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残胃黏膜病变与胃切除术式的关系。方法回顾566例[毕Ⅰ式224例(A组)、毕Ⅱ式207例(B组)和胃食管吻合术135例(C组)]患者的胃镜、幽门螺旋杆菌、吻合口及残胃黏膜组织病理学等检查资料,分析残胃病变与胃切除术式的关系。结果 566例残胃黏膜病变中,吻合口炎占44.0%,残胃炎占72.1%,吻合口溃疡占11.7%,残胃癌占7.1%,反流性食管炎占9.5%,胆汁反流占38.7%。其中,B组中残胃炎、吻合口溃疡、残胃癌、胆汁反流等的发生率均高于A组。C组中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吻合口炎的发生在三组中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残胃黏膜病变与胃切除术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残胃黏膜病变与胃切除术式的关系.方法 回顾566例[毕Ⅰ式224例(A组)、毕Ⅱ式207例(B组)和胃食管吻合术135例(C组)]患者的胃镜、幽门螺旋杆菌、吻合口及残胃黏膜组织病理学等检查资料,分析残胃病变与胃切除术式的关系.结果 566例残胃黏膜病变中,吻合口炎占44.0%,残胃炎占72.1%,吻合口溃疡占11.7%,残胃癌占7.1%,反流性食管炎占9.5%,胆汁反流占38.7%.其中,B组中残胃炎、吻合口溃疡、残胃癌、胆汁反流等的发生率均高于A组.C组中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吻合口炎的发生在三组中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残胃黏膜病变与胃切除术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残胃病变内镜及临床特征。方法分析150例残胃患者的临床及胃镜检查检查结果,统计残胃病变的构成比,各种病变的临床及胃镜特征;比较毕罗氏-Ⅰ式及毕罗氏-Ⅱ式术后病变的差异。结果 150例残胃胃镜检查结果残胃及吻合口炎110例(73.33%);残胃及吻合口溃疡40例(26.67%);残胃癌17例(11.33%)。毕罗氏-Ⅱ式残胃及吻合口炎86.67%、溃疡31.67%、残胃癌18.33%均高于毕罗氏-Ⅰ式64.44%、22.22%、6.67%(P<0.05)。结论残胃病变较多,应严格掌握胃及十二指肠良性病变手术治疗的适应症,尽量选用毕罗氏-Ⅰ或Rou-Y胃肠吻合术,重视胃镜检查及活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溃疡胃部分切除术后残胃溃疡与残胃癌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胃部分切除术后残胃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临床症状、发生部位及病理组织学情况。结果100例残胃溃疡发生部位特征,残胃溃疡最常见于吻合口,发生率为61%(61/100)。其次为鞍部溃疡21%(21/100)、胃部溃疡为14%(14/100)、输入袢输出袢溃疡3%(3/100)和十二指肠溃疡1%(1/100)。其中鞍部溃疡和输入袢输出袢溃疡均为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患者;十二指肠溃疡均为毕Ⅰ式胃大部切除术患者。残胃溃疡病理组织学特征,残胃溃疡患者肠上皮化生和(或)不典型增生发生率为21%(21/100),其在不同部位的发生率依次为胃部溃疡28.57%(4/14)、吻合口溃疡21.31%(13/61)、鞍部溃疡14.29%(3/21)、输入袢输出袢溃疡33.33%(1/3),各部位溃疡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残胃溃疡患者残胃癌发生率为12%(12/100),在不同部位发生率依次为:胃部溃疡42.86%(6/14)、吻合口溃疡8.20%(5/61)、鞍部溃疡4.76%(1/21);胃部溃疡癌变率明显高于其他各部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残胃溃疡多见于男性,好发于吻合口部,残胃溃疡恶变风险较高,好发于胃部溃疡。  相似文献   

5.
胃术式对213例残胃影响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胃部疾病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 对1982年底至2002年底我院胃镜检查残胃213例进行分析。结果 毕罗氏Ⅰ式(BI式)手术121例中,残胃炎及吻合口炎95例,其中片状糜烂46例,残胃及吻合口溃疡23例,残胃癌3例,胆汁返流62例。毕罗氏Ⅱ式(BI式)手术92例中,残胃炎及吻合口炎70例,其中片状糜烂48例,残胃及吻合口溃疡14例,残胃癌8例,胆汁返流71例。结论 胃部分切除术应尽量选择BI式或Roux—ell—Y式胃空肠吻合法。  相似文献   

6.
张铁威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3):162-163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的转归情况。方法:收集本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胃镜检查的所有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216例,对其内镜下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汇总。结果:吻合口炎及残炎171例,反流性食管炎及胆汁反流性胃炎99例,吻合口及残胃溃疡26例,吻合口狭窄13例,残胃息肉16例,残胃癌及复发15例。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定期检查胃镜是防治残胃病变尤其是残胃癌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不同术式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采用毕Ⅰ或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的临床病历及随访资料,根据术式不同分为毕Ⅰ组和毕Ⅱ组,统计两组的并发症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毕Ⅱ组胃排空障碍(DGE)、吻合口炎、胆汁反流及吸收不良综合征的发生率高于毕Ⅰ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并发DGE、吻合口炎、胆汁反流及吸收不良综合征的概率高于毕Ⅰ式。  相似文献   

8.
<正>胃大部切除手术后残胃溃疡(stumpgastriculcer),临床虽然少见,但预后不佳。因溃疡病或其他疾病而行胃大部切除,胃肠吻合手术本身就是消除溃疡的治疗方法。术后并发症中见到的溃疡多为吻合口溃疡。外科手术是胃十二指肠溃疡合并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的主要根治手段[1]。最常采用的术式有毕Ⅰ式、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等,但无论采取何种术式均难以完全避免残胃溃疡及残胃癌的发生[2]。但如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胃癌胃部分切除术后的胃病变。方法 采用电子胃镜跟踪观察胃癌部分切除术后的食管、贲门、残胃、输入及输出袢的病理生理变化,同时胃镜下取吻合口及残胃组织病理和Helicobacter Pylori(HP)试验。结果 手术后的残胃大大增加了残胃癌、吻合口炎、残胃炎、溃疡、息肉的发生率。结论 手术的方式和手术医生的技术水平影响手术后胃病变的发生和预后。  相似文献   

10.
李红武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2):1818-1818
目的:探讨胃次全切除术对残胃病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2例胃次全切除术后残胃病变的临床资料。结果:残胃及吻合口炎最为常见,占84.98%;残胃与吻合口溃疡15.1%;残胃癌9例占4.69%;毕氏Ⅱ式比毕氏Ⅰ式更易发生残胃炎、残胃溃疡、残胃癌。结论:加强对胃次全切除术的认识,了解术后残胃的变化,严格掌握溃疡病手术指征,尽可能少做毕氏Ⅱ式,应选择毕氏Ⅰ式;为防止反流可选择Roux-en-y吻合术,提高胃手术的治疗效果,术后定期胃镜检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保留幽门管的胃十二指肠吻合术在BiUrothⅠ式中的应用。方法前瞻性对58例胃溃疡患者行保留幽门管,并将胃黏膜于十二指肠内处理成漏斗状瓣膜的BillrothⅠ式手术。结果全组无吻合口溃疡和残胃癌,随访胃钡餐透视吻合口通过顺利,钡剂进入十二指肠后十二指肠加压无钡剂反流入胃。结论保留幽门管和黏膜漏斗状吻合的BillrothⅠ式手术是预防术后并发症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2.
75例残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残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早期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2006年收治75例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75例残胃癌患者中,男73例,女2例,平均年龄63.9岁。原胃大部切除术距残胃癌确诊间隔时间平均23.7年,原胃大部分切除吻合方式69例为BillmthⅡ式,6例为BillrothⅠ式。病变主要位于贲门、吻合口,以低分化腺癌多见。59例行手术治疗,其中34例行残胃癌根治性切除术。结论残胃癌常见于BillrothⅡ式术后,因此胃大部切除术后5年以上应定期胃镜随访,尤其10年以上者更应作为重点监测对象,以期提高早期诊断率及根治性手术切除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减少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症。方法:对175例残胃粘膜进行胃镜检测及病理分析。结果:吻合口炎143例、胆汁返流125例、吻合口溃疡43例、残胃癌13例。结论:严格掌握胃切除适应证,选择好术式、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内镜下检查残胃结果的临床价值.方法 常规内镜检查.结果 873例残胃食管炎51例,吻合口炎393例,吻合口溃疡243例,残胃炎470例,残胃癌20例,吻合口缝线残留30例,镜下见胆汁反流616例.幽门螺杆菌阳性152例.结论 为减少、减轻术后残胃病变,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注意手术术式的选择,术后定期胃镜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残胃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进行残胃胃镜检查的210例及随机抽取同期无胃肠道手术病史进行胃镜检查并做Hp检测的2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残胃的Hp感染率为26.2%,不同手术原因Hp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illroth-Ⅰ式术后Hp阳性率明显高于毕Billroth-Ⅱ式手术后,有胆汁反流者Hp阳性率低于无胆汁反流,随着胃大部切除术后时间的延长,Hp的感染率愈来愈低,抗Hp的治疗转阴率为87.3%.结论 残胃Hp感染率偏低,但Hp残胃病变加重,目前常用的抗Hp的治疗方案加用胃黏膜保护剂和胃动力药物适合于治疗残胃的Hp感染,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胃大部切除术治疗急性胃溃疡穿孔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重点探讨胃大部切除术治疗急性胃溃疡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中所有胃溃疡患者采用毕(Billroth)Ⅰ式胃大部切除术,即胃大部分切除胃十二指肠吻合术。结果30例胃溃疡患者中,术后恢复到Ⅰ级情况者12例,恢复到Ⅱ级情况者16例,恢复到Ⅲ级情况者2例,无Ⅳ级情况患者。结论毕(Billroth)Ⅰ式胃大部切除术适用于胃溃疡患者,其优点是吻合后的胃肠道接近于正常解剖生理状态,食物经吻合口进入十二指肠,减少胆汁胰液反流入残胃,术后因胃肠功能紊乱而引起的并发症较少,患者恢复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治疗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的临床价值,旨在提高该病Ⅰ期手术治愈的成功率。方法对37例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采用胃大部连同病灶切除术,Ⅰ期治愈;胃肠重建采用BillrothⅠ式吻合6例(16.21%);BillrothⅡ式吻合31例(83.78%),其中BillrothⅡ式结肠前吻合18例(58.06%),结肠后吻合13例(41.94%)。结果术后无死亡病例,无术后残端瘘、吻合口漏、输入输出袢梗阻及倾倒综合症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切口感染1例(2.7%)。随访时间5年以上,其余均恢复正常。结论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I期行胃大部切除术治疗,在解决穿孔的同时,又去除了溃疡病灶和泌酸环境,达到了根治的目的,远近期疗效均确切,是治疗APPU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8.
肖鸿丽 《中国基层医药》2003,10(11):1123-1124
目的 探讨残胃与幽门螺杆菌 (Hp)感染的关系。 方法 选择 12 7例残胃病人行胃镜及Hp检测 ,比较不同残胃病变Hp感染情况。 结果 ①毕Ⅰ式和毕Ⅱ式残胃胆汁反流率分别为 2 5 %、5 4 95 % (P <0 0 5 ) ,毕Ⅰ式和毕Ⅱ式残胃Hp检出率分别为 6 1 11%、38 4 6 % (P <0 0 5 )。②术后 <10年、>10年两个年限Hp检出率分别为 5 7 4 1%、35 6 2 % (P <0 0 5 )。③不同病变的残胃中 ,残胃溃疡、残胃癌的Hp感染率明显高于慢性残胃炎、吻合口炎、残胃糜烂。结论 残胃病变与Hp感染有关 ,根治Hp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人残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早期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0~2009年收治60例老年人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60例老年人残胃癌患者中,男52例,女8例,平均年龄65.9岁;原胃大部切除术距残胃癌确诊间隔时间平均20.3年;原胃大部分切除吻合方式55例为BillrothⅡ式,5例为BillrothⅠ式;病变主要位于贲门、吻合口,以低分化腺癌多见。48例行手术治疗,其中15例行残胃癌根治性切除术。结论残胃癌常见于BillrothⅡ式术后,老年人行胃大部切除术后5年以上应定期胃镜随访,尤其10年以上者更应作为重点监测对象,以期提高早期诊断率及根治性手术切除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残胃粘膜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的检测分析,探讨残胃病变与Hp感染的关系.方法回顾性调查上海市华东医院1990年至2003年间3479例残胃患者(残胃组)和3400例同期患者(对照组)的胃镜及病理检查、Hp检测情况,对两组Hp感染率进行比较,同时对残胃组的不同年龄、性别、术后随访时间、手术方式、有否胆汁反流及各种残胃病变的Hp感染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①残胃组Hp感染率为26.56%,明显低于对照组58.26%(P<0.01).②残胃患者年龄越大,Hp感染率越低(P<0.01),而不同性别Hp感染率无显著差异(P>0.05).③术后胃镜随访时间<6个月、6个月~5年、6~10年、11~20年、>20年,残胃患者Hp感染率分别为40.74%、32.93%、26.22%、10.89%、1.85%,各时间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④Billroth Ⅰ式Hp感染率(37.62%)高于BillrothⅡ式和Roux-en-y胃肠重建术式Hp感染率(19.12%、29.24%),3种术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⑤残胃炎、残胃溃疡、残胃癌变的Hp感染率分别为22.58%、61.12%、65.03%,前者与后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⑥残胃伴及不伴胆汁反流者Hp感染率分别为7.49%、31.59%,两者差异显著(P<0.01).结论残胃患者Hp感染率低,且与年龄、手术术式、术后生存时间等相关,而与性别无关.残胃患者应定期行胃镜及病理检查,并选择性地根治H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