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不同幽门螺杆菌检测方法的比较为临床检测提供参考。方法于2012年1月~2015年1月采集537例消化道疾病患者的胃黏膜组织、血液、粪便等标本,综合应用胃黏膜组织染色法、快速尿素酶试验法、13C-尿素呼气试验、血清抗体检测法和粪便抗原HpSA法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观察各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以及与诊断标准的吻合度。结果537例受检者中共检出幽门螺杆菌感染327例,占60.9%;男性患者感染率为61.4%、女性患者感染率为60.5%,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37,P=0.067)。5种检测方法中,组织染色检测的灵敏度最高,为0.979;血清抗体检测的灵敏度最低,为0.896,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65,P=0.027)。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的特异度最高,为0.900;血清抗体检测特异度最低,为0.810,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733,P=0.000)。13C尿素呼气试验的准确度最高,达0.946,各方法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53,P=0.007),5种方法的吻合度κ值为0.789~0.913,13C尿素呼气试验最高,血清抗体最低。结论5种方式均能有效检测幽门螺杆菌,13C尿素呼气试验诊断价值较高,适合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慢性活动性胃炎的致病菌,与消化道溃疡,尤其十二指肠溃疡有密切关系,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可发生于儿童期,该菌感染的短期治疗效果虽然好但是容易复发,因此选择合适的方法诊断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对防治上消化道疾病有比较重要的意义。笔者以病理组织切片和胃体组织做尿素酶测定相结合为标准对酶免疫法、血清法和单纯取胃体组织做快速尿素酶测定(RuT)法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3.
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pylori,HP)与消化性溃疡病的发生与复发、慢性胃炎、胃癌等的发病密切相关 ,我国属HP高感染率国家 ,普通人群中HP感染率高达 40 %~ 60 %[1 ] ,检测HP感染对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对快速尿素酶试验 (Rapidureasetest ,RUT )、1 4 C尿素呼气试验 ( 1 4 C -UBT)及血清学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符合率进行分析评价 ,从而为临床上如何选择应用提供依据。1 材料与方法选择符合要求 60例消化系疾病而就诊的患者 ,其中男 43例 ,女 17例 ,年龄 17~ 75岁 ,平均 46岁。对受检者两周…  相似文献   

4.
三种常用幽门螺杆菌检测方法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快速尿素酶试验(RUT)、血清学检测抗幽门螺杆菌抗体(IgG)试验(HpAb-IgG)3种临床常用幽门螺杆菌(HP)检测方法进行回顾性评价。方法:对73例经内镜确诊的活动性消化性溃疡病病例进行14C-UBT、RUT、HpAb-IgG3项检测,采用四格表卡方检验对3项检测结果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HpAb-IgG的敏感性显著高于14C-UBT(χ2=12.07,P<0.01)和RUT(χ2=21.06,P<0.01);HpAb-IgG的特异性显著低于14C-UBT(χ2=9.14,P<0.01)和RUT(χ2=9.14,P<0.01);HpAb-IgG的准确性高于RUT(χ2=4.96,P<0.05)。结论:HpAb-IgG检测结果中可能有部分为假阳性结果,14C-UBT和RUT检测结果中可能存在部分假阴性结果。  相似文献   

5.
6.
7.
两种幽门螺杆菌尿素酶依赖性检测方法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快速尿素酶检测 (RUT)及14 C尿素呼气试验 (14 C UBT)两种幽门螺杆菌检查方法的准确性、安全性及经济性。方法  95例经胃镜检查下取活检做快速尿素酶检测后立即做14 C尿素呼气试验。 95例患者中单纯性胃炎 8例 ,十二指肠溃疡 4 7例 ,胃溃疡 13例 ,疣状胃炎 13例 ,十二指肠球炎 11例 ,食管炎 3例。结果 全部检查者中 ,RUT阳性 5 0例 ,阳性率为 5 2 6 3% ;14C UBT阳性 6 0例 ,阳性率为 6 3 16 % ;二者均阳性 4 1例 ,二者均阴性 2 4例 ,以14 C UBT为标准 ,阳性符合率为 6 8 33% / ,阴性符合率为 6 8 5 7% ,二者总符合率为 6 8 4 2 %。结论 快速尿素酶检测方法简便、快捷、经济、准确 ,无近期及远期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三种用于检测血清中的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 pylori,Hp)抗体的试剂进行比较研究。方法 于 2017年 4月采集未经抗 Hp治疗并接受快速尿素酶试验( rapid urease test,RUT)和尿素 13C呼气试验( 13C urease breath test, 13C-UBT)的 80例患者血清样本,用三种不同试剂—— A试剂:胶体金法幽门螺杆菌尿素酶抗体检测试剂盒, B试剂: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幽门螺杆菌检测试剂盒, C试剂抗幽门螺杆菌 IgG 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 Hp抗体。以 RUT和 13C-UBT任何一项阳性为 Hp感染诊断标准,评估 A, B和 C三种试剂的检测性能,包括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以及与诊断的一致性。结果 敏感度由高到低依次是 C(92.50%),B(78.57%)和 A(57.14%);特异度由高到低依次是 A(100.00%),C(75.00%)和 B(70.83%);准确度由高到低依次是 C(88.75%),B(76.25%)和 A(70.00%);三种试剂检测结果之间存在差异。经 Kappa检验,C试剂与 RUT和 13C-UBT检测结果一致性最高(κ =0.722, P<0.001)。结论 三种血清 Hp抗体试剂检测结果与 RUT和 13C-UBT检测结果存在相关性,其中 C试剂一致性最高,可用于检测未经抗 Hp治疗患者的 Hp感染。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大便幽门螺杆菌(Hp)抗原检测方法、血清Hp抗体检测方法及13 C尿素呼气试验3种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和诊断符合率进行比较,为儿童Hp感染检测适宜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采集64例Hp感染患儿大便及血清分别进行大便Hp抗原、血清Hp抗体检测,并同时进行~(13)C尿素呼气试验。结果大便Hp抗原检测、血清Hp抗体检测及~(13)C尿素呼气试验的灵敏度分别为95.9%、95.6%、97.9%;特异性分别为93.3%、77.8%、93.8%;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5.3%、90.6%、96.9%。结论 ~(13)C尿素呼气试验及大便Hp抗原检测对儿童Hp感染的灵敏度、特异性及诊断符合率均较高,其中大便Hp抗原检测对儿童依从性更好,适于儿童Hp感染的检测。  相似文献   

10.
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几种方法的评估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几种幽门螺杆菌检测方法的灵敏性和特异性进行比较,为临床提供一种检测幽门螺杆菌的最佳方案。方法分别用快速尿素酶试验(RUT)、胃窦黏膜Giemsa染色、血清Hp抗体检测及C^13-尿素呼气试验检测患者的Hp感染情况,并计算敏感性及特异性等。结果在145例有慢性中上腹疼痛,反复脐周及上消化道出血等消化道症状者中尿素酶试验(RUT)、胃窦黏膜Giemsa染色、血清Hp抗体检测及C^13-尿素呼气试验检测患者Hp的感染的敏感性分别为94.4%、95.5%、91.0%、96.6%,特异性分别为66.1%、100.0%、75.0%、100.0N。结论C^13-尿素呼气实验检测Hp,既用于诊断,也适用于根除治疗的监测,易为患者接受,是较理想的检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检测胃幽门螺旋杆菌三种染色方法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三种检测幽门螺旋杆菌(Hp)的染色方法。方法:收集我科胃镜活检诊断为"慢性胃炎"和"胃溃疡"的蜡块42例,重新切片,分别做HE常规染色,改良Giemsa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在光镜下观察Hp的显示情况,其阳性率进行χ^2检验。结果:三种染色方法的阳性率分别为HE染色:85.7%(36/42),改良Giemsa染色:90.5%(38/42),免疫组化:92.9%(39/42)。χ^2检验,免疫组化分别与其他两种染色方法比较,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免疫组化Hp菌体与周围组织对比度最强,最易识别。结论:三种染色方法的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但采用免疫组化方法Hp菌体最易识别。  相似文献   

12.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几种检测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文回顾分析间接固相免疫层析法、14C—尿素呼吸试验、组织学病理染色对Hp感染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70例因上腹部不适就诊者行14C-尿素呼气试验、间接固相免疫层析法Hp检测,其中120例胃镜检查进行组织学Giemsa染色。结果间接固相免疫层析法、14C—尿素呼吸试验及纲织病理染色的敏感性分别为90.8%、95.2%、96.2%;特异性分别为83 4%、97.7%、100%。结论间接固相免疫层析法可用于Hp感染的筛杳,而不能作为疗效判断的指标,14 CR乎气试验是较可靠的Hp检测方法,组织病理灵敏性和特异性最高,但不能用作流行病学调查。HP阳性者易患慢性胃炎和十二指肠溃疡(P值均<0.01)。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适合临床使用的检测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方法。方法:332例入选患者进行快速尿素酶,病理组织学,现症感染血清学抗体快速检测法(CIM-GLD’s Hp RT),3项中2项阳性认为有Hp感染。结果:CIM—GLD’s Hp RT,病理组织学,快速尿素酶法敏感性分别为95.77%、91.01%、81.48%;特异性分别为95.10%、96.so%、93.01%;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6.22%、97.18%、93.90%;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37%、89.03%、79.17%。结论:CIM-GLDs Hp RT具有较高的准确诊断HP感染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Corallo  J. 《Acta endoscopica》1992,22(2):230-233
  相似文献   

15.
Carli  H.  Roger  J. 《Acta endoscopica》1993,23(3):248-250
  相似文献   

16.
3种常用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方法的应用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比较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单链构像多态性(single—stranded conformational polymorphism,SSCP)、限制性酶切检测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的优缺点。为不同条件下选择最适合的SNP检测方法提供借鉴。方法:DGGE、限制性酶切检测150例大肠癌APEX基因第3外显子,SSCP检测第5外显子,最后结果经直接测序验证。结果:DGGE检测出17例异常泳动条带;测序结果证实该17例均存在1247A→G的SNP;SSCP检测到57例异常条带;经直接测序证实38例有2197T→G的SNP;PCR-限制性酶切结果与DGGE所测结果完全吻合。结论:DGGE检测结果无假阳性,重复性好,准确率高。而且可判断基因型;SSCP简便易行.但存在假阳性与假阴性,而且不能判断基因型;限制性酶切对SNP位点检测及基因分型均能进行较准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17.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三种常见慢性胃炎关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3种常见慢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关系。方法:273例通过胃镜检查确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以及反流胃炎的患者,并用胃活检组织尿素酶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结果:慢性浅表性胃炎124例,HP阳性67例,阳性率为54.0%;慢性糜烂性胃炎96例,HP阳性89例,阳性率92.7%,胆汁反流性胃炎53例,HP阳性15例,阳性率34.0%。3组间HP阳性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这3种常见慢性胃炎与HP感染存在着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3):2881-2883
目的应用显微镜镜检、Sysmex UF-5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和AVE-763尿沉渣智能分析仪三种方法进行尿沉渣检测分析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100例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和管型均为阳性标本,分别应用显微镜镜检为A组、Sysmex UF-5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为B组和AVE-763尿沉渣智能分析仪为C组进行尿沉渣检测,并分析这三组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在红细胞计数(RBC)、白细胞计数(WBC)、上皮细胞计数(EC)和管型计数(CAST)中,A组与B组均无显著性差别,C组与A、B组均有显著性差别;A组与B组的RBC、WBC、EC和CAST相关性系数分别为:r=0.95、r=0.94、r=0.97和r=0.90,A组与C组的RBC、WBC、EC和CAST相关性系数分别为:r=0.72、r=0.67、r=0.71和r=0.54。结论显微镜镜检和Sysmex UF-5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准确率及一致性均优于AVE-763尿沉渣智能分析仪,Sysmex UF-5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效率与自动化程度高于显微镜镜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