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根据中医学因机证治、理法方药的有机联系 ,结合现代医学相关认识 ,试提出科学的温病病因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并据此认为温病的病因即是杂气 ,或作温邪。目前 ,温病病因主要包括有六淫虚邪、四时戾气、挟毒时气与潜血杂气等几类 ,并且可据临床实践在此基础上合理拓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对杂气学说基本观点进行整理的基础上,认为杂气学说与六淫学说相比,在病因特性的描述更细致,更符合温病的临床特征,在发病观点上也有独到之见。  相似文献   

3.
祖国医学把温病中温毒传染性强,易引起大流行的温病病因传统称为疫毒(或疫气、毒气、戾气、杂气)但是就温病卫气营血辨证之血分证而言,较概念化,在指导具体温病辨证时,尚须结合各种温病、病因、病机,病理的特殊性进行运用。据此,本文以温毒(流行性出血热)所引起广泛出血性疫斑为主要特点,进而对其概念、成因、产生机理等问题作初步探讨。故不揣谫陋,兹略述管见。  相似文献   

4.
温病病因四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复习历代医家有关温病病因及传染流行的论述,对规划教材《温病学》温邪主导温病传染流行的观点提出质疑,认为不属于温邪的疬气是温病传染流行的根源所在,建议组构温病的温邪和疠气二元病因体系。  相似文献   

5.
三、厥证的主要证型厥证病因繁多,见症复杂,历代分类颇不一致,有以五脏分的肝厥、肾厥;有以病因分的酒厥、色厥、暑厥、中恶等;伤寒、温病分阴阳寒热,杂病分气、血、痰、食诸厥;本文分类原则一是根据病机分类使之有利于辨证论治,二是合伤寒、温病、杂病诸厥为一体,分为寒、热、气、血、痰、食、蛔、水八类.其中,中恶归于寒厥;痛厥归于寒厥或瘀血;暑厥、酒厥归于热厥;色厥归于血厥;肝厥归于气、寒、热之厥;肾厥归于寒厥、热厥.  相似文献   

6.
疠气学说创立基础及发展迟滞的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疠气学说突破了“百病皆生于六气”的传统观念,丰富和发展了温病病因理论,在温病病因学中独树一帜。然而值得深思的是,疠气学说形成后,却未能有真正的发展和提高。故认真学习及发扬疠气学说的唯物创新精神,重视其发展迟滞的原因,真正形成一个有别于六淫学说(包括温邪在内)的温病病因理论体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7.
论温病学理法辨治杂病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温病学理法不仅可以辨治温病 ,而且可以辨治杂病。卫气营血理论是杂病辨治的重要方法 ,在用其辨析疾病浅深层次方面 ,叶天士更有辨病机“在气在血、在经在络、在络在奇”的理论 ,这一理论在杂病辨治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温病学舌诊理论及叶天士辨舌论治的经验 ,对于杂病诊治有着特殊的意义 ;温病学诸多治法和方剂用于杂病有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孔伯华先生是我国近代杰出的中医学家和中医教育家,为北京四大名医之一。他是温病学派大家,在学术上有着鲜明的特点,继承和发展了温病学说,将其推广到既治疗外感热病又治疗各种内伤杂病。他用药极有特色,自成一路,在温病学派偏寒凉注重养阴化湿的基础上,善用滋阴清热、芳化淡渗之品治疗温热病及内伤杂病。先生认为今人的体质多见阴虚、肝热、脾湿,也可以说是“郁热伏气”的体质,感受外邪则发为伏气温病,为饮食劳逸情志所伤则发为内伤杂病。阴虚肝旺者治以滋潜柔肝.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炼杨栗山对温疫伏邪的相关论述,总结其学术观点,为深入研究杨栗山学术思想提供参考。[方法]运用文献研究法,以"伏邪"、"杂气"为关键词检索《伤寒温疫条辨》相关内容,汇总杨栗山对温疫伏邪的主要观点。[结果]杨栗山彻底否定了伏寒化温说,认为温疫伏邪病因是杂气,将温病与伤寒从病因上区分开来。其对温疫伏邪的病因、病性、传入途径、邪伏部位、外出途径、治法、方药、后期调理做了详尽的论述,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以升降散为代表的方药,对以物治气、专病专药的思想做出了积极的尝试。[结论]杨栗山让疠气致病说具备了实际的指导价值,他的温疫伏邪说对温疫类疾病的临床治疗及预防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伤寒温病辨证论治规律的研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与温病系中医名著,均论述外感病,是临床非读不可医书,历代医家伤寒和温病学派之争至今尚未统一,实质上温病是在伤寒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温病补充了伤寒之不足,研究其内在关系,有同有异,为此,个人通过教学临床多年认为伤寒与温病必须统一,总结出规律性内容对于指导临床实践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伤寒温病法对于内伤杂病的治疗亦非少见,中医内科学一书,本人统计,全书约有三分之一的证候所选方药均选自伤寒温病法,究其原因,杂病之虚实,与伤寒入里之太阴少阴厥阴病和温病化热入里的湿热,气分、血分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所  相似文献   

11.
温病气分证应注重活血化瘀陈杨荣,戴春福,江明福建中医学院叶天士创立的“在卫汗之,到气清气,入营透热转气,入血凉血散血”的治则,对温病有着重要的作用,但从临床实践体会,活血化瘀是气分证不可忽视的一个洽法。为此,我们制作温病气分证动物模型[1],揭示温病...  相似文献   

12.
论温病学学科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病学核心理论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是中医辨证学的重要内容,是临床各科的基础,其理法不仅可以辨治温病,而且可广泛应用于杂病的辨治;温病学学科应界定为基础中医学三级学科。温病学学科的发展方向应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注重温病学理法辨治杂病的研究、温病学名家杂病辨治规律的研究、伤寒学与温病学移植渗透的研究、温病学理论和方法与现代医学理论和方法移植渗透的研究。温病学课程有待分化为:经典温病学、温病学派杂病学、中医传染病学、实验温病学。温病学的概念有待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13.
温病病因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从梳理历代医学温病病因认识的基础上,对规划教材《温病学》有关论述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括剖析。认为应超越温病与伤寒学派争论的局限,以更高层次的外感病为研究对象,构建属于外邪的六淫和疠气二元病因理论,进而形成融合寒温的外感病学。  相似文献   

14.
晋唐时期的温病理论创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晋唐时期,伤寒温病理论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医家开始试图从病因与治疗上对伤寒与温热做出某种区别,比较突出的是对疫病病因及其传染性方面的认识,并提出了"伏气""戾气""时行"等新概念。在温病治疗方面,主张在治温病初起时应加入寒凉药。医家们在原《伤寒论》方的基础上进行化裁,将原本辛温发汗的方子,转化为辛凉或辛寒发汗的方子,为后世温病治疗开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5.
东汉伟大医学家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比较完善,理论联系实际的古代重要医学著作,总结了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创立了辨证论治法则,为后世温病学说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本文就《伤寒杂病论》对温病学说发展的贡献作一概述。一、阐明了温病主证及病因张仲景“勤求古训,搏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在《素问·热论》“人之伤于寒也,则为  相似文献   

16.
吴有性与《温疫论》吴有性,字又可,为明末清初一代治温疫病大家。著有《温疫论》一书,为世人所称,对后世治疗温疫病有着深远的影响。首先,吴氏对疫病流行的病因,提出“杂气说”。明言杂气为“天地之厉气”,“触之者即病”。病的特征是长幼之病多相类似。对疫病病因...  相似文献   

17.
自金元时期,医家对医学的理论问题注重独立思考,开始了创制新法新方的风尚。如在病因方面,提出“伤寒皆热证,非有阴寒之病”;“闻秽毒之气”为传染之由,后者为口鼻受病的先机。这一时期在温病治疗方面的贡献比较突出,明确提出:不宜麻桂发汗而应辛凉清解;伤寒吐法;内伤与外感的不同治法;以气分血分及上中下三焦划分泻热法,等等。金元医家创制的新方,如凉膈散、防风通圣散、普济消毒饮等,为后世温病治法提示了思路。  相似文献   

18.
探析《伤寒杂病论》中的五运六气科学思维,从五运六气思维分析伤寒与温病联系、《伤寒论》原序中张仲景对五运六气的研究、《金匮要略》治未病的运气思维、五运六气思路的太阳病风论基础、太阳寒水标本中气论等5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医圣张仲景在诊断治疗疾病中,源于有科学的运气思维,经方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治未病要结合科学的运气思维,才能彰显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9.
本人在从事湿温病的教学和临床中,偶有心悟之处即笔录之。现仅就在概念上易于含混之处和自己的心得部份,整理如下。一、学习湿温病应掌握三个基本概念, (一)湿邪为湿温病的主要病因。湿温病系以病因命名,其致病因子为湿与热,但湿为有形之邪,热为无形之邪。热为湿中所蕴之热而倚附于湿,故吴鞠通谓湿温病为“湿中蕴热”。在湿温病的病理变化中,湿邪居于主导地位。 (二)只有首先弄清湿邪的性质,才能掌握住湿温病的病理特点。湿为阴邪、其性重着腻滞、且有蒙上流下的特性,才能理解和掌握湿温病初期发病较缓、中期易恋气分、后期多致伤阳等病理特点。  相似文献   

20.
综合历代医家对湿温病诊治的认识,分析了利小便通阳法在湿温病治疗中的重要性,并把通阳法在治疗湿温病和杂病中的用法相鉴别。提出治疗湿温病通阳三法;即发汗通阳,利小便通阳,综合通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