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分析奥曲肽与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95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55例)。对照组行垂体后叶素治疗,研究组行奥曲肽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及止血时间。结果研究组止血时间、平均止血时间分别为(48.12±12.11)、(21.42±10.23)h,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的(70.25±15.37)、(33.58±12.61)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疗效及安全性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奥曲肽联合凝血酶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方法92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使用奥曲肽治疗,观察组使用奥曲肽联合凝血酶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48%,高于对照组的73.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血时间(1.14±0.15)d、住院时间(9.16±2.58)d短于对照组的(2.09±0.23)、(12.47±3.39)d,输血量(254.68±51.36)ml少于对照组的(445.72±55.93)ml,再出血率4.35%低于对照组的21.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0%(4/46),与对照组的10.87%(5/4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凝血酶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显著,止血速度快,效果好,再出血率低,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应用奥曲肽联合凝血酶的治疗效果,并对患者止血时间影响进行观察。方法此次研究抽取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2例,入院时间为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依据治疗方法差异性将所有患者均分两组。应用奥曲肽单独治疗的31例患者为参照组,应用奥曲肽联合凝血酶治疗的31例患者为研究组,最后比对治疗效果。结果比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研究组(96.8%)较比参照组(77.4%)更优,两组数据之间P <0.05,统计学意义存在。比对两组患者的止血时间、输血量和住院天数,研究组与参照组数据之间P <0.05,统计学意义存在。另外,从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再出血发生率来看,研究组降低更为显著,与参照组比对数据之间P <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应用奥曲肽联合凝血酶治疗可以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以改善,对出血进行有效控制,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普及。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奥曲肽与生长抑素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4月某院收治的68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34例)与对照组(34例),两组均采取常规抗休克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使用生长抑素治疗,观察组则使用奥曲肽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输血量与止血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中输血量以及止血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肽、生长抑素都是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药物,但是相比之下,奥曲肽的临床疗效更突出,安全性也更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奥曲肽联合普萘洛尔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168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4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对症处理,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奥曲肽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普萘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相关临床指标(再出血发生情况、输血量、止血时间),治疗前后脾静脉、门静脉的内径和血流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67%(77/84)高于对照组的77.38%(65/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出血发生率4.76%(4/84)低于对照组的15.48%(13/84),输血量(307±83)ml少于对照组的(513±107)ml,止血时间(15.22±4.02)h短于对照组的(25.13±3.88)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脾静脉内径、门静脉内径、脾静脉血流量、门静脉血流量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14%(6/84)低于对照组的17.86%(15/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治疗时选择奥曲肽联合普萘洛尔,取得的效果十分显著,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联合奥曲肽在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将86例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治疗组为泮托拉唑联合奥曲肽,对照组单用泮托拉唑,观察两组的止血效果。结果治疗组24 h止血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3.65%vs 86.32%,P<0.01);治疗组的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要[(24.38±6.35)h vs(27.86±5.80)h],治疗组的输血量少于对照组[(6.20±1.34)U vs(8.45±3.26)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泮托拉唑联合奥曲肽在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联合应用注射用矛头蝮蛇血凝酶与奥曲肽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6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并将其根据随机化原则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30例患者给予奥曲肽治疗,研究组30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注射用矛头蝮蛇血凝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6.67%)(P <0.05)。研究组患者输血量、止血及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再出血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33%和10.00%,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注射用矛头蝮蛇血凝酶与奥曲肽联合应用可有效提高止血效果,减少输血量及再出血发生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值得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6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随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其中观察组采用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观察治疗效果和止血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平均止血时间(19±4)h,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7.6%,平均止血时问(29±5)h。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平均止血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奥美拉唑联用奥曲肽治疗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肯定,再出血率低、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经奥曲肽与普萘洛尔联合治疗的有效性。方法120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按照1∶1比例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各6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奥曲肽治疗,联合组给予奥曲肽联合普萘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脾静脉、门静脉血流量,临床指标(再出血、输血量、止血时间),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脾静脉、门静脉血流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脾静脉、门静脉血流量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的再出血率1.67%低于对照组的15.00%,输血量(306.71±81.32)ml少于对照组的(513.42±105.11)ml,止血时间(15.14±3.32)h短于对照组的(24.17±3.41)h,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经奥曲肽与普萘洛尔联合治疗有利于血流动力学指标恢复,改善临床指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奥曲肽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奥曲肽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0月—2011年5月我科收治的40例上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奥曲肽治疗,观察两组止血时间、输血量和再输血发生情况,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输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再出血1例(10.0%),对照组为4例(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奥曲肽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能缩短止血时间,减少输血量和降低再出血率,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普萘洛尔联合奥曲肽治疗的效果。方法6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出血患者,通过计算机数字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奥曲肽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应用普萘洛尔联合奥曲肽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止血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门静脉血流量、脾静脉血流量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与对照组的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消化道止血时间(15.0±3.4)h短于对照组的(22.3±4.6)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奥曲肽与普萘洛尔联合用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中,其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消除不良症状,值得在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在肝硬化合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92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根据治疗措施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每组46例.对照组行泮托拉唑治疗,实验组行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症状体征改善时间.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止血时间(26.14±3...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分析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大出血采取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90例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均行一般对症治疗,常规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实验组采用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各临床指标(住院天数、止血时间、输血量、再次出血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生长抑素、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的效果。方法6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生长抑素、凝血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出血量、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凝血功能指标[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出血量(442.52±102.61)ml、止血时间(7.33±3.64)h、住院时间(10.32±2.51)d均优于对照组的(556.49±120.65)ml、(9.45±2.31)h、(12.95±3.35)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Fib、APTT、PT水平分别为(393.64±49.58)mg/dl、(28.24±1.36)s、(10.52±1.92)s,均优于对照组的(320.14±48.61)mg/dl、(30.36±1.17)s、(12.66±2.04)s,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76,P>0.05)。结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联合应用生长抑素、凝血酶以及奥美拉唑的效果显著,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奥曲肽(施他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5例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采用施他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单用奥美拉唑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止血效果、止血时间、输血量及48h再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输血量少于对照组,48h再出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施他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大出血效果显著,止血速度快、输血量少,早期再出血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奥曲肽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轻度上消化道出血的可行性,为消化科疾病治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80例轻度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采用奥美拉唑+奥曲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恶心、腹胀、头痛等)、大便隐血转阴时间、止血时间、住院时间、血小...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治疗的效果及对感染的影响。方法86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遵照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比较两组临床指标、病死率与再出血率、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止血时间(2.42±0.23)d、功能恢复时间(3.32±0.54)d、治疗时间(7.46±1.43)d,均短于对照组的(4.51±0.93)、(5.76±1.18)、(11.56±2.1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死率为0,再出血率为9.30%,均低于对照组的9.30%、25.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感染率为27.91%,低于对照组的48.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比常规治疗的作用更佳,对于抑制感染情况,预防患者消化道再次出血等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酚磺乙胺注射液联合醋酸奥曲肽注射液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6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二五六临床部消化内科收治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在随机分组的原则下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静脉滴注醋酸奥曲肽注射液,0.1 mg加入到0.9%氯化钠溶液250 m L中,滴注速度0.025 mg/h,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酚磺乙胺注射液,0.5 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 L中,2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临床指标、肝纤维化指标和门静脉血流量(PVF)。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5.00%、96.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和输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人Ⅲ型前胶原(PCⅢ)、层粘连蛋白(LN)、PVF均显著性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酚磺乙胺注射液联合醋酸奥曲肽注射液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肝纤维化,缩短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输血量,降低门静脉压力,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奥曲肽治疗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所致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通过对照研究方法选60例上消化道出血的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随机按1∶1分为二组,每组30例,具有可比性(P>0.05)。A组:常规治疗,给予补液、输血、止血、抗感染、保肝、口服冰去甲肾上腺素生理盐水稀释液、K+Na+-ATP酶质子泵抑制剂应用及相应对症处理,并予奥曲肽0.1mg加入5%GS20mL中缓慢静脉注射,继之将奥曲肽注射液稀释后0.025mg/h持续微泵静脉注射3d。B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将奥曲肽改用脑垂体后叶素120单位加硝酸甘油5mg稀释后24h内静脉滴注持续治疗3d。结果 A组总有效率93.3%,B组总有效率60.0%。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奥曲肽治疗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所致上消化道出血的止血效果较脑垂体后叶素显著,患者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是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裸花紫珠颗粒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在琼海市人民医院治疗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8例,根据用药的差别分为对照组(44例)和治疗组(44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醋酸奥曲肽注射液,0.1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裸花紫珠颗粒,3 g/次,4次/d。两组患者均经4d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门静脉血流、脾静脉血流、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止血时间、输血量、肝静脉游离压(FHVP)、肝静脉锲入压(WHVP),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管紧张素Ⅱ(AT-II)、肾素活性(PRA)、抗利尿激素(ADL)和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1.82%和97.7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两组门静脉血流、脾静脉血流、门静脉内径及脾静脉内径均明显减小(P<0.05),且治疗组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治疗组患者止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且输血量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两组患者FHVP、WHVP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降低更显著(P<0.05)。经治疗,两组患者血清hs-CRP、AT-II、NO、PRA、ADL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裸花紫珠颗粒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疗效好,可改善机体血流动力学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