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目的比较研究maxmorespine椎间孔镜手术与小切口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观察组患者行maxmorespine椎间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小切口髓核摘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术前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和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术前,两组的VAS评分、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的VAS评分、ODI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VAS评分(1.15±0.10)分、ODI评分(28.55±18.40)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7±0.36)、(43.40±19.18)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均为10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axmorespine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康复快,治疗效果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不同分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4月~2018年9月接受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13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椎间孔镜下分型为压迫型61例、瘢痕型32例、钙化型24例、侧隐窝狭窄型15例。对比不同分型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差异。结果 各种类型之间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的VAS评分、JOA评分、OD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种分型患者的VAS评分、JOA评分、ODI评分较术前均显著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椎间孔镜下不同分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经皮椎间孔镜实施针对性手术治疗,效果良好,患者病情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脊柱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并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 7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单盲分组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6例。参照组患者以传统手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以脊柱椎间孔镜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结果治疗前,两组JOA、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JOA评分(25.72±1.49)分与VAS评分(1.04±0.33)分均明显优于参照组的(20.06±1.68)、(1.71±0.57)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18.76±4.11)ml少于参照组的(41.22±3.78)ml,住院时间(4.92±1.99)d短于参照组的(9.06±2.68)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脊柱椎间孔镜手术进行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出血量,并缩短住院时间,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程度,值得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通道下微创椎间非融合弹性棒内固定对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短期临床治疗效果,为腰椎间盘突出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21年4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成两组,其中84例接受通道下微创椎间融合内固定术的患者为对照组,余84例接受通道下微创椎间非融合弹性棒内固定的患者为观察组。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日本骨科协会评价量表(JOA)以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对患者治疗前后腰椎间盘情况进行评价,同时采用国际腰椎间盘疗效评价量表对患者短期疗效进行评定,对比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46.29±23.42)min,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67.38±24.3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VAS评分、JOA评分以及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为(1.28±0.14)分、ODI评分为(28.97±13...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穴位埋线结合实按灸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就诊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穴位埋线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穴位埋线+实按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ODI评分、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OD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JOA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VAS评分(2.7±0.4)分、ODI评分(12.1±2.3)分均低于对照组的(5.2±1.0)、(23.4±2.2)分,JOA评分(25.9±3.6)分高于对照组的(19.8±3.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7%(29/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21/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单独穴位埋线治疗相比,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穴位埋线结合实按灸治疗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接受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干预办法,观察其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7年6月期间接受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的10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54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有效率(96.67%>83.33%)和JOA腰椎功能评分[(24.15±2.58)分>(19.34±3.05)分]相对更高,而疼痛VAS评分[(1.26±0.71)分<(3.85±1.25)分]相对更低,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综合、全面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的疗效及安全性,其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预后恢复有着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椎间孔镜下神经根减压松解(BEIS)术对单节段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术后影响。方法:将82例单节段单侧LDH患者按手术方法分组,各41例。对照组行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观察组行椎间孔镜下BEIS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视觉模拟评分(VAS)、ODI评分。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低,下地活动时间较对照组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VAS评分、ODI评分较术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与椎间孔镜下BEIS术均可有效治疗单节段单侧LDH,但椎间孔镜下BEIS术治疗单节段单侧LDH,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8.
目的核心肌群训练配合疼痛护理对中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质量的分析。方法随机选择112例中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法(推拿、腰椎牵引、中频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核心肌群训练联合疼痛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以及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6.43%)显著高于对照组(89.29%),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AS、JOA、ODI评分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VAS(4.01±0.16)分、JOA(24.99±2.10)分、ODI(10.00±2.19)分,显著优于对照组(5.35±0.88)分、(20.35±1.76)分、(15.31±3.53)分,数据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心肌群训练配合疼痛护理对中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具有显著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和椎板开窗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优劣差异。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于我院收治的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依据住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行PELD,对照组行椎板开窗腰椎间盘切除术,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情况(VAS评分)及生活质量(ODI指数)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临床疗效(MacNab优良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任一时间点的VAS评分和ODI指数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1周及1、3、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和ODI指数均分别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患者术后的临床疗效(MacNab优良率91.67%)明显优于对照组(MacNab优良率7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能明显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其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疗效。方法对38例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术前术后护理及护理后临床疗效。结果 38例手术患者均无护理并发症发生;术后VAS疼痛评分(2.51±0.98)分显著低于术前VAS疼痛评分(8.34±1.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住院时间6~9 d,平均住院时间(7.1±0.8)d。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有效的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9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1例.试验组行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切除术,对照组行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JOA评分、血液流变学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试验组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总优良率为90.24% (37/41),对照组为58.54% (24/4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JO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试验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均< 0.05).试验组出现术后一过性下肢疼痛过敏1例(2.44%),对照组出现2例(4.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较好,患者VAS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较低,JOA评分较高,血液流变学改善较好,无其他明显不良反应,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椎间孔镜(PELD)技术治疗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LDH)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2月到2018年1月共回顾分析了67例患者,采用PELD技术治疗巨大腰椎间盘突出患者36例,腰后路椎板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PLIF)手术治疗巨大椎间盘突出患者31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辐射量、住院时间、VAS评分、JOA评分、ODI指数、MacNab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组术前腰、下肢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组间比较下肢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腰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JOA评分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显著提高(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DI指数术前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均显著降低(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LD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低于PLIF组,术中辐射量高于P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孔镜联合镜下环锯改良180°/270°椎管减压、椎间盘摘除技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或合并有椎管狭窄)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腰椎间盘突出症(或合并有椎管狭窄)13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对照组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椎间孔镜联合镜下环锯改良180°/270°椎管减压、椎间盘摘除技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临床指标。结果 临床总有效率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7.06%、85.29%,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ODI指数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型臂透视次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皮椎间孔镜联合镜下环剧改良180°/270°椎管减压、椎间盘摘除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脱出症或合并腰椎管狭窄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TED)结合独活寄生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效果。方法 60例LDH患者,依据交替分组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PTED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独活寄生汤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及恢复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腰椎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腰椎NRS评分(3.24±1.36)分低于对照组的(5.35±2.47)分,术后卧床时间(28.55±3.96)h、住院时间(7.47±2.38)d短于对照组的(35.28±3.85)h、(12.55±2.47)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的ODI、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ODI评分均较术前降低, ADL评分、JOA评分均较术前升高,观察组ODI...  相似文献   

15.
探讨椎间孔镜治疗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纳入我院自2015年采用椎间孔镜治疗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4例,均采用椎间孔镜治疗,并于术前、术后2周及术后4周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估,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对患者进行疼痛评分,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 评分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所有纳入研究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40.5±10.6)min,出血量(30.2±8.6)ml,术前、术后2周及术后4周的VAS评分不断降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2周及术后4周JOA分数不断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椎间孔镜治疗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对缓解患者疼痛具有重要作用,且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3月~2016年1月,抽取在我院收治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不同的术式进行分组,对照组采取开窗髓核摘除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椎间孔镜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腰腿疼痛程度、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量表)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1)和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腰腿疼痛评分(VAS评分)和ODI评分均明显减少,治疗前和治疗后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腰腿疼痛评分(VAS评分)和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治疗优良率达到95%,对照组治疗优良率达到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明显更低,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6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明显更低,术后1年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明显更低,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后1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与对照组(32.5%)对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2.5%)明显更低,两组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并发症少,有利于患者预后的改善,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以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抚州市临川区人民医院2016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考组与观察组,各35例。参考组予以传统开放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观察组予以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术前及术后3 d、3个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颈髓功能(JOA)评分,临床效果,并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考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短于参考组(P<0.05)。术前两组VAS评分、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3个月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参考组(P<0.05);术后3 d两组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确切,可减少对机体损伤,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基于内镜下经椎板间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内镜下经椎板间入路,对照组采用内镜下经椎孔间入路,观察术前与术后多时段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日本骨科协会腰椎评分(JOA)以及Macnab标准评价优良率,分析手术疗效与安全性。结果术前两组的VAS评分、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术前,JOA评分明显高于术前;出院时、术后1个月和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JO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优良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的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椎板间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具有术后疼痛少、腰椎功能改善明显、术后康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和椎板间入路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对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的影响。方法159例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80例)和对照组(7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椎板间入路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实验组患者应用经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JOA、VAS评分,手术前后脊柱稳定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JOA评分和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7 d、3个月VAS评分分别为(3.26±1.74)、(1.40±0.68)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1±1.69)、(2.55±0.6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7 d、3个月JOA评分分别为(18.77±1.80)、(25.65±1.83)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5.15±1.87)、(22.63±1.4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腰椎曲度、椎间隙高度、腰椎前凸角度及腰骨倾斜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腰椎曲度、椎间隙高度、腰椎前凸角度及腰骨倾斜角均大于术前,且实验组患者腰椎曲度、腰椎前凸角度、腰骨倾斜角及椎间隙高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椎板间入路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经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能有效缓解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疾病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经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围手术期应用快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丽水市中心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11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经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患者进行分析探讨, 电脑随机分成两组, 包括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 分别接受快速康复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19.62±1.29)h、(27.11±2.35)h和(5.41±1.19)d, 与对照组的(26.39±2.04)h、(40.12±4.68)h和(7.62±2.13)d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80、18.42、6.71, 均P < 0.05);干预后, 观察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SAS、VAS以及ODI分别为(34.35±3.67)分、(3.42±0.47)分和(17.29±7.81)分, 与对照组的(45.12±4.36)分、(4.59±0.61)分和(30.42±9.25)分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01、11.26、8.04, 均P < 0.05);观察组腰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