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阿魏酸钠和异舒吉联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方法 60例U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给予抗血小板、抗凝、β-受体阻滞剂、ACEI、他汀类、异舒吉,治疗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阿魏酸钠,疗程14d,记录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疼痛持续时间及心电图S-T段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93.3%及心电图改善有效率73.3%,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阿魏酸钠作为新的非肽类内皮素拮抗剂,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缺血,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与异舒吉合用治疗UAP疗效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丹红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效果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临床常见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一种类型,常发展成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有重要意义。UAP的发生机制比较复杂,近年来研究发现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血小板聚集起重要作用,动脉粥样斑快活动、非完全性堵塞血栓的形成在UAP的发生中最常见。在UAP的患者中大部分合并高脂血症。丹红注射液主要由丹参和红花组成,具有益气活血、通络止痛的功效。本研究观察丹红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7年3月至5月在我科住院治疗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脂…  相似文献   

3.
硫酸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UAP)属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1种,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塞之间的1组疾病,可表现为劳力性心绞痛,初发型心绞痛和继发型心绞痛等。目前阿司匹林与低分子肝素已成为治疗UAP的标准。氯吡格雷(Clop idogrel)是近年应用的抗血小板新药,我们在应用阿司匹林与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5年2月至2006年12月,符合诊断标准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12例,男性89例,女性23例,年龄50~73岁,平均年龄63岁。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治疗…  相似文献   

4.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AM I)之间的中间状态,目前主张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加用抗凝治疗。低分子肝素具有快速和持续的抗血栓形成作用[1],能有效地缓解UAP症状。以下是我们对50例UAP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1资料和方法1.1临  相似文献   

5.
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 (SAP)和急性心肌梗塞 (AMI)之间的一种临床状态。由于其病情多变 ,可逆转为SAP ,但亦可迅速进展为AMI或猝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为此 ,笔者于 1998年元月至 2 0 0 2年元月 ,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65例。并进行回顾性分析 ,以期进一步提高治疗水平。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60例住院患者 ,均符合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标准 ,且于入院前胸痛发作次数增多 ,而在入院前 2 4小时内休息时亦有胸痛发作。所有患者排除应用抗凝剂的禁忌症。 65例患者中 ,男 3 9例 ,女 2…  相似文献   

6.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之间的临床状态,包括了初发型、恶化型劳累性心绞痛和各型自发性心绞痛在内。由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是血栓形成的一个过程,易于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因此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我院自1999年4月~2000年10月联合应用低分子肝素与阿斯匹林治疗UAP,疗效满意,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一种严重具有潜在危险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病因复杂,发展迅速,常规的内科治疗不够理想。我院自2000年起对18例UAP患者进行溶栓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血浆神经肽Y(NPY)含量的变化,并观察合贝爽(herbesser)对UAP患者神经肽Y(NPY)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2例,治疗前与治疗7天后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其血浆NPY浓度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发作期血浆NPY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者(P<0.01)。1周后应用合贝爽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浆NPY含量较未用合贝爽治疗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UAP患者发病时,血浆NPY水平升高,提示NPY可作为观察UAP患者病情变化的一项指标。合贝爽能有效地减轻NPY的缩血管作用,对改善UAP患者心肌供氧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髓过氧化物酶(MPO)检测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诊断及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外周血MPO水平,比较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稳定型心绞痛(SAP)组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随访90d、180dACS患者近期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外周血MPO水平高于SAP组(P<0.05),SAP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AP患者近期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随着MPO浓度的增高而增高。结论外周血MPO水平的升高均可提示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近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检测外周血MPO水平对UAP患者的预后评估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劳累性稳定型心绞痛、恶化型心绞痛之间的临床状态,临床治疗及预后较差,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严密监护。笔者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用降纤酶治疗取得很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3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表现形式之一。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后,随之触发的血小板激活和凝血酶形成,最终导致血栓形成是ACS的主要发病机制。故UAP在治疗上主张早期开始抗血小板及抗凝治疗[1]。本文旨在观察常规治疗心绞痛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速碧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有无显著副作用。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选自1999年8月~2004年3月我院收治的UAP患者72例,年龄40~76岁,平均55·3±4·1岁。全部病例均符合Braund wald提出的不稳定型心绞痛分类标准[2]。所有患者在开始治疗前的48 h内均有不稳定型…  相似文献   

12.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ASP)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一组综合征,病情较重,预后不良,极易发展为AMI和猝死[1]。因此,选择适当的治疗对改善其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选择了30例UAP患者,给予前列腺素E1(PGE1)治疗,同时与硝酸甘油治疗者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选择我院住院UAP患者60例,均符合1979年WHO制定的UPA诊断与分型标准。男38例,女22例。年龄45~72岁。其中初发劳力型心绞痛15例;恶化型心绞痛22例;自发型心绞痛14例;心肌梗死后心绞痛9例。剔除外伤和出血性疾病史,以及血小板减少…  相似文献   

13.
陈华 《医药论坛杂志》2003,24(18):9-9,11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在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治疗中的效果和不良反应。 方法 1998年 2月~ 2 0 0 1年 10月间对 3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心绞痛发作次数 ,持续时间 ,常规心电图ST T改变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与常规治疗组 34例患者进行比较。 结果 低分子肝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可快速阻止心绞痛发作 ,治疗期间无急性心肌梗塞 (AMI)及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 ,常规治疗组发生AMI 4例 ,重度心律失常 6例 ,两组比较有差异 (P <0 0 5 )。两组血小板、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均无显著影响。 结论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临床常见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极易发生急性心肌梗死(AMI)或心源性猝死,我院自1997年6月应用低分子肝素(克赛)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对象和方法1.1 病例选择 选自1997年6月至1999年9月住院的不稳定型心绞痛61例,均符合WHO制定的UAP标准,除外严重高血压,心力衰竭,肝、肾功能不全及出血倾向者。其中初发型劳力型心绞痛13例,恶化型劳力型心绞痛27例,心肌梗死后心绞痛  相似文献   

15.
王毅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1):1703-1704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临床综合征,其病情变化多样,既可逆转为稳定型心绞痛,也可迅速发展为AMI或猝死.因此,对UAP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有着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我院采用小剂量尿激酶(UK)延迟溶栓治疗UAP 24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阿魏酸钠注射液治疗老年人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20例为对照组,20例为治疗组,均常规应用硝酸酯制剂、β受体阻滞剂、阿司匹林,同时治疗组予阿魏酸钠注射液300mg加入5%葡萄糖溶注或0.9%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共14d,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阿魏酸钠在老年人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小,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17.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一种,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组综合征,往往病情较重,且极易发展为猝死或急性心肌梗死,选择适当的治疗对改善其预后有重要意义。治疗上目前主张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加用肝素抗凝治疗。我们选择UAP患者 7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加用低分子肝素、普通肝素治疗。旨在探讨不同分子量肝素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和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AMI)之间的一组综合征,不及时治疗极易发展为AMI和猝死,选择适当的治疗对改善其预后有重要意义.此次我们对比分析了阿司匹林和低分子量肝素钙对UAP患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通心络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通心络胶囊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治疗作用及对血浆内皮素的影响。方法 对6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两组,分别予以用通心络胶囊(33例)及长效消心痛胶囊(35例)治疗4周,观察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ET)含量,并与40例健康人作比较。结果 ①通心络明显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87.87%,长效消心痛组总有效率为88.57%,两组间无明显差异。②通心络明显降低血浆内皮素(ET)水平,与长效消心痛组比较,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通心络能缓解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症状,有效调节ET,减少心肌缺血损伤程度,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20.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指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中间状态,约10%可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因此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初发型、变异型、恶化型劳累性及梗死后心绞痛均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我院内科自1991年以来在常规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未获显效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肝素治疗,获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