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认知行为疗法对梅毒Ⅰ、Ⅱ期患者精神障碍的影响.方法 以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于张家口市第一医院皮肤性病科门诊就诊的64例梅毒Ⅰ、Ⅱ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Ⅰ期患者36例,Ⅱ期患者2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加用认知行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Barthel指数量表测评分值.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SAS评分分别为(54.05 ±4.80)分和(52.94 ±5.05)分,SDS评分分别为(54.16 ±4.82)分和(55.43 ±4.13)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4周后,SAS、SDS评分分别为(49.25 ±3.16)分、(48.49 ±3.23)分,均低于对照组的(51.90 ± 3.07)分和(51.77 ±3.6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arthel指数优于对照组(Z=2.466,P=0.014),且其日常生活能力高于治疗前(Z=2.611,P=0.009).结论 认知行为疗法可以改善梅毒Ⅰ、Ⅱ期患者的精神障碍,同时还可以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综合性心理干预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抑郁及焦虑心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2年3月期间收治的ITP患者96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及综合干预组各48例,常规护理组在治疗基础上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综合干预组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行为指导、健康教育指导及社会支持,观察治疗前及干预护理后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SDS、SAS评分均较干预前下降,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DS评分:常规护理组(54±9)分比(59±12)分,综合干预组(49±9)分比(59±12)分;SAS评分:常规护理组(50±6)分比(53±7)分,综合干预组(45±5)分比(52±8)分,均P<0.05;干预后综合干预组SDS、SAS评分较常规护理组下降更为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的心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患者焦虑及抑郁心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普外科围手术期患者焦虑及抑郁评分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本院普外科住院的围手术期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每组90例。干预组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科室常规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焦虑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抑郁评分,分别在干预前后对比两组焦虑及抑郁评分的差异。结果:护理干预前干预组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分别为(67.95±9.33)分、(59.37±9.94)分,对照组分别为(68.63±9.42)分、(61.63±8.75)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焦虑患者63例(70.0%),抑郁患者45例(50.0%),对照组分别为65例(72.2%)、48例(5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心理护理干预后,干预组组焦虑及抑郁评分分别为(42.42±9.12)分、(40.53±9.4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6.29±9.84)分、(62.13±8.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焦虑41例(47.7%)、抑郁25例(29.1%),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4例(76.2%)、47例(5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普外科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理焦虑及抑郁状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骨伤致残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以136例骨伤致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心理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心理干预组除需常规护理外,给予心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于入组时和4周末进行自评。结果:入组时SCL-90,SDS,SA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4周末,SDS,SAS评分心理干预显著于对照组,SCL-90评分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恐怖5项因子分别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说明心理干预组得分明显小于对照组,心理干预可减轻患者负性心理。结论:对于骨伤致残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措施对难治性情感障碍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抽取难治性情感障碍患者56例,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针对性护理,护理2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自评抑郁量表(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96.5%,明显高于对照组6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240,*P<0.05);观察组患者的SDS和SA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a=4.890,tb=6.708,P<0.05)。结论:难治性情感障碍患者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纽曼系统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该院收治的8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纽曼系统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74)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PANSS、SDS、SAS评分及NOSIE中的消极因素评分均低于对照组,NOSIE中的积极因素评分及总分、GQOL-74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0.48%(38/42),高于对照组的71.43%(3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纽曼系统护理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有利于改善精神状态,缓解负性情绪,促进病情恢复,提高生命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对性护理对甲状腺癌手术患者负性情绪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行甲状腺手术的甲状腺癌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2%(1/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78%(8/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可有效缓解甲状腺癌手术患者的负性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全方位护理在耐多药肺结核(MDR-TB)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12例MDR-TB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全方位护理,比较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SRS各维度评分和总分均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优良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9.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方位护理应用于MDR-TB患者可提高SSRS评分和护理满意度,以及降低SAS评分和SDS评分,优于常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9.
李萍 《吉林医学》2014,(1):179-180
目的:探讨门诊心理护理对颈椎病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将门诊就诊的144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2例,根据临床分型给予相应的治疗方案,但两组患者的护理方案不同,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现对比分析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观察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同样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治疗前后的降低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使用心理护理可显著缓解颈椎病患者的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在白血病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8例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生命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指数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可降低白血病化疗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提高生命质量评分,其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支持性心理护理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12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支持性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和应对方式量表评分。结果:护理后,两组SAS、SDS、MUIS评分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面对评分高于对照组,回避及屈服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支持性心理护理可降低乳腺癌改良术后患者SAS、SDS、MUIS评分,以及改善疾病应对方式,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对门诊急诊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4月广东省阳春市医院收治的门诊急诊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心理状态及自护能力。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各项自护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项自护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急诊中引入舒适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升其自护能力和护理满意度,有利于疾病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神经外科择期手术患者术前焦摩情况。方法:将70例神经外科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理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护理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88.57%,高于对照组的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减轻神经外科择期手术患者术前焦虑和抑郁状态,并且能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多维度协同护理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6例冠心病合并慢性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多维度协同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护理前后自护能力[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分、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生命质量[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02%(40/43),高于对照组的76.74%(33/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自护技能、自护责任感、自我概念和健康知识等ESC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多维度协同护理可提高冠心病合并慢性心衰患者护理满意度、ESCA评分和SF-36评分,降低负性情绪评分,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心理干预在垂体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0例脑垂瘤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神经外科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与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与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垂体瘤患者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焦虑、抑郁程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对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卒中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肢体功能、生活能力、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能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研究组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肢体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研究组肢体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研究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提高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和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早期综合康复训练在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综合康复训练,比较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Barthel指数(BI)、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NIHSS、SAS和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FMA和BI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早期综合康复训练能降低卒中后偏瘫患者NIHSS、SAS和SDS评分,提高护理满意度、FMA和BI评分,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8.
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影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缓解老年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价值。方法:将14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同时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采用SAS(焦虑自评量表)和SDS(抑郁自评量表)评价负性情绪的变化。结果:两组入院后24 h内的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前1 d的SAS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出院前,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入院后、出院前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可明显缓解或消除其负性情绪,有助于其顺利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6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后,两组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0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可以提高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手术患者SF-36评分,降低SAS评分、SD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其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对性护理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负面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周口市中医院收治的86例DPN患者纳入研究,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针对性护理。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程度,使用生活质量评定问卷(GQOLI-74)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GQOLI-74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针对性护理可有效缓解DPN患者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