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黄连水煎剂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黄连水煎剂对小鼠肠道菌群的调整作用。方法:用抗生素造成小鼠肠道菌群失调,然后给予黄连水煎剂,检测肠道正常菌群的变化。结果:黄连水煎剂治疗组小鼠肠菌数明显增多。结论:黄连水煎剂对小鼠肠道正常菌群失调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固定正畸中青少年发生牙龈炎症的情况,以便针对性的进行防治。方法:对100例固定正畸中发生牙龈炎症的青少年进行问诊和检查,记录口腔卫生状况、牙龈炎的好发部位及矫治器对牙龈刺激情况,分析产生原因,寻找预防措施。结果:固定正畸中牙龈炎的主要因素是口腔卫生差造成菌斑堆积,其次是矫治器刺激引起牙龈红肿炎症。结论:医师在治疗中加强口腔卫生保健指导,督促青少年患者保持良好口腔健康行为,同时操作中严格减少对牙龈的直接刺激,预防牙龈炎症。  相似文献   

3.
赵春庆 《吉林医学》2011,32(14):2798-2799
目的:为了保障青少年良好的正畸治疗,探讨青少年固定正畸中牙龈炎症的快速治疗。方法:采用加强口腔卫生、基础治疗、药物治疗与高频电刀手术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法。结果:2003年9月~2009年11月治疗病例49例137牙,取得良好效果。结论:用综合方法可使固定正畸青少年牙龈炎症得到较快解决,利于正畸治疗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4.
正畸固定矫治器对牙龈指数和口腔卫生指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临床正畸治疗中患者并发牙龈炎的原因以及预防方法。方法选取临床固定矫治患者126例,年龄12~28岁,平均(17.6±0.8)岁,分别在患者戴用固定矫治器前及其后6个月检测其牙龈指数(GI),口腔卫生指数(OHI)。结果戴固定矫治器牙龈指数明显上升,与戴矫治器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在矫治过程中牙龈炎患病人数明显增加。而患者自身口腔卫生状况不佳和口内矫治器附件的不良刺激是导致牙龈炎的主要原因。结论 在固定正畸治疗期间,积极加强对患者的口腔卫生宣教,正畸医生在矫治过程中的耐心、仔细以及熟练的技术对于降低正畸治疗中牙龈炎的发生都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康中医口腔膏在固定正畸治疗早期对牙龈炎的防治效果。方法将200名固定正畸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125例(使用康中医口腔膏刷牙)和对照组75例(常规口腔卫生保健措施),对比观察正畸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发生牙龈指数、菌斑指数改变的病例数。结果实验组1个月、2个月、3个月后,牙龈指数、菌斑指数改变病例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康中医口腔膏对正畸早期牙龈炎症的发生有一定的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6.
陈贵霞 《甘肃医药》2014,33(1):24-26
目的:探讨分析正畸固定矫治患者牙龈炎的发病原因,为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12月于我院正畸固定矫治的3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组150例,A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指导,B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口腔卫生健康教育和宣传,定期施行龈上洁治术,对于牙龈红肿的患者,可根据需要使用派力奥辅助治疗.在治疗3个月、6个月后,评价两组患者的牙龈情况,并对引发牙龈炎的可能因素进行Ls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年龄<25岁,男性、下切牙、矫治器装置不良、每日刷牙<2次、每次刷牙<3min均为正畸固定矫治患者牙龈炎的发病影响因素,而口腔卫生宣传教育、化学药物帮助治疗为其保护因素.结论:为预防正畸矫治过程中牙龈炎的发生,应加大宣传教育,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并严格规范医生的操作.  相似文献   

7.
陈嘉鹏 《安徽医学》2011,32(5):604-606
目的探讨口腔卫生宣教对固定正畸矫治过程中成年人和青少年牙龈炎发病的影响,为牙龈炎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将成年人和青少年固定正畸矫治者随机分为口腔卫生宣教组和对照组,宣教组在矫治前进行口腔卫生宣教,在黏固托槽矫治后6个月对患者的口腔卫生情况进行检查,并对不同组牙龈炎患病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牙龈炎总患病率为46.7%,成年人组发病率(34.4%)显著低于青少年组(56.8%)(P〈0.01);青少年中对照组牙龈炎发生率(57.1%)明显高于口腔卫生宣教组(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成年人中对照组发病率(64.3%)虽然高于宣教组(45.5%),但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定正畸矫治中成年人牙龈炎发病率低于青少年,口腔卫生宣教对青少年保持清洁的口腔卫生,预防牙龈炎的发生较成年人有更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错牙合畸形的临床固定矫治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正畸患者发生牙龈炎的情况,这不仅危害患者牙周组织的健康,也直接影响其矫治过程的顺利进行,因此在固定正畸过程中注重预防牙龈炎的发生显得十分重要。1临床资料随机选取我科近2年来的固定正畸病例60例,其中男23例,女37例,年龄11~2  相似文献   

9.
固定正畸治疗中牙龈炎症的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固定正畸治疗中,约有半数以上青少年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牙龈炎症,主要表现为牙龈的红肿、探诊出血,有些患者表现为牙龈的增生,严重影响了正畸治疗及牙周健康[1].为了找出导致牙龈炎症的病因并能有效地加以预防,本文对160例固定矫治患者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导致牙龈炎症的主要病因是患者口腔卫生状况欠佳以及固定矫治器装置的不良刺激.所以,只有引导患者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并尽量避免矫治器装置对牙龈组织的刺激,才能有效避免牙龈炎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黄连水煎剂对体外建立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bacterial biofilm,BF)的作用,及黄连水煎剂联合苯唑西林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方法由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提供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34134,采用二倍稀释法分别测出黄连水煎剂和苯唑西林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在体外使用腹膜透析管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模型,加入不同浓度的黄连水煎剂和苯唑西林钠作用3天和7天后,琼脂平板菌落计数法评估细菌粘附腹透管的能力,结晶紫染色法行载体表面BF半定量,银染法快速鉴定BF。结果黄连水煎剂MIC为16 mg/m L,苯唑西林钠MIC为4μg/m L,3天BF模型中,1/2MIC黄连水煎剂、1/4MIC黄连水煎剂、1/8MIC黄连水煎剂、1/16MIC黄连水煎剂、1/2MIC苯唑西林钠、1/4MIC苯唑西林钠作用下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菌落计数分别为(39.333 3±3.994 2)×10~6CFU/m L、(52.366 7±3.537 8)×10~6CFU/m L、(81.266 7±3.341 8)×10~6CFU/m L、(90.900 0±2.040 1)×10~6CFU/m L、(50.866 7±2.208 6)×10~6CFU/m L、(77.666 7±2.880 7)×10~6CFU/m L,空白组的菌落计数为(92.033 3±3.890 6)×10~6CFU/m L,与空白组相比较,1/2MIC黄连水煎剂,1/4MIC黄连水煎剂、1/8MIC黄连水煎剂、1/2MIC苯唑西林钠、1/4MIC苯唑西林钠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1/16MIC黄连水煎剂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3)。7天的BF模型中,1/2黄连水煎剂比1/2苯唑西林钠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的作用更强(P<0.001),结晶紫、银染也得到相似的结果,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在1/16MIC黄连水煎剂的作用下,加入不同浓度的苯唑西林钠,此时苯唑西林钠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25μg/m L。结论黄连水煎剂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的形成,并且在苯唑西林钠联合黄连水煎剂时,能有效地提高苯唑西林钠的疗效,为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导致的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提供新的治疗方案,同时也提高了抗生素的疗效,为临床上减少耐药菌的产生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西帕依固龈液预防固定正畸患者早期牙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固定正畸患者4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使用西帕依固龈液和常规口腔卫生保健措施)和对照组(常规口腔卫生保健措施),每组20例,正畸治疗开始后试验组使用西帕依固龈液含漱。观察患者正畸治疗前和治疗后1、2、3个月牙龈炎的发生情况,分别测定各指数牙的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I)以及龈沟出血指数(SBI),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固定正畸治疗前,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牙龈状况良好,牙周各临床指标值GI、PLI、SBI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固定正畸治疗1个月及2个月后复查,试验组和对照组牙周各临床指标值均较治疗前上升,但对照组上升更明显,与试验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2个月后试验组SBI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固定正畸治疗3个月后复查,试验组和对照组牙周各临床指标值继续上升,两组相比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西帕依固龈液能有效减少固定正畸患者早期牙龈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测定黄连解毒汤中黄芩苷含量。 方法 以黄芩苷为标样,采用紫外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分别以289 nm和353 nm作为测定波长和参比波长,测定了黄连解毒汤中黄芩苷的含量。 结果 黄芩苷在6~18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日内RSD为0.67%,日间RSD为1.11%,平均回收率为101.24%。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单、稳定可靠,为黄连解毒汤中黄芩苷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方便可靠的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含2%中药两面针提取液的牙膏在固定正畸中对牙龈炎的防治作用. 方法 42名固定正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试验组使用含2%中药两面针提取液的牙膏,对照组使用不含中药的牙膏,于正畸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分3次对受试对象的牙菌斑(用菌斑指数PLI表示)与牙龈炎(用牙龈指数GI表示)状况进行观察. 结果治疗前试验组和对照组GI、PLI的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3、6个月,试验组与对照组GI的均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LI仅在6个月时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含中药两面针提取液的牙膏能减少牙菌斑数,改善牙龈健康.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牙颌畸形采用固定矫治器矫治患者所引起的牙龈炎的病因及好发部位,探讨防止和治疗该类牙龈炎的有效而又简便的方法。方法选择进行固定矫治器矫治并伴有牙龈炎的患者124例,对其进行临床观察并记录。结果口腔卫生状况差是引起患者发生牙龈炎的主要原因;其次是口内固定矫治器附件对牙龈造成的不良刺激。好发部位是下前牙区。结论对进行固定矫治器矫治的患者,应加强椅旁的口腔卫生宣教工作,指导并教会患者正确的刷牙方法,有效地控制菌斑,规范临床操作,尽量减少固定矫治器附件对牙龈的不良刺激,使用漱口水或雅皓乳膏等可有效而又简便的控制牙龈炎,定期的牙周洁治也是控制牙龈炎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固定矫治器应用中牙釉质脱矿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文功 《海南医学》2002,13(10):32-33
目的:了解固定矫治过程中,牙釉质脱矿的发生率,好发牙齿及部位。方法:对92例患者共1886颗牙齿进行临床观察,记录,统计脱矿的发病率及病损部位。结果:92名患者中有51名出现釉质脱矿现象,发病率为55.4%,1886颗粒牙中有234颗出现釉质脱矿,发生率12.4%,好发牙为上前牙,好发部位为牙颈部托槽周围,结论:在固定矫治过程中,牙釉质脱矿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临床上应采取措施加强预防。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固定矫治器正畸方法对牙周组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本院接受固定矫治器正畸治疗并完成随访的53名患者,分别检测其戴入矫治器前,戴入后第1、3、6个月以及拆除前、拆除后1、3个月的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AL)四项牙周临床指标。结果 PLI、SBI、PD指数均随治疗时间呈上升趋势,第1个月PLI、SBI上升幅度最大,并于拆除前达到最高。治疗第1个月PLI、PD与治疗前尚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6个月时,PLI、SBI与治疗前1周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完成拆除矫正器后,PLI、SBI、PD指数均呈显著下降趋势,并基本在6个月时恢复到治疗前水平,而且PLI指数较治疗前有显著性改善。所有患者均未检测到附着丧失。结论固定矫治器治疗虽然在治疗期内会造成牙菌斑堆积、牙龈肿胀等不同的牙周不良反应,但不会对牙周组织产生永久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不同产地黄连的净品及须根中的盐酸小檗碱含量进行测定,探讨增加黄连药用部位的可行性,为黄连炮制工艺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流动相︰乙腈︰水(磷酸二氢钾,磷酸调pH值)(26:74v/v)︰测定波长:345nm;柱温:25℃;流速:0.8ml/min。结果测定结果显示,利川、石柱、大邑黄连净品盐酸小檗碱含量平均值分别为5.22%、5.64%、5.40%,三产地黄连须根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平均值分别为2.06%、2.36%、2.00%,几乎占黄连净品的2/5。结论黄连须根中盐酸小檗碱含量值较高,可保留须根,不仅可以增加其药用部位,也可以保证其质量,为机械化大生产提供品质保障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正畸治疗与牙龈炎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临床固定矫正治疗中患苦牙龈炎发生的原因。方法:固定正畸矫正患者172例,分为12~17岁组和18~22岁组,2组中又各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埘照组。矫正前牙龈指数(GI)为0,戴固定矫治器6个月后检查牙龈情况,测定GI值,比较2组人群患牙龈炎的比率及各对照组与实验组牙龈炎的情况。结果:18~22岁组牙龈炎发生率低于12~17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17岁组中实验组与对照组牙龈炎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8~22岁组中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固定正畸治疗期间,口腔卫生宣传教育及保健对降低正畸治疗中牙龈炎的发生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固定正畸技术矫治上颌前牙埋伏阻生16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上颌前牙埋伏阻生固定正畸矫治的有效方法及相关并发症的预防措施。方法:应用固定正畸技术对16例埋伏阻生牙采用助萌法或导萌法矫治。结果:16例上颌埋伏阻生前牙均顺利萌出至正常位置,牙髓活力测试正常。未见龈退缩、邻牙牙根吸收和支抗丧失等常见并发症。结论:应用固定正畸技术矫治埋伏阻生上颌前牙可以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