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文彬 《四川医学》2004,25(7):827-831
自从40年代初由penicillin chrysogenum中分离并纯化获得青霉素,和近代又自cephalosporium acremonitim发现头孢菌素C后,经过了数十年的开发和研究。目前大约已有30余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应用于临床,发挥了强有力的抗菌作用。然而,近代由于产生β内酰胺酶的病原菌不断增多,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疗效远不如以前,病原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已成为当前难治性感染的严重问题。  相似文献   

2.
实验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1)11株国际标准产酶菌的β—内酰胺酶活性;(2)11种β—内酰胺酶对12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相对水解率;(3)CP—45899对11种酶的抑酶率。结果表明:酶K—1和TEM—2活性分别为699和319单位外,其余酶活性在22—72单位之间。12种抗生素中,第三代头孢菌素(除CPZ外)的酶稳定性最好;第二代头孢菌素中CXM的酶稳定性明显优于CMD和CPZ(P<0.01)。第一代头孢菌素和青霉素类易被酶水解。CP—458991ug/ml对多种β—内酰胺酶显示抑制作用,对CRD、CMD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综述文献介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合理应用,为临床用药提供借鉴。方法引述文献,按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不同种类总结应用机制。结论β-内酰胺类抗生素被广泛应用,临床应用中应合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综述文献介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合理应用,为临床用药提供借鉴。方法引述文献,按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不同种类总结应用机制。结论β-内酰胺类抗生素被广泛应用,临床应用中应合理。  相似文献   

5.
鲍曼不动杆菌是一种不发酵葡萄糖的革兰阴性球杆菌,近年来临床检出率呈上升趋势,是医院内感染中分离的重要病原菌。鲍曼不动杆菌由于其生存力强、耐药谱广及耐药率高的特点引起了广泛地关注。其耐药机制主要包括产生β-内酰胺酶、青霉素结合蛋白改变、外膜通透性降低和主动外排增强。该文对鲍曼不动杆菌耐β-内酰胺类抗生素机制,尤其是对外膜孔蛋白和主动外排系统机制进行了详细综述。  相似文献   

6.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系指化学结构中具有β-内酰胺环的一大类抗生素,具有抑菌作用强、抗菌谱广的特点,已成为医药发展史上的一类里程碑式的抗感染药物。本文通过对专利数据库进行检索,并针对检索得到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相关技术的专利申请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内容包括各技术主题专利申请的技术发展趋势、技术生命周期、专利地域分布、专利技术结构等,以期获取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技术、法律和市场信息,从而为制定科技与经济战略决策提供信息来源和依据。  相似文献   

7.
熊燕  李齐女  石胜 《海南医学》2004,15(7):40-41
目的 了解我院 2 0 0 0年至 2 0 0 2年三年来感染性疾病中产超广谱β -内酰胺酶 (ESBLs)的发生率及变化趋势 ,并对常用的 16种抗生素作耐药分析。方法 应用纸片扩散确证法检测ESBLs,K -B法测定细菌对抗菌素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2 0 0 0年ESBLs阳性率为 2 2 .3 %( 64 2 87) ,2 0 0 1年为 19.3 %( 3 9 2 0 2 ) ,2 0 0 2年为 14 .2 %( 3 2 2 2 5 )。产ESBLs菌株对 16种抗生素的耐药性显著高于非产ESBLs菌株 ,产ESBLs菌对头孢类和青霉素类抗生素的耐药率较高 ,但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为 10 0 %。结论 产超广谱 β-内酰胺酶阳性细菌在我院呈下降趋势 ,阳性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和单酰胺类抗生素耐药  相似文献   

8.
王玉春 《华夏医学》2010,23(1):96-98
阴沟肠杆菌是存在于人和动物肠道的正常菌群,近年已成为重要的医院感染病原体.由于头孢菌素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使阴沟肠杆菌在抗生素选择性压力下不断发展耐药机制,其中的细菌产β-内酰胺酶便是其耐药的重要机制,多重耐药形势日益严峻.  相似文献   

9.
122例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β-内酰胺类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3-2005年度收集到的122份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年间共收到217份ADR报告,其中由β-内酰胺类抗生素引起的ADR为56%,122例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不良反应病例报告中涉及23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ADR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伤最为常见,其次为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结论:应合理使用β-内酰胺类生抗生素,重视ADR的监测工作,避免和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陈月燕  席云  谭泳泉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7):3736-3737
目的:了解肠杆菌科细菌产头孢菌素酶(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状况及对β-内酰胺酶类药物药敏情况。方法:应用头孢西丁三维试验检测AmpC酶,用纸片法检测ESBLs。对β-内酰胺酶类药物药敏试验采用K-B琼脂扩散法。结果:AmpC酶阳性为13.3%(149/1157),其中以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阳性率较高,而ESBLs阳性为43.0%(498/1157),其中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阴沟肠杆菌阳性率较高,ESBLs和AmpC同时阳性为4.7%(54/1157)。除对亚胺培南未形成耐药外,AmpC阳性菌株对β-内酰胺酶类药物耐药率超过50%,ESBLs则超过70%,这些均显著高于非产酶株。结论:须要计划地使用各种抗生素类药物,防止更多的AmpC和ESBLs阳性菌株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合理使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目前无论医院管理者还是临床医务人员都要认真面对的问题,关系到每个人的身心健康.通过进一步的了解,保证患者安全、有效、经济、适当的合理使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不动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情况,并探讨其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主要产酶机制。方法采用K-B扩散法、ESBLs确证试验、纸片协同法、三维试验、等电聚焦法和PCR法检测126株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以及所产的主要酶。结果126株不动杆菌中,经三维试验和PCR扩增ampC基因确证产AmpC酶的有38株,ESBLs确证试验和纸片协同法检测疑为ESBLs的3株菌经等电聚焦和基因扩增证实本组不动杆菌不产ESBLs。在头孢西丁筛选试验阳性的119株菌中,三维试验阳性的有62株。三维试验阴性的37株菌中,ampC基因阳性的有8株。这8株菌的共性是ampR、ampD均阳性。三维试验阳性,染色体ampC基因扩增阳性的38株菌中,ampD(-)、ampR( )有25株,ampD( )、ampR(-)有2株,ampD( )、ampR(-)有11株。结论临床分离的不动杆菌以鲍曼不动杆菌为主,其所产酶主要是质粒TEM-1型酶和染色体介导的AmpC酶。在不动杆菌染色体上存在ampD、ampR调控基因,而且这两个基因的变化影响不动杆菌AmpC酶的表达。不动杆菌对三代头孢类抗生素的耐药率较高,亚胺培南对不动杆菌的敏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研究从外膜通透性减少、β-内酰胺酶的水解作用和青霉素结合蛋白的改变三方面着手进行。外膜上的Porin通道是影响药物渗透的关键因素。β-内酰胺酶的水解作用则是引起细菌耐药性的重要原因,而非水解屏障和缓慢水解学说补充解释了耐药机制的复杂性。PBPs的改变不含β-内酰胺酶耐约菌的普遍特点,缓慢结合的PBPs或诱导产生的PBPs也与耐药性密切相关。本文阐明了三者间的关系及克服耐药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说课是将备课思想外化的一种教研活动形式,以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为例,通过对教材、学情的分析,从教法设计、学法指导和授课过程等方面阐述对说课过程的见解,实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复方制剂分析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抗感染效果很好的一类抗菌药物,但细菌对这类药物的耐药性已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细菌耐药机制之一是细菌通过产酶来破坏β-内酰胺环,使抗生素失去活性。细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机制主要有:(1)产生灭活酶,使抗菌药物在作用于菌体前即被破坏。(2)抗生素的渗透障碍,由于细菌细胞壁的障碍或细菌胞浆膜通透性的改变,使药物不能进入菌体内。(3)作用靶位的改变或新靶位的产生,细菌青霉素结合蛋白的构象变化,使其与抗菌药的结合力降低。(4)作用靶位的过度表达。(5)主动外排系统,细菌产生主动外排机制,增加抗生素从细菌体内向…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革兰阴性杆菌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 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等抗生素对临床分离革兰阴性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robial sensitivity testcs,MIC).结果 头孢三代抗生素中以头孢他啶的抑菌作用最强,最差为头孢曲松和头孢噻肟;四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的抑菌作用优于头孢他啶,酶抑制复方制剂中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的抑菌作用最强.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碳氢酶希类抗生素抑菌作用最强,未发现耐碳氢霉烯类抗生素的肠杆菌科细菌.结论 三代头孢菌素中头孢他啶的抑菌作用最强,与头孢吡肟的抑菌作用相似,酶抑制复方制剂中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的抑菌作用最强,临床应根据药敏实验结果选择用药.  相似文献   

17.
刘洋  吴惠金 《中国医药导刊》2009,11(9):1548-1549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类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及其它β-内酰胺类抗生素。但在临床应用时,经常出现药物过敏反应(包括严重的过敏性休克、死亡等)的病例及医疗纠纷逐渐增多。因此,关注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过敏反应有着临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保证临床用药安全,应注意β-内酰胺类抗生素药物过敏反应。方法据临床体会结合近年来有关文献分析。结论关注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过敏反应有着临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测定肺炎克雷伯茵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552例住院的肺炎新生儿,经气管插管吸取下呼吸道分泌物作细菌培养,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共检出革兰阴性茵192株,其中肺炎克雷伯茵84株,占43.7%,该茵对氨苄西林及阿莫西林耐药性最高,为95.2%,其次为替卡西林、头孢塞吩、头孢呋辛、头孢他定、头孢吡肟、头孢西丁、对它们的耐药性均超过50%,对哌采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为21.6%,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为0.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检出率为21.6%,阳性菌株对头孢吡肟、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西丁、替卡西林的耐药性明显高于ES-BLs阴性菌株,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新生儿肺炎克雷伯茵对碳烯类抗生素哌来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性高,产生ESBLs是革兰阴性杆茵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肺炎克雷伯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药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肺炎克雷伯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552例住院的肺炎新生儿,经气管插管吸取下呼吸道分泌物作细菌培养,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共检出革兰阴性菌192株,其中肺炎克雷伯菌84株,占43.7%,该菌对氨苄西林及阿莫西林耐药性最高,为95.2%,其次为替卡西林、头孢塞吩、头孢呋辛、头孢他定、头孢吡肟、头孢西丁、对它们的耐药性均超过50%,对哌来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为21.6%,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为0。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检出率为21.6%,阳性菌株对头孢吡肟、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西丁、替卡西林的耐药性明显高于EsBLs阴性菌株,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新生儿肺炎克雷伯菌对碳烯类抗生素哌来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性高,产生ESBLs是革兰阴性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