25%);成像板伪影12幅(0.1%);滤线栅伪影10幅(0.08%);其他伪影6幅(0.05%)。结论:正确认识各种常见伪影及其产生的原因,才能充分地利用各种技术,来有效地抑制或消除伪影,提高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6.
乳腺肿块的高频彩超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频彩超对乳腺良、恶性肿块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的诊断意义.方法 选择2008年9月~2009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乳腺肿块患者132例,并应用高频彩超对其进行检查,观察肿块的形态、边界、内部回声、病灶后方回声及有无微小钙化灶.彩色多普勒血流图观察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血流特征.结果 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超声检出率分别为95.05%和93.55%;乳腺良性肿块彩色多普勒血流分级主要为0~Ⅰ级,而恶性肿块主要为Ⅱ~Ⅲ级;乳腺良、恶性肿块在PI和RI方面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乳腺肿块高频彩超的各种征象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可以有效提高女性乳腺疾病诊断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电脑近红外线扫描、 B超 ,钼靶 X线摄片和针吸细胞学检查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 6 3位女性乳腺癌患者的电脑近红外线扫描、 B超、钼靶和针吸细胞学检查和病理诊断进行对比。结果 :电脑近红外线扫描、 B超、钼靶和针吸细胞学检查对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 85 .7% ,6 3.1% ,72 .6 %和 83.3%。结论 :电脑近红外线扫描检查简便、无创伤、诊断准确率也较高 ,尤其对早期乳腺癌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联合检查能大大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8.
B超与X线对中国人乳腺癌诊断价值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比较X线摄影、B超及两者联合应用对中国人乳腺癌的诊断价值,为临床选择检查方法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体检结果,把473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占位病人分为可触及肿块与未触及肿块两组,采用诊断性试验的方法分别比较两组中X线摄影、B超及两者联合应用(串联、并联)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可触及肿物组,灵敏度:并联>B超>X线>串联;特异度:串联>B超>X线>并联。未触及肿物组,灵敏度:并联>X线>B超>串联;特异度:串联>B超>X线,并联。B超、X线乳腺摄影及联合应用的灵敏度与特异度亦无明显差异,结果与病检高度一致。结论 B超应作为中国人乳腺癌诊断的首选检查,联合应用X线检查不能提高诊断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数字化乳腺X线立体定位活检技术对如下那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5月收治的46例临床上没有触及病变,但在X射线中发现有乳腺微小病变的患者进行影像资料和临床研究,随机分组,实验组30例患者采用数字化乳腺X线立体定位活检,对照组16例患者采用核芯针的穿刺活检,观察诊断准确率。结果实验组定位的成功率为100%,没有患者出现并发症,对照组定位成功率为87.5%,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2.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采用数字化乳腺X线立体定位活检技术的诊断,可使早期乳腺癌的诊断率得到提高,对患者进行微创手术有精确导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研究并对比乳腺X线摄影和MRI检查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20年1月-2021年5月接诊80例疑似乳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需接受X线摄影检查与MRI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效果差异包括诊断准确性及能够诊出的最小肿瘤直径等.结果:MRI诊断准确度、特异度及灵敏度明显高于X线摄影诊断,具体临床特征诊断率明显高于X线摄影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可有效诊断出的病灶直径小于X线摄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研究对比可知MRI检查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更为显著.因此,可将MRI检查技术推广至乳腺癌患者临床诊断中,促使诊断质量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2.
3种影像学技术和血清标志物对乳腺癌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3种非创性影像学技术超声(US)、全视野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MO)、磁共振成像(MR I)和血清CA15-3水平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以提高对乳腺癌的准确率。方法:回顾分析66例乳腺癌的超声、59例乳腺癌的全视野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30例乳腺癌的磁共振成像的影像学资料和测定58例乳腺癌患者血清CA15-3水平。结果:超声对乳腺癌的阳性诊断符合率为86.4%、全视野数字化X线摄影为93.2%、磁共振成像为96.7%、血清CA15-3为32.7%。超声、全视野数字化X线摄影和磁共振对乳腺癌的诊断符合率较高,CA15-3的诊断符合率较低。结论:超声、全视野数字化X线摄影、磁共振和血清CA15-3各有其特点,超声可作为乳腺癌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输卵管妊娠在破裂前诊断,即能为保留输卵管争取时间,又可以避免导致威胁生命的出血.阴道超声与彩色多普勒的联合应用,开辟了诊断早期输卵管妊娠的新途径,使早期宫外孕检出率大大提高.本文对术前阴道超声诊断输卵管妊娠60例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隐蔽的肺部小结节病灶的X线诊断传统与数字化摄影的ROC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对比研究数字化X线摄影和传统X线摄影对发现与正常解剖结构重叠的肺部小结节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 3 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部结节病例和 3 0例经CT证实无肺部结节的病例 ,分别摄取传统胸片 (A组 )和数字化胸片 (B组 ) ,由 4位高年资医生和 4位低年资医生分别对以上 60对胸片进行观察 ,结果采用ROC曲线统计法进行统计。结果 :对高年资医生来说 ,数字化胸片 (B组 )得到的ROC曲线下面积 (Az =0 .83 7)大于传统胸片 (Az =0 .82 3 ) ,两者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对低年资医生来说 ,数字化胸片 (B组 )得到的ROC曲线下面积 (Az =0 .842 )大于传统胸片 (Az =0 .717) ,两者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对所有医生来说 ,数字化胸片 (B组 )得到的ROC曲线下面积 (Az =0 .840 )大于传统胸片 (Az =0 .770 ) ,两者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数字化胸片对于发现与正常解剖结构重叠的肺内单发结节病灶优于传统胸片。 相似文献
15.
乳腺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乳腺增生尤为常见.乳腺癌的发病率居我国女性恶性肿瘤中的第二位,已有报道为首位[1].发病年龄也趋于年轻化.因超声检查具有简便、易行且无损伤,已成为检查乳腺的常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DDR)及影像后处理在骨折影像上的应用及诊断价值.方法分析45例外伤,放射科首诊可疑骨折的患部DDR图像.由3组医生,分别为DR图像不作处理组、一般处理组和增强处理组,对3组诊断与临床治疗结果及随访结果对比分析,作出ROC曲线.结果 45例中,有骨折30例,无骨折15例.增强处理组敏感度最高,但特异性较低;一般处理组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性及准确性.结论①DR图像作适当的后处理可以提高骨折影像诊断的准确性.②DR图像增强处理能提高骨折线细节观察的敏感度,但同时可能会使细节的特异性降低,故不应常规使用.③加强对DR增强影像的适应性和认知力,以提高对细节诊断的特异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及影像后处理对骨折的诊断作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 (DDR)及影像后处理在骨折影像上的应用及诊断价值 .方法 分析 4 5例外伤 ,放射科首诊可疑骨折的患部DDR图像 .由 3组医生 ,分别为DR图像不作处理组、一般处理组和增强处理组 ,对 3组诊断与临床治疗结果及随访结果对比分析 ,作出ROC曲线 .结果 4 5例中 ,有骨折 30例 ,无骨折 15例 .增强处理组敏感度最高 ,但特异性较低 ;一般处理组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性及准确性 .结论 ①DR图像作适当的后处理可以提高骨折影像诊断的准确性 .②DR图像增强处理能提高骨折线细节观察的敏感度 ,但同时可能会使细节的特异性降低 ,故不应常规使用 .③加强对DR增强影像的适应性和认知力 ,以提高对细节诊断的特异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全数字化摄影流程中常见的问题及原因,总结和改进数字化摄影条件下技术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将数字化摄影流程的质量控制细分为影像输入、处理、输出、阅读4个质量控制过程,仅就技术方面逐项分析解决质量控制问题。依据不同时间段抽取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000份影像资料进行比较。结果依据质量管理机制,在摄影技术工作范畴内,分析总结了数字化摄影流程中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几个关键点。对照组2 000份网络存储胸部摄影资料,存在各类影像缺陷689份,占34.45%。施行质量控制评价机制,尤其是全程陪伴检查并现场纠正操作错误后,抽取试验组2 000份胸部资料,缺陷项由6项降低为3项,为106份,占总数的5.3%,图像质量较前有明显改善。结论通过规范登记流程、摄影摆位,改善摄影条件,规范化后处理软件的应用,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失误,使数字摄影工作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超对子宫切口妊娠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随机从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经病理诊断确诊为子宫切口妊娠的患者中抽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诊断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经腹部彩超诊断,观察组则经阴道彩超诊断,对比两组的诊断结果。结果经对比,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采用经阴道彩超的方式对子宫切口妊娠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是诊断该症的最佳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应用灵敏、特异的免疫放射分析(IRMA)对60例正常人、44例乳腺癌患者(手术前、后)93例其它恶性肿瘤患者及147例良性病变患者血清CA15-3进行检测,正常值为17.9±5.7u/ml,若以(?)+2SD为阳性界值,则CA15-3为30u/ml。44例乳腺癌术前CA15-3平均水平为62.4±57.3u/ml,>30u/ml的有29例,占65.9%;34例行乳癌根治术后CA15-3为17.8±8.4u/ml,>30μ/ml的仅4例;45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CA15-3为15.3±7.9u/ml,仅2例阳性,假阳性率为4.4%。乳腺癌组CA15-3水平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变组和正常组(p均<0.001)。肝癌、胃癌、结-直肠癌患者血清CA15-3均不同程度地升高,但不如乳腺癌患者明显,其值分别为39.5±32.3u/ml、31,6±35.2u/ml、24.2±25.8u/ml;CA15-3>30u/ml的阳性率分别为42.0%、24.2%、20.6%。102例良性病变患者血清CA15-3为17.2±6.6u/ml,>30u/m1的有10例,总的假阳性率为9.8%。结果表明,从灵敏度与特异性两方面总体考虑,CA15-3是乳腺癌诊断的良好标志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