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分析妇产科开腹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预防措施.方法 收集本院妇产科开腹术后合并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7例,进行分析总结讨论.结果 所有患者均行病灶切除,术后均无复发.结论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均有手术史,内异症和子宫内膜种植有关.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治疗效果好,预防的关键在于行剖富产时要注意保护腹壁切口.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方法:对剖宫产术引起的6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多见于剖宫产术后。结论: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的治疗以手术为主,降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需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3.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具有活性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内膜以外部位,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该病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大多发生在盆腔脏器如子宫和卵巢,子宫骶韧带,子宫直肠陷凹、盆腔腹膜和阴道直肠隔等部位,发生在腹壁切口下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少见[1],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下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由于手术时将具有种植能力的子宫内膜带至切口处,在该处种植形成子宫内膜异位病灶[2];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逐渐升高,术后腹壁切口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率也逐渐上升.本文回顾性分析了经术后病理证实的28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超声图像特征,旨在探讨超声对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回顾分析临床收治的13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探讨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的原因及防治措施.13例均发生于剖宫产术后,其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出现与月经周期密切相关的疼痛性肿块,经期肿块增大,经后缓解.治疗以直接手术切除为首选.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 其发生与子宫内膜直接种植有关.降低剖宫产率是减少该病发生的根本因素.剖宫产术时避免和减少子宫内膜组织散落和遗留在腹壁切口上,则是预防和减少这种医源性植入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和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18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8例全部接受手术治疗并治愈.术后随访无一例复发.结论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腹壁检查正确诊断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 手术是治疗本病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预防和减少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医源性种植,通过对47例患者进行病因分析,得出了子宫内膜异位症医源性种植的途径和方式,并采取针对性的术中正规操作,做好腹壁切口的防护及术中手术器械、纱布的相应隔离,以阻断子宫内膜在腹壁切口的手术中的医源性种植.多年临床护理经验证实,正确的手术中护理防护、配合,可有效地降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在子宫被覆面以外的地方生长繁殖而形成的一种妇科常见疾病.近年来,发生在手术切口部位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增多,尤其是剖宫产率的增加而随之增多.为探讨导致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作者对2000年5月-2010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发生在卵巢、宫骶韧带和盆腔腹膜,也可发生在其他部位和腹部的手术切口,但并不常见,近年来,随着剖宫率的增加,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也随着增多,细胞学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尤为重要.本文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细胞学特点及与临床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预防。方法:对2006年3月—2011年8月收治的20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均经手术治疗,术后随访1年均未复发。结论:剖宫产术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最主要的医源性因素,手术时应用纱布垫保护子宫周围术野,缝合子宫壁时避免缝针穿过子宫内膜层,关腹后冲洗腹壁切口,降低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和预防。方法:对我院2006-01/2007-12收治的12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患者均行异位病灶切除术,术前诊断与术后病理结果相符合,术后随访无复发。结论: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有效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降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率需积极预防。  相似文献   

11.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07年我院收治的17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行手术切除病灶的17例患者切口均治愈,术后无一例复发。结论手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与手术引起的医源性内膜种植有关,治疗首选手术,B超用于术前测量病灶大小及病灶的浸润范围。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最重要的在于预防。  相似文献   

12.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是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它在生育年龄上发病率为10%~15%,且现在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子宫内膜异位症以盆腔内病灶占绝大多数,但有一类发生在腹壁切口瘢痕处,称之为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2].1990-01~2003-06我院共收治腹壁切口内异症16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增加,发生在腹壁切口部位的内膜异位症发病率逐年升高,占剖宫产术妇女的0.8%[1],但手术切口旁的内膜异位症报道较少.本文报告1例腹壁切口旁子宫内膜异位症,并就本例诊疗过程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4.
子宫内膜异位症为生育年龄妇女常见病,可以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随着近年剖宫产率的上升,腹壁切口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有所增加,严重影响妇女的生活质量。现就本组10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5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治疗方法,总结降低手术并发症的经验。方法对2004年6月至2008年6月本院收治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产妇5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于剖宫产之后,表现为切口部位出现疼痛肿块并随月经周期变化,有较为典型的病史及临床表现。结论剖宫产术中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是防治本病的关键,手术操作要精细,术中注意腹壁切口的保护,术后清洗伤口,预防发生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  相似文献   

16.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较常见的妇科疾病,多见于30~40岁的育龄妇女,特别是连续5年无月经中断的妇女,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呈上升趋势[1].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虽在诊断上并不难,治疗上也以手术局部切除为主,但腹壁切口周期性疼痛给患者带来了一定的痛苦.现将我院近10年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陈红 《天津护理》2005,13(6):317-317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而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发生于剖腹产手术后。我院是华北地区较大的一所妇产科专科医院,每年的剖腹产手术3000多台。造成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原因是手术中的医源性种植,因此正确的剖腹产手术中的护理防护尤为重要。现将剖腹产致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医源性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有增加趋势。作者自1993年1月至2007年8月对本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440例,其中25例系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现将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腹壁切口疤痕子宫内膜异位症1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腹壁切口疤痕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对14例腹壁切口疤痕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所有病例均采取手术治疗彻底切除病灶,观察疗效.结果 内膜异位症病灶外观呈暗红色或紫蓝色、甚至黑色,直径l.0~6.0 cm,平均3.0 cm.术后观察1年,无一例复发.结论 手术彻底切除病灶是腹壁切口疤痕内膜异位症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并且是预防其术后复发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20.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以外其他部位,并生长、发生病变,甚至引起症状。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常见妇科疾病之一,生育年龄妇女发病率为10%~15%,且有上升的趋势[1]。本研究通过研究31例经术后病理证实为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旨在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