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最近,我们以超声心动图诊断创伤性室间隔缺损2例,报告如下。例1 男,35岁。1989年4月1日因被刀刺伤胸、腹、左上肢多处3小时急诊入院。体检:有心包填塞体征,即行剖胸探查术。见伤口不断喷血,即行心脏破裂处缝合。术后心脏听诊胸骨左缘第4肋间闻Ⅱ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作超声心动图检查,二维超声测量左心室内径5.5cm,于左心室长轴及心尖四腔切面见主动脉瓣环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23岁,被刀刺伤,左胸第4肋间4 cm伤口,血压0/0 kPa,处于濒死状态。伤后16 min经左前外侧切口第4肋间行急诊室剖胸术,探查见:胸腔积血2 500 ml,心包4 cm伤口,心脏2 cm伤口,左肺上叶5 cm伤口。4 min内成功地用心包做垫片缝合心脏3针。病人8 d后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3.
濒死的失血休克型心脏穿透伤急诊室剖胸成功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23岁,被刀刺伤,左胸第4肋间4cm伤口,血压0/0kPa,处于濒死状态。伤后16min经左前外侧切口第4肋间行急诊室剖胸术,探查见:胸腔积血2500ml,心包4cm伤口,心脏2cm伤口,左肺上叶5cm伤口。4min内成功地用心包做垫片缝合心脏3针。病人8d后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16岁.因自幼易感冒,发现心脏杂音3?于1986年10月29日入院.体检:发育营养可,胸骨左缘第3~4肋间触及收缩期震颤,并闻及Ⅳ级粗糙全收缩期杂音,P_2亢进.心电图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双室肥大,超声心动图提示室间隔膜部缺损.直径1.7cm.X线片提示先心、室缺,血Hbl25g/L,余化验均正常.于1986年12月4日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直枧下行室缺修补术.术中见室缺位于膜部,约2.5×2cm大小,用涤沦片修补.缺损后下缘用间断褥式超越缝合,其余连续缝合.手术顺利,总转  相似文献   

5.
病历摘要:女,8岁。生后三个月曾患肺炎。在住院检查时,发现心脏杂音;剧烈活动时有心悸与气短,于1986年3月6日入我院。查体:胸骨左缘第4肋间有收缩期震颤,3~4肋间有Ⅳ级收缩期杂音,P_2亢进分裂。X线示两肺充血,肺动脉段轻度隆凸,右心室肥大。超声心动图示各房室内径正常,室间隔上部回声失落9mm;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于3月7日在低温体外循环下手术。常规心脏停跳,切开右心房见房间隔有1.2cm的缺损,作了缝合。经三尖瓣口发现内乳头肌之后,隔瓣下有0.8cm直径大小的膜周小梁部缺损,周围有纤维环,用带垫片褥式缝合2针,心内  相似文献   

6.
病历资料:患者,男性,13岁,因"发现心脏杂音12余年"拟诊"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收入院.患者出生后12个月发现心脏杂音,2006年6月行心脏彩超提示:先心病室间隔缺损(隔瓣下缺损间距基底0.6 cm,出口0.4 cm,缺损距主动脉瓣约0.38 cm,距三尖瓣约0.2 cm).查体:体重40kg,心率70次·min-1,律齐,胸骨左缘3~4肋间可闻及4/6级收缩期粗糙吹风样杂音,可扪及收缩期震颤,P2>A2.双下肢无水肿.  相似文献   

7.
徐鹏 《四川医学》2000,21(6):566
患者,男,31岁。因纠纷被杀猪刀刺入右胸呼吸困难40分钟于1999年9月22日急诊入院。查体:急性失血貌,抬入,神志恍惚。P124次/分,R24次/分,BP10/6kPa,气管左移,颈静脉无怒张,心音可闻及,右前胸三肋间距胸骨缘3cm处有6cm伤口与胸腔相通。右胸叩浊,右肺呼吸音明显减弱。诊断:右胸穿通伤,右胸内大出血休克。入院5分钟内建立静脉通道,送入手术室在气管插管全麻下经右胸四肋间前外侧切口行剖胸探查术,术中见右胸腔积血2300ml,积血凝块300g,右侧心包中上分破口4厘米长,心包腔内有积血及血凝块,延长心包破口探查心脏见右心房近心耳处有2.5cm破口,有…  相似文献   

8.
例 1,男 ,31岁。被他人用刀刺伤左胸部 ,自觉胸痛、胸闷 ,呼吸困难 ,于伤后 30 m in来院。检查 :神志模糊 ,烦躁 ,呼吸困难 ,34次 / min,皮肤冷湿 ,出大汗 ,脉搏 12 4次 / m in,细弱 ,血压为零。面、颈、上胸及两上肢紫绀 ,颈静脉怒张。左胸壁第 4肋间胸骨外缘一斜形伤口长 2 cm,经肋软骨刺入纵隔内 ,心音遥远 ,心搏微弱。初步诊断 :开放性心脏损伤并急性心包填塞 ,心源性休克。  例 2 ,男 ,2 4岁。被他人用刀刺伤左胸及左背部 ,当时伤口出血多 ,胸闷 ,气紧 ,于伤后 2 0 m in来院。检查 :神智清楚 ,皮肤及口唇苍白 ,四肢发凉 ,躁动 ;血压…  相似文献   

9.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31岁.因左环、小指完全离断伤2 h入院.离断手指在转运途中未作特殊保存.查体可 见:一般状态尚可,口唇发绀.心尖搏动位置正常,胸骨左缘3,4肋间无收缩期震颤,心浊音界略增大,胸 骨左缘3,4肋间有粗糙的收缩期杂音,P2>A2,胸腹无明显异常.手外科情况:左环指近侧指间关节处完 全离断,左小指远侧指间关节处完全离断.断面平整,局部组织无明显挫伤.既往史:室间隔缺损 30年,无特殊治疗,且平素无心慌、气短等症状.在指根阻滞麻醉下,行常规断指再植术:清创左环、小 指创面,去除左环指近侧指间关节远、近端关节面,修整骨断面,融合左环指近侧指间关节,用4/0慕丝 线吻合屈指深、浅肌腱和指背腱膜,去除左小指远侧指间关节远、近端关节面,修整骨断面,融合左小指 远侧指间关节,用4/0慕丝线吻合屈指深肌腱,用3/0无损伤缝合线吻合指背腱膜.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32岁,因畏寒、发热、心悸、气促于1990年3月19日入院。既往有室间隔缺损病史。查体:T38℃、BP16/10kPa,神清,贫血貌,消瘦,双肺(一),心脏向左下扩大,胸骨左缘3~4肋间可闻及Ⅳ级全收缩期杂音,肝右肋缘下4cm,脾左肋缘下3cm,双肾区无叩痛。化验:WBC12×10~9/L,Hb50g/L;超声多普勒示:室间隔缺损,左室长大,相对二  相似文献   

11.
1990年收治心脏创伤病人4例,经抢救均全愈出院。病人男性,19~52岁,平均29.3岁,就诊时间最长伤后10h,最短0.5h。例1前胸多处被刺伤伴气胸,虽经大量输血仍不能控制失血性休克,急行剖胸术,见右房2处穿通伤、右室3处壁伤,右肺有裂口,输血2800ml。例2左前胸有刀刺口,有心包填塞症状,左室尖创口1.5cm 伴左肺裂伤,输血900ml。例3枪伤及右室侧壁,伴冠状动脉前降支损伤,  相似文献   

12.
后天性室间隔缺损,可由于心肌梗塞或贯穿性或钝性心脏外伤引起,国内曾先后由广州、北京、沈阳报导。我院最近收治一例因胸部贯穿性损伤所致室间隔缺损、经手术修复,现报告如下: 患者男性,18岁,于1982年2月25日因被小刀刺伤左前胸部、昏倒。送来我院。急诊时,患者烦燥不安、呼吸急促,脉搏细速、血压70/50毫米汞柱、颈静脉怒张。胸骨左缘第四肋软骨处有一2厘米长伤口,心界不扩大,心音遥远,心率100次/分,未闻杂音。诊断为胸部贯穿伤,急性心包填塞、休克。抢救手术取左前外侧切口,经第四肋间开胸。发现第四肋软骨被整齐切断,胸腔内少量积血,心包胀大,呈紫兰色。沿左膈神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性,10岁,学生,发现心脏杂音3年于2003年5月22日入院,查体:BP 90/50 mmHg,两肺呼吸音清晰,心界不大,心率75次/分,胸骨左缘3~4肋间可闻SM4/6杂音.ECG:大致正常,心脏超声示左房左室大小正常,室间隔膜部可见回声中断6 mm,CDFI示该处左向右分流,各瓣膜正常,诊断室间隔膜部缺损.  相似文献   

14.
崔凤启  李会华  林飞 《北京医学》2002,24(2):143-143
本组3例.男1例,女2例.年龄13~58岁.均为车祸伤,头部着地.3例伤后昏迷1~10min,均有头痛、呕吐等症状.查体均有头皮下血肿.X线检查例1见左颞顶骨线状骨折,例3见左枕骨线状骨折.3例均行CT扫描,例1见左颞顶骨骨折伴颞部硬膜外血肿,最厚处1.0cm,长3.5cm;例2见左颞部硬膜外血肿,最厚处0.8cm,长2.0cm;例3见左枕骨骨折伴硬膜外血肿,最厚处1.0cm,长2.0cm,内有点状积气,中线结构无移位.  相似文献   

15.
心脏穿透伤是心外科的急重症。急性出血性休克和心包填塞是主要死因,也是最典型的临床表现[‘]。我们救治2例心脏穿透伤并创伤性室间隔缺损(VSD),缺乏上述典型表现,报告如下。l病例报告例1,男,30岁。左胸刀刺伤Zh入院。T36.2”C,P90/min,R20/min,BP14/10kPa。神志清,无躁动,无颈静脉怒张。伤口位于胸骨左缘第4肋间,长约2.ocm。出血不多,无气体溢出。气管居中,两肺呼吸音清晰。心跳有力,节律规正,未闻及杂音。胸片示左胸腔少量积液,无气胸,心影不大。诊断为左胸刀刺伤并创伤性血胸。予以清创缝合。第2天胸液…  相似文献   

16.
患儿为男性 ,4个月 ,体重 6 5kg。生后 1个月发现心脏杂音 ,易感冒 ,进食和活动较差 ,Ⅲ°营养不良。胸骨左缘Ⅲ、Ⅳ肋间闻及 2~ 3级收缩期杂音 ,肺动脉瓣第 2音亢进 ,超声心动图示室间隔缺损 7mm ,重度肺动脉高压。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中发现左肺发育差 ,右肺代偿性扩大 ,疝入纵隔及左侧胸腔 ,肺组织回缩能力差 ,并有肺大泡形成。术后血压 1 1 3~ 1 2 7/6 7~ 8.7kPa ,中心静脉压 6~ 1 0cmH2 O ,心率 1 2 0~ 1 70次 /min。每千克体重用多巴胺 3μg/min ,循环不稳定 ,呼吸机辅助呼吸 ,采用间…  相似文献   

17.
肖娟  陈林  肖颖彬  陈柏成 《西部医学》2008,20(6):1305-1305
病例女,34岁,发现心脏杂音30余年,心悸4年。查体:心尖搏动位于左侧第5肋间锁骨中线外1cm,心率82次/min,律齐,胸骨左缘Ⅲ、Ⅳ、Ⅴ肋间可闻及4/6级连续性杂音,伴收缩期细震颤。心电图:窦性心律,轴心左偏。超声心动图:①全心增大,肺动脉增宽。②瓦氏窦瘤破裂,室间隔缺损,左向右分流。③三尖瓣局限性返流,返流压差增高,考虑肺动脉高压。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瓦氏窦瘤破裂,肺动脉高压。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13岁。自幼活动能力差,运动后气逼,不能跑步和疾走,平时容易感冒。诊断先天性心脏病。于1983年2月21日入院。体检:发育差,无紫绀和杵状指(趾),智力发育正常。脉转106,血压:左上肢86/60、右上肢100/46。心前区隆起,胸骨左缘第二肋间隆起更明显并见搏动。心尖搏动在胸骨左缘第六肋间锁骨中线外0.5cm处。胸骨左缘2——4肋间可触到收缩期震颤,以四肋间明显。心律整齐,胸骨左缘三一四肋  相似文献   

19.
例1:女性,17岁。自幼发现心脏有杂音。体检:BP13.9/7.9kPa,HR86次/分,于胸骨左缘第三、四肋间可闻及3/6全收缩期杂音,未触及震颤。心电图正常;彩色多普勒示膜部室间隔缺损,三尖瓣返流;胸片示左室稍大;左室造影示左室显影后右房显影;右心导管检查测定上腔静脉血氧含量为11.50vol%,右房13.23vol%,右室12.79vol%。诊断:室间隔缺损,左室右房通道可能。1990年10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26岁。1996年12月21日,因安装变压器被万伏高压电烧伤左手及左胸壁,伤后不省人事,经当地卫生院急救后清醒,于伤后6h送入院。入院时神智清、烦躁、呼吸促、鼻翼扇动,R28次/min,P98次/min,BP17/10kPa。左手4、5指及手掌Ⅲ度烧伤,左胸第7肋处皮肤有20cm×3cm烧伤呈焦黑色,靠腋前线第7肋间见5cm×4cm皮肤软组织缺损,胸部X线检查左侧气胸左肺压缩50%。立即作胸腔闭式引流及抗休克治疗,病情改善。至伤后15h突然出现呼吸困难,神志不清,气管右移、R65次/min。P160次/min,胸腔闭式引流水柱波动停止。急送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