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心血库血液报废的原因,以减少血液报废的发生。方法:选择中心血库2009年11月-2010年10月、2010年11月-2011年10月及2011年11月-2012年10月血液报废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寻找报废的原因及有效的降低报废率的方法。结果:2009年11月-2012年10月的平均报废率为6.97%;检测不合格是主要的报废原因;报废类型主要以HBsAg阳性、脂血、过期、梅毒为主。结论:建立合理、规范的采血及检测、管理等方法能有效的减少血液报废情况的发生,从而节约血源,使更多的患者获得治疗机会。  相似文献   

2.
张维 《职业与健康》2010,26(11):1225-1226
目的通过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临界值报废血液的研究分析,确定设备间不精密度的叠加,可能导致ALT临界值血液报废,研究运用设备比对方法,减少血液ALT报废率。方法将体采科采血车分两组,其中一组为3、5、6号采血车,该组将ALT初筛设备与复检设备定期进行比对,并根据结果对设备进行调整。另一组为1、2、7、8号采血车,该组只是按照常规将ALT初筛设备定期校准,并使用室内质控品对精密度进行监测,未与复检设备定期进行比对,比较两采血车的ALT报废率。结果 2008年8—11月,未进行设备比对的1、2、7、8号采血车ALT报废率为0.92%,已进行设备比对的3、5、6号采血车ALT报废率为0.48%。两者比较,χ2=7.1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已进行设备比对的采血车的ALT报废率较未进行设备比对的采血车的报废率明显下降。结论说明将ALT初筛设备与复检设备定期进行比对,并根据结果对设备及时进行调整,能够明显降低血液ALT报废率。  相似文献   

3.
无偿献血血液报废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保血液质量和临床用血安全,为探求加强无偿献血管理的有效方法,提高血液质量、保障临床输血安全,降低血液报废率。我们对2006—2008年台州市中心血站血液报废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为充分利用血液资源,减少血液报废,保证血液质量和输血安全,笔者对本中心2003-2006年的血液成品报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无偿献血者血液报废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2年 1月 1日~ 2 0 0 3年 1月 1日 ,我们共采集无偿献血者的血液 12 873人份 ,其中报废 481人份 ,报废率为 4 0 4%。为了加强对无偿献血各环节的有效监控 ,尽量减少血液浪费 ,保护血液资源 ,我们对血液的报废原因进行了分析。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2 0 0 2年 1月 1日~ 2 0 0 3年 1月 1日无偿献血者12 873人份。1 2 方法 无偿献血者经献血前咨询 ,体格检查合格后 ,抽手指血做血型定型 ,直接采集血液 ,留血样 2份 ,送实验室按卫生部标准进行 2次复检。2 结果与讨论我站的无偿献血 90 %以上在站外进行 ,受客观条件的限制 ,对于无…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现役军人献血前实行血液ALT筛检后血液报废情况,以有效地降低血液报废率。方法对2010年—2012年的现役军人献血后血液ALT检测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年实行献血前ALT筛查后血液报废率为1.22%,而未实行献血前ALT筛查的2010年和2011年分别为6.42%和6.95%,实施ALT筛查前后血液报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献血前进行ALT筛查可有效降低血液报废率。  相似文献   

7.
泰安市自开展无偿献血以来,经过广泛宣传、发动等工作,以及市民综合素质的提高,临床用血已经100%来自无偿献血,基本满足了血液供应,同时提高了血液质量,但是无偿献血也存在血液报废的问题,经统计,2002年1月1日~2003年12月31日,共采集血液31813人次,报废血液1194人次,占献血人数3.75%,为了进一步提高血液质量,减少血液浪费,笔者就血液报废原因进行统计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无偿献血血液报废的原因。方法对2003~2004年扬州市区无偿献血的血液报废原因进行回顾性统计和分析。结果扬州市区共采血23258例,报废血液804例,占3.46%。街头动员献血15519例,血液报废421例,报废率2.7l%;街头自愿献血7739例,血液报废383例,报废率4.95%;二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X^2=77.7,P〈0.01)。ALT阳性399例,占报废率1.72%;脂肪血152例,占0.65%;过期血89例,占0.38%;HBsAg73例,占0.31%。结论加强献血前宣传教育,强化血液管理可减少血液浪费。  相似文献   

9.
成分制备环节中的血液报废是指血液采集入待检库后,至合格血液入成品库之前,出现的如乳糜血、血袋破损渗漏、血量不足、溶血、其他等现象。为了加强对无偿献血的每个环节的有效控制,确保血液质量,杜绝血液浪费,本文对成分制备环节中引起血液报废的原因进行统计和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无偿献血者血液报废的原因,并提出相关措施以降低血液的报废率.方法 选取接受无偿献血的血液5600份,对血液进行相关检测,对血液的报废情况进行统计,并分析造成血液报废的原因.结果 本组实验数据中共有316份血液通过检测后不合格,为报废血液,占总血液检测数量的5.54%.其中因血液本身检测不合格造成报废的有240例,因血液储藏管理不善造成的报废数量为76份.造成血液报废的主要原因是血液检测不合格,经过对血液报废原因的统计,造成血液报废的原因主要有血清谷-丙氨基转移酶升高有98例,占40.8%;梅毒阳性有81例,占33.75%;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有29例,占12.1%,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有21例,占8.75%;艾滋病毒阳性有11例,占0.46%.而造成血液报废的人为因素主要有血液的储藏管理不规范,主要表现是血袋过期密封不严,血袋产生破损以及标签缺失情况.结论 血液报废的主要原因有患者的丙氨酸转氨酶增高,梅毒阳性,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艾滋病毒阳性,对无偿献血者的血液要注意血液的储藏,对血液的储藏加强管理,并在操作过程中药注意规范操作,以降低血液的报废率.  相似文献   

11.
提高急诊用血信息收集质量对促进临床科学合理用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指出,目前急诊用血信息收集存在信息收集不标准和不规范、收集方式不完善等问题,提出应从健全信息收集管理体制、多渠道提高信息收集水平等方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2.
优化采供血机构内部机构和业务功能设置,构建市中心血站层级、采供血业务中心层级、献血服务部层级、储血点层级的多级辐射式采供血服务网络,使得地区血液应急保障能力大幅度提高,确保了“11·22”石油管线爆燃事故医疗救治血液保障工作顺利完成.建立多级辐射式采供血服务网络可有效提升地区血液应急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3.
浅谈废电池分类回收工作的开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介绍了我国的电池产量和消费量,提出了开展废电池分类回收工作的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The authors assessed the acute effects of exposure to noise on systolic 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and heart rate, among 46 workers in a midwestern auto assembly plant. Workers wore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s and personal noise dosimeters during one work shift. After adjustment for covariates of cardiovascular function, systolic 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along with heart rate, were shown to be significantly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noise exposure. Although the long-term effect of these associations is not known, results from other studies suggest that they may be harmful. Replication of this study with a larger number of subjects, monitored for several days and in a variety of work settings, is recommended to verify these findings. The results of this and other studies imply that reducing acute noise exposure reduces cardiovascular stress.  相似文献   

15.
Environmental noise levels in the United States are increasing, yet there are few studies in which the nonauditory effects of workplace noise are assessed. In the current study, the authors examined chronic effects of noise on blood pressure and heart rate in 374 workers at an automobile plant.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subjects prior to the start of their workshift. Participants completed questionnaires about diet, alcohol use, lifestyle, noise annoyance, use of hearing protection, noise exposure outside of the work environment, personal and family health histories, and demographic information. Resting blood pressure, heart rate, and body mass index were obtained. Noise exposure levels were extracted retrospectively from company records for each participant for the past 5 yr. Summary statistics were generated for each variable, and the authors performed bivariate correlations to identify any unadjusted associations. The authors then completed statistical modeling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noise on blood pressure and heart rate, after they controlled for other variables (e.g., gender, race, age). The authors controlled for confounding variables, after which use of hearing protection in high-noise areas was a significant predictor of a decrease in both systolic 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s.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reduction of noise exposure by means of engineering controls or by consistent use of hearing protection by workers may positively affect health outcomes.  相似文献   

16.
《现代医院》2017,(7):947-949
目的研究PDCA循环法对新入院患者血尿标本24 h采集率及合格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5个住院普通科室,2015年7月—2015年9月2 128例血尿标本纳入对照组,按常规程序采集血尿标本;2015年10月—2015年12月2 182例血尿标本纳入研究组,按实施PDCA循环法,重新修订血尿标本采集程序进行质控管理,比较2组血尿样本24 h采集率、合格率。结果研究组尿样本24 h采集率为97.76%,合格率为99.16%,明显高于对照组24 h采集率89.61%、合格率96.01%(P<0.05);研究组血样本24 h采集率为97.76%,合格率为99.31%,明显高于对照组24 h采集率97.37%、合格率97.35%(P<0.05)。结论采取PDCA循环法可使血尿样本采集流程更加规范,提高血尿样本24 h采集率及合格率,保证检测数据所具有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血液库存盘点是采供血机构的重点工作之一。传统模式下,采供血机构血液库存为人工盘点,存在盘点周期长、盘点耗时长、无法精确定位目标血液等问题。青岛市中心血站构建了智慧血液管理系统,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了血液制剂大批量库存智能化盘点,提高了盘点效率,实现了对盘点数据的科学管理,提高了血液质量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预防采集血标本操作中护理差错的发生。方法采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FMEA)评估现有的采集血标本流程,分析可能出现的失效模式,计算风险优先级数(risk priority numbers,RPN)值,找出差错高发环节,并以此为依据对流程进行改造。结果通过流程改造前后护理差错发生率的对比,差错总发生率由0.15%下降至0.03%,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FMEA对采集血标本流程进行改造可以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分析采血不畅的原因,找出有效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措施。方法对2007年和2008年采集过程中发生采血不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调查显示:2007年和2008年在采集过程中采血不畅发生率分别为0.31%(125/39828)、0.17%(62/37318)。结论为了提高无偿献血工作质量,以发展更多固定无偿献血者,必须从我做起,提高操作技能,降低二针穿刺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分析采血不畅的原因,找出有效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措施。方法对2007年和2008年采集过程中发生采血不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调查显示:2007年和2008年在采集过程中采血不畅发生率分别为0.31%(125/39828)、0.17%(62/37318)。结论为了提高无偿献血工作质量,以发展更多固定无偿献血者,必须从我做起,提高操作技能,降低二针穿刺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