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本文就我院1983年4月至1993年5月10年中剖宫产与围产期母儿死亡情况分析讨论如下。 资料分析 从1983年4月至1993年5月,在我院分娩的孕周>28周的产妇共26596例,其中双胎249例,共分娩围产儿26845例,死亡410例,围产儿死亡率15.27‰。产妇死亡6例,死亡率为2.26/万。共施行剖宫产手术6024例,剖宫产率为22.65%,其中双胎58例,剖宫产围产儿67082例,死亡71例,死亡率为11.67‰,剖宫产围产儿死亡率略低于总围产儿死亡率。剔除死胎、新生儿畸形者,剖宫产与阴道分娩的围产儿死亡率无明显差异(见下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剖宫产率与产后出血及围产儿死亡率的关系。方法 对我院1996年至2000年行剖宫产分娩的孕妇2249例与同期阴道分娩485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在产后出血及围产儿死亡率的差异。结果 剖宫产分娩组的产后出血率及围产儿死亡率均明显高于阴道分娩组。结论 提高剖宫产率并不一定能降低产后出血及围产儿死亡率,反而使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增加。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剖宫产率上升,为正确掌握手术适应症,现将861例剖宫产术分析如下: 一、资料来源和结果 我院1973年~1982年共分娩10528例,剖宫产861例,剖宫产率8.2%。前8年分娩数为7603例,剖宫产402例(5.3%);近两年分娩数为2925例,剖宫产459例(15%),较前明显上升。10年围产儿死亡数共267人,围产儿死亡率为2.5%,前8年为2.8%;近两年为1.7%。其中前8年臀位阴道分娩围产儿死亡率为25.4%,近两年为15.3%。  相似文献   

4.
臀先露是常见的异常分娩,发生率约3~4%,围产儿死亡率和患病率均高于头先露2~10倍。80年代我国臀先露围产儿死亡率为4.5~8.5%。臀先露剖宫产率已跃居第三位,甚至有的医院达80%。为此,本文通过165例臀先露分娩的处理,对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及剖宫产率进行初步探讨,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我院于1987年11月至1993年11月六  相似文献   

5.
剖宫产是目前产科临床广泛应用的手术,是处理高危妊娠分娩的一项重要手段。剖宫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孕产妇及围产儿的死亡率,但随着剖宫产适应征的扩大,剖宫产率也随之急剧上升,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为了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现将我院1987年至1992年6年间440例剖宫产资料进行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为探讨提高阴道分娩降低剖宫产率的措施和效果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00年12月间江西省宜黄县人民医院1246例剖宫产及76例围产儿死亡的临床资料.结果 (1)4年间剖宫产率呈上升趋势;(2)4年间剖宫产指征一直以难产为第一位,社会因素为最后一位.结论 只要提高阴道分娩质量,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剖宫产率是可以控制的,围产儿死亡率也可以稳定在正常范围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近15年剖宫产现状和剖宫产主要指征变化的关系。方法将1995—2009年共15年的剖宫产病例按顺序分为3个阶段,比较剖宫产率上升和剖宫产主要指征变化及剖宫产率上升与围产儿死亡率的关系。结果 1995—2009年共分娩3 025例次,剖宫产336例,总剖宫产率11.11%。1995—1999年剖宫产率3.87%(30/776),2000—2004年剖宫产率11.31%(123/1 088),2005—2009年剖宫产率15.76%(183/1 161),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剖宫产指征由前5年的头盆不称、胎位异常、胎儿窘迫、臀位,转变为近5年的胎儿宫内窘迫、无指征剖宫产、臀位、剖宫产史为剖宫产主要指佂;15年总围产儿死亡率7.60‰,剖宫产死亡率11.90‰,总围产儿死亡率与剖宫产围产儿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率逐年上升与剖宫产主要指征的变化关系密切,剖宫产率上升与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并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 ,剖宫产率日趋上升。为探讨剖宫产率与围生儿病死率的关系 ,我们就我院过去 12年间 75 73例剖宫产产妇的资料进行分析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988~ 1999年在我院分娩的产妇 2 3877例 ,围生儿死亡 2 98例 ,围生儿病死率 1 2 % ;接受剖宫产产妇75 73,剖宫产围生儿死亡 37例 ,剖宫产围表 1 我院 1 2年间各阶段剖宫产率与围生儿病死率比较例 (% )分娩总数剖宫产围生儿总数围生儿死亡剖宫产儿数剖宫产儿死亡第 1阶段 2 0 80 2 34(1 1 2 5) 2 0 92  41 (1 96) 2 4 2 0 (0 )  第 2阶段 4 2 1 3 969(2 3 0 0 ) 42…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变化对围产儿死亡率的影响。方法对1994年1月至2003年12月间我院2434例剖宫产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在剖宫产指征中,难产因素和胎儿窘迫持续在1、2位,社会因素逐年上升;(3)围产儿死亡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率升高在一定范围内降低了围产儿死亡率,但剖宫产率的进一步升高,围产儿死亡率并未随之下降。因此,应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0.
<正>臀先露在分娩总数中约占3%~4%。臀先露围产儿死亡率约是头先露分娩的2~10倍。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臀位剖宫产率逐年上升,明显降低了臀位围产儿死亡率,但近年来国内外有些学者注意到在臀位处理上有滥用剖宫产的倾向,对于是否单纯提高剖宫产率即可更显著地降低臀先露围产儿患病率及死亡率存有异议。为进一步评价臀位剖宫产的意义,对我院近年210例臀位剖宫产与头位剖宫产进行比较与分析。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臀位不同分娩方式及围产儿愈后。方法 对 1998年 1月至 2 0 0 3年 7月臀位产 197例分娩的方式及臀产儿愈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臀位发生率为 2 .34% ,围产儿死亡率为 5 5 .84‰ ;臀位牵引围产儿死亡率较高 ,而剖宫产术无一例围产儿死亡。结论 对于臀位应根据产  相似文献   

12.
剖宫产率及指征变化与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率的关系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探讨剖宫产率及指征变化与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率关系。方法 对我院近10年产科分娩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其剖宫产率,剖宫产指征及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率。结果 1993-1997年(A组)剖宫产率25.77%,而1998-2002年(B组)剖宫产率48.62%,B组明显高于A组(P<0.01)。在剖宫产指征中,社会因素剖宫产从A组第6位升到B组第2位,从5.83%上升到26.30%,而难产、胎儿窘迫及疤痕子宫指征相对下降。两组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社会因素是剖宫产率升高的重要原因;随着剖宫产率的进一步上升,围生儿的病死率并未相应降低;必须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普及产科知识,降低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1978~1982年168例单胎臀产资料。阴道分娩106例(63.1%),剖宫产62例(36.9%),总国产儿死亡率为5.89%,更正死亡率为3.57%。曹氏助产婴儿死亡率为3.26%,臀全牵引术37.5%剖宫产无死亡率。鉴于臀位剖宫产率虽超过40%以上,围产儿死亡率亦不相应下降;对掌握适应症方面,作了综合分析并提出作者看法。  相似文献   

14.
李富琴 《中原医刊》2009,(17):51-52
目的分析我院10年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围生儿死亡率,指导临床合理掌握剖宫产。方法对1998牟至2007年6024例剖宫产病例进行统计,分析剖宫产率、剖宫产指征。结果剖宫产率明显升高,后5年显著高于前5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指征顺位发生了明显变化,“社会因素”由前5年的第四位上升至后5年第二位;剖宫产产后大出血行子宫切除机率明显高于阴道分娩者;围生儿死亡率呈明显下降趋势。结论剖宫产率的进一步上升以后,围生儿死亡率并未随之下降。由于手术均存在意外及风险,应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  相似文献   

15.
双胎妊娠围产儿患病率及死亡率均明显高于单胎。我们对本院 2 0年间双胎妊娠及围产儿的死亡率变化进行了分析 ,现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研究对象系我院 1979年 1月至 1998年 12月在产科住院分娩的双胎妊娠 ,孕龄≥ 2 8周者。将资料分为前后两阶段进行总结分析。前阶段 (1979年 1月至 1988年 12月 )双胎妊娠共 182例 ,围产儿 36 4例。后阶段 (1989年 1月至 1998年12月 )双胎妊娠共 15 5例 ,围产儿 310例。统计学方法为 t检验和χ2 检验。2 结果与讨论2 .1 诊断时间及方法前阶段除常规临床检查进行诊断外 ,77.4 %的双胎妊娠同时进行了 B…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剖宫产率、剖宫产指征变化及对围生儿病死率的影响,选择分析10年间在平罗县妇幼保健所行剖宫产病例资料。结果,10年间我所产科分娩总数8281例,剖宫产2822例,平均剖宫产率34.08%;围生儿死亡98例,围生儿死亡率11.83‰。1997—2002年难产占首位;2003年以后稍有下降,据第2位,胎儿窘位居第1位;2002年以后社会因素逐渐上升,至2003年位居第3位。显示剖宫产率逐年上升,剖宫产指征中社会因素明显上升,围生儿死亡率逐年下降。随着剖宫产率升高,在一定范围内降低了围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何志芳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2):503-504
目的分析臀位产的三种分娩方式与围产儿死亡率、新生儿并发症的关系,对降低臀位围产儿的死亡率进行探讨。方法对四年来在我院分娩的326例臀位产孕妇的围产儿死亡率、Apgar评分及新生儿并发症与三种分娩方式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三种分娩方式中,臀牵引的围产儿死亡率为26.1%,臀助产为4.68%,剖宫产为1.92%。结论臀牵引的主要死亡原因为后出胎头困难,臀位剖宫产的主要死亡原因为剖宫产时机把握不正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剖宫产率及适应证的变化在临床上的意义。方法 对 1991- 0 1~ 2 0 0 0 - 12间总分娩7186例产妇中剖宫产 2 318例产妇指征进行资料统计分析。结果 剖宫产指征扩大 ,剖宫产率升高 ,但围产儿死亡率下降。结论 客观评价剖宫产率与剖宫产指征变化的围产儿死亡率下降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臀位产的三种分娩方式与围产儿死亡率、新生儿并发症的关系,对降低臀位围产儿的死亡率进行探讨。方法 对四年来在我院分娩的326例臀位产孕妇的围产儿死亡率、Apgar评分及新生儿并发症与三种分娩方式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三种分娩方式中,臀牵引的围产儿死亡率为261%,臀助产为4.68%,剖宫产为1.92%。结论 臀牵引的主要死亡原因为后出胎头困难。臀位剖宫产的主要死亡原因为剖宫产时机把握不正确。  相似文献   

20.
瘢痕子宫再次分娩11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剖宫产手术指征的放松,剖宫产率有上升趋势,但围产儿死亡率并未明显下降,而产妇手术死亡率及并发症均明显高于阴道分娩者,反复剖宫产率增加是剖宫产率增加的一个原因.首次剖宫产后经阴道分娩(VBAC)已成为妇产科学界试图降低剖宫产率的焦点问题.本文对我院近5年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分娩11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如何正确处理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