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细胞粘附分子E-cad和CD44v6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65例原发性NSCLC组织中E-cad和CD44v6基因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E-cad在有无淋巴结转移组的正常表达率分别为21.1%和48.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CD44v6在有无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8.9%和55.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E-cad异常表达和CD44v6阳性表达可能均在NSCLC的淋巴结转移中起重要的促进作用,且它们的作用具有协同性,它们的检测有助于判断NSCLC的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2.
胃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CD44v6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24,自引:17,他引:7  
目的探讨CD44v6基因表达与胃癌发生及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抗CD44v6蛋白的单克隆抗体,采用免疫组化ABC方法对正常胃粘膜(n=10)、各级胃粘膜异型增生(轻度n=16,中度n=12,重度n=14)、早期胃癌(n=16)及进展期胃癌(n=52)进行研究,并与胃癌类型、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等作了比较分析.结果正常胃粘膜CD44v6为阴性,随着胃粘膜病变的进展,CD44v6蛋白的表达率逐渐升高,至进展期胃癌,表达率达到顶峰.轻、中、重度异型增生表达率分别为12%,33%,43%;早期胃癌及进展期胃癌的表达率分别为44%和73%.各级异型增生表达率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而进展期胃癌表达率显著高于早期胃癌(P<0.05),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率显著高于淋巴结未转移组(82%vs56%,P<0.05),肠型胃癌的表达率高于弥漫型胃癌(78%vs56%,P<0.05),CD44v6蛋白的表达与胃癌肿块大小无相关性.结论胃粘膜重度异型增生在CD44v6基因表达上已具有明显的潜在恶性趋势,CD44v6基因表达阳性的胃癌具有更强的浸润及淋巴结转移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erbB-2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65例原发性NSCLC和20例正常肺组织中c-erbB-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20例正常肺组织仅2例阳性表达,阳性率为10.0%。NSCLC组阳性表达率为63.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鳞癌和腺癌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5%和63.6%,无显著差异(P〉0.05)。在NSCLC中,c-erbB-2在病理分级Ⅰ+Ⅱ级和Ⅲ级的阳性率分别为57.6%和68.8%;在TNM分期Ⅰ+Ⅱ期和Ⅲ+Ⅳ期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0%和66.7%,以上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有无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7%和48.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c-erbB-2阳性表达与NSCLC的发生,淋巴结转移呈显著正相关,高表达者提示可能伴有淋巴结转移,临床已进入晚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肠癌中唾液酸化的路易斯寡糖-X(SialylLewis-X,SLeX)抗原和CD44v6基因蛋白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高敏感性的催化信号放大免疫组化技术,检测78例大肠癌、20例癌旁组织和20例正常组织中SLeX抗原和CD44v6基因蛋白表达。结果大肠癌中SLeX抗原和CD44v6基因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1%和83.3%,癌旁组织中为35%和40%,正常组织中为阴性,三者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SLeX抗原和CD44v6基因蛋白表达具有一致性,且与大肠癌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及远处转移和预后有关(P<0.05)。结论SLeX抗原和CD44v6基因蛋白表达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检测大肠癌中SLeX抗原和CD44v6基因蛋白表达可作为判定其预后的新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转移相关黏附分子44v6(CD44v6)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两者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2例乳腺浸润性癌中VEGF、CD44v6的表达情况。结果 VEGF在正常乳腺组织和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3/45)和90.2%(83/92),且VEGF在淋巴结转移组中的阳性表达率(53/55)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CD44v6在正常乳腺组织及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9%(4/45)和85.9%(79/92),而且CD44v6在淋巴结转移组中的阳性表达率(51/55)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VEGF和CD44v6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497,P<0.05)。结论 VEGF、CD44v6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且均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两者可能在乳腺癌的远处转移中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癌基因c-erB-2和细胞黏附分子(CAMs)CD44V6基因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67例胃癌组织中c-erB-2、CD44V6基因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c-erB-2在有淋巴转移组和无淋巴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9.5%(31/39)和50.0%(14/2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CD44V6在有淋巴转移组和无淋巴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9%(30/39)和60.7%(17/2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有淋巴转移的胃癌中c-erB-2和CD44V6表达呈显著相关关系.结论 c-erB-2和CD44V6基因蛋白的表达可能在胃癌的转移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且二者具有协同性.检测c-erB-2和CD44V6有助于判断胃癌的淋巴转移及其预后.  相似文献   

7.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07例肺癌组织中标准型CD44(CD44s)和变异型CD44(CD44v)6的表达,结果,17例小细胞肺癌(SCLC)中,CD44v6和CD44s均无表达;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CD44v6和CD44s在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81.0%和83.3%)均高于腺癌(39.6%和54.2%),P均〈0.05;无淋巴结转移的NSCLC中,CD44v6阳性表达率(34.0%)低于CD44s(78.0%)。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NSCLC中.CD44v6阳性表达率(90.0%)高于CD44s(55.0%),P〈0.05。NSCLC的CD44v6和CD44s表达与其病理类型、临床分期、肿瘤分级及淋巴结转移均有关(P均〈0.05)。认为CD44v6和CD44s可以作为鉴别SCLC与NSCLC及判断肺癌病理类型、临床分期、肿瘤分级及淋巴结转移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结直肠癌组织中CD44V3,v6蛋白的表达意义   总被引:15,自引:9,他引:6  
目的研究CD44v3,v6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预后意义.方法应用EnvisionTM免疫组化法,回顾性分析121例结直肠癌石蜡组织CD44v3,v6的表达.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67.77mo.结果CD44v3,v6在结直肠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0.3%和57.9%.CD44v3的阳性表达与患者肿瘤部位,淋巴结转移状况、远处转移与否、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CD44v6的阳性表达与患者性别、淋巴结转移状况、远处转移与否、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Kaplan-Meier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CD44v3阴性、阳性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分别为81.25%,60.27%,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35);CD44v6阴性、阳性患者的5 a生存率分别为80.39%,60.00%,两者之间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299).Cox模型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CD44v3表达是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CD44v3,v6蛋白与结直肠癌转移、预后相关,CD44v3是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食管癌患者的癌组织发生淋巴结转移与病变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细胞黏附分子(cell adhesion molecule,CAM)变异体v6(CD44v6)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的水平的关系.方法 2016-03/2017-09经浙江省长兴县人民医院确诊为食管癌的患者纳入104例,根据良恶性分为食管癌组83例和良性组21例,比较两组患者中VEGF,CD44v6及MMP-2三者的阳性水平,并对不同表达食管癌组织患者的淋巴结是否发生转移进行分析.结果食管癌组VEGF,CD44v6及MMP-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11%,73.49%,59.04%,良性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4.29%,23.81%,14.29%,三者在食管癌组中的阳性表达情况显著高于良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CD44v6及MMP-2在发生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患者中阳性率依次为85.48%,82.26%,66.13%,而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粘膜组织中的阳性率为52.38%,52.38%,38.10%,发生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组织标本中三者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未发生转移组织,差异显著P0.05.结论 EGF,CD44v6及MMP-2在食管癌患者癌变组织中的水平与其淋巴结是否发生转移具有一定关系,对食管癌患者的早期正确诊断,治疗以及预后效果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D44v6蛋白表达与胰腺癌增殖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8例胰腺癌组织标本中CD44v6和PCNA的表达.结果 CD44v6在胰腺癌中的阳性率为65%(25/38),与淋巴结转移呈非常显著相关(P<0.01),与肿瘤分化程度无关(P>0.05).CD44v6阳性染色者胰腺组织中PCNA标记率较阴性者高(P<0.05).结论 CD44v6在胰腺癌的增殖、转移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可作为胰腺癌预后预测的生物学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梁佳  谷京城 《山东医药》2012,52(2):100-101
目的观察喉癌组织中细胞黏附分子CD44v5、CD44v6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8例喉癌(观察组)及14例癌旁正常组织(对照组)中的CD44v5、CD44v6蛋白。结果观察组CD44v5、CD44v6蛋白阳性52、55例,对照组分别为4、0例;两组比较,P均<0.05。CD44v5、CD44v6蛋白表达与喉癌的TNM分期、组织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结论喉癌组织中CD44v5、CD44v6蛋白表达增加,两者可作为喉癌转移及预后评估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2.
肝细胞癌CD44v6和p16基因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D44v6和p16基因蛋白表达与肝细胞癌(HCC)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分析110例HCC组织中CD44v6及p116蛋白表达,结合随访资料分析。结果在HCC中,CD44v6和p16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2.7%和34.5%。CD44v6阳性表达的HCC转移率高(P<0.05),分化程度和患者>5年生存率低(P<0.05);p16阳性表达的HCC转移率低(P<0.05),分化程度和患者>5年生存率高(P<0.05)。CD44v6与p16表达呈负相关(r=-0.59,P<0.005)。结论CD44v6和p16表达与HCC转移和患者生存期密切相关,检测CD44v6和p16蛋白的表达可作为判断HCC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研究胆囊癌组织中细胞粘附分子CEA和CD44v6蛋白表达的意义。用免疫组化法检测 44例胆囊癌组织中CEA和CD44v6蛋白的表达。 44例胆囊组织中CEA和CD44v6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 75 %和 48% ;两者的表达与肿瘤浸润外膜和淋巴结转移均呈正相关 (P <0 0 5 ) ;胆囊癌组织中CEA和CD44v6蛋白呈协同表达 (P<0 0 5 )。CEA和CD44v6蛋白与胆囊癌的发展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CD44s、CD44v6、Fas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CD44s、CD44v6及Fas基因蛋白在58例非小细胞肺癌、18例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分析其表达与肿瘤TNM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关系.结果 Fas基因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低于癌旁肺组织,CD44s和CD44v6在癌旁正常肺组织未见表达;CD44s在鳞癌和腺癌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3.3%及45.5%,CD44v6,在鳞癌和腺癌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6.1%及40.9%,CD44s、CD44v6在鳞癌中的表达均高于腺癌(P均<0.05).Fas、CD44s和CD44v6的表达均与肿瘤TNM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通过CD44分子的构型改变,降低Fas表达,逃逸Fas-FasL介导的细胞凋亡.非小细胞肺癌CD44s、CD44v6及Fas蛋白的检测可能为评价肿瘤预后的重要指标,也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5.
CD44v6、MMP-9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悦 《山东医药》2007,47(9):47-48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5例宫颈癌组织标本中CD44v6和MMP-9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深肌层间质浸润者、CD44v6、MMP-9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0%、87.5%,浅肌层间质浸润者分别为59.5%、64.9%,有脉管浸润者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4%、88.9%,有淋巴转移者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8%、88.9%,二者阳性表达与间质浸润程度、有无脉管浸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与临床分期、组织学类型无关。认为宫颈癌组织中CD44v6和MMP-9的表达与宫颈癌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AI 1/CD82和细胞黏附分子CD44v6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8例宫颈癌,16例CIN和1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KA I1/CD82和CD44v6蛋白的表达.结果 KAI 1/CD82蛋白在正常宫颈组织中呈高表达,宫颈癌组织中呈低表达(P<0.05);其表达与患者年龄相关(P<0.01),但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癌组织分化程度无关(P>0.05).CD44v6蛋白表达在宫颈正常组织中低表达,在宫颈鳞癌组织中高表达(P<0.05);与淋巴结转移、癌组织分化程度相关(P<0.01),但与患者年龄、临床分期无关(P>0.05).KAI 1/CD82与CD44v6呈负相关(r=-0.625 1,P<0.01).结论 KAI 1/CD82和CD44v6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有可能作为宫颈癌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CD44v6、Ezrin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7例结肠癌、20例正常结肠组织中CD44v6、Ezrin蛋白的表达.结果 CD44v6及Ezrin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8.09%(32/47)、74.47%(35/47),CD44v6及Ezrin蛋白在正常结肠组织阳性表达率为25.00%(5/20)、100.00%(20/20),有淋巴转移患者的Ezrin蛋白、CD44v6阳性率高于无淋巴转移患者(P<0.05);Ezrin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主要表达于胞浆,在正常肠组织主要表达于胞膜.结论 Ezrin蛋白、CD44v6的表达有助于综合判断结肠癌的恶性程度和转移潜能.Ezrin蛋白有望成为判断预后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Muc-1 mRNA和CD44 mRNA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RT-PCR方法检测36例NSCLC组织中和10例正常肺组织中Muc-1 mRNA和CD44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① 36例NSCLC组织中有19例Muc-1 mRNA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为52.7%;21例CD44 mRNA表达,阳性表达率为58.3%.②Muc-1 mRNA在NSCL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组织学类型、TNM分期、肿瘤大小无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有关(χ2 =10.166,P<0.05);CD44 mRNA在NSCL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组织学类型、TNM分期、肿瘤大小无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有关(χ2=8.371,P<0.05).③Muc-1 mRNA和 CD44 mRNA阳性表达与NSCLC患者的预后有关(P<0.05).④Muc-1 mRNA和CD44 mRNA在NSCLC组织中表达成正相关(r=0.442,P<0.05).结论 Muc-1 mRNA和 CD44 mRNA阳性表达的NSCLC患者淋巴结转移率高,对NSCLC患者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老年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D44v5、CD44v6表达水平与血行转移的关系及化疗对其影响。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 49例老年大肠癌患者手术前外周血CD44变异体 (CD44v5、CD44v6)表达水平 ,与健康老年人及非老年大肠癌患者进行对照 ,并在应用化疗后观察黏附分子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老年大肠癌组外周血CD44v5、CD44v6的表达水平分别为 1 0 71± 5 44、1 4 62± 6 34 ,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P <0 0 1 ) ,与非老年大肠癌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CD44v5、CD44v6的表达水平与老年大肠癌患者肿瘤大小、肿瘤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 ,老年大肠癌组肿瘤≥ 5cm、肿瘤浸润深度≥深肌层、淋巴结转移阳性患者外周血CD44v5、CD44v6的表达水平分别高于肿瘤 <5cm、肿瘤浸润深度 <深肌层、淋巴结转移阴性患者 (P <0 0 1、P <0 0 5、P <0 0 1 )。老年大肠癌患者化疗后外周血CD44v5、CD44v6表达水平较化疗前明显下降 (P<0 0 1 )。结论 黏附分子具有介导老年人大肠癌细胞血行转移的作用 ,化疗可降低老年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D44v5、CD44v6的表达水平 ,具有抗黏附和肿瘤转移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CD44S及其变异体CD44v分子的表达和其糖基化与肝癌细胞侵袭转移的关系. 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法、量子点、RT-PCR、Western blot、细胞免疫荧光染色、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等技术检测转移与非转移性肝癌组织、不同转移潜能人肝癌细胞株中CD44S及其变异体CD44v的定位与表达;并应用多重凝集素印迹法检测这些细胞株中CD44v6的糖基化差异.组间均数比较应用方差分析及t检验,多组间等级资料的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各组间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CD44S蛋白定位以细胞质为主; CD44v3、CD44v4/5蛋白定位于细胞膜与细胞质;而CD44v6主要定位于细胞膜.组织芯片结果显示,相对于CD44S及其他CD44v,CD44v6在转移组的表达水平高于非转移组(阳性率为75%与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8.828,P<0.05);量子点检测(t=2.392,P<0.05)与血清学检测(t=2.56,P<0.05)也证实这一结果.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D44v6的表达与肝癌细胞转移潜能呈正相关.此外,在MHCC97L、MHCC97H肝癌细胞中CD44v6基因启动子发生不完全甲基化,而在Hep3B细胞中则发生完全甲基化.而且,相对于Hep3B细胞,MHCC97L及MHCC97H细胞中CD44v6蛋白对朝鲜槐凝集素、黑接骨木凝集素及麦胚凝激素的亲和力较高. 结论 在CD44S及其变异体CD44v中,CD44v6蛋白的高表达与肝癌转移潜能的增强呈正相关;其高表达可能与基因启动子低甲基化有关.此外,CD44v6蛋白唾液酸寡糖链的增加可能与肝癌细胞转移潜能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