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 :对 6例难切性巨块型肝癌或中央性肝癌进行手术治疗 ,探讨此类肝癌的外科和治疗问题 .方法 :收集自1998年以来行手术治疗的肝癌病例的资料 ,所有病例均在B超或CT引导下明确肝癌的定位、大小及重要血管的关系 ,并明确门脉系统是否有癌栓 ,余肝是否足够大等 .其中 6例为难切除性肝癌 ,癌肿直径大于 15cm的巨块性肝癌有 4例 (包括 1例中央性肝癌 ) ,另外 2例为癌肿直径大于 5cm的中央性肝癌 ;有 3例侵犯了门脉右支及肝右静脉 ,并距上腔静脉 0 7~ 1 0cm ;另 3例侵犯第二肝门 ;有1例门脉主干有癌栓 ,术中行切开门脉主干取栓 ;所有病例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尾状叶巨块型肝癌(直径≥10 cm)行单纯全尾状叶切除手术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 析2001年1月至2011年12月27例单纯全尾状叶切除的巨块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7例患者均顺利手术,无死 亡病例,平均手术时间288 min,平均出血量2 260 mL,44%的患者出现了术后并发症,经积极处理均顺利出院。术后 1,3,5年的总生存率分别是80.2%,52.1%,27.1%。结论:尾状叶巨块型肝癌行单纯全尾状叶切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尾状叶肝癌切除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我院先后施行了4例尾状叶肝癌切除术,现就手术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我科于1990年6月~1995年12月行尾状叶肝癌切除术共4例,均为男性,年龄51~60岁.3例为肝细胞癌,1例为结肠癌肝转移.4例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肝硬化.3例肝癌均为单发肿瘤,瘤体横径4~8cm,1例转移癌伴有右前叶和左内叶小转移灶.肝功能分级:Child A级3例,B级1例.手术:尾叶部分切除3例,左半肝及尾叶切除1例.术中阻断第一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肝内复发是影响其疗效的主要原因 ,我院 1992年 3月~ 1996年 6月间行肝癌切除术中留置给药泵 ,术后栓塞化疗 33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与 1990年~1996年行单纯手术切除 2 3例的疗效比较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手术加给药泵组 33例 ,男 2 9例 ,女 4例 ,年龄 32~ 6 5岁 ,中位年龄 45 .6岁。肿瘤直径 <5 cm 3例 ,6~10 cm2 6例 ,>10 cm4例。AFP阳性 2 1例。肝细胞癌 32例 ,胆管细胞癌 1例 ,肿瘤包膜完整 2 5例。根治性切除 2 6例 ,姑息性切除 7例。单纯手术组 2 3例 ,男 2 2例 ,女 1例 ,年龄 2 8~6 8岁 …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肝癌的外科治疗及临床病理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综合分析以外科手术为中心的肝癌治疗的有关问题。方法 :以外科手术为中心 ,自 1988至1996年综合治疗原发性肝癌 2 2 3例。其中男 198例 ,女 2 5例 ,平均年龄 (49 6± 10 6 )岁 ,HBsAg( ) 16 3例 ,肝硬变 189例。TNM分期Ⅰ、Ⅱ、Ⅲ、ⅣA、ⅣB分别为 6、5 2、12 5、2 7、13例。病理类型为肝细胞癌 2 0 7例 ,胆管细胞癌 12例和混合癌 4例。结果 :全组手术死亡率为 1 8% (4 2 2 3) ,5年生存率为 4 3 3% ,其中瘤径≤ 5cm者为5 4 3% ,按根治情况则获病理根治 (81例 )为 6 1 7% ,临床根治 (75例 )为 2 2 0 % ,姑息切除 (2 6例 )为 0 %。获两种根治切除的 15 6例术后 1、3和 5年复发率为 19 8%、 4 8 2 %和 74 6 %。 5 0例肝癌术前行 1~ 5次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后二期切除 ,5年生存率为 4 0 5 % ,无瘤生存率仅为 2 8 9%。结论 :早期发现小肝癌和大肝癌的缩小后二期切除明显提高了肝癌切除率和远期生存率 ,但术后复发或转移率还很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巨块型肝癌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9年中手术治疗的143例巨块型肝癌(>10cm)病例资料。结果:一期根治性手术切除癌肿101例(70.6%),经腹肝动脉插管化疗42例,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为23.16%,手术死亡率2.1%,手术切除的101例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5.4%,48.2%和11.7%,插管化疗的42例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47.1%,4.2%和0%。结论:巨块型肝癌的手术切除治疗是安全可行的,在手术切除同时配合其他治疗有望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7.
1997~ 2 0 0 0年 ,我科应用常温下入肝血流阻断法对 52例肝癌患者实施肝切除术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52例 ,男 4 0例 ,女 1 2例。年龄 4 2~ 58岁。影像学检查 :均经B超检查 ,提示肝癌诊断 4 9例。CT检查 3 2例 ,提示肝癌 3 0例 ,磁共振检查 1 4例 ,提示肝癌诊断 1 3例。病理与超声引导下肝活检检查 :本组术后切除标本均送病理检查 ,肝细胞癌 (HCC) 4 6例 ;胆管细胞癌 4例 ;大肠癌肝转移 2例。有 6例术前行B超引导下肝活检病理检查 ,与手术后大块组织病理检查结果一致。手术方式 :本组 52例中 ,实施经典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提高我国原发性肝癌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的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0年1月至2005年10月手术治疗的48例原发性肝癌的情况。结果48例均获手术切除。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症包括胆漏2例、膈下积液6例、术后腹腔出血1例、术后上消化道出血1例、术后肝功能障碍1例,经对症处理后均治愈。31例AFP阳性患者术后AFP均转阴。全组均临床治愈出院并进行定期化疗。随访1年生存41例,3年生存30例。.死亡均为肝癌复发。术后1、2、3年复发率分别为14.5%、33.3%、43.8%。结论手术切除是原发性肝癌首选的治疗方法。对术后复发的预防和治疗,以及选择合理的综合治疗手段可延长中、晚期肝癌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难以根治性切除的大肝癌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后手术切除的意义及疗效。【方法】分析143例难以根治性切除的大肝癌临床病理资料,其中68例经TACE治疗后二期切除(A组),75例未行术前TACE单纯切除(B组)。观察TACE前后肿瘤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情况、癌残留率,以及两组病人的术后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结果】①A组经TACE后肿瘤有不同程度的缩小,且肿瘤坏死增多,周围子灶的检出率增加22.1%;肿瘤与周围脏器的粘连增加,而肿瘤包膜形成增多、癌残留率显著降低(P〈0.05);②A组的术中出血量和肝门阻断时间均较B组有不同程度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严重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A组患者1、3、5年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为88.2%、53.0%、36.1%和65.7%、37.7%、30.4%;B组分别为68.8%、36.9%、25.1%和46.2%、24.4%、9.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TACE使难根治性切除大肝癌肿瘤缩小、包膜形成和癌残留减少,有效地提高大肝癌根治性切除率,延长实际生存期。  相似文献   

10.
报告11年间探查78例大肝癌,77例有肝硬化;切除37例(47.3%),死于肝衰1例(2.7%)。术中输血少,5例未输血。随访12例于3年内死亡。12例尚存活,其中I例已10年10个月,作者认为多中心发生的肝癌而生长又不按肝之叶段分布;为了可同时切除几处可见的癌块及周围2cm 肝组织又保存尽可能多的非癌肝组织,则非规则性切除是更为合理的。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肝癌1281例外科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明溶  劳学军  张红 《广东医学》2005,26(2):180-181
目的 总结原发性肝癌 12 81例外科治疗的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外科治疗的 12 8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 81例中 885例进行了剖腹探查 ,作肝段、肝叶切除术 30 0例 ,经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肝动脉结扎、微波固化等共 197例 ,肝活检 388例 ;非手术介入治疗 396例。手术切除治疗后 1,3,5年存活率分别为 5 8 2 % ,2 6 7% ,17 2 %。 <5cm的肝癌切除后 1,3,5年存活率分别为 87 0 % ,5 4 5 % ,34 3%。术后存活 5年以上 35例 ,10年以上 11例 ,2 0年以上 2例。非手术介入治疗后 1,3,5年存活率分别为 4 5 4 % ,19 2 % ,1 3%。结论 手术切除治疗效果最佳 ,巨大肝癌规则性肝切除安全 ,疗效满意 ,微波固化后断肝 ,有助于减少术中出血。  相似文献   

12.
王秀清  方献英  宋波 《中外医疗》2010,29(28):13-14,17
目的评价无水乙醇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探讨该疗法的临床价值。方法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肝癌72例分为病灶直径≤3cm,36例,肿瘤结节41个;病灶直径3~5cm,20例,肿瘤结节35个;病灶直径〉5cm,16例,肿瘤结节29个,在超声引导下注射无水乙醇,2~3d注射1次,4~10次为1个疗程。观察该疗法的效果。结果病灶直径≤3cm组、病灶直径3~5cm组及病灶直径〉5cm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86.1%,70.0%,68.8%,病灶直径≤3cm组、直径3~5cm组和直径〉5cm患者≥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8.1%、87.4%、78.3%,89.6%、80.0%、61.3%和65.2%、46.2%、34.6%。病灶直径≤3cm及直径3~5cm肿瘤患者的≥2、≥3年生存率显著高于直径〉5cm肿瘤患者(P〈0.05)。结论超声引导注射无水乙醇治疗肝癌疗效显著,可明显提高肝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明显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3.
报告使用碘油抗癌乳剂治疗中晚期肝癌103例,均经X线,肝扫描,B超,CT或活检确诊。结果:80%以上疼痛减轻;17例肿块缩小,肿块平均最大直径由9.3cm缩小至7.8cm;AFP下降33例;存活3-4个月者41例,随访健存5个月者至1年者15例,2年5个月1例,显示弥漫型,炎症型癌肿患者治疗效果欠佳,并对本法作用机理及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切除直径大于5 cm的胃肠间质瘤(GIST)的可行性和中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直径大于5 cm的胃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和中短期预后。结果:26例患者均行腹腔镜手术切除,无1例中转开腹。根据肿瘤部位和生长方式行腹腔镜全胃切除1例,腹腔镜近端胃切除2例,腹腔镜远端胃切除3例,其余20例均行腹腔镜下胃局部切除术。26例患者肿瘤平均直径为(5.94±1.28)cm,平均手术时间为(84.23±27.02)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72.38±34.24)mL。术后胃肠功能平均恢复时间为(2.77±0.65)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7.04±2.24)d。术后腹腔内出血1例,吻合口狭窄1例,均经保守治疗后好转。术后病理(按照改良NIH标准),中危患者18例(69.23%),高危患者8例(30.77%)。术后口服格列卫辅助治疗12例。术后肝脏多发转移1 例,其余患者未见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直径大于5 cm的胃GIST患者行腹腔镜切除的中短期疗效确切且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5.
Summary This article presents our experiences in hepatic resection of 467 cases over a period of 22 years with a total operative mortality of 4.0%. Of the 467 cases, malignancies were found in 288 cases, benign lesions in 179 cases; extensive hemihepatectomy was done in 194 cases, and lobectomy or partial resection in 273 cases. Follow-up results: The cases of non-malignant tumors are living well. In cases of metastatic liver cancer, the mean survival time was 1.4 years. The 5-year survival rate of primary liver cancer was 24.8%, while that of the malignant tumors sized less than 5 cm in diameter amounted to 53.8%.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s focussed the discussion on the selection of patients, judgment of the resectability of tumor during operation, improvements in operative technic and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surgical com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肝癌切除术+经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联合较单纯经肝动脉栓塞化疗或肝癌切除术对增加肝癌患者术后生存率的影响。方法2007年1月-2013年1月间新乡市传染病医院肝胆科及新乡市中心医院肝胆外科对10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分别行单纯肝癌切除术、经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OE)及经肝动脉栓塞化疗+肝癌切除术治疗,按接受治疗方法分为A、B、C三组,其中39例患者为单纯肝癌切除组(A组);46例患者为TAOE组(B组),每4周1次,共行2次;其余21例患者为以上两术联合组(C组),术前或术后均接受了TACE治疗,每4周1次,共行2次;结果A、B、G三组的1年术后生存率分别为84.6%、83.2%、8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年术后生存率为69.8%,71.6%和75.6%,C组虽较A、B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年术后生存率为49.2%,55.5%和69.1%,C组较A、B组相比明显生存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肝动脉栓塞化疗+肝癌切除术联合治疗较单纯肝癌切除术或TACE可以增加肝癌患者术后生存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治疗方法针对单发肿瘤直径介于3~6 cm的肝癌疗效,为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在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全军肝胆外科研究所接受手术切除或射频消融治疗单发肿瘤直径介于3~6 cm肝癌的近、远期疗效,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疗效差异。结果手术组术后1年以内复发41例,复发率为32.5%,2年以内复发87例,复发率为69.1%,3年以内复发103例,复发率为81.7%,射频消融组术后1年内复发29例,复发率为40.8%,2年以内复发51例,复发率为71.8%,3年以内复发60例,复发率为84.5%,二者之间同时间段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39);手术组存活率第1、2、3年内分别为84.6%,69.8%,56.3%,射频消融组存活率第1、2、3年内分别为85.3%,70.9%,53.4%,二者同时间段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105)。结论针对大小介于3~6 cm的单发性肝癌,射频消融治疗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肺叶袖状切除、肺动脉成形术治疗支气管肺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爱民  秦斌  李玉华 《医学争鸣》2001,22(4):350-352
目的 研究肺叶袖状切除,肺动脉成形术治疗支气管肺癌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总结58例支气管肺癌手术治疗,其中51例行主支气管袖状肺叶切除成形术,7例行主支气管及肺动脉双袖状切除成形术。结果 4例患者术后1a肿瘤复发,1例术后4a复发,分别再次手术,53例术后随访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8%(42/53),52%(24/46)和47%(16/34),结论 肺叶袖状切除,肺动脉成形术治疗支气管肺癌既可全部切除肿瘤,又能最大限度保留正常肺组织,改善术后患者的生成质量,远期疗效良好,可作为外科治疗肺癌的常规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影响肝门部胆管癌术后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8年7月收治86例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肝门部胆管癌预后的因素.结果 全组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为(13.7±2.3)个月.1年生存率为57.3%,3年生存率为29.7%.切除组(包括根治性切除和姑息性切除)的平均生存时间(19.4±2.2)个月,高于非手术切除组患者的平均生存期(7.2±1.2)个月(P<0.05).无血管切除组患者的平均生存期为(23.4 ±2.1)个月,明显高于单纯门静脉切除组(15.3±1.4)个月及肝动脉切除组(9.3±0.9)个月(P<0.05).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分期、肿瘤直径和手术方式是影响肝门部胆管癌患者预后的因素.而病理类型、血管切除和年龄并不是影响肝门部胆管癌患者预后的因素.结论 肝门部胆管癌的预后与手术治疗方式、肿瘤分期和肿瘤直径因素密切相关.在治疗过程中应慎重选择手术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