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采用上颌前方牵引矫治器牵引上颌骨向前移动,矫治25例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患儿。结果所有患儿前牙反牙合解除,磨牙关系中性,面形得到明显改善。疗程5~9个月,平均7.6个月。颌骨矢状方向A点明显前移,SNA角增大,ANB角增大,上颌骨明显前移,上颌骨长度增加。下颌稍有顺时针旋转。提示上颌前方牵引是矫治儿童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3.
采用上颌前方牵引矫治器牵引上颌骨向前移动,矫治25例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患儿.结果 所有患儿前牙反(牙合)解除,磨牙关系中性,面形得到明显改善.疗程5~9个月,平均7.6个月.颌骨矢状方向A点明显前移,SNA角增大,ANB角增大,上颌骨明显前移,上颌骨长度增加.下颌稍有顺时针旋转.提示上颌前方牵引是矫治儿童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上颌前方牵引治疗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的疗效。方法:对16例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的患者采用上颌前方牵引进行矫治。结果:经过6-12个月的治疗后,患者的面部侧貌有很大改善。X线头影测量结果证实,SNA角平均增大2.02°,SNB角平均减小1.40°,ANB角平均增大3.61°。结论:上颌前方牵引可促进上颌向前发育,抑制下颌向前生长,有效改善面部侧貌。  相似文献   

5.
<正> 对于Angle3类骨性错(牙合)畸形是利用头、枕、颈作支抗,移动上颌前牙矫治凹面畸形的一种行之有效方法。我们用这种技术矫治8例Angle3骨性错(牙合)取得了满意效果。 1.材料与方法 8例恒牙初期(牙合),上颌发育不足,下颌发育基本正常或前突,面中部凹陷,(?)完全近中(牙合),下颌不能后退至切(牙合)位,反覆盖平均4mm年龄最大13岁,最小8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上颌前方牵引和扩弓联合矫治对生长发育中的安氏Ⅲ类骨性错(牙合)的影响。方法 对15例混合牙列期上颌发育不足为主的骨性Ⅲ类错牙A儿童进行快速扩弓和前方牵引治疗,选择与年龄、人数及错(牙合)程度相匹配的未治疗患做对照。应用Paneherz法,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头影测量变化。结果 经过治疗实验组无论上颌还是下颌均比对照组有明显的变化。实验组上颌比对照前移1.9mm,覆盖增大3.5I砌,下颌前移减少2.1mm,通过wits值测量,矢状关系上颌增加4.0mm,A点前移。结论快速扩弓和前方牵引有利于混合牙列期Ⅲ类错(牙合)患的骨骼和侧面外形改变。  相似文献   

7.
8.
通过快速扩弓再结合上颌前方牵引矫治骨性Ⅲ类错合,可以改善颌骨横向发育不调,并利用青春发育期前的生长潜力,结合上颌前方牵引能松解上颌骨缝,通过联合矫治取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
10.
骨性反牙合是正畸临床上常见的错牙合类型,表现为面中1/3凹陷,上颌后缩,下颌前突.恒牙期的最常用治疗方法是通过拔牙矫治来掩饰上下颌骨之间的不协调.然而对于一些Ⅲ类骨面型明显或有明确遗传因素的病例,采用拔牙矫治可能引起下牙过度舌倾的现象.笔者针对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的特点,采用上颌骨前方牵引治疗,效果显著,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咬合功能和面型.本文对这一方法进行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应用前方牵引结合快速腭开展治疗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引起的矢状骨性和牙性变化。方法:选择13例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应用前方牵引结合快速腭开展治疗,并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经过4~6个月治疗后头影测量显示,上颌骨前点A平均前移3.5mm,前牙覆盖平均增加5.54mm,ANB角由负值变为正值,平均增加3.33°;1-SN平均减小3.86°;下颌骨前点B平均后退0.46mm,下颌平面角增大0.41°。结论:应用前方牵引结合快速腭开展治疗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可使上颌骨近中移动,纠正反覆盖。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上颌前方牵引矫治不同年龄段安氏骨性Ⅲ类错合临床效果.方法 19例患者按年龄分为两组,均行前方牵引而后对两组治疗前后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 矫治结束后上颌骨前移、长度增加,ANB角增大,下颌骨向后下旋转.上前牙唇倾,下前牙轻度舌倾,上唇位置前移,下唇位置无明显改变,软组织侧貌改善.两组对比证明小年龄组颌骨变化大而大年龄组牙齿的改变更大.结论 上颌前方牵引是矫正因上颌发育不足而导致的安氏骨性Ⅲ类错合的有效方法,既能很好的促进上颌骨生长和前移,同时又可以控制下颌骨的生长,并有效地影响下颌骨的生长方向.矫治时间:乳牙、替牙早期效果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上领快速腭开展结合前方牵引治疗替牙期安氏Ⅲ类骨性错牙合的研究.方法:对32例我院正畸科就诊的安氏Ⅲ类骨性错(牙合)患者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变化.结果:治疗后SNA,ANB角显著增加,A点前移,下颌骨顺时针旋转.结论:快速腭开展和前方牵引有利于替牙期安氏Ⅲ类骨性错(牙合)患者的骨骼和侧面外形的改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乳牙列前牙反牙合的上颌前方牵引矫形治疗,评估其效果。方法选择32例乳前牙反牙合患者,在上颌全牙弓粘接固定树脂矫治器,进行上颌前方牵引矫治治疗。结果 32例患者前牙反牙合解除,获得良好的前牙覆盖关系,疗效显著。结论上颌全牙列粘接固定树脂矫治器前方牵引矫治乳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既能消除咬合干扰,又能实施上颌骨矫形治疗,是一种临床有效的矫治反牙合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采用前方牵引矫治儿童替牙早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并进行疗效评估.方法 14例替牙早期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的患儿,戴用口内环托活动矫治器配合面具式前方牵引1年.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并进行对比分析,通过观察颌面部硬组织的变化,判断前方牵引的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均解除前牙反(牙合)上颌骨均有不同程度向前、向下生长;A点前移,SNA角、ANB角显著增大;下颌骨前部向前生长受抑制并顺时针旋转,Wits值显著增大,上、下颌骨间不调改善;上颌骨前移、软组织侧貌改变明显,面下1/3前后关系协调.在矫治的保持时期,所有患儿恢复正常的生长型.结论 前方牵引矫治替牙早期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的效果显著,可减少患儿今后进行正颌手术的几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与评价上颌前方牵引矫治器矫治骨性Ⅲ类错(牙合)后软组织侧貌的变化.方法 选取24例骨性Ⅲ类的生长发育期患者,应用上颌前方牵引器矫治骨面型ⅢI类错(牙合),矫治完成后比较治疗前后的头影测量数据,分析与侧貌有关的测量指标.结果 本研究24例骨性Ⅲ类错(牙合),经上颌前方牵引器矫治后,患者软组织面角减小,H角增大,上唇突点前移,上唇凹点前移,下面高增加,且有统计学意义.但下唇位置无明显变化.结论 上颌前方牵引矫治器显著改善患者的凹面型,使患者侧貌更协调美观,下颌软组织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采用前方牵引矫治儿童替牙早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并进行疗效评估.方法 14例替牙早期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的患儿,戴用口内环托活动矫治器配合面具式前方牵引1年.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并进行对比分析,通过观察颌面部硬组织的变化,判断前方牵引的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均解除前牙反(牙合)上颌骨均有不同程度向前、向下生长;A点前移,SNA角、ANB角显著增大;下颌骨前部向前生长受抑制并顺时针旋转,Wits值显著增大,上、下颌骨间不调改善;上颌骨前移、软组织侧貌改变明显,面下1/3前后关系协调.在矫治的保持时期,所有患儿恢复正常的生长型.结论 前方牵引矫治替牙早期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的效果显著,可减少患儿今后进行正颌手术的几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前方牵引矫治儿童替牙早期骨性Ⅲ类错畸形并进行疗效评估。方法14例替牙早期骨性安氏Ⅲ类错的患儿,戴用口内环托活动矫治器配合面具式前方牵引1年。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并进行对比分析,通过观察颌面部硬组织的变化,判断前方牵引的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解除前牙反,上颌骨均有不同程度向前、向下生长;A点前移,SNA角、ANB角显著增大;下颌骨前部向前生长受抑制并顺时针旋转,Wits值显著增大,上、下颌骨间不调改善;上颌骨前移、软组织侧貌改变明显,面下1/3前后关系协调。在矫治的保持时期,所有患儿恢复正常的生长型。结论前方牵引矫治替牙早期骨性安氏Ⅲ类错的效果显著,可减少患儿今后进行正颌手术的几率。  相似文献   

19.
骨性前牙反牙合是临床常见的错牙合畸形,严重影响外观和咀嚼功能,常表现为上颌发育不足,下颌发育过度,此异常骨面形随生长发育日益加重[1] ,因此主张早期治疗。临床采用上颌前方牵引、矫形面具或颌间牵引等方法进行矫治均可收到较好效果[2~4]。本文采用上颌前方牵引结合Ⅲ类颌  相似文献   

20.
1临床资料 1.1 例1 男,1994年11岁时就诊,家族及乳牙反[牙合]史不详。人工哺乳。66┼66完全近中[牙合],4+5/5+6反[牙合]。前牙反覆盖6mm,反覆[牙合]4mm,下前牙及76┬67舌倾,下颌前突,面下1/3过长,上颌略凹陷,11岁拔6┬6后开始矫治,3月后反覆盖解除,开始关闭拔牙隙,做Ⅲ类牵引加颏兜高位牵引。1997年7月结束矫治,带活动保持器,矫治后当时查,后牙呈牙尖交错堂,上第一磨牙与下第二磨牙为中性[牙合]关系,3+3/3+3Ⅲ度深覆[牙合],下前牙直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