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白内障手术前后结膜囊细菌菌群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白内障眼术前、术后结膜囊细菌学分布状态和药敏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将无其他眼病白内障患者181例,分别于3个月内未用抗生素眼液点眼、手术前及术后第1天换药前进行结膜囊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实验.结果 未用抗生素眼液点眼的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率为28.99%,术前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率为1.64%,术后第1天结膜囊的细菌培养阳性率为3.92%.菌株对丁氨卡那、先锋Ⅴ、新霉素最为敏感,氯霉素、诺氟沙星及红霉素耐药.结论 正常结膜囊可以有各种致病菌或非致病菌存在,即使术前、后均给予处置结膜囊仍然有细菌存在.菌株对丁氨卡那、先锋Ⅴ、新霉素最为敏感,建议可做术前、术后局部首选用药.  相似文献   

2.
老年人内眼手术前结膜囊细菌培养的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了解老年人内眼手术前的结膜囊细菌情况。方法 对老年患者279例(350眼)术前进行结膜囊细菌培养,并对阳性者作药敏试验。结果 术前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率为17.43%。药敏试验结果:敏感药物为氧氟沙星、先锋霉素、庆大霉素等。结论 老年人内眼手术前用敏感抗生素滴眼,并常规行结膜囊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白内障患者术前结膜囊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性.方法 随机抽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患者420例(420只眼),男性208例,女性212例,年龄55~95岁,平均78.23岁,其中老年性白内障386例,并发性白内障34例.术前对患者结膜囊进行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420例患者中,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者120例,阳性率28.57%,70岁以下组细菌培养阳性率明显低于70岁以上组,两组比较,χ2=6.03,P<0.01,差异有显著性.术前结膜囊细菌阳性者,菌谱为:革兰阳性球菌102例,占85%,革兰阴性杆菌17例占14.14%,革兰氏阴性球菌1例,占0.83%;主要菌种有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大多数菌株对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妥布霉素、万古霉素等敏感.结论 白内障患者术前局部滴用氧氟沙星、妥布霉素、左氧氟沙星等有效抗生素,能预防白内障术后感染,增加手术安全性,降低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白内障复明手术中房水细菌污染现状。方法:于2010-12/2012-12采集807例白内障复明手术患者术中房水及结膜囊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并对结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术中房水细菌培养平均阳性率0.93%,不同时间点房水细菌培养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结膜囊细菌培养平均阳性率9.54%,不同时间点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χ2=37.21,P<0.01)。术中房水污染细菌种类大部分与结膜囊细菌一致,阳性菌株以表皮葡萄球菌所占比例最高,房水占60.00%,结膜囊占91.56%。连台手术>6台患者房水及结膜囊细菌培养的阳性率明显大于≤5台患者。药敏结果显示:房水及结膜囊大部分细菌均对头孢类较敏感,对青霉素、红霉素、四环素、洛美沙星耐药性较高。结论:术中房水细菌污染大部分来自结膜囊,术前结膜囊无菌化准备至关重要;术中结膜囊,甚至房水仍可能存在细菌,加强局部抗菌药物的应用,可有效地预防术后眼内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准分子激光手术患者术前结膜囊细菌病原学特征及术前用药效果.方法 对230例(450只眼)LASIK、LASEK患者于术前用药前和用药后进行结膜囊细菌培养并行药敏试验.结果 450只眼用药前结膜囊细菌培养有240只眼(占53.33%)培养出细菌,其中表皮葡萄球菌138只眼(占57.5%),棒状杆菌73只眼(占30.78%),表皮葡萄球菌+棒状杆菌共20只眼(占8.33%),溶血链球菌9只眼(占3.75%).用药后341只眼中有6只眼(占1.76%)培养出细菌,为微球菌.所培养出的细菌均对左氧氟沙星敏感,术后均未感染.结论 准分子手术患者术前有必要局部滴用有效的抗生素滴眼液清洁结膜囊以预防术后感,增加手术的安全性,降低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6.
白内障手术前后结膜囊细菌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白内障术前、术后结膜囊细菌学分布状态,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将无睑缘炎、结膜囊外观清洁、泪道冲洗通畅的白内障住院患者94例分别于入院未用抗生素眼液点眼前、手术消毒前及术后第1天拆开眼垫换药前进行结膜囊细菌培养。结果:未用抗生素眼液点眼前的结膜囊(正常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率为56.4%,经0.3%氟哌酸眼液点眼后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率为0,但术后第1天拆开眼垫后结膜囊的细菌培养阳性率为5.3%。结论:正常结膜囊可以有各种致病菌或非致病菌存在,即使术前结膜囊细菌培养为无菌生长,但术后第1天仍然可能有结膜囊细菌存在,提示白内障术前及术后均应加强抗生素眼液点眼,以减少眼内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结膜囊及玻璃体液细菌培养及玻璃体腔注射抗生素等措施研究眼球内异物伤继发急性眼内炎的诊断及预防策略.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以2010年1月到2010年12月因球内异物伤行一期急诊手术者48例为研究对象,每例患者手术前均取结膜囊分泌物及玻璃体液作细菌培养,术毕均于玻璃体注射万古霉素1 mg及头孢他定1 mg.回顾收集2010年以前同等情况病例但未采取眼内注射抗生素病例48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病例细菌培养结果及眼内炎的发生率,视力恢复情况等.结果 对照组眼内炎发生率为14.58%(7例),注射组为2.08%(1例),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率均低,注射组为2例(4.17%),对照组1例(2.08%),阳性菌均为表皮葡萄球菌.而玻璃体液细菌培养阳性率较高:注射组细菌培养阳性率17.39%(8例),即潜在感染率为17.39%,与实际发生率2.08%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细菌培养阳性率14.58%(7例),即潜在感染率为14.58%,与实际发生率14.58%(7例)一致.结论 眼球内异物伤一期眼内注射抗生素可以减少继发细菌性眼内炎的发生率,为二期手术提供良好的手术条件及相对好的视力预后.玻璃体液细菌培养阳性率远高于结膜囊细菌培养,更接近继发眼内炎的发生率,对眼球内异物伤继发眼内炎的诊断和治疗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白内障术前结膜囊带菌情况的主要相关因素。方法对2004年10月至2005年2月问,在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眼科门诊行白内障手术治疗的患者,在结膜囊无菌化准备前,结膜囊取材做细菌培养,并选取年龄、性别、眼别、外眼病、地区、职业、文化程度等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外眼病、地区、职业、文化程度与结膜囊细菌培养结果相关。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只有年龄、性别、外眼病及文化程度与结膜囊细菌培养结果有稳定的关系。60岁以上结膜囊带菌高于60岁以下的患者;男性带菌率高于女性;有外眼病者结膜囊带菌高于无外眼病者。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结膜囊带菌率降低。结论在估计结膜囊带菌可能性大小时,除了解与其相关的因素外,对与结膜囊细菌培养结果有稳定关系的因素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睑缘(睫毛根部睑板腺开口处)和结膜囊应用不同抗生素滴眼液滴眼及不同结膜囊冲洗液冲洗结膜囊后的灭菌效果。

方法:选取2015-01/11在我院拟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216例216眼随机分成A(72眼)、B(72眼)、C(72眼)三组,术前分别采用3g/L妥布霉素滴眼液、5g/L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及上述两种滴眼液点眼; 再随机分为莫西沙星组(110眼)和聚维酮碘组(106眼),分别于术野常规消毒后手术正式开始前使用1.6g/L莫西沙星和5g/L聚维酮碘冲洗结膜囊。分别于入院未用药前、手术未消毒前及结膜囊冲洗后采集术眼睑缘和结膜囊标本,术毕采集结膜囊标本并抽取前房水进行常规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结果:白内障患者术前睑缘、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86.6%、25.0%。A、B、C组患者应用不同抗生素滴眼液点眼前后睑缘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86.1%和36.1%、84.7%和31.9%、88.9%和30.6%; 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25.0%和11.1%、26.4%和11.1%、23.6%和8.3%。采用莫西沙星和聚维酮碘组进行结膜囊冲洗前后睑缘细菌培养的阳性率分别为33.6%和10.9%、32.1%和10.4%; 结膜囊细菌培养的阳性率分别为10.0%和0、10.4%和0。

结论:白内障术前联合使用3g/L妥布霉素和5g/L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点眼清洁睑缘和结膜囊效果更佳,5g/L聚维酮碘和1.6g/L莫西沙星均可作为白内障术前结膜囊冲洗液使用。  相似文献   


10.
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结膜囊及前房液的细菌学检查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细菌性眼内炎是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后一种罕见的、最严重的致盲性并发症。其主要原因是手术时结膜囊内的细菌进入眼内引起,为了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结膜囊及前房是否存在细菌及细菌种类,我们对106例白内障患者,在术中于结膜囊取样,作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对其中46例患者同时抽取前房液作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以便更好地指导术前、术中用药,预防眼内炎的发生。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1年7~10月我院收治的需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106例患者106眼,其中男57例,女49例,年龄22~84岁(平均64岁),入院时排除全身与局部感染性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查正常眼的结膜囊存在的细菌种类,并进行药敏分析,对目前临床常用的抗生素滴眼液药效进行对比。方法207例(207眼)正常眼及200例(200眼)白内障的结膜囊标本进行细菌培养,200例白内障分4组给予林可霉素,妥布霉素,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滴眼后术前及手术后再次培养,并将所有培养为阳性的标本进行药敏分析。结果407眼的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率31.45%,其中70岁以上者阳性率最高为42.05%(37/88)。革兰氏阳性球菌阳性率达到80.47%,革兰氏阴性杆菌为16.40%。4种抗生素结膜囊细菌的清除率分别为70.59%、89.47%、94.74%、100.00%;所有白内障眼术前使用抗生素后细菌阳性率为4.00%,手术后1 d拆开眼垫后细菌培养阳性率为6.00%。结论正常眼的结膜囊可有多种细菌存在,高龄者检出率高。其中以表皮葡萄球菌多见,其次为洛菲不动杆菌和金黄葡萄球菌;目前常用的4种抗生素滴眼液的效果强弱不同,提示在临床进行白内障等内眼手术时应根据结膜囊细菌培养的情况选用敏感抗生素,术后也应进行局部抗生素滴眼液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患者术前结膜囊细菌病原学特征及术前用药效果。方法对135例(270眼)LASIK患者于术前用药前和用药后进行结膜囊细菌培养并行药敏试验。结果270眼用药前结膜囊细菌培养有136眼(占50.37%)培养出细菌,其中表皮葡萄球菌104眼(占76.47%),大肠杆菌18眼(占13.24%);用药后222眼中有2眼(占0.90%)培养出细菌,为微球菌。所培养出的细菌均对妥布霉素、左氧氟沙星敏感。结论LASIK术前有必要局部滴用有效的抗菌素滴眼液清洁结膜囊以预防术后感染。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术前应用0.5%莫西沙星眼药水对减少结膜囊细菌的效果.方法 对96例(98只眼)行眼前节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于术前3 d和1 d用0.5%莫西沙星眼药水点眼,用药及手术前后取结膜囊标本做肉汤培养基培养、血平板培养及厌氧菌培养,对阳性结果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肉汤培养结果示:用药3 d或1 d后(T1)A、B两组的结膜囊细菌阳性率均低于用药前(P=0.000),术前1 h用药及聚维酮碘冲洗结膜囊后(T2),A、B两组的阳性率均低于T1(P=0.005;P=0.016),手术完成时(T3)A、B两组的阳性率与T2无差异(P=0.399;P=0.140),在各个时间点,A、B两组之间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平板培养结果示:用药后(T1)两组结膜囊细菌阳性率均明显下降(P<0.001),CFUs>10的菌株消失.厌氧菌培养结果示:用药后(T1)两组结膜囊细菌阳性率无明显下降(P>0.05).结论 术前1 d局部应用0.5%莫西沙星眼药水可以明显减少结膜囊需氧菌.  相似文献   

14.
窦懿行  陈丽  李冰  盛敏杰  刘浩 《国际眼科杂志》2018,18(11):2042-2045

目的:研究糖尿病和非糖尿病白内障患者结膜囊的细菌种类及其药物敏感性,指导糖尿病患者和非糖尿病患者抗生素滴眼液的应用和术前消毒,降低感染性眼内炎的发生率。

方法:将2013-11/2017-01在本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患者124例124眼按照有无2型糖尿病分为非糖尿病组(87例87眼)和糖尿病组(37例37眼),观察术眼消毒前(T0)、术眼消毒后(T1)、手术结束时(T2)结膜囊的细菌培养结果和细菌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

结果:糖尿病组患者结膜囊细菌检出率在T0、T1和T2时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患者。多数菌株对万古霉素、左氧氟沙星、妥布霉素的敏感性较好,对青霉素、阿奇霉素和四环素的耐药性较强。

结论:糖尿病患者由于眼表微环境的改变,结膜囊细菌检出率明显升高。表皮葡萄球菌和丙酸痤疮杆菌是两种主要的结膜囊检出菌。左氧氟沙星和妥布霉素对结膜囊检出菌的药物敏感性较好,可作为术前常规使用的抗生素滴眼液。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庆大霉素、0.5%聚维酮碘及5.0%聚维酮碘清除结膜囊细菌的效果及其副作用.方法 采用比较性研究,选择2006年3月至5月在武汉爱尔眼科医院行眼前节手术的300例患者(300只眼),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手术前1 d,用0.3%氧氟沙星眼液滴患眼6次.表面麻醉后术前约5 min依照不同分组分别用0.8%庆大霉素注射液、0.5%聚维酮碘及5.0%聚维酮碘冲洗结膜囊.在下列时间采集患者结膜囊标本做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性试验:入院时未用任何药物之前的基准培养;使用0.3%氧氟沙星滴眼液1 d后;未用药物冲洗结膜囊前;手术刚开始时;冲洗结膜囊约5 min后;手术结束时.在手术开始时,采集前房水标本做细菌培养.各组间培养阳性率的比较,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结果 未用药前,0.8%庆大霉素注射液组、0.5%聚维酮碘组及5.0%聚维酮碘组结膜囊培养阳性率分别为79.7%、76.6%及7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8,P=0.86);手术完成后,3组结膜囊培养阳性率分别为11.7%、8.3%及6.3%,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X2=1.74,P=0.41).前房水培养平均阳性率为4.9%,3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21,P=0.54).患者未出现对聚维酮碘有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表面麻醉后术眼结膜囊内使用0.5%国产聚维酮碘和5.0%进口聚维酮碘均较安全;术前用0.8%庆大霉素注射液、0.5%聚维酮碘及5.0%聚维酮碘冲洗结膜囊清除眼表细菌的效果相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白内障手术患者结膜囊中分离的细菌菌群对不同抗生素的耐药性,分析结膜囊细菌菌群的耐药趋势,从而指导眼部抗生素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共1444眼为研究对象,使用无菌棉签收集下结膜穹隆标本,送实验室行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率为24.58%,其中最常见的是表皮葡萄球菌(69.86%),其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12.39%),革兰阴性菌仅占 3.94%;细菌培养阳性率与年龄、糖尿病相关,而与性别、季节、高血压无关;耐药性方面,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高(>90.00%),对左氧氟沙星(>30.00%)以及红霉素和阿奇霉素(>70.00%)等耐药率稍高,而对苯唑西林、万古霉素、莫西沙星等较敏感。革兰阴性菌对复方新诺明(90.01%)、氨苄西林(80.00%)耐药率高,而对头孢哌酮、替卡西林、美罗培南、亚胺培南、阿米卡星、环丙沙星耐药率低,本次未检测出耐药菌株。结论 白内障患者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率与年龄、糖尿病相关,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最常见的细菌,其对苯唑西林、万古霉素、莫西沙星耐药率较低,可用于指导术前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青少年配戴角膜塑形镜后结膜囊细菌菌群状况及药物敏感性分析。方法:观察性横断面研究。招募2021-09/2022-08在西安市第一医院门诊就诊的8~14岁青少年患者101例,其中配戴角膜塑形镜组51例及配戴框架眼镜组50例,均取右眼入组。比较两组患者结膜囊细菌培养情况,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鉴定种类,对配戴角膜塑形镜组培养阳性菌株进行药物敏感性实验。结果:配戴角膜塑形镜组患者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率为68.6%(35/51),配戴框架眼镜组培养阳性率为60.0%(30/50)(P&#x003E;0.05),两组检出率最高的菌种均为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配戴角膜塑形镜组检出菌株对药物的敏感率为:左氧氟沙星(98%)、莫西沙星(98%)、加替沙星(98%)、头孢呋辛(98%)、头孢硫脒(98%)、利福平(98%)、氯霉素(96%)、头孢西丁(95%)、克林霉素(80%)、庆大霉素(74%)、夫西地酸(72%)、妥布霉素(64%)、复方新诺明(26%)、美洛西林(10%)、阿奇霉素(6%),其中革兰氏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率为100%。结论:青少年配戴角膜塑形镜后结膜囊主要分离菌属为革兰氏阳性球菌,戴镜不会明显提高其结膜囊细菌阳性率。药敏结果对戴镜者发生眼部感染后的经验性用药可能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白内障术前应用不同浓度聚维酮碘(PI)在结膜囊作用不同时间,观察PI的消毒效果,以及对结膜囊菌群、眼表的影响,筛选PI的最佳浓度和作用时间。

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择2015-06/2017-06于我院行白内障手术患者270例270眼,根据用药浓度(5、1、0.5g/L)随机分为三组,每组90眼。根据不同作用时间(30s,1、2min)进一步随机分配各个亚组,每亚组各30眼。患者按分组情况进行术前PI结膜囊冲洗,并于冲洗前后进行结膜囊细菌样本采集,比较PI冲洗前后结膜囊细菌菌群变化和细菌培养阳性情况。同时比较术前3d与术后1、3d,1wk,1、3mo的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CFS)变化,观察PI冲洗结膜囊对眼表的影响。

结果:(1)结膜囊菌群变化:PI冲洗前结膜囊细菌培养共12种,其中革兰氏阳性菌9种,革兰氏阴性菌3种; PI冲洗后结膜囊细菌培养共4种,其中革兰氏阳性菌2种,革兰氏阴性菌2种。(2)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情况的比较:PI冲洗前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15眼,冲洗后细菌培养阳性5眼,PI冲洗前后细菌培养阳性眼数减少(P<0.05)。(3)安全性:所有患者术后末次随访,术眼均未发生眼内炎,除0.5g/L、30s组及5g/L、2min组外的所有组别,BUT均在术后3mo恢复术前水平。0.5g/L、30s组BUT术后1mo就恢复到术前水平,5g/L、2min组BUT至术后3mo仍未恢复至术前; 所有组别CFS均在术后1mo恢复至术前水平。

结论:0.5g/L PI结膜囊冲洗30s能有效减少结膜囊细菌,较其他作用时间和浓度组对眼表的损伤更小,用于白内障术前结膜囊消毒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季节对结膜囊带菌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结膜囊细菌是否受季节的影响。方法对连续住院手术的349例患者(370只眼)进行结膜囊需氧菌培养,阳性者做细菌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春、夏、秋、冬4个季节的结膜囊培养阳性率分别为70.5%、67.7%.42.8%和40.4%。差别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培养的细菌均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葡萄球菌多重耐药菌株的比率达42.6%。细菌种类和耐药性方面各季节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别(P〉0.05)。结论春夏季节眼科住院患者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率较高,加强这个季节术后感染的预防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