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 毫秒
1.
目的:探讨干扰HMGB1基因对X线照射后食管鳞癌细胞增殖活性、存活能力及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构建含有HMGB1 shRNA的慢病毒载体并转染人食管鳞癌EC9706细胞(HMGB1 shRNA组),并以转染阴性序列的细胞为对照组,两组均设置X射线照射和未照射2个亚组。采用Western blot法评估HMGB1基因的干扰效果;MTS法和集落形成实验分别检测食管鳞癌EC9706细胞的增殖活性和存活能力;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实验分别检测干扰HMGB1基因对EC9706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照射后各组的细胞凋亡率及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干扰HMGB1基因明显降低了HMGB1蛋白的表达(P < 0.01),MTS法检测结果显示X射线照射后干扰HMGB1显著抑制了食管鳞癌细胞的增殖水平(P < 0.05),集落形成实验结果显示HMGB1 shRNA组细胞的放射敏感性明显增加(P < 0.01)。划痕实验结果显示,X射线照射后HMGB1 shRNA组细胞24 h的划痕愈合率为(20.78±4.38)%,低于阴性对照组的(39.02±3.25)%(P < 0.01)。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X射线照射后HMGB1 shRNA组细胞在3.5 h的迁移细胞数为(67.00±16.56)个,低于阴性对照组的(194.00±19.74)个(P < 0.01)。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X射线照射后阴性对照组细胞凋亡率为(13.64±1.24)%,HMGB1shRNA组细胞凋亡率为(20.67±1.38)%;与阴性对照组比较,X射线照射后HMGB1 shRNA组细胞E-cadherin表达显著增加,而Ncadherin、Vimentin、MMP-2、MMP-9的表达明显降低(均为P < 0.01)。结论:干扰食管鳞癌细胞中HMGB1基因的表达后经X射线照射,降低了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水平和存活能力,诱导了细胞凋亡,增加了放射敏感性,并调控EMT相关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 RNAi技术干扰人食管鳞癌细胞中HMGB1基因表达,观察X线照射后细胞增殖活性、迁移和存活能力及细胞周期分布。方法 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HMGB1 mRNA和蛋白表达;分别采用MTS和Transwell方法检测食管鳞癌细胞ECA109、KYSE30细胞增殖活性和迁移能力;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存活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照射后各组的细胞周期分布。结果 照射组ECA109、KYSE30细胞中HMGB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较未照射组明显增加(P<0.05),且存在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MTS结果显示食管鳞癌细胞的增殖水平在照射后不同时间点均明显降低(P<0.01);HMGB1沉默组细胞中HMGB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和NC组(P<0.01);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HMGB1表达降低后,肿瘤细胞的放射敏感性明显增加(P<0.01);Tanswell侵袭小室模型检测显示照射后4 h沉默组穿膜细胞数明显降低(P<0.01),且沉默组G0/G1期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和NC组,S期比例显著低于其他组,照射后这种趋势更明显(P<0.01)。结论 RNAi干扰技术降低食管鳞癌细胞中HMGB1的表达,降低了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通过诱导照射后G0/G1期阻滞增加了放射敏感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RNAi技术干扰人食管鳞癌细胞中HMGB1基因表达,观察X线照射后细胞增殖活性、迁移和存活能力及细胞周期分布。方法 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HMGB1 mRNA和蛋白表达;分别采用MTS和Transwell方法检测食管鳞癌细胞ECA109、KYSE30细胞增殖活性和迁移能力;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存活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照射后各组的细胞周期分布。结果 照射组ECA109、KYSE30细胞中HMGB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较未照射组明显增加(P<0.05),且存在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MTS结果显示食管鳞癌细胞的增殖水平在照射后不同时间点均明显降低(P<0.01);HMGB1沉默组细胞中HMGB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和NC组(P<0.01);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HMGB1表达降低后,肿瘤细胞的放射敏感性明显增加(P<0.01);Tanswell侵袭小室模型检测显示照射后4 h沉默组穿膜细胞数明显降低(P<0.01),且沉默组G0/G1期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和NC组,S期比例显著低于其他组,照射后这种趋势更明显(P<0.01)。结论 RNAi干扰技术降低食管鳞癌细胞中HMGB1的表达,降低了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通过诱导照射后G0/G1期阻滞增加了放射敏感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miR-195-5p对食管鳞癌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4和8 Gy X射线照射KYSE510和KYSE150细胞,以未照射细胞为对照。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生长情况,qPCR检测细胞内miR-195-5p及survivin 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survivin蛋白的表达水平。KYSE510细胞分为转染miR-195-5p类似物组、转染miR-195-5p拮抗物组和相应的对照组,并采用X射线照射后,Incucyte实时动态活细胞监测和EdU掺入实验测定细胞增殖情况,克隆形成实验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测定细胞克隆形成率和凋亡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各组KYSE150细胞的荧光素酶活性。结果:经X射线照射后的KESE510和KYSE150细胞生长均受到明显抑制,与未照射组相比,照射组细胞miR-195-5p表达降低,survivin蛋白表达升高(P<0.05或0.01)。转染miR-195-5p类似物组的KESE510细胞在接受X射线照射后的存活率较阴性对照组降低,EdU阳性率和克隆存活率降低,凋亡率显著升高,细胞中survivin mRNA和蛋白表达较阴性对照组均降低(P<0.05或0.01);转染miR-195-5p拮抗物组KESE510细胞的EdU阳性率和克隆存活率较阴性对照组升高,细胞中survivin mRNA和蛋白表达均升高(P<0.01)。在KYSE150细胞中过表达miR-195-5p能够抑制BIRC5 3' UTR报告基因的荧光素酶活性(P<0.05)。结论:MiR-195-5p可能通过靶向抑制survivin基因的表达增强食管鳞癌细胞的放射敏感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神经前体细胞表达发育下调蛋白4(neural precursor cell expressed developmentally down-regulated protein 4,NEDD4)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并探讨其过表达对食管鳞癌细胞恶性表型的影响。方法:应用组织芯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131例食管鳞癌及配对癌旁正常食管上皮组织中NEDD4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同时,使用TCGA和GTEx数据库中的mRNA表达数据,分析食管鳞癌组织中NEDD4 mRNA的表达变化。然后,在NEDD4表达水平较高的食管鳞癌细胞系中用特异性siRNA敲降NEDD4的表达,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的变化。结果: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NEDD4在40%(53/131)的食管鳞癌组织中高水平表达,而在癌旁正常食管上皮组织中不表达或低水平表达。NEDD4蛋白的表达水平与食管鳞癌的浸润深度、病理学分期呈正相关(均为P < 0.05)。同时,TCGA及GTEx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NEDD4 mRNA表达水平在食管鳞癌组织中明显升高(P < 0.01)。细胞增殖活力检测结果显示,在KYSE30和KYSE150细胞中,转染NEDD4 siRNA的实验组细胞的增殖活力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细胞(均为P < 0.01)。结论:NEDD4在食管鳞癌组织中表达上调,其高表达可增强食管鳞癌细胞的增殖活力,提示NEDD4过表达可能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促癌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RNA解旋酶DDX46基因对食管鳞癌细胞株Eca-109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以人永生化食管鳞状上皮细胞Het-1A为对照,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DDX46 mRNA在Eca-109细胞中的相对表达水平。应用shRNA干扰技术沉默Eca-109细胞DDX46基因后,分别采用MTT实验、克隆形成实验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克隆形成能力以及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情况。并用Western blot检测DDX46基因沉默后Eca-109细胞DDX46蛋白和凋亡信号转导通路关键分子Caspase-3和PARP-1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Het-1A细胞相比,Eca-109细胞DDX46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 < 0.01)。与对照组相比,靶向沉默DDX46基因后MTT实验显示Eca-109细胞活力明显减弱,增殖能力被显著抑制(P < 0.01);克隆形成实验显示Eca-109细胞克隆形成能力被显著抑制(P < 0.01);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处于G1期的细胞增加,而处于S期的细胞减少(P < 0.05),细胞周期停滞于G0/G1期;凋亡实验显示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 < 0.01)。Western blot检测显示,与对照组比较,DDX46-shRNA干扰使Eca-109细胞DDX46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 < 0.01),而cleaved Caspase-3和cleaved PARP-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 < 0.01)。结论:DDX46 mRNA在食管鳞癌Eca-109细胞中高表达,DDX46基因沉默可能通过激活细胞凋亡信号转导通路而发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线粒体柠檬酸转运体SLC25A1对食管癌细胞体外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及UALCAN交互式网络工具比较分析184例食管癌组织与11例正常组织的SLC25A1 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采用亚致死剂量X射线多次暴露法建立放射抵抗及对照组食管癌细胞系,放射克隆存活法线性二次靶模型分析两株食管癌细胞株放疗反应性的差异;多次X射线照射(总剂量6.0 Gy)上述两株食管癌细胞后,Hoechst33258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凋亡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活性氧水平;免疫印迹法分析慢病毒小发夹RNA稳定转染敲低SLC25A1表达对DNA损伤修复关键信号分子H2AX和DNA-PKcs磷酸化水平的影响。结果: TCGA肿瘤组织数据库比较分析证实,与正常食管组织比较,食管癌组织SLC25A1 mRNA表达水平升高1.65倍(P=1.64×10-4);多轮亚致死剂量暴露法构建的放射抵抗食管鳞癌细胞株SLC25A1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升高2.36倍(P < 0.05);与对照组比较,稳定敲低SLC25A1表达的放射抵抗食管癌细胞株凋亡率增加1.58倍(P < 0.05);活性氧水平下调(65.3±14.3)%(P=0.007);并下调磷酸化H2AX(Ser139)和磷酸化DNA-PKcs(Ser2056)水平(P均 < 0.05)。结论: SLC25A1可能是一种参与食管鳞癌发病和放射抵抗的癌基因,通过下调活性氧水平,抑制DNA损伤修复,诱导细胞凋亡并可作为食管鳞癌放射增敏的潜在分子靶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细胞周期蛋白B1(CCNB1)基因对口腔鳞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人正常口腔上皮细胞系HOK和人口腔鳞癌细胞系SCC-15、SCC-4、Cal-27中CCNB1基因的表达量,将CCNB1 siRNA(si-CCNB1)和阴性对照(si-NC)转染至SCC-15细胞,同时设置空白对照(Control),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SCC-15细胞中CCNB1的表达,MTT实验、Transwell实验和划痕实验分别检测沉默CCNB1对SCC-15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MMP-2、MMP-9、PI3K、Akt和p-Akt蛋白的表达。结果 CCNB1在口腔鳞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口腔上皮细胞(P<0.05),si-NC组SCC-15细胞中CCNB1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与Control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si-CCNB1组中CCNB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si-NC组和Control组(P<0.05),si-NC组SCC-15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及MMP-2、MMP-9、PI3K、Akt、p-Akt蛋白表达与Control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si-CCNB1组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及MMP-2、MMP-9、PI3K、p-Akt蛋白表达均明显低于si-NC组和Control组(P<0.05),两组间Akt蛋白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CNB1在口腔鳞癌细胞系中呈高表达,沉默CCNB1基因能够抑制人口腔鳞癌SCC-15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小窝蛋白-1(Cav-1)和E-钙黏蛋白(E-cad)在食管癌TE1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探讨Cav-1在食管癌转移中可能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化学合成针对Cav-1基因3个不同靶点的siRNA(Cav-1 siRNA1,Cav-1 siRNA2和对照siRNA),分别转染食管癌TE1细胞系,以未转染细胞为空白对照,转染对照siRNA细胞为阴性对照。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RNA干扰后TE1细胞中Cav-1和E-cad的表达情况;Transwell方法检测各组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提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Cav-1 siRNA使食管癌TE1细胞系中Cav-1表达水平降低(P<0.01),E-cad表达水平升高(P<0.01);Transwell迁移及侵袭试验结果提示转染Cav-1 siRNA后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减弱(P<0.05)。结论:Cav-1可能通过调节E-cad的表达影响食管癌的转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原癌基因pokemon干扰对泌乳素腺瘤细胞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为可能的泌乳素腺瘤分子靶向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从泌乳素腺瘤患者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中分离培养原代肿瘤细胞,利用siRNA技术构建pokemon稳定干扰泌乳素腺瘤细胞系(siRNA1、siRNA2和siRNA3),采用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验证pokemon的表达;同时运用CCK8检测pokemon基因干扰对泌乳素腺瘤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在泌乳素腺瘤组织及siRNA稳定干扰细胞中pokemon对下游cyclin-A、p14ARF和p21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3株pokemon基因干扰泌乳素腺瘤细胞均构建成功。与空白质粒对照组比较,干扰组的细胞增殖能力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弱(P均<0.05),且siRNA2干扰效率最高。与正常泌乳素腺组织比较,泌乳素腺瘤组织中pokemon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42),而其下游蛋白p14ARF、cyclin-A以及p21表达均显著降低(P均<0.05)。与空白质粒对照组比较,在siRNA2干扰组细胞中p14ARF、cyclin-A和p2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结论:pokemon基因干扰可上调泌乳素腺瘤细胞中肿瘤相关抑制因子的表达,提示pokemon可能作为泌乳素腺瘤治疗的潜在靶位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微小RNA-29a(miR-29a)对人胃癌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胃癌SGC-7901细胞随机分为miR-29a转染组、质粒对照组、空白对照组、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3(STAT3)抑制组。miR-29a转染组、质粒对照组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分别将has-miR-29a mimics质粒、siRNA对照质粒转染至人胃癌SGC-7901细胞,STAT3抑制组细胞加入STAT3抑制剂溶液,空白对照组不做处理。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转染后细胞中miR-29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STAT3、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MTT、划痕实验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和迁移情况。结果:qPCR和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和质粒对照组比较,miR-29a转染组的miR-29a相对表达水平升高,VEGF、cyclin D1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水平与p-STAT3/STAT3比值均下降(P < 0.01)。MTT实验与划痕实验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和质粒对照组比较,miR-29a转染组细胞在培养24、48、72 h的细胞相对增殖率及迁移率降低(P < 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STAT3抑制组细胞的cyclin D1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水平、p-STAT3/STAT3比值均降低,细胞相对增殖率与迁移率降低(P < 0.01)。结论:miR-29a能降低VEGF mRNA、蛋白的表达,抑制人胃癌细胞增殖和迁移,其机制可能与下调p-STAT3及cyclin D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微小RNA-29a(miR-29a)对人胃癌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胃癌SGC-7901细胞随机分为miR-29a转染组、质粒对照组、空白对照组、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3(STAT3)抑制组。miR-29a转染组、质粒对照组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分别将has-miR-29a mimics质粒、siRNA对照质粒转染至人胃癌SGC-7901细胞,STAT3抑制组细胞加入STAT3抑制剂溶液,空白对照组不做处理。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转染后细胞中miR-29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STAT3、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MTT、划痕实验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和迁移情况。结果:qPCR和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和质粒对照组比较,miR-29a转染组的miR-29a相对表达水平升高,VEGF、cyclin D1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水平与p-STAT3/STAT3比值均下降(P < 0.01)。MTT实验与划痕实验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和质粒对照组比较,miR-29a转染组细胞在培养24、48、72 h的细胞相对增殖率及迁移率降低(P < 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STAT3抑制组细胞的cyclin D1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水平、p-STAT3/STAT3比值均降低,细胞相对增殖率与迁移率降低(P < 0.01)。结论:miR-29a能降低VEGF mRNA、蛋白的表达,抑制人胃癌细胞增殖和迁移,其机制可能与下调p-STAT3及cyclin D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婆罗双树样基因2(sal-like gene 2,SALL2)干扰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设计针对SALL2基因的3条小干扰RNA(siRNA-1、2、3),并设载体组及未转染对照组,使用脂质体转染HeLa细胞。采用逆转录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HeLa细胞中SALL2 mRNA和蛋白的表达以筛选沉默效果最好的siRNA片段。将最适siRNA片段转染HeLa细胞后,采用CCK-8检测细胞增殖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率。结果:对照组HeLa细胞高表达SALL2。载体组和转染siRNA-3组SALL2的mRNA和蛋白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siRNA-1和siRNA-2转染48 h后,HeLa细胞SALL2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siRNA-1的沉默效率更好,故后续选择siRNA-1作为干扰组。与对照组相比,转染siRNA-1 48和72 h后细胞的增殖率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48 h后siRNA-1组处于G0/G1期的细胞比例减少,凋亡率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SALL2基因干扰可明显提高HeLa细胞的增殖率,并降低其凋亡率。提示SALL2基因对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芹菜素(API)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增殖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并探讨API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 设置对照组及不同浓度(20、40、60、80 μmol/L)的API组,分别作用SGC-7901细胞12、24和48 h后,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率。选择作用24 h为后续处理时间点,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TRAIL通路中死亡受体DR4、DR5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RNAi技术,用DR4 siRNA和DR5 siRNA分别沉默TRAIL通路中死亡受体DR4和DR5表达,设置对照组、API组、DR4 siRNA+API组、DR5 siRNA+API组,作用细胞24 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结果: 细胞增殖检测结果提示API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增殖率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呈现浓度依赖性(r12 h=-0.99,r24 h=-0.88,r48 h=-0.89,均为P < 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提示细胞凋亡率随着API作用浓度的增加而升高(r=0.96,P < 0.05);Western blot检测发现API作用可上调细胞中DR4、DR5蛋白的表达水平;DR4 siRNA和DR5 siRNA分别沉默DR4和DR5的表达后,与API组相比,DR4 siRNA+API组和DR5 siRNA+API组的细胞凋亡率均降低(P < 0.05)。结论: 芹菜素具有抑制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TRAIL通路中死亡受体DR4、DR5蛋白的表达被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miR-182靶向调控PI3K/AKT/FOXO3a信号通路对胶质瘤干细胞(GSCs)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并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 成功从胶质瘤患者病灶组织中分离出GSCs并予以培养、传代及鉴定,分为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溶液)、miR-182 mimics组(细胞转染miR-182 mimics)及阴性对照组(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RNA结合基序单链相互作用蛋白3反义链3(RBMS3-AS3)对宫颈癌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培养人宫颈永生化细胞Ect1/E6E7和宫颈癌HeLa、Caski和SiHa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中RBMS3-AS3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RNA结合基序单链相互作用蛋白3(RBMS3)蛋白水平。将HeLa细胞分为对照组(细胞正常培养)、si-RBMS3-AS3组(转染RBMS3-AS3小干扰RNA)、阴性序列组(转染乱序无意义阴性序列)、si-RBMS3-AS3+si-RBMS3组(共转染RBMS3-AS3和RBMS3的小干扰RNA)和si-RBMS3-AS3+阴性序列组(共转染RBMS3-AS3与乱序无意义阴性序列),四甲基噻唑蓝染色法(MTT)检测细胞增殖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各组HeLa细胞中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B淋巴细胞瘤-2(Bcl-2)、B淋巴细胞瘤-2相关蛋白(Bax)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宫颈癌细胞系HeLa、Caski和SiHa中RBMS3-AS3表达水平均高于Ect1/E6E7细胞(P < 0.05),而RBMS3蛋白表达低于Ect1/E6E7细胞(P < 0.05)。与对照组或阴性序列组相比,si-RBMS3-AS3组HeLa细胞的活性、侵袭细胞数、Cyclin D1、Bcl-2和MMP-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 < 0.05),细胞凋亡率及RBMS3和Bax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 < 0.05)。与si-RBMS3-AS3+阴性序列组比较,si-RBMS3-AS3+si-RBMS3组HeLa细胞活性、侵袭细胞数及Cyclin D1、Bcl-2和MMP-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 < 0.05),细胞凋亡率和Bax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 < 0.05)。结论:抑制RBMS3-AS3表达可抑制宫颈癌细胞增殖和侵袭,并促进细胞凋亡,这可能与上调RBMS3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