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卒中合并便秘病人时辰穴位按摩的护理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少敏 《护理研究》2007,21(6):1544-1545
[目的]探讨时辰穴位按摩对卒中合并便秘病人的护理效果。[方法]根据中医经络、时辰学说选择有通便功效的辰时,07:00-09:00为30例卒中合并便秘的病人进行穴位按摩。[结果]30例病人中,治愈12例,显效9例,好转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67%。[结论]时辰穴位按摩法可促进血液运行,增加对穴位的刺激作用,通便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穴位按摩干预中风合并便秘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风在临床中十分常见,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在中风并发症中,有80%左右患者出现便秘症状,便秘的程度可判断中风病势的轻重,病情越重,病程越长[1]。为减少便秘对中风患者的危害,我科自2005年11月~2006年5月对30例中风合并便秘患者进行穴位按摩,通便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  相似文献   

3.
运用穴位按摩护理习惯性便秘病人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5  
目的 :探索解除习惯性便秘的自然疗法。方法 :根据中医学理论 ,自创一套穴位按摩法 ,对 5 0例习惯性便秘者进行穴位按摩护理 ,按摩前后进行临床症状观察 ,肠鸣音检测 ,并进行了 3个月的随访。结果 :按摩护理后便秘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0 .5 % ,肠鸣音按摩前平均每分钟 4次 ,按摩后平均每分钟为 12次。随访显示按摩时间越长 ,各项症状改善越佳 ,效果越稳定 ,无复发现象。结论 :穴位按摩护理法具有较好的通便功效 ,简便易学 ,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4.
<正>便秘是临床常见的复杂症状,而不是一种疾病,主要是指排便次数减少、粪便量减少、粪便干结、排便费力等。上述症状同时存在2种以上时,可诊断为症状性便秘。通常以排便频率减少为主,一般2d或3d或更长时间排便1次(或每周3次)即为便秘。便秘是乳腺癌化疗病人常见的一种副反应,可导致病人食欲下降、乏力,甚至加重化疗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再吸收,增加病人的痛苦。本科室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穴位按摩配合腹部按摩能有效预防及减少乳腺癌化疗病人便秘的发生,取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配合穴位按摩治疗糖尿病便秘病人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便秘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病人接受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同时接受穴位贴敷配合穴位按摩。干预前后采用便秘病人生存质量量表(PAC-QOL)评价两组病人的生活质量,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干预效果以及病人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干预后PAC-QOL评分高于对照组,且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贴敷配合穴位按摩治疗糖尿病便秘病人的效果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穴位按摩合并腹部按摩对便秘预防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2013年12月之前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Wanfang)、EBSCO、PubMed和the 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中关于穴位按摩合并腹部按摩预防或治疗便秘的随机和半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5.2和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5个预防便秘和4个治疗便秘的随机对照试验,共3 08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预防便秘和治疗便秘的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而实验组首次排便时间、首次排便的排便困难、排便费时、大便干结、有残留感的发生率和缓泻剂的使用率均低于对照组,降低了缓泻剂的使用率.所有的实验均无严重不良事件报道.结论 穴位按摩合并腹部按摩用于预防和治疗便秘效果确切,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分析穴位按摩对脑卒中后便秘的护理效果。[方法]接受治疗的80例脑卒中后便秘病人,采用随机奇数偶数法将80例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病人采用传统的饮食护理方式给予护理,观察组病人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穴位按摩方式给予进行护理,观察两组病人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后两组病人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有降低,观察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便秘病人采用穴位按摩结合饮食护理,能有效改善病人便秘症状。  相似文献   

8.
穴位按摩治疗骨折老年卧床病人功能性便秘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法对骨折老年卧床病人功能性便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骨科因骨折长期卧床发生功能性便秘的老年病人12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9例,用穴位按摩法治疗;治疗组64例,遵医嘱常规药物治疗.观察两组的通便效果及再次产生便秘的情况.结果:观察组与治疗组治疗结果无显著性差异,但治疗组停止常规药物治疗后,便秘再次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1).结论:穴位按摩法治疗骨折老年卧床病人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效果肯定,方法简便,维持时间长,可避免应用药物常规治疗所致副作用,及停药后复发的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在急性期腰痛病病人便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急性期腰痛病便秘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与健康教育,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穴位按摩,对照组给予口服麻仁润肠丸,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7d后两组病人排便间隔时间与每次排便时间均缩短,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愈率(60.0%)高于对照组(37.5%)。[结论]穴位按摩能有效缓解急性期腰痛病病人便秘症状,且具有简便、安全、无依赖性及病人易于接受等优势。  相似文献   

10.
查勤芳  位娟  梁燕  胡芳  梅芳 《护理研究》2014,(6):2100-2101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联合经络拍打治疗混合痔术后便秘的效果。[方法]选择混合痔术后便秘病人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4例,观察组38例。对照组给予便秘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穴位按摩和经络拍打。比较干预后两组病人首次排便时间、临床症状积分。[结果]观察组首次排便时间为(1.658±0.627)d,临床症状积分为(6.395±1.386)分;对照组首次排便时间为(2.471±0.861)d,临床症状积分为(8.177±2.492)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穴位按摩联合经络拍打能够使病人首次排便时间提前,临床症状改善,有效治疗混合痔术后便秘。  相似文献   

11.
穴位按揉及腹部按摩对脑卒中后便秘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 Tianyan  薄其秀  Gao Shujun 《护理研究》2008,22(22):2022-2023
[目的]探讨穴位按揉及腹部按摩对脑卒中后便秘的预防作用.[方法]将62例发病7 d内的首发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穴位按揉及腹部按摩,记录病人每天的排便情况,卒中后便秘的诊断依据罗马Ⅱ标准.[结果]对照组便秘的发生率为45.2%,实验组便秘的发生率为19.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按揉及腹部按摩对脑卒中后便秘有较好的预防作用,不良反应少,易被病人及家属接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陆氏"穴位按摩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能力及肢体功能的影响,进而为提高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质量提供有效依据。方法:将7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康复训练法,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采取"陆氏"穴位按摩法。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肌力恢复情况。结果:采取对照治疗后,观察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肌力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陆氏"穴位按摩,可以有效提高康复能力,对确保患者远期生活质量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麦粒灸联合足部穴位按摩护理对老年脑卒中合并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及疲劳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医院收治的老年脑卒中合并失眠患者88例,按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加用麦粒灸联合足部穴位按摩护理干预,持续干预2周。比较两组睡眠总时间、睡眠潜伏期、觉醒时间、睡眠质量、疲劳程度、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睡眠总时间长于对照组,睡眠潜伏期、觉醒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简易疲惫量表(BFI)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麦粒灸联合足部穴位按摩护理可改善老年脑卒中合并失眠患者睡眠结构及睡眠质量,减轻疲劳程度,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足部穴位按摩对改善脑卒中后病人睡眠障碍的效果。[方法]将2011年9月—2013年10月在我院脑病科住院的100例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安眠药治疗和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根据证型给予足部不同反射区按摩;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后临床疗效及睡眠质量。[结果]治疗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得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病人采用足部穴位按摩能有效地改善病人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5.
宋雪青 《护理研究》2012,26(21):1977-1978
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住院期间常常会发生便秘,有报道称40.0%~72.9%的AMI病人伴有便秘。AMI病人便秘后,用力排便会使其病情加重,甚至增加猝死的危险性。目前国内多通过应用各种缓泻剂、调整饮食、使用开塞露或甘油低压灌肠等方法预防和缓解AMI病人的便秘。为了降低AMI病人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改良灌肠法配合穴位按摩治疗胸腰椎骨折后便秘的实证研究。[方法]选择2012年8月-2013年10月在我科住院的100例出现便秘的胸腰椎骨折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照组采用传统大量不保留灌肠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良灌肠法配合穴位按摩。观察两组病人舒适度及灌肠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灌肠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胸腰椎骨折后便秘病人采用改良灌肠法配合穴位按摩可以有效解除便秘症状,提高病人舒适度。  相似文献   

17.
宋波  甘露  吴波 《护理研究》2007,21(21):1913-1913
便秘是指正常的排便形态改变、排便次数减少(3d少于1次)、排出过干过硬的粪便。且排便不畅、困难[1]。便秘是脑血管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之一,很多脑卒中病人发生脑血管意外前,都有便秘的病史。排便时全身肌肉收缩,胸腔和腹腔内压力增加,使较多的血液充盈到颅腔内,加上静脉血回流受阻,于是颅内血管压力急剧增高,当升高到动脉壁不能承受时,导致血管破裂,发生脑出血意外。特别是中老年病人,在已患脑卒中后更不可忽视便秘问题。当长期便秘或大便艰难时,要警惕发生意外。通过护理干预使脑卒中病人便秘症状得到良好改善。现就其便秘的分型、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8.
脑卒中病人便秘的护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波  甘露  吴波 《护理研究》2007,21(7):1913-1913
便秘是指正常的排便形态改变、排便次数减少(3d少于1次)、排出过于过硬的粪便。且排便不畅、困难。便秘是脑血管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之一,很多脑卒中病人发生脑血管意外前,都有便秘的病史。排便时全身肌肉收缩,胸腔和腹腔内压力增加,使较多的血液充盈到颅腔内,加上静脉血回流受阻,于是颅内血管压力急剧增高,当升高到动脉壁不能承受时,导致血管破裂,发生脑出血意外。特别是中老年病人,在已患脑卒中后更不可忽视便秘问题。当长期便秘或大便艰难时,要警惕发生意外。通过护理干预使脑卒中病人便秘症状得到良好改善。现就其便秘的分型、相关因素及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腹部按摩与穴位按压治疗肝病患者便秘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洪  徐静  轧春妹 《天津护理》2007,15(2):94-95
目的:观察腹部按摩与穴位按压治疗肝病患者便秘的效果。方法:选择住院的肝病患者75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结果:两组均未出现无效病例。两组效果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腹部按摩与穴位按压的方法治疗便秘,方法简便易行,无副作用,效果与灌肠法相比差异无显著性。通过训练,还可教会患者自我施行,使患者在住院期间掌握一种自我保健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